安全教育之 大学生心理安全与自我心理调适分析ppt课件.ppt
大学生安全教育之心理安全,大学生心理安全与自我心理调适,一、心理与大学生心理安全,人生下来就有心理活动。可以说一切成就、智慧、财富和幸福都与心理活动密切相关,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安全需求是个体获得自我实现时的一种基础需要。安全包括生理安全和心理安全,心理安全是安全需要中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具体来说,心理安全是指一种能使自己处于安全状态的能力,依靠这种能力,人能够对抗来自自身内部或源自他人的任何破坏性冲动,从而使自己避免受到伤害。“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安其所安”一定比“安其不安”更具意义。也就是说,不能等到学生出现严重问题或疾病时再进行心理安全教育,不仅会增加工作上的困难,而且给学生和家庭带来更多的痛苦,有些学生甚至面临休学、退学和自杀的危险。,二、大学生心理安全典型案例,大学校园内类似马加爵杀人案、药家鑫故意杀人、复旦大学黄某投毒案、华科学生情侣服毒自杀等骇人听闻的案件屡屡见诸新闻,说明因为心理不健康、精神有障碍等问题所导致的大学生安全事故性质十分恶劣,对学生本人及其家庭、学校及其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据调查显示,因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导致休学、退学的人数,在休学、退学大学生中占到了30%左右,而在全体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也高达30%左右。以上的案例只是大学生犯罪的极少案例,但是也暴露出当代大学生存在着心理安全问题,凸显心理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案例一: 清华学生硫酸泼熊事件 2002年3月,清华大学大四学生刘海洋用硫酸和火碱等化学物质向北京动物园的熊泼去,5只黑熊、棕熊和马熊被烧伤致残。,2004年2月13日晚马加爵杀害同宿舍同学唐某,2月14日晚杀害同宿舍同学邵某,2月15日杀害同班同学杨某、龚某两人后从昆明火车站出逃。2004年3月15日被公安部列为A级通缉犯;2004年6月17日因故意杀人被执行死刑。,案例二: 马加爵杀人事件,点评: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所以马加爵对人生意义的看法,是最终导致他如此冷漠地杀害四条生命的本质原因,这是马加爵犯罪的一个很核心的问题。,案例三:北大女生跳楼事件 2005 年4月22日,北大03级中文女生从北大逸夫苑理科2号楼9层楼顶跳下,当场死亡。据说这个女孩生前在北大BBS上发帖子写道“我列出一张单子,左边写着活下去的理由,右边写着离开世界的理由。我在右边写了很多很多,却发现左边基本上没有什么可写的”,案例四: 广西某高校学生自杀事件 2011年3月17日,广西某高校一名海南籍大学生符某在校内死亡,死者脖子上有多处刀伤,警方认定为“自杀”。,点评:抑郁症是大学生最为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是导致大学生自杀的“罪魁祸首”。对患有抑郁症的大学生应该早观察、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对大学生本人应该加强自我心理调适,积极参加各项有益的社会活动,恢复心理平衡、消除痛苦情绪、恢复心理健康,避免自杀等严重事故的发生。,这些血淋淋的校园恶性事件告诉我们: 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迫切需要社会关注!,据调查显示,其中20.3%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郁闷”、“变态”成为学生的口头禅。因各种心理疾病而休、退学的大学生人数已占到总休、退学人数的50%左右。在校大学生中存在人际关系、环境适应、情感障碍、焦虑等心理问题的占了相当大的比例。,三、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的表现,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越来越频繁地挑战着学生家庭的敏感神经、高校的平安和谐、社会和谐稳定。对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的敏锐性和处理问题的有效性,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效果。部分大学生由于认知扭曲、情绪调控能力缺乏、人际沟通交往能力限制、异性情感纠葛等引发的宿舍、班级人际关系的紧张和冲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学生与教师的冲突、学生与其他社会人员的冲突等等。这些都严重影响了大学生学习生活的质量和效率,也成为滋生各类恶性事件的温床。,由于学生精神疾病发生或复发,引起伤害自身、伤害他人或离校出走事件;,由于学生人格缺陷、情绪失控引起的小到打架斗殴,大到暴力冲突,他伤、他杀等事件;,由于学生存在严重心理障碍、或出现一时不能解决的心理冲突产生过激性行为,表现为看待问题偏激、易怒易躁、轻生观念、自残行为、攻击性强、堕落迷惘、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等;,由于学生心理失衡、压抑、敌对引发的各类事件,如偷窃、故意损坏他人财物等。,1、环境应激问题角色转换不适应进入高校以前,大学生各自的成长经历、生活方式和教育环境千差万别,在进入大学校园后,环境适应性差,生活问题不能自如解决,从而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面临的是陌生的校园、生疏而即将建立密切关系的新群体,所有这些都会给每个大学生带来不同程度的环境应激。当这种应激超过限度时,就会造成心理问题,比如出现失眠、食欲不振、注意力不集中,艰苦适应更加困难,以及烦躁、严重焦虑不安、头痛、神经衰弱等,甚至会出现擅自离开学校的冲动。由于每个大学生生长环境有别,因教育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所以大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别。