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病 基本病理改变ppt课件.ppt
口腔黏膜病,2014级3班 郑龙,口腔黏膜的正常结构,角化上皮的4层结构:角化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2,非角化上皮的4层结构:表层中间层棘层基底层,角化层和颗粒层,正角化:均质红染,无细胞核 颗粒层:胞质内含嗜碱性颗粒,不全角化:含有固缩的细胞核颗粒层不明显,棘层和基底层,棘层:细胞体积大,多边形 细胞连接处有细胞间桥,基底层:立方或柱状,排列整齐 长轴与基底膜垂直(极性),非角质形成细胞,黑色素细胞,黑色素细胞 郎格汉斯细胞 梅克尔细胞,口腔黏膜基本病变,1、过度角化;2、角化不良;3、棘层增生;4、上皮异常增生;5、上皮萎缩;6、海绵形成;7、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8、气球变性;9、网状变性;10、细胞凋亡;,11、棘层松解;12、疱;13、糜烂;14、溃疡;15、皸裂;16、假膜;17、斑;18、丘疹;19、嗜碱性变性;20、痂。,角化异常模式图,过度角化(角化亢进)/ 角化不良,过度正角化,过度正角化 过度不全角化 角化不良,1978年WHO提出下列标准(仅限于口腔粘膜) (1)单个细胞的异型细胞非典型性增生 (2)上皮总的紊乱上皮异常增生(12项),上皮异常增生,上皮层次紊乱细胞粘着力下降棘层中错角化基底细胞极性消失基底细胞增生一层以上上皮钉突呈滴状核分裂增加,见病理性核分裂核浆比例改变上皮浅1/2层出现核分裂细胞核浓染核仁增大细胞多形性,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学表现,上皮异常增生细胞学,上皮层次紊乱,基底细胞极性消失,细胞核异形,核浆比增大,核分裂增加,上皮钉突呈滴状,上皮轻度异常增生,上皮重度异常增生,上皮异常增生组织学,细胞凋亡,细胞间水肿,间桥拉长,海绵形成,细胞内水肿,间桥消失,如疱疹,气球变性,网状变性,上皮细胞水肿破裂.残留细胞连成网,严重时呈多房性水泡如病毒性疱疹,细胞溶解破坏,基底膜不清,基底细胞空泡性变及液化,细胞内水肿造成,严重时基底层消失,棘层松解,间桥消失 裂隙状,疱:内存液体,呈圆形突起 内容物分类: 水疱:疱内为浆液 血疱:疱内为血液 脓疱:疱内为脓液 大小分类: 大疱:5mm 小疱:5mm 疱疹:成簇小疱 组织学分类: 棘层内疱:天疱疮 基层下疱:类天疱疮,疱疹,疱的部位模式图,疱的组织学分类,上皮内疱疱位于上皮层内,棘层松解引起,上皮下疱疱位于基层下方 基底细胞液化变性引起,疱的组织学,糜烂:黏膜表浅缺损,不损及基底细胞层。溃疡:黏膜上皮的缺损或破坏而形成的凹陷,糜烂,溃疡,糜烂:上皮浅层破坏,溃疡:上皮全层破坏缺损,糜烂与溃疡,性质:粘膜表面的线状裂口由炎性浸润使组织失去弹性变脆见于:核黄素缺乏 口角皲裂 深度:上皮内:痊愈后不留瘢痕 粘膜下层:出血、灼痛 愈合后有癫痕,皲裂,粘膜颜色异常不高起不变厚红色斑黑斑,斑,丘疹,凸出的小疹1-5mm质硬如麻疹组织学特点 : 上皮增厚 浆液渗出 炎细胞浸润,假膜性质:炎性渗出的纤维素 坏死脱落的上皮细胞 炎性细胞颜色:灰白色 或 黄白色膜见于:溃疡表面、可擦掉 痂性质:纤维素性及炎性渗出物与上皮表层粘固颜色:黄白色、深褐色见于:皮肤、唇红部,假膜,痂,棘层增厚,棘细胞数目增加,上皮棘层细胞数量减少,上皮萎缩,嗜碱性变性概念:胶原纤维的变性、膨胀、断裂,形成无定形弱嗜碱性排列不规则的纤维团块或颗粒HE染色呈浅灰蓝色。常见于老年性角化病、红斑狼疮、日光性唇炎等。,THANK YOU !,请各位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