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叶式舵机ppt课件.ppt
转叶式舵机构造、工作原理及安装工艺 Rolls-Royce RV2600-3,探索,一、舵机基本简介,二、转叶式舵机构造及工作原理,三、转叶式舵机的拆装工艺及注意点,船用舵机目前多用电液式,即液压设备由电动设备进行遥控操作。 有两种类型: 一种是往复柱塞式舵机,其原理是通过高低压油的转换而做功产生直线运动,并通过舵柄转换成旋转运动。 另一种是转叶式舵机,其原理是高低压油直接作用于转子做旋转运动,体积小而高效,成本较高。,一、舵机基本简介及构造,转叶式舵机,往复柱塞式舵机以上舵承来承重舵系,下舵承来定位,操控简单,维修方便,但占用空间大,旋转角度小,一般不超过45 转叶式舵机占用空间小,操控高效,舵机承载全部舵重,全部舵重承载在推力轴承上,舵角旋转角度大,可达70,但价格昂贵,维修成本高。 (RV2600-3 旋转范围可达75),往复柱塞式舵机,转叶式舵机一般由以下部分组成:1、舵机壳 5、转叶(扇叶)2、舵机压盖 6、安全阀3、转子 7、组合液压控制阀块4、固定挡块,1,2,1、舵柄2、油缸3、柱塞4、液压泵组5、舵杆,3,4,5,往复柱塞式舵机组成部分,二、转叶式舵机工作原理,一、液压泵站往舵机转子供油,转子转叶受油压后输出扭矩,转子旋转。通过液压控制阀的开关实现左转舵和右转舵二、转叶(扇叶)用螺钉固定在舵机壳体上,让舵机内的进油侧和出油侧之间形成挡板,将油腔等分为几个密室三、在使用中一般单台液压泵运作,另一台泵打备用状态。四、当舵机满舵时,限位开关打开,油阀关闭。在运行时若油压过高会使控制阀块安全阀起跳,液压油直接回油箱,或通过安全阀块使进出油室油压平衡停止转动。,转叶(扇叶),转子,舵杆,安全阀块,组合液压控制阀块,液压泵站,三、转叶式舵机的拆装工艺及注意点,一、拆前工作准备 1、明确施工的具体工程,是否需要整体拆装;是否需要进车间还是现场作业 2、查阅说明书,了解舵机的重量。准备相应的吊索具,选择合适的吊点。(是否需要焊接吊耳) 3、舵机拆前做好方向马克:转子与压盖的位子;转子与舵杆的位子(刚性马克) 4、舵机舵杆保护,舵叶跳动量测量 5、查找船方专用的液压泵,开好相应的作业生产单,1、端盖油封 5、转子上端面油封2、挡板竖直油封 6、转子下端面油封3、转叶竖直油封 7、推力轴承4、转子、转叶平面油封 8、径向轴承(铜套)9、端盖密封o-ring,7,8,9,二、舵机拆除,1、拆除辅件:液压管系、指示器、信号电缆等,液压螺帽锁紧板拆除,手动松动液压螺母。(若过紧,则表示转子与液压螺母顶死受力)2、选择相应的吊点(焊接吊耳)挂上葫芦。保证葫芦受力在舵机中心位置3、舵机上端盖与舵壳之间做好刚性马克,拆除舵机上端盖,将上端盖吊除,吊运时保持端盖平衡。,注:液压螺母拆除前测量螺母与舵杆上平面间的高度:记“B”,4、端盖摆放时应在下端面上摆放柔和的垫枕,防止端面及轴承受伤,清理缸体中的液压油,使用船方气泵抽油,5、将油泵油管接到液压螺母和转子上,泵1接液压螺母;泵2接转子连通转子锥面油槽6、泵压前测量转子上端面到舵杆上端面的高度A,7、给1号泵打压,给转子泵松时预留缓冲压力。压力查找说明书8、保持1号泵不动,给2号泵打压直至1号泵压力跟着上升,此时意味着转子已松动。同时可以听到一声响声9、然后1号泵缓缓泄压,转子缓缓上升,与舵杆脱离。,问:泵压时液压螺母与转子间要留间隙嘛?,为什么要留?需要留多少?,10、拆除螺母,将转子吊出11、转子吊出后做好相应的防护工作,避免转子表面及转子内锥面损伤,检查转子各部位是否存在明显蚀坑麻点、拉毛等缺陷12、清洁舵机缸体,测量缸体下方铜套内径、椭圆度、磨损量;转子相应部位的尺寸,计算两者的配合间隙13、测量端盖内上铜套内径、椭圆度、磨损量;转子相应部位的尺寸,计算两者的配合间隙14、查看推力轴承的状况,测量推力轴承的厚度15、查看说明书,看相关数据是否超极限,推力轴承,三、转叶式舵机的拆装工艺及注意点,1、将转子、舵杆用液压油清洁干净(主要两者的配合锥面)2、安装底部油封和铜套(新铜套数据核验)3、回装转子,落下时确保转子水平安入,让转子全部重量承载到舵杆锥面上(转子两侧密封:弹簧型?