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解析ppt课件.ppt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说“义”,从古至今,一般人理解的就是讲哥们义气,为朋友两肋插刀。三国时期的关云长,也因为千里走单骑,舍弃曹操给予的荣华富贵,护送嫂夫人过五关斩六将,投奔当时落魄的结拜兄弟刘备。从而被后世当作义的化身。那么义的含义,就仅仅是讲义气吗? 义的含义是什么?荆轲刺秦王,他为报答燕国太子丹的知遇之恩,不顾个人安危,前去刺杀秦王嬴政,这是义!水浒好汉鲁智深,为救弱女子,三拳打死镇关西,这也是义! 作为儒学的创始人,孔子在论语里面多次提到了义,他是怎样看待这个义呢?从论语里面提到的有关义的词语来看,它的含义并不仅仅就局限在这些方面,它还有着更深的内涵在里面,那么在孔子的眼中,义究竟还有什么含义呢? 中国古代一种含义极广的道德范畴。本指公正、合理而应当做的。,“仁”是内心思想,“义”是符合“仁”的行为。在论语中,“仁”和“义”有时可以互通,“富贵”常被简称为“利”。“仁义”和“富贵”的关系问题也是他的学生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因而也是孔子多次论述的问题。先看看孔子这方面的论述。,阅读全文,疏通文意后,请同学们思考下列问题: 1.本课是集中阐述“义”的相关问题。为了很好的说明问题,孔子都涉及了哪些与“义”有关的问题?试加以概述。义与富贵(利)、义与君子、义与勇敢 2.对10章节进行分类。 可以分为三类: 一是义与富贵1、3、4则; 二是义与君子2、5、6、7、9则; 三是义与勇敢8、10则。,选文1,子曰:“富而(通“如”,如果)可求求而不违背道义也;虽(连词,即使)执鞭之士手持鞭子的下等差役,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动词,喜好)所动名词性短语。”,【译文】孔子说:“如果富贵合乎于道就可以去追求,即使是给人执鞭的下等差事,我也愿意去做。如果富贵不合于道就不必去追求,那就还是顺从我喜欢的(道义)。”,【评析】孔子在这里提到富贵与道的关系问题。只要合乎于道,富贵就可以去追求;不合乎于道,富贵就不能去追求。那么,他就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从此处可以看到,孔子不反对做官,不反对发财,但必须符合于道,这是原则问题,孔子表明自己不会违背原则去追求富贵荣华。,孔子不反对人们追求富贵,但是他非常关注一点,就是富贵是否“可求”。这段话有两点值得琢磨: 第一,什么是“可求”和“不可求”?联系孔子的其他言论,这“可”与“不可”的关键,在于行为是否合乎道义。人们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孔子是把追随道义放在求福取财之上的。 第二,什么是“吾所好”呢?孔子宣扬“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论语学而),宣扬“朝闻道,夕死可矣”“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等等。很明显,他的所好,简单的说就是道义。,许霆,1983年出生,山西翼城县人,高中毕业。2006年在广州利用ATM机故障取走17.5万元人民币,案发后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激烈辩论,成为近年来司法界的著名案例。2007年12月一审,许霆被广州中院判处无期徒刑。2008年2月22日,案件发回广州中院重审改判5年有期徒刑。2010年7月30日因表现好假释出狱。,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是我的钱,一块钱掉在地上我都会去捡。不是我的,一千万钱送到我家门口我都不会要。我赚的钱每一毛钱都可以公开,就是说,不是不明白赚来的钱。(李嘉诚),选文3,子曰:“饭(名作动,吃饭)疏食粗糙的饭饮水冷水,曲(使动,使弯曲)肱gng而(连词,表修饰)枕(意动,以为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连词,表顺承)富且贵,于(介词,对,对于)我如浮云。”