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原发乳腺的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ppt课件.ppt

    • 资源ID:1406886       资源大小:23.05MB        全文页数:5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原发乳腺的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ppt课件.ppt

    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血液肿瘤科张翼鷟,原发乳腺的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P-MAR-2015.06-055 Valid Until 2017.06,专业资料,仅供医药卫生专业人士使用,声明,本幻灯片代表个人观点。处方请参考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批准的药物说明书。,原发乳腺淋巴瘤一例病例,孟某,女,21岁,主因“右乳肿物伴发热1月余”入院。诊断经过:2008-05(我院) 术后病理示:右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符合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免疫组化示:CD79a (+);CD20(+);CD45RO(-);CD15(-) 我院骨髓涂片示: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CT示:1.胸部平扫纵膈及双腋下小结节;2.脾大 B超示:右乳外侧片状低回声区考虑增生改变或术后瘢痕可能性大; 腹部、盆腔未见明显异常;双颈、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病 例 简 介,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 PS:弥漫大B细胞性淋巴瘤 Ann Arbor分期:IEB期(发热)治疗: 2008.7-2009.2 先后给予8周期CHOP分案化疗 CTX 1.0g d1 E-ADM 90mg d1 VCR 2mg d1 曲安西龙 80mg d1-5,治 疗 经 过,8 周 期 化 疗 后 复 查 PET-CT,PET/CT示:双乳乳腺腺体增厚,PET显示多发结节样异常放射性浓聚(SUV值 6.7);肝脏弥漫PET显示异常放射性浓聚( SUV值 6.5);脾脏增大,可见异常放射性浓聚( SUV值 6.0);颈椎、胸椎、腰椎、锁骨、肩胛骨、双侧髂骨、耻骨、坐骨、双侧尺桡骨、胫腓骨等全身诸骨可见放射性浓聚( SUV值 6.8);腹膜后门腔静脉间淋巴结肿大,可见放射性浓聚( SUV值 6.0 );双侧鼻甲肥厚,放射性浓聚( SUV值 7.3)。B超示:腹、盆部未见明显肿物,双颈部,腋下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右乳外侧片状低回声区-考虑增生改变或术后瘢痕可能性大骨髓涂片示:原幼淋占82%,考虑淋巴瘤骨髓侵犯合并白血病,建议免疫组化更进一步分型。 脑脊液涂片示:未见异性细胞病理科会诊:免疫组化 CD20 20%(+),CD10(+),Bcl6(),Mum1() TdT(+),诊断:非霍奇金淋巴瘤 PS:淋巴母细胞淋巴瘤 Ann Arbor分期:B期(肝、脾、骨髓、乳腺)2009.3 (我科)行VDLP方案化疗1周期 IV骨髓抑制2009.4 (我科)行MAOP方案化疗1周期 高热,IV度 骨髓抑制,进 展 后 治 疗,2009.6(我科) MTX 4g 化疗1周期2009.7(我科) MA:MTX 2g d1 Arac 1.5g q12h d2-32009.9 行无关供者相合的异基因血干细胞移植术,“右乳淋巴瘤白血病”术后、化疗后、移植后,与2009.PET比较示:双侧乳腺腺体致密,密度尚可,PET显像未见明显异常放射性浓聚;全身诸骨密度尚可,未见明显放射性浓聚,提示病灶代谢减低或活性被抑制;余全身PET代谢显像及CT显像较前未见明显变化。 