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汉语通论十四语气词ppt课件.ppt
语气词和词头词尾,语气词词头词尾,1.语气词,语气词的概念和分类陈述语气词疑问语气词感叹语气词句首、句中语气词语气词的连用“何(以)-为”,A.语气词的概念和分类,语气词,是专门用来表达各种语气的虚词。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也不能表示句子成分之间的语法关系,主要作用是表达提顿、陈述、祈使、疑问、感叹等语气。 根据在句中的位置,语气词可以分为句首、句中和句尾三类。根据在句中的作用,语气词又可以分为表提顿、委婉、祈使、陈述、疑问、感叹等六类。,B、陈述语气词,主要有:也、矣、已、耳、尔、焉。 1)也 作用是表示肯定、确认的论断语气,是静态的。判断句尾经常使用这个语气词。同时它也常用于复句末尾,表示静态肯定或确认。例如: 若潜师以来,国可得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置杯焉则膠,水浅而舟大也。(庄子逍遥遊) 子曰:“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论语 先进),也常用于叙述句和描写句末尾。例如: 客无好也。(战国策齐策) 子曰:“小子识之:苛政猛于虎也。”(礼记檀弓下),“也”还可以用在疑问句和祈使句末,句子的疑问和祈使语气是由句中其他词语或句式或语调带出来的,句末“也”仍表确定语气,整个句子不单纯是疑问和祈使语气了。例如: 南冠而絷者,谁也?(左传成公九年) 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难二) 子张问:“十世可知也?”(论语为政)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左传郑伯克段于焉) 公子有德于人,愿公子忘之也!(史记魏公子列传),2)矣 作用是报道,把发生变化的事实作为一种情况报告出来,是动态的,相当于现代汉语的语气词“了”。一般用在陈述句或描写句末。可表示“已然”。例如: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诗经齐风鸡鸣) 吾知所以距子矣。(墨子公输) 吾君已老矣,已昏矣。(谷梁传僖公十年) 上下交争利,而国危矣。(孟子梁惠王上),“矣”也可以表示“将然”,即事情尚未发生,但仍把它作为预料的已经发生的事,或假设的将来已经发生的事,来报道。例如: 子曰:“喏,吾将仕矣。”(论语阳货) 君能补过,袞不废矣。(左传宣公二年),“矣”也可以用在疑问句或祈使句末,句子的疑问或祈使语气,是由句中其他词语或句式带出来的,而“矣”在句末仍表示已然或将然语气。例如: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3)已 由动词虚化成的语气词,与“矣”接近,但有不同,“矣”报告变化的事实,“已”表示事情不过如此,略带有限止语气特点。例如: 苟无恒心,放僻邪侈,无不为已。(荀子劝学) 虽舜禹复生,弗能改已。(战国策秦策三),4)耳 是“而已”的合音,主要表限止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罢了”。例如: 子曰:“二三子,偃之言是也,前言戏之耳。”(论语阳货) 此亡秦之续耳。(史记项羽本纪) 狡兔有三窟,仅得免其死耳。(战国策齐策),5)尔 用于句末,和“耳”的意义相近。例如: 君若用臣之谋,则今日取郭而明日取虞尔,君何忧焉?(公羊传僖公二年) 叶公子高入据楚,诛白公,定楚国,如反手尔。(荀子非相),6)焉 是由指示代词虚化来的语气词。由于作指示代词时意思是“如此”“这样”,虚化为语气词后,表示提示语气。例如: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列子汤问) 于其归焉,用事乎河。(公羊传定公四年) 子曰:“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论语卫灵公),C.疑问语气词,有:乎、与(欤)、邪(耶) 1)乎 是纯粹表示疑问的语气词,可以使用在是非问、选择问、特指问等疑问句末,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例如: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墨子公输),有时“乎”用在反诘句末,表示反诘语气。也可以在句中与“其”(难道)“岂”、“宁”、“况”、“不”等副词相配合,组成“其乎”、“岂乎”、“宁乎”、“况乎”、“不亦乎”等反问格式。例如: 三过其门而不入,虽欲耕,得乎?(孟子许行) 一之为甚,其可再乎?