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经济学第四讲公共选择理论ppt课件.ppt
第四讲 公共选择理论,1. 公共选择理论简介2. 投票机制: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供给3. 现实政治中的政治行为分析3.1 选民的行为分析3.2 政党与政治家的行为分析3.3 利益集团行为分析3.4 政府官员的行为分析4. 政治经济周期5. 政府失败与克治5.1 政府失败的含义5.2 政府失败的表现5.3 政府失败的深层原因与克治6.思考与练习6.1讨论题:火车站也有设租的机会吗?6.2 练习6.3案例分析题,1、公共选择理论简介,1.1 公共选择是什么1.2 公共选择理论研究的切入点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划分1.3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前提: 经济人假设1.4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方法个体分析、边际分析、交易分析1.5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特点1.6 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与发展历程1.7 小结:公共选择理论是什么?,1.1 公共选择是什么,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内在动力,通过民主程序投票等实现的对公共经济的理性决策。公共选择的目的:保证政府按大多数社会成员的意愿来提供公共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公共选择的方法:投票及其他民主形式和程序。公共选择的机制:各参与主体通过交易来谋求自我利益最大化的实现。公共选择的过程:个人偏好向社会偏好转化的过程。公共选择的因素:中位选民、利益集团、官僚集团、政治经济周期等。,1.2 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公共选择理论的切入点:,决策环境的划分:市场环境和非市场环境大多数的经济活动通过市场进行。价格能够完全反映消费者的偏好;企业能够提供所有的消费者所需的水平。非市场决策影响大多数民众的生活。投票反映偏好;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联系与区别非市场决策的研究意义,决策环境的划分,市场决策和非市场决策的联系与区别,非市场决策的研究意义,谁作出决策?政府部门如何作出决策?决策机制偏好如何表达?投票民众对非市场决策过程如何施加压力?利益集团政府的结果是否反映民众的偏好?政府自身规模扩大?,1.3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前提经济人假设,经济理性人:人具有自利性理性,是理性行为者,其行为的目的是谋求私利的最大化。自利性表现为人的行为是受个人利益的驱使并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理性表现为在行动时必然会进行成本-收益分析。政治领域中的人,即政治家、文官及其他国家(政府)代理人同市场经济中的人是一样的,都是“经济人”,均以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为目标。政治家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追求投票净利益最大化;执行决策的政府官员追求预算最大化;理性受限:由于受自身能力、信息不全、不确定性与责任分散性拘束,公共选择过程中的人较之市场决策中的人理性更加受限,导致其行为结果经常与利益最大化目标不符。新经济人观:自利不排除他利的存在,利不只是表现为经济利益。,1.4-1个体分析方法,基本观点:公共选择理论认为,人类的一切行为,不论是政治行为还是经济行为,都应该从个体的角度去寻找原因。因为个体是组成群体的基本细胞,个体行为的集合构成了集体行为,社会即是代表了个体追求自身利益的总体后果。国家是个体得以通过它寻求自身利益的一种机构。从个体的视角分析问题:不把“社会”、“国家”、“企业”、“政党”、“法院”等等当作集合性的整体来加以研究,而是力图打开这些“黑箱”,直接分析其中的个人行为。例如分析公共部门的行为,实际上是分析公共部门中的各个政治主体的行为。与经济学上个体分析方法的区别,公共选择理论与经济学上个体分析方法的区别,个人在选择或决策时不是孤立的,会受制度环境的影响;个人主义并不限定个人选择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既可以是利已主义的,也可以是利他主义的;个人选择方案与最终的选择结果是有区别的,个人只能作出方案选择,但不能选择总体结果,总体结果是个人选择不经意的结果。