目前患者无病存活,2010复查PET/CT,来自华西医科大学的报道:对中国南部6382例淋巴瘤患者数据分析显示,结外淋巴瘤最易受侵的解剖学部位依次为:Waldeyers环、胃肠道、鼻腔鼻窦部及皮肤。,Yang et al. Diagnostic Pathology 2011, 6:77,结外NHL发病率逐年增加,定义 流行病学相关机制临床表现,诊断 常规检查 影像病理特点分期预后评价治疗,概 述,乳腺的淋巴瘤包括:原发乳腺的淋巴瘤(primary breast lymphoma PBL) PBL指原发部位为乳腺的淋巴瘤,或在大部分病例中,乳腺是唯一的病灶部位的淋巴瘤继发乳腺的淋巴瘤(secondary breast lymphoma SBL) SBL是乳腺有受累,但主要表现其他部位的淋巴瘤 有时区别PBL和SBL是非常困难的,1.Jennings WC BR,Ann Surg.2007;245:784-789,概 述-定 义,概 述-定 义,1972年 Wiseman 和Liao首先定义PBL的四项标准1:病灶位于乳腺;既往无恶性淋巴瘤病史,诊断时不伴有同时存在的广泛播散的淋巴瘤病灶;诊断恶性淋巴瘤的病理标本来源于乳腺组织;与原发乳腺肿瘤同时存在的同侧腋下淋巴结可以累及 目前广泛接受这一标准,概 述-定 义,1Ann Surg.2007;245:784-789,14,中位发病年龄64岁 (30-89)绝大多数病人表现为单侧病变占全部乳腺肿瘤的0.10.5% NHL的1% 结外淋巴瘤的0.852.2%绝大多数患者为女性,男性仅占2%左右5-20% 表现在双侧,特别是妊娠期的患者0-20% 中位OS 8.0 年中位PFS 5.5 年,流 行 病 学,概 述,相关机制仍不清楚,PBL的发病机理目前仍不清楚,但一些研究发现可能的原因如下:DLBCL的亚类型:PBL中non-GCB亚型较GCB亚型的发病率高,但预后与GCB亚型无明显差异(来自2012年仍存活的102例样本)1.2.右图:原发乳腺的DLBCL(GCB和non-GCB)的生存比较:A:PFS;B:OS,1.Lenz G N Engl J Med 2008 359:2313-23232.Hans CP Blood 2004 103:275-283.,概 述,相关机制仍不清楚,组织亲和力和“归巢”:很多报道显示PBL包括各种病理类型,复发后乳腺受累的比率为23%-62%3-4,国际结外淋巴瘤研究组(IELSG)研究示42%节外淋巴瘤复发部位为乳腺5,反应淋巴瘤细胞对乳腺组织的选择性和“归巢”作用,可能与细胞受体及CXCL12或CXCL13作用轴相关性激素相关:PBL女性患者多见,男性PBL罕有报道,性别显著差异提示PBL可能与性激素有关,研究提示雌激素受体(ER)在B淋巴细胞上选择性表达,ER和ER的不同表达。在原发乳腺的HL和Burkitt 淋巴瘤中可检测ER的表达也提示PBL的发生于性激素有关。,1.Jeanneret-Sozzi W.BMC Cancer 2008;8:86-92. 2.Lin YC TC.Leuk Lymphoma 2009:50:918-924. 3.Niitsu N.Leuk Res 2008 32:1837-1841.,性激素相关流行病学研究和体外研究显示该病与雌激素(ER) 和孕激素(PR)相关一项关于11例PBL患者研究发现ER染色阳性率为 0/11 另一项研究显示2例PBL患者 ER染色阳性 所以PBL是否与ER表达相关仍不确定,相关机制仍不清楚,胃 部 淋 巴 瘤,PBL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乳腺无痛性肿块(25%左右会出现疼痛),多数患者因体检发现肿块或影像学检查发现肿块而就诊,可出现或不出现腋下淋巴结肿大不常见症状包括乳头内陷,乳头溢液,皮肤增厚水肿等类似炎症表现;PBL发生于一侧、二侧乳腺的机会基本相同,多数患者为早期孤立性病变,可伴有腋下淋巴结肿大(有报道,其发生率为29%);约8%-31%患者可出现B组症状,临 床 表 现,19,大部分早期表现为可触及的乳腺肿块无痛 IPI评分大多数是低到中危组病灶在右侧乳腺的发生率是左侧的2倍左右乳腺钼靶照相可检测到13%,临 床 表 现,胃 部 淋 巴 瘤,病灶特点:一般为单个结节的乳腺肿块,亦可在一侧乳腺同时发生多个结节;乳腺肿块一般质地中等,可活动,与皮肤无明显黏连;少数乳腺肿块呈现弥漫性肿大,需与炎性乳腺癌鉴别,可伴有同侧腋下淋巴结肿大。