(左传僖公五年),赵岂敢留璧而得罪大王乎?(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史记陈涉世家) 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有时句首或句中使用副词“其”(大概)和词组“得无”(该不会)“无乃”(恐怕)和句末“乎”相配合,组成“其乎”、“得无乎”、“无乃乎”格式,表示委婉推测语气,“乎”大致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吧”。例如: 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左传隐公四年) 日食饮得无衰乎?(战国策赵策) 出三日而五灾至,无乃不可乎?(荀子儒效),有时“乎”用在感叹句末,这时句子的主要语气是感叹,但句末的“乎”仍有点儿疑而不定的语气,只是较弱罢了。例如: 善哉,技盖至此乎!(庄子养生主) 天乎!吾无罪!(史记秦始皇本纪),2)与 语气词“与”可以写作“欤”,表示要求证实的疑问语气,即说话人猜想如此,但不敢肯定,要求得到对方证实。一般用在是非问句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也用在选择问句末,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呢”。例如: 商君曰:“子不说吾治秦与?”(史记商君列传)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子巧与?有道与?(庄子知北游),3)耶 可以写作“邪”。二者古音相近,作句末语气词,作用同“与”。例如: 治乱,天邪?(荀子天论)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庄子逍遥遊),有时“与”、“邪”用在反问句或感叹句末,其探询语气词特点仍然存在。在感叹句中,由于感叹语气强烈,探询语气相对较弱一些。例如: 然则治天下,独可耕且为与?(孟子许行) 子之客妄人耳,安足用邪?(史记商君列传) 明者睹未萌,况已著耶?(后汉书班超传),D、感叹语气词,有:哉、夫、兮等。1)哉 是一个典型的感叹语气词,而且语气强烈,相当于现代汉语“啊”。例如: 子曰:“管仲之器小哉!”(论语八佾) 快哉,此风!(宋玉风赋) 善哉!吾请无攻宋矣!(墨子公输),“哉”也用在特指问、反问或祈使句末,表疑问语气或祈使语气,但感叹语气仍存在。例如: 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诗经邶风北门) 此何鸟哉?翼殷不逝,目大不睹。(庄子山木) 公曰:“晋,吾宗也,岂害我哉?”(左传僖公五年) 子曰:沽哉!沽哉!吾待贾者也。(论语子罕),2)夫 “夫”作语气词,语气与“哉”接近,但要低沉和缓一些,没有“哉”那么强烈。例如: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论语子罕) 使宋王而寤,子为齑粉夫!(庄子列御寇) 悲夫!本细末大,弛必至心。(贾谊集大都) “夫”也用在疑问句末,但感叹语气仍存在。例如: 仁人亦乐是夫?(新序刺奢),3)兮 “兮”是常见于诗经、楚辞的感叹语气词,其他典籍中也有少量用例,但大都是韵文。相当于现代汉语“啊”,感叹中带有咏叹的意味。例如: 坎坎伐檀兮,寘之河之干兮。(诗经魏风伐檀)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楚辞离骚)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老子五十八章),E.句首、句中语气词,主要有:夫、惟(唯、维)、也、乎、其。 1)夫(f) 是句首语气词,由指示代词“夫”虚化而来,常用在句首表示要发议论引起下文的语气,古代所谓“发语辞”。有的和“且”“故”“若”“今”等结合起来,组成“且夫”“故夫”“若夫”“今夫”等,除了“且”“故”“若”“今”本身的意思外,要发议论的语气色彩更强。例如:,夫将者,国之辅也。(孙子谋攻) 且夫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庄子逍遥遊) 吾甚自愧,故夫训道不纯而愚民陷焉。(史记孝文本纪) 若夫贤良贞信之行者,必将贵不欺之士。(韩非子五蠹)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2)惟(唯、维) 用于句首或句中。用在句首的有两种语气作用,一是提示引出主语或年月。例如: 唯辟(国君)作福,唯辟作威。(尚书洪范) 惟十有三年春,大会于孟津。(尚书泰誓上) 二是表示期望语气,这种用法多写作“唯”,少数写作“惟”,不写作“维”。