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造假 谁的悲哀ppt课件.pptx
学术造假,谁的悲哀,“论文将死,学术将亡”典型案例,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造假东京大学基因实验数据造假贝尔实验室“舍恩事件 ”,浙大贺海波论文造假云南中医学院院长李庆生被指论文抄袭上海大学博导陈湛匀论文抄袭工程院院士陆道培指认弟子黄晓军剽窃广州中医药大学校长徐志伟博士学位论文抄袭,谁在纵容科研造假?,社会背景现在社会环境处于一种浮躁的心态。学术造假一定成都上是领导者的浮躁狂热导致的。国家从上到下拼命支持科技创新,这种赶超情节应该是不错的。但是在全社会浮躁的心态下,行政干预和社会的迫切愿望给研究人员施加的压力很大,造假往往是在这种情况下造成的。,谁在纵容科研造假?,高校科研气氛一些科研学术人员在名利的诱惑面前心态浮躁,某些制度性的严重缺失又为他们打开了方便之门。现在的高校行政系统和科研项目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学校要排行,要综合实力评价,高校领导人需要科研成果、著名学者。所以,一些高校很难对科研项目和科研人员进行有效的审查。,如何从源头上完善体制,遏制造假?,切断政府官员、科研人员的利益联系。国外科技拨款委员会是个松散的独立的中介机构,不属于政府,不是常设机构,里面更多的是鉴定专家,对申请项目实行匿名打分。专家是随机抽取的,谁的分值高给谁经费。专家信息是不公开的,所有的评审不留下姓名。工作人员是轮换制,不让他们在这个岗位上时间太长。工作人员一旦透露专家名单,就要受到法律制裁,属于犯罪范畴。,如何从源头上完善体制,遏制造假?,加强流程的审计监管。大项目必须由独立的非政府机构公正审计。所有项目都要进行过程管理和过程监督。不能让学校自己查自己。因为经费争来不容易,如果管得太多,研究者会将经费打到合作单位里。为了防止资金外流,学校只好放宽点要求,毕竟这是他争取来的科研经费,而且这是学校的“身外之财”,学校往往睁只眼闭只眼。,如何从源头上完善体制,遏制造假?,政府应该冷静看科研热,不能以搞运动的方式搞科研。高校科研院所和政府部门要防止假的科研。在推动科研的同时,要紧紧把握实际,不能追求形式。如果是基础研究,研究成果应该由同行说了算,政府不能插手;如果是技术研究,政府可以设立制度鼓励其产业化,但效果应该让市场说了算,政府不要越位,更不能为了政绩而“逼”科研成果。,总结,选择现代性的量化评价标准,较之以往的无标准和人治,是一种进步,可如果我们一哄而上地选择一种考量模式,甚至以偏概全,完全不顾专业的特殊性,那么社会的进步就有可能为此付出代价。论文厚、论文滥,是因为有催生论文批量生产的机制存在。这当然和有人生搬论文评价标准有关,可公众的浮躁心理也难辞其咎。想想韩国人黄禹锡的教训吧!,感触,大师要耐得住寂寞,社会也要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