,临 床 表 现,胃 部 淋 巴 瘤,临 床 表 现,表1.104例原发乳腺淋巴瘤的临床特点分析,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是最常见的PBL的病理类型,具有DLBCL的特征,但也具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比如疾病较容易在对侧乳腺和其他结外病变复发,这与睾丸淋巴瘤非常相似;PBL具有较高的中枢神经系统(CNS)累及及复发率,但在接受预防性鞘注化疗药物后,只有5%的患者会发生CNS复发;增殖指数Ki67较高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MALT淋巴瘤)也是PBL的主要病理类型之一,淋巴细胞定植乳腺病变的特征性改变是淋巴细胞浸润乳腺上皮,但其与乳腺MALT淋巴瘤的关系上不明确;此外,PBL的病理类型包括滤泡性淋巴瘤、套细胞淋巴瘤,但其发生率低,较难总结其病理特征,T细胞PBL较为罕见。 Uesato M Breast Cancer.2005.12:154-158Jaffe ES.Hematology 2006.317-322.,胃 部 淋 巴 瘤,病 理 特 点,诊断乳腺淋巴瘤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病理诊断,同时 结合影像学检查, 病理诊断是最终诊断的金标准。,胃 部 淋 巴 瘤,乳腺淋巴瘤的病理表现:A:乳腺淋巴瘤的IHC(*130);B:乳腺淋巴瘤中大量血管生成;C:乳腺淋巴瘤血管中可见大量淋巴细胞;D:乳腺淋巴瘤血管中淋巴细胞CD20+,诊 断 - 病 理,SCC lung vs. cervix发生于眼、脑、睾丸的DLBCL 治疗为以蒽环类为基础的方案, 预后与胃肠道DLBCL 相似(最常见结外部位的淋巴瘤)5.5 年约有37% 患者进展 16% 在同侧或对侧乳腺 5%放生在 CNS 14% 结外部位.以上的特征提示考虑PBL为一种独立亚型,PBL 是否是一种独立亚型?,诊 断 - 影 像,X线检查:原发性乳腺淋巴瘤X线表现常显示类似良性病变的特征。大致可分为结节/肿块型和致密浸润型。但无论哪种类型一般均不具备乳腺癌典型X线征象如毛刺、钙化或漏斗征及皮肤凹陷征1。超声检查:BL超声可表现为类圆形,内部低回声,后方回声无减弱,部分边界模糊、中断,相邻淋巴结可融合。与乳腺癌鉴别点:BL肿块后方回声增高或无改变,而乳腺癌肿物后方常衰减或有声影,此为主要鉴别点。PET-CT:PET-CT在检测BL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均接近100%,但肿物1cm时,有假阴性的可能。而在评价治疗反应方面具有一定价值,但因缺少大样本的研究,PET-CT在BL的应用价值不如HL和DLBCL肯定2。,1.Asai S.Clin Imaging.2001,25(5):309-311.2.Ginat DT.Acta Radiol.2010,17:1026-1030.,诊 断 - 影 像,一位74岁左乳腺原发大B细胞淋巴瘤女患。a 钼靶照相示左乳腺中部边界不清的高密度不规则肿物;b 超声显示低回声肿物伴有周围高回声影;c PET/CT显示两个区域的等密度高代谢活性肿块影,诊 断 - 影 像,PET-CT在乳腺淋巴瘤的诊断和分期中具有一定价值,一位45岁患有左乳腺原发B细胞淋巴瘤女患。a 钼靶照相示左乳腺中部边界不清的高密度不规则肿物;b 超声显示低回声肿物伴有周围高回声影;c PET/CT显示等密度高代谢活性肿块影,胃部淋巴瘤-常规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IV检测、肝肾功能检测、血清学检测、乳酸脱氢酶(LDH)检测;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血清学检测影像学检查:增强CT扫描,胸、腹、盆腔的PET-CT扫描用以评估疾病的远处情况骨髓检查:所有患者均应该进行骨髓穿刺和活检中枢神经系统检查:头颅CT,脑脊液检查,常 规 检 查,胃部淋巴瘤-常规检查,分 期,Ann Arbor 分期系统Cotswold修订(1989),胃部淋巴瘤-常规检查,PBL 分 期 特 点,Ann Arbor 分期系统Cotswold修订(1989)Wiseman-Liao 定义PBL临床分期为IE期或IIE期,或“早期”,IE期和IIE期差别很大: IE期5年OS为78%-83% VS