例如: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左传僖公三十年) 故敢以书报,惟君之留意焉。(战国策燕策),用在句中的“惟(维)”主要作用是引出谓语,常见于尚书和诗经,其他典籍少见。例如: 蚩尤维始作乱。(尚书吕刑)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3)也 用在句中主要表示提顿语气,常用于句中主语、时间状语或前一分句末。例如: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论语季氏) 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先进) 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庄子山木) 方此时也,尧安在?(韩非子难一) 左右以君贱之也,食以草具。(战国策冯谖客孟尝君),4)乎 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常用在“于是”后面,构成“于是乎”,也有用在前分句末的。例如: 吾乃今于是乎见龙。(庄子天运) 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韩非子显学),F.语气词的连用,古汉语句中、句末语气词可以连用,分别担负各自所表达的语气作用,但语气重点一般落在最后一个上,形成一种复合语气。最常见的是两个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例如 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论语学而) 官爵可买,则工商不卑也矣。(韩非子五蠹) 代翕代张,代存代亡,相为雌雄耳矣!(荀子议兵) 三年之丧,亦已久矣夫!(礼记檀弓上),子曰:“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论语泰伯)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孟子梁惠王上) 鄙夫可与事君也与哉?(论语阳货),J. 何以为、何为,是古汉语常见的反问句式,“为”原是动词,因长期与宾语“何”分离,并落在句末,虚化为语气词.“何以为”的意思是“为什么要呢”,“何为”的意思是“为什么呢”。“何以为”之“何”有时换作“奚”或“恶”(w),“以”有时换作“用”,作用相同。例如:,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论语颜渊)亡人得生,又何不来为?(国语楚语上)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战国策齐策)恶用是鶂鶂(y )者为哉?(孟子滕文公下),2.词头和词尾,A.词头 常见的有:有、其、言、于、薄。古人叫“发语词”“发声词”。 1)有 常用在朝代名、国名、部族名前,例如: 我不可不监于有夏,也不可不监于有殷。(尚书召诰) 禹攻有扈。(庄子人间世),也有用在名词和形容词前的,多见于尚书和诗经。例如: 子欲左右有民。(尚书皋陶谟) 豺虎不食,投畀有北。(诗经小雅巷伯) 不我以归,忧心有忡。(诗经邶风击鼓),2)其 词头“其”常用在不及物动词和形容词前面,主要见于诗经。例如: 既见君子,云何其忧?(诗经唐风扬之水) 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经邶风北风),3)言、于、薄 都用在动词前面,还有“薄言”连用的。也主要出现在诗经中。例如: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诗经周南葛蕈)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诗经周南桃夭) 薄污我私,薄澣我衣。(诗经周南葛蕈)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诗经周南芣苢),B.词尾,常见的有:然、尔、若、焉、如、乎等。 这些词尾常用在形容词后,与形容词共同充当状语或谓语,作状语时意思是“地”,作谓语是“的样子”。例如: 填然鼓之。(孟子梁惠王上) 子路率尔而对。(论语先进),桑之未落,其叶沃若。(诗经卫风氓) 睠言顾之,潸焉出涕。(诗经小雅大东) 天下晏如也。(史记司马相如列传) 美哉!泱泱乎大风也哉!(左传襄公二十九年),词尾“然”“尔”“若”“焉”是由指示代词虚化来的。作指示代词时,它们是“如此”“这样”的意思,虚化为词尾后,即成为表状貌的虚词。“如”是“若”“然”的变形。“乎”是由语气词演变来的词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