,【译文】孔子说:“吃粗糙的饭食,喝凉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评析】孔子提倡“安贫乐道”,认为有理想、有志向的君子,不会总是为自己的吃穿住而奔波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对于有理想的人来讲,可以说是乐在其中。他同时还提出,不合于道的富贵荣华,是坚决不予接受的,并把它看如天上的浮云般的虚无缥缈。这种思想深深影响了古代的知识分子,也为一般老百姓所接受。,“饭疏食饮水乐亦在其中矣”意即吃粗糙的食物,喝冷水,弯着胳膊肘作枕头,其中也充满了欢乐。为什么会这样呢?生活如此贫寒如此简单有什么可乐的呢?这里有一个意思孔子并没有明确地点出来。对他来说,可乐的并不是贫寒、简单的生活,而是在贫寒、简单的生活中坚持践履道义。“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一句,意思是说,干违背义的事而得来的富贵,对我来说就好像飘浮在天空的云彩。孔子不是说富贵对自己没有意义,而是说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 总之,按照孔子的观点,贫寒并不是一个问题,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是真正的问题;富贵也不是一个问题,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富贵才是真正的问题。,思考:孔子可乐的是贫寒、简单的生活吗?富贵对他来说,真的没有意义吗?,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从义而富且贵于我如甘霖,选文4,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判断句,不以(介词,用)其道得之,不处(动词,安居,引申为接受、享受)(之,代指富与贵)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动词,厌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动词,离开,摆脱)也。君子去仁,恶w(疑问代词,何)乎成名?君子无(于)终食之间违(动词,离开,背离)仁,造次慌忙、仓促必于是(代词,这),颠沛受磨难、挫折必于是。”,【译文】孔子说:“富裕和显贵是人人都想要得到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得到它,(君子)就不会去享受它;贫穷与低贱是人人都厌恶的,但不用正当的方法去摆脱它,就不会摆脱的。君子如果离开了仁德,又怎么能叫君子呢?君子不会在吃一顿饭的时间内背离仁德的,就是在最紧迫的时刻也必须按照仁德办事,就是在颠沛流离的时候,也一定会按仁德去办事的。”,指善辩 例如:少淳厚,虽无造次能,而沉深内敏。 北史房谟传 须臾,片刻 例如:治身不得以造次忘,治国庸可而须臾忽也。 魏书礼志四 轻率,随便 例如:人皆讥造次,我独赏专精。 韩愈学诸进士作精卫衔石填海 鲁莽,乱来 例如:玄德急止之曰:“朝廷自有公论,汝岂可造次?” 三国演义,补充:造次,【评析】这一段,反映了孔子的义利观。以往的孔子研究中往往忽略了这一段内容,似乎孔子主张人们只要仁、义,不要利、欲。事实上并非如此。任何人都不会甘愿过贫穷困顿、流离失所的生活,任何人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手段和途径去获取。否则宁守清贫而不去享受富贵。这种观念在今天仍有其不可低估的价值。,君子无论在何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坚持仁德践履仁德。,俗话说:“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成就君子之名,根基在于培植仁德。,义中取利,孔子的一个学生,叫做子贡。一次,吴越大军隆冬远征北方,吴王夫差强征丝棉,造成丝棉紧缺,价格走高。子贡抓住商机,从各国低价收购,然后到吴国高价贩卖,被抢购一空。还有记载,他是依靠智商生财。子贡预测市场凭的是智商,使其经商获得了空前成功。为追忆先师,他用木头雕刻孔子像,诸侯将相前来祭拜时,都想用重金请一尊雕像。子贡从中看准商机,就招募专业工匠批量生产,回报颇丰。此外,他还跨国经营。史记记载,子贡很善于贱买贵卖(“贡好废举,与时转货资”),在曹国和鲁国之间做生意“鬻财于曹、鲁之间”。