IIE期5年OS为20%-57%1双侧PBL比较少见,但双侧PBL分期目前存在争议,至今关于PB-DLBCL研究报道中将双侧乳腺PBL分为IV期,而其他报道也有将其定位为IE期或II期2;目前为了统一标准,根据双侧PBL的较差的预后,将其定为IV期3,1.Zhao S Clin Lymphoma Myeloma Leuk 2011;33-372.Fukuhara S Eur J Haematol 2011;434-440.3.Wong WW J Surg Oncol 2002;19-25.,预 后 分层,PBL的预后评估是基于IPI基础之上,影响PBL的预后因素:微血管密度越高,预后越差结外多发病变(MED)较结外单发病变(OED)预后差研究表明肿瘤直径4-5cm患者预后差其他不良预后包括:Ann-Arbor分期IE体能状态差血清LDH水平(以上均包括在aaIPI内)目前新的分子预后指标在PBL中尚未深入开展,预 后 评 估,左图:30例原发乳腺DLBCL的5年OS为87%,和5年PFS为77%,Nozomi Niitsu.Leukema Research.32(2008)1837-1841,预 后 评 估,图 原发乳腺DLBCL和原发淋巴结DLBCL的PFS和OS比较均无明显差别,Ho-Young Yhim.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131(2012).235-243.,治 疗,乳腺淋巴瘤治疗的总体策略?,A,手术、放疗的地位?,C,依生物学标志设计治疗方案?,E,ASCT一线巩固治疗的地位?,R-CHOP以外的方案?,B,中枢系统预防治疗的作用?,F,D,胃部淋巴瘤-常规检查,治 疗-概 述,A.Aviv Annals of Oncology 24.2236-2244,治 疗-概 述,A.Aviv Annals of Oncology 24.2236-2244,初诊PB-DLBCL的治疗建议,治 疗-概 述,A.Aviv Annals of Oncology 24.2236-2244,续上图,胃部淋巴瘤-常规检查,治 疗-化 疗,大部分研究显示DLBCL,以蒽环类为基础的治疗,其中最常用CHOP方案能使PBL患者获益,甚至病灶局限的患者利妥昔单抗在PB-DLBCL治疗中的作用?在一项初诊32例新诊断PB-DLBCL患者的前瞻性研究中比较加大剂量化疗与低计量组比较,无生存获益,但CNS无复发,相对于既往无利妥昔单抗治疗组的CNS复发率为11%1;最近一些数据也提示利妥昔单抗可以减低DLBCL的CNS复发,特别是早期,低危PB-DLBCL患者2总之,最近研究显示至少4周期以蒽环类为主的治疗,特别是IE期,利妥昔单抗并未明显改善PBL的预后,但是可能明显减低CNS的复发率3,1.Aviles A .Haematologica 2007 1147-11482.Villa D.Ann Oncol 2010 1046-1052.3.Schmitz N.Ann Oncol 2012 1267-1273.,Treatment,CHOP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案 (至少4个周期)即使是局部病灶,系统的治疗仍然是有益的Adding chemotherapy to surgery: I期: 40.3% to 57.2% II期: 分别是25% to 47%利妥昔单抗对DFS和OS无影响 Aviles 2007报道32 例病人研究结果可能会降低CNS 发生率 (0% vs 11%)因为样本量小,很难得到一个确切的结论大量研究显示放射治疗( RT)有益,手术效果有限, limited surgery and chemo was in the pre Rituximab/pre-PET era,治 疗-化 疗,胃部淋巴瘤-常规检查,治 疗-放 疗,放疗在PB-DLBCL预后中起到积极的作用,特别对于无腋前线淋巴结侵犯的病人(IE期)1美罗华出现后,放疗对于DLBCL的治疗作用不确定2但放疗在PBL的治疗中仍值得推荐的,尤其联合免疫化学治疗局限PBL,但是我们目前仍不能提供合适的放射剂量和治疗范围3,1.Persky DO.J Clin Oncol.2008.26:2258-2263.2.Ng AK.J Clin Oncol.2007.25:757-759.3.dos Santos LV,BMC Cancer 2012,12:288.,治 疗-手 术,外科手术仅用于诊断,务必力求最小创伤,仅行局部肿瘤切除术患者复发率高,所以外科不作为治疗模式考虑。