进入大学后,大学生在认知自我、交往、学习、生活等方面都要进行适当的调整才能更好地适应。一是现实和理想的差距导致大学生心理上的落差;二是大学生面对的高校环境、人际关系、教学模式与高中都有所不同,还有部分大学生选择的专业与想象存在差距,考虑转专业、转系、退学等问题,这些情况会加重大学生步入高校之初的情绪波动,需要很长时间才能调整过来。如果大学生一开始就不适应高校环境,而又不得不在学校学习,很容易诱发心理问题。,四、大学生心理安全问题的类型及原因,2、人际交往问题家庭环境与性格缺陷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地区,自然与其他家庭优越学生相比有一种自卑感。有的学生家庭对学生管教大学生中独生子女所占比例较高。独生子女在成长中一方面缺少伙伴,一方面因父母的过度宠爱,无论在经济上还是生活上都关爱有加,使得一部分独生子女大学生产生了依赖、任性、自私利己、不主动、胆子小、骄横以及情绪不能自我控制等心理问题。相反,还有一部分父母对孩子采取粗暴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性格孤僻、冷漠、偏激、盲从、抑郁,同时缺乏自尊自信。以上这些情况一般来说都会导致大学生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及心理疾病的发生。有的学生存在不良个性特征,比如缺乏自信、依赖性强、性格孤僻、报复心理强、嫉妒心理强、懦弱、嫉妒、羞怯、冷漠、急躁、狭隘、猜疑、敏感等,这些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妨碍正常的人际关系,长期孤僻,不与同学、老师进行正常的沟通交流,愿意沉溺于网络世界,造成心理封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困惑、焦虑等心理问题,心理压力随之加大。,3、学业就业问题压力山大大学生的天职就是学习,如果在学习上遇到挫折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影响会非常大。学习成绩的差距是大学生焦虑的主要原因之一。大学的学习与中学有着很大的不同,如学习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评优标准、考研压力等。一些大学生难以适应高校的学习和生活,因此思想和心理压力非常大。尤其是在毕业后如何就业的问题上,部分大学生因就业压力在精神上长期处于不能放松的状态,久而久之便出现了焦虑、强迫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方面的疾病。进入大学后,学习上竞争压力变大,学习压力自然增加。特别是毕业季,考研的学生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压力可想而知。加上找工作也比较困难,会给大学生造成心理负担。,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26%的同学是因为大学寂寞难耐,学习无聊想找个伴陪伴自己;28%的同学是因为看到别人都有男女朋友,友人或者同学的刺激才促使自己随便找了一个人来顶替空虚的位置;21%是因为对方的穷追不舍或者威胁等被迫答应;15%的则是因为特别欣赏对方的才华,想要和对方在一起。其余的是出于生理需要。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在校期间以结婚为目的进行的交往寥寥无几。,4、恋爱与性情感困惑,大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敏感期,对于异性之间的交往甚至恋爱问题,没有正确的意识和态度,从而出现情感迷茫,甚至误入歧途。据统计,高校大学生因恋爱不成功而产生心理疾病的人数越来越多。高校相对中学而言,学生有相对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独立的生活空间,同时由于身体发育的成熟,许多大学生都渴望能在同学中找到自己的爱情。大学生在大学时期恋爱是缺乏成熟条件的:第一,由于学习上的压力,大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谈恋爱。第二,经济上不宽裕使大学生恋爱缺乏物质条件。由于在大学期间,大学生的生活费用一般由父母来承担,经济来源有限,而年青人谈恋爱没有物质基础往往难以维持长久。第三,在毕业时,恋爱双方由于日后工作的确定性,很容易分手。正是这些原因导致了大学生失恋比率较高,由此更易引发大学生的心理安全问题。不久前网络媒体曾报道过一个新闻,某高校的一名大四女生在毕业前一个月,因其男朋友得不到她自己父母的认可,十分苦闷,产生了极端心理,后跳楼自杀。,五、大学生自我心理调适,心理安全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大学生有必要学会自我心理调适。,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己! 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 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 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 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 生命的宽度; 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 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快乐的学问,从心理学角度来说,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会使心理指向集中于一处,这样无形中会转移注意力,削弱心理问题对心理的影响,并有了内在驱动力,可促使人变得积极向上,从而更有利于克服各种心理问题和疾病。,人生最宝贵的两项资产,一项是头脑,一项是时间,无论你做什么事情,即使不用脑子,也要花费时间。 每个星期有168个小时,其中56小时在睡眠中度过,21小时在吃饭和休息中度过,剩下的91小时则由你来决定做什么。,学会安排学习时间,3、形成有规律的校园生活 有规律、有节奏的生活对保养身心、消除疾病是大有益处的。,拥抱七种积极的情绪,1.爱 2.感动 3.希望 4.信心 5.同情 6.乐观 7.