他发现各国王侯贵族以佩戴珠宝为时尚,他就专门生产贵重配饰跨国营销,赢得收益。子贡到各国做买卖需要进见诸侯时,各国的君主都以平等的礼节来会见他,这足以说明他的生意做得很大,已是春秋时代的商界巨子。 后世称子贡为“儒商第一人”。儒商亦儒亦商,即信守儒家思想的商人。孔子开创了儒学,其门下“七十子徒,赐最为饶益”(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可见在中国历史上,既是学者同时又是富翁的,应当首推子贡。,儒商楷模 1.追求和谐。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其格言是“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做到互相尊重,平等相处。2.诚信为本。在论语中多处记载着子贡与孔子探讨“信”的问题。他深知“信”乃立足之本,没有了“信”,一切都不可能存在,极力奉行“言必信、行必果”。“一言九鼎”,使他在经商中赢得了很好的信誉,立于不败之地。3.崇仁立德。坚持“以德立人,崇实务本”。子贡和范蠡都因货殖发财而名扬于世,他们交往富者,同时也抚恤贫者。4.义利兼顾。敢为人先,把握商道规律,义中取利的正确义利观和适应市场的能力,子贡达到了“义利双赢”的经商最高境界。,思考:这三则的论语的学习告诉我们什么?,1.孔子在论语中告诉我们:在富贵、财利面前执著于道义,这是孔子张扬的一个主要观念。 2.孔子不是说富贵对自己没有意义,而是说违背了道义的富贵对自己来说毫无价值。 3.在贫贱富贵和道义中间,孔子首先选择的是道义。按照孔子的观点,贫寒并不是一个问题,贫寒而不能践履道义才是真正的问题;富贵也不是个问题,以不正当的手段牟取富贵才是真正的问题。“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4.不富不贵不义的事,我们能不能做?我们成不了圣人,但是我们不能做为富不仁、为富不义的事;不富不贵不义的事,我们更不能做。,逐利不能抛弃道义和良知,选文8、10,子路曰:“君子尚(动词,崇尚,推崇)勇(形作名,勇气,勇敢)乎?”子曰:“君子义以为上宾语前置。君子在位者,执政者有勇而无义为(动词,做,进行)乱,小人平民有勇而无义为(动词,成为,变成)盗。”,【译文】子路说:“君子崇尚勇敢吗?”孔子答道:“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在位者有勇无义就会作乱,平民有勇无义就会成为强盗。”,子曰:“非其鬼一是指鬼神,二是指死去的祖先。这里泛指鬼神而(连词,表转折)祭之;谄chn也。见义不为,无勇也。”,【译文】孔子说:“不是你应该祭祀的鬼神,你却去祭祀它,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挺身而出的事情,却袖手旁观,就是怯懦。”,孔子说:“见义不为,无勇也。”所以,君子应当见义而为。又说:“仁者必有勇,勇者未必有仁。”也就是说,具有仁义德性的人,必定有勇。勇于什么呢?勇于仁,勇于义。但有勇的人却不一定具有仁义的德性,因为有些所谓勇者,只是勇于做坏事,为非作歹,或者只是不问青红皂白的勇。所以孔子强调说:“君子以义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君子应始终把义作为至高无上的准则。如果只是有勇而无义,就会犯上作乱。只有把义与勇相融相合,统为一体才能真正做到见义而为。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义与勇的关系其实像马车与马车夫,马车可以跑得飞快,但没有车夫掌握方向就会迷路,义是勇的方向。,【评析】本章谈论的是关于“义”的思考,又提出“义”和“勇”的概念,这都是儒家有关塑造高尚人格的规范。论语集解注:义,所宜为。符合于仁、礼要求的,就是义。“勇”,就是果敢,勇敢。孔子把“勇”作为实行“仁”的条件之一,“勇”,必须符合“仁、义、礼、智”,才算是勇,否则就是“乱”。,子问公叔文子于(介词,向)公明贾状语后置曰:“信(形容词,真实、不虚)乎,夫子公叔文子不言,不笑,不取乎主谓倒装?”公明贾对曰:“以(介词,把)(之)告者过(动词,犯过错)也。夫子时然后这样以后才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其(副词,表反诘)然?岂其然乎?”,选文2,【译文】孔子向公明贾问到公叔文子,说:“先生他不说、不笑、不取钱财,是真的吗?”