如果因为误诊为乳腺癌而行外科手术,仍需继续行系统的化疗。,治 疗-中枢预防,治 疗-中枢预防,治 疗-中枢预防,治 疗-中枢预防,是否PB-DLBCL需要CNS预防治疗?两项关于PB-DLBCL的临床研究报道显示CNS的复发率为11.5%-13.3%1;一项930例患者的大型研究显示大约5%-10%的PB-DLBCL患者出现CNS的复发,考虑PB-DLBCL在DLBCL发病率为3%-5%,我们介于PB-DLBCL的较高CNS复发率,推荐所有PB-DLBCL的患者行CNS的预防。仍有大量报道提示中枢预防治疗可能是无效的 2一些数据支持加用美罗华能够降低CNS的复发率,1.Salzberg MP MJ.Atlanta GA 2012.2.Park YH.Leuk Lymphoma.2004;45:327-330.,治 疗-中枢预防,治 疗-中枢预防,总 结,尽管PB-DLBCL有特殊的特征,但因其发病率低,不能归为一类特殊类型;PB-DLBCL的预后与原发淋巴结的DLBCL相似PB-DLBCL的标准治疗方案为以蒽环类为主的免疫化学治疗,也可以考虑放射治疗,尤其在IE期患者PB-DLBCL患者具有CNS高的复发率,该类疾病需要中枢神经系统的预防1. Ryan G, et al.; Ann Oncol 19; 233-41; 2008 Feb2. Aviv A, Tadmor T, Polliack A; Ann Oncol 24; 2236-44; 2013 Sep3. Bierman PJ, Villanueva ML, Armitage JO; Ann Oncol 19; 201-2; 2008 Feb4. Hosein PJ, et al.; Br J Haematol 165; 358-63; 2014 May5. Lokesh KN, et al.; Indian J Surg Oncol 4; 368-73; 2013 Dec,我 们 的 工 作,回顾性分析我院1992年9月-2006年5月收治的37例PBL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治疗经过及预后因素,探讨更好的治疗模式。,我 们 的 工 作,临床特点:37例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5岁(29-82岁)根据Ann Arbor分期标准:IE期16例,IIE期12例,IIIE和IVE期9例病理类型均为非霍奇金淋巴瘤,以DLBCL为主(26/37)治疗:详见表,化疗一般采用CHOP方案,4-6周期随访: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120个月),我 们 的 工 作,综合治疗(局部手术或放疗+全身化疗)占78.2%,单纯手术5.4%,单纯化疗16.2%;手术+化疗: 21例,初治后19例CR,2例PD,5年生存38.1%,放疗+化疗:8例,7例CR,1例PR,5年生存37.5%以上两组无差异(P=0.20)单纯手术/化疗组8例生存较综合组比明显差(P=0.04),全组患者中位生存时间为53个月,3年总生存率为80%,5年总生存率为38%,我 们 的 工 作,结合Agustin Aviles等1的前瞻性临床试验及我院的病例分析,提示局部放疗联合全身化疗可能成为最好的治疗方式,而手术仅限于取病理。Aviles及我中心研究建议早期患者治疗方法为6周期CHOP方案,3-4周后行局部30Gy的放疗。(与国外的文献研究结果近似)本文中分析患者预后与肿瘤分期、肿瘤大小有关,而与其原发部位、肿瘤大小无明显相关。因本研究病例少、治疗不统一、缺少规范性,所以需大样本前瞻性研究。因临床分期是影响预后因素,所以早发现,早治疗,是提高生存的关键。,1Aviles A.Oncology,2005,69(3):256-260,我 们 的 工 作,1990年1月-2010年12月2年中收治双原发乳腺淋巴瘤(BPBL)与同期收治乳腺淋巴瘤(PBL)临床病理特征比较,我 们 的 工 作,BPBL中位生存时间为33个月,PBL的中位生存时间为60个月。,许多学者认为化疗对中高度恶性PBL效果肯定,而对于低度恶性PBL效果存在争议,BPBL是中高度恶性,所以强调化疗的意义重大。 预后:从中位生存时间可见,BPBL是PBL的预后不良因素。,

    注意事项

    本文(原发乳腺的淋巴瘤的诊断和治疗进展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