忠诚,4、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会自我宣泄,踢掉七种消极的情绪,1.恐惧 2.仇恨 3.愤怒 4.贪婪 5.嫉妒 6.报复 7.迷信,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当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5、慎交友,交益友,成功的交往原则:,“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尊重原则尊重他人的人格,承认他人在交往中的平等地位;尊重对方的兴趣、爱好、尊重对方的行为习惯,礼貌待人。真诚原则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心换心,以诚相待, 才能使双方相互理解、建立信任感,进而结成深厚的友谊。宽容原则宽容就是要承认差异。每个人身上都有某些小毛病、缺点,在交往中也会产生些磨擦,这是难免的。只要在交往中学会宽以待人,就可以避免交往中的矛盾。互酬原则人的行为一般都具有某种互酬性,它包括物质、精神、情感等方面的互酬,在交往中互酬水平越高,关系就越密切。一个人如果只想得到别人帮助,而不去帮助别人,关心别人,是处理不好人际关系的。,恋爱要坦诚相待 首先在交往中两人要坦诚相待,不要为了显示自己而矫揉造作,还要做到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切忌拿自身的优点去比较对方的不足,以此达到一个炫耀自己的目的,这些都可能挫伤对方的自尊心,影响双方的感情,从而出现一系列的感情问题。摆正爱情与事业的关系 大学生应该把学业放在首位,不能把宝贵的时间都用于谈情说爱,因为学业才是大学生价值感的主要支柱,如果一个人把爱情看得太重,那他也经不起相处中出现的情感问题,也就失去了被爱的理由。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当大学生出现情感问题时必须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因为这是两人相爱的前提,而且这样还可以为对方营造一种轻松和快乐的氛围,制造一种没有约束的爱情生活。提倡志同道合的爱情 大学生应该选择志同道合的爱情,因为大学生的恋爱是体现在思想品德、事业理想和生活情趣上的,只有志同道合的爱情,才不会出现情感问题。,6、正确处理情感问题,7、有需要得时候主动进行心理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心理咨询被越来越多的人承认和接受,越来越多的高校,甚至中学开始设置心理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难,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当我们心中感到压抑时,就应该及时主动的与心理咨询师进行沟通。我校心理咨询室具体位置:3#2层西侧(心理专家、心理专业教师、心理辅导员、心理专业学生组成的咨询队伍),六、心理安全教育与大学生成长成才,1、心理安全教育有利于实现大学生自身学业和职业目标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全面提高职业能力水平。大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场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于一身的十分艰苦的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的心理安全与学业成败相互联系、相互制约。首先,一个身心健康、精力充沛的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他的大脑功能能正常发挥作用并得到提高,从而提高其创新思维能力,取得学习和实践锻炼的优秀成绩。其次,不良的心理状态不利于学业完成,而学业不佳又反过来引起新的心理问题,进一步影响学业,形成恶性循环。大学生作为社会成员,只有适应社会,才能生存发展,才能够充分认识到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摆正自身在社会中的位置,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和调适心理压力的能力。友好地对待竞争对手,与他人合作,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以取得更大的成绩。相反,不尊重他人的劳动,就难以与他人友好合作,结果只能是孤家寡人,很难成为优秀的人才。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也是合作的社会。合格的人才要具有优秀的心理品质,敢于积极参与竞争,实现自身职业目标的最优化,在竞争中去发挥才干为社会作贡献。,2、心理安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心理调适能力的自我完善心理安全教育可以让大学生认识身心方面存在的问题和正确方向,进行自我心理调控,强化对社会现象、自身问题的认知,提升提高个体的心理适应能力水平,提高其心理承受、心理适应、心理调节等方面的能力,最终使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得以实现心理调控能力的自我完善与提高。同时起到预防作用。提前发现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心理危机,及时采取措施,防止其进一步恶化,产生过激行为如自伤、自杀或攻击行为。,3、心理安全教育弥补了当前高校安全教育的不足,强化高校安全教育效果大学生心理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成长中实现人生理想和成为高素质人才中产生重要影响,也是大学生学会学习、掌握科学文化知识、拥抱积极生活、实现职业理想的必修课。心理安全教育以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认知、干预、处置为重要内容和目的,把心理安全教育纳入大学安全教育的重要范畴,对象更明确、针对性更强、实效性也更好,拓宽了高校传统安全教育的空间,安全教育的效果更加明显,高校安全教育的水平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