公明贾回答道:“这是把这事告诉你的那个人搞错了。先生他到该说时才说,因此别人不厌恶他说话;快乐时才笑,因此别人不厌恶他笑;合于道义的财利他才取,因此别人不厌恶他取。”孔子说:“是这样吗?难道真是这样吗?”,又如:欲加之罪,其无辞乎?(左传),周朝时,有个人叫陶答子,他在陶城做官三年,名声并不怎么好,但他的家产财富却翻了三倍。他的妻子劝他说:“没有能力而做大官,这是祸害;没有功劳而家昌盛,这是积灾。现在你只贪求富贵且越来越多。我听说南山有玄豹,在雾雨中隐藏七天而不下来觅食,为什么呢?它是想润泽皮毛长成斑纹,为的是能够隐藏自己躲避祸害。猪不择食长得肥壮了,就会被杀掉。现在你不修德而家越来越富有,灾祸就要到了。”陶答子没有听妻子的话,反而将其赶出家门。结果仅仅过了一年,陶答子就因事发被处以死刑了。,【评析】孔子在这里通过评价公叔文子,进一步阐释“义然后取”的思想,只要合乎于义、礼,公叔文子并非不说、不笑、不取钱财。这就是有高尚人格者之所为。 “义”不仅仅是君子的行为规范,他也为君子带来好的社会影响。就像这位公叔文子,该取时才取,人不厌其取。这就是“义”对于君子的好处。,不义而取往往带来灾祸,子路问成人(人格完备)完美无缺的人。子曰:“若臧zng武仲之知(通“智”,智慧),公绰chu之不欲克制,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动词,修饰)之以礼乐状语后置,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疑问副词,为什么,何必)必然一定这样?见利思义,见危授(动词,付出,献出)命,久(处)要(通“约”,贫困)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选文5,【译文】子路问怎样做才是一个完美的人。孔子说:“如果具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那样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也就可以算是一个完人了。”孔子又说:“现在的完人何必一定要这样呢?见到财利想到义的要求,遇到危险能献出生命,长久处于穷困还不忘平日的诺言,这样也可以成为一位完美的人。”,【评析】本章谈人格完善的问题。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谈到这里,孔子还认为,有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做到在见利见危和久居贫困的时候,能够思义、授命、不忘平生之言,这样做就符合于义。尤其是本章提出“见利思义”的主张,即遇到有利可图的事情,要考虑是否符合义,不义则不为。这句话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 孔子认为的君子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他也知道一个人不可能具有那么多的美好品德,所以孔子提出,君子是要能够先满足精神再满足物质就可以了。,物质享受,精神追求,孔子曰:“君子有九思(名词,思考,考虑):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名词,姿态)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nn(名词,灾难,祸患),见得思义。,选文6,【译文】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要思考看清与否;听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听清楚;自己的脸色,要思考是否温和,姿态要思考是否谦恭;言谈的时候,要思考是否忠诚;办事要思考是否谨慎严肃;遇到疑问,要思考是否应该向别人询问;忿怒时,要思考是否有后患,获取财利时,要思考是否合乎义的准则。”,天下惟禽兽无思,思考: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是对君子的“赞赏”还是“要求”?,这应该是要求。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这里包括个人道德修养的各种规范,如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等等,所有这些,是孔子关于道德修养学说的组成部分。