不锈钢条型?安装时注意点),附:回装油腔密封条时,若单侧间隙过小怎么回装?什么原因引起间隙不均?,1、由于舵机安装时,轴线偏差,中心不正,导致铜套及转子会单侧受力磨损,安装转子时会使转子单侧间隙过小2、舵机进坞后,缺失海水对舵叶的浮力加上舵的重力,使舵杆微微往后偏移使转子单侧间隙过小,解决方法:1、打轴线校正(工程量大,需要时间长)2、在舵叶上架设油顶,让舵杆往间隙小侧倾斜(在舵杆上架设百分表),4、清洁安装液压螺母,并用手预紧5、接好油泵:1号泵接液压螺母,2号泵接与转子锥面相连接6、安装磁力表,起泵先后顺序?,重点:如何找正确的起压点?起压点不找会有什么影响?,7、找出正确的起压始点,8、找好起压点,将磁力表调到“0”位,2号泵往转子内泵油直到转子下锥面出油停泵。(将转子内油槽注满油,锥面形成保护油膜,并将其中的空气压出)9、缓慢提升1、2号泵的压力,读取磁力表数据及舵杆的拉伸量“L” # 在上压过程中,观察磁力表指针运行是否平稳,若出现跳动上升,说明内部锥面贴合不匀称或存在垃圾 注:在泵压时尽量使2号泵高压10、泵压结束时2号泵泄压,1号泵保压,关注磁力表指针是否移动11、1号泵保压30分钟左右后,1号泵泄压,锁紧液压螺母让螺母与转子上平面贴紧,关注磁力表指针是否移动12、读取“L”读数,与说明书对比,看是否在范围内13、拆除泵和表,测量液压螺母与舵杆上平面高度“A1”,转子上端面与液压螺母上端面的高度“B1”,14、压转子结束后,清洁舵机油腔及转子。15、测量转子、扇面的间隙并记录16、测量转子下端面与舵机壳体的间隙并记录17、清洁上下油封槽、上端面0-ring槽,回装o-ring及上下油封,端盖回盖,端盖螺丝按要求用扭力锁紧18、回装液压螺母锁紧板,回装舵角反馈器、 舵角发送器、舵角指示器、 舵角限位开关、 压力继电器等电气元件19、回装液压油管,回装前用压缩空气吹净其中的杂物后回装20、作业工作区域及舵机外表进行完工清洁,起压始点确认,将液压螺母预紧后,1号泵给液压螺母打压,当油泵开始起压时,说明螺母的下端面与转子的上端面已开始接触,此时在理论上可以将此点作为起始点。 一般操作时,我们将压力往上泵,最大不超过10bar,因为考虑到液压螺母的行程。 所以当1号泵上升到3-5bar后停泵,1号泵泄压并且将螺母旋紧至贴到转子上端面,我们将这时的位置确认为起压始点。 若直接起压将使“L”的数值偏大(螺母与转子上端面的间隙亦计入“L”中),可能会超出说明书上的最大最小压入量,导致误差产生,转子(转叶)间隙,挡板间隙,转子下端面与舵机壳体间隙,-看“L”是否在最大最小压入量内-对比B1与拆前B的高度差-对比A1与拆前A的高度差-舵叶跳动量测量对比,最大最小压入量,液压螺母行程,B1,调试,1、回装结束,向舵机内加油,开泵试验(在坞内试验时要注意坞底状况),原则在海上,让舵叶浸入海水中试验更贴近实况2、分别打开泵组(1号泵组、2号泵组),进行正舵、左、右满舵试验3-5次,使舵机内充满油,放残空气(试验转舵过程有噪音)3、测试舵系远程控制和信号传输、数据指示装置。 有偏差时进行舵角指示器校准,“滕斯贝格”由于舵机下断面漏油,船方要求进行拆检换油封,在解体过程中发现转子有偏磨现象。 由于舵机轴线与舵杆轴线存在偏差,导致舵机转子单侧偏移,在来回转舵时转子与下铜套之间磨损,磨损的铜末掉到下端密封圈上经过长期的运转造成密封圈密封效果减弱而渗油,右侧转子本体磨损、下铜套磨损,下密封圈位置、铜末印记明显,便于下次维修,若断面密封圈有多余,可以在转子下放前将下断面的密封圈套入舵杆,相对于在维修时对密封圈进行粘接更可靠。,密封圈,感谢各位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