,【评析】本章通过孔子所谈的“君子有九思”,把人的言行举止的各个方面都考虑到了,他要求自己和学生们一言一行都要认真思考和自我反省。,选文7,子曰:“君子之(助词,取独)于(介词,对于)天下(之事)也,无適d(形容词,专注)也,无莫也,义之(助词,提宾标志)与比(动词,并列,靠近)宾语前置。”,【译文】孔子说:“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什么事一定要/不要怎么做,一切按照义去做。”,【评析】这一章里孔子提出对君子要求的基本点之一:“义之与比。”有高尚人格的君子为人公正、友善,处世严肃灵活,不会厚此薄彼。本章谈论的仍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君子对于天下之事,没有什么事一定要怎么做,没有什么事一定不要怎么做,但有一点,就是一切都要依循义。原则是不可背离的,在不背离原则的前提下,行动也是具有一定自由开展的空间的。,选文9,子曰:“德之不修(动词,培养)宾语前置,学之不讲(动词,讲习)宾语前置,闻义不能徙(动词,迁移,改变。此处指靠近义、做到义),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译文】孔子说:“(许多人)不去培养品德,不去讲习学问,听到了道义不能变而从之,自身不好的东西不能改正,这些都是我所忧虑的事情。”,【评析】春秋末年,天下大乱。孔子慨叹世人不能自见其过而自责,对此,他万分忧虑。他把道德修养、读书学习和知错即改三个方面的问题相提并论,在他看来,三者之间也有内在联系,因为进行道德修养和学习各种知识,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够及时改正自己的过失或“不善”,只有这样,修养才可以完善,知识才可以丰富。,小结: 这几则主要讲“义与君子(人格)”的问题,重点阐述人格完善。孔子认为,具备完善人格的人,应当富有智慧、克制、勇敢、多才多艺和礼乐修饰。君子要九思,要加强道德修养。 他指出君子要明白义然后取见利思义见得思义义之与比,这样才是真正的君子。“义” 不仅仅是君子的行为规范,他也为君子带来好的社会影响。就像公叔文子,该取时才取,人不厌其取。这就是“义”对于君子的好处。这些都对后世产生了极大影响。,身边事:,见到掉在地上的财物,人通常会有三种选择。一是视而不理;二是据占为己有;三是寻找失主并还给他。 现在社会上形形色色的诸如蒙骗应聘者的报名费;在电话里假扮银行、公安、电信公务员,欺骗你的银行账号密码,然后套取现金;在街上谎称拾到外币以假乱真要求分成;甚至明抢暗盗等等,这些都是属于不义之财。,因代言10个虚假广告,侯耀华被戏称为“侯药华”。 郭德纲的以“迅速抹平大肚子”广告语的“藏秘排油茶”的违法广告。 成龙与“北方汽车专修学校” 陈鲁豫与“诺亚舟学习机”广告语“门门高分上名校”、“内容好,成绩当然好”不科学的保证。 张铁林、范伟、王刚代言的U88、3158、28招商等三家招商网站涉嫌加盟骗局。 邓婕、倪萍代言三鹿奶粉。 由于葛优那句“植树造林,首选亿霖”的广告语在北京深入人心,不少人冲着葛优去买亿霖的树林。没想到最近亿霖传销案被定性为“北京迄今为止最大的传销案”。 陈小艺与其子所做的三精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广告。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道义法律责任何在?,讨论:是生计重要,还是道德重要?,青年报2006年6月22日B13版报道,邹云翔2004年被评为“中华食雕九大赚钱名刀”,并先后被评为“中国烹饪雕刻大师”、“中华厨神”,可现在一个大厨师彻底被各大酒店拒之门外,原因是他拒烹野味。,一个厨师要与传统的习惯和人性的贪婪去较量,看上去有点“自不量力”,引来很多人的嘲笑,认为他太傻。,他也认识到,只有融入到社会中去才有更大的作为。 办食雕学习班,教授烹饪理念、知识、技巧 组织弟子宣传以各种方式“拒烹野味” 号召其他饭店厨师加入“拒烹野味”活动 发起百万厨师参与全国“拒烹野味”签名活动,有一颗“拒烹野味”的公德心,人品可敬!毅然走上“拒烹野味”的道路,勇气可嘉!坚持初衷不改,行为积极有效,做法可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