,1.4-2 边际分析方法,经济学原理之一:理性人考虑边际量个人选择行为的依据或标准:要求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个人的最佳决策点: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边际分析方法在公共选择理论中的运用:公共选择所探讨的基本问题:政治过程的个体(选民、政治家或官僚等),其在某一事项上增加(或减少)投入所带来的净收益(或净损失),与同样投入在其他事项上所可能带来的净收益(净损失)相比,是多还是少。,1.4-3 交易分析方法,交易:经济人从利益最大化的目的出发,在各主体之间进行自愿交换,从而得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实现。简单交易:基本的直接的交换,一对一的银货两讫。复杂交易:多个各主体之间多重反复交换。非市场的政治决策本质上是各种经济人之间的复杂交易过程:政治活动领域的重要命题不是社团、党派、国家,而是这些集团之间与组成集团的个体之间,出于自利动机而进行的一系列交易过程。政治交易市场的结构交易分析:研究如何通过交易实现帕累托改进,达到帕累托最优是经济学和政治学的联系桥梁。,政治市场三级结构,公共选择理论把政治活动视为交易活动。经济交易的对象是私人物品,政治交易的对象是公共物品。初级政治市场政治家出售政策给选民选民为购买合意的政策支付选票政策供给市场官员向当选政治家提供政策选项和实施政策的手段政治家向官员提供预算政策执行市场官员向选民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选民向政府纳税,1.5 公共选择理论的研究特点,不在于作出价值观和道德上的判断:没有价值观的判断,而是对普遍规律的总结;不在于研究选择结果的好坏,而是研究作为集体的国民为什么选择这样而不是选择那样;是经济分析工具在政治领域的应用:揭示公共产品的供应和分配的政治决策过程。,1.6 公共选择理论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流派,先驱者:维克塞尔1896年,经济决策受到经济规则(即政治制度)的影响。创始与发展:詹姆斯布坎南主要流派:公共选择学派,也叫弗吉尼亚学派;社会选择学派:也叫罗彻斯特学派芝加哥学派。,詹姆斯布坎南与公共选择理论的创立与发展,1957年,弗吉尼亚大学“托马斯杰斐逊中心”,机制和制度约束经济行为,注意和强调规则、立宪、立宪选择规则。1962年,一致的计算,政治宪制经济理论。1963年,弗吉尼亚的夏洛茨维尔,创立非市场决策制定委员会。1968年,更名为公共选择协会,出版公共选择杂志。1969年,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公共选择研究中心,侧重对政治过程的理解。20世纪70年代,国际化进程,新政治经济学。1982年,该中心移交给乔治梅森大学(理论的大本营)。1986年,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得到学界普遍认可。,弗吉尼亚公共选择学派,主要研究宪法经济学、公共财政和寻租问题。分析主要集中于利益集团、寻租、立法、司法、行政和(联邦)政府官员制度。这些分析的结果大多得出现行的政治市场失灵的结论。在方法论中强调个人选择。代表人物:布坎南、塔洛克基本观点,弗吉尼亚学派的基本观点,个人是社会秩序的基本组成单位,政府只是个人相互作用的制度复合体,个人通过复合体做出集体决策,去实现他们预期的目标。只有个人选择和行动,集体本身既不选择也不行动。社会选择仅仅是个人选择和行动的结果。政府并不会比市场做得更好,现行的政治市场缺乏效率,政府失灵是普遍的现象,其出路在于宪法改革。宪法可看做是一能够使个人从相互交易中获得利益的一套规则,政府失灵的原因是约束政府行为的规则过时或者约束乏力。因此,要改善政治就必须改善规则,即对投票规则、立法机构和政府决策规则进行一系列改革,通过这些规则起到约束政府的作用。,罗切斯特社会选择学派,罗切斯特学派的成员一般都是政治学家,推崇理性选择理论和博弈论,坚持用数学方法来研究政治学,主张把政治理论与伦理学区分开来。认为:民主政治中的政治家与经济中追求利润的企业家相类似,为了达到其个人的目的,他们制定了将能获得最多选票的政策。政党是为了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不是为了制定政策而赢得选举。认为政治活动是一个博弈过程,政党竞争是一种零和博弈。总之,该派著作大多不讨论规范问题,试图站在中性立场来研究民主选举中的缺乏效率,利益集团政治、官员自由裁量权等公共选择问题。,芝加哥学派,芝加哥学派采用经济市场的分析方法来分析政治市场,从价格理论和实证经济学的角度分析政府的行为。认为政府是被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理性的个人所利用,在社会范围内对财富进行再分配的一种机构,否认政府是为公众谋福利的。坚持市场至上。认为政府应该建立在效用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之上。该派自由主义色彩较明显,观点大多与弗吉尼亚学派相左。,1.7 结论:公共选择理论是什么,公共选择理论是一种对非市场选择(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即对政府决策过程的经济分析。是20世纪40年代由公共选择学派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之一。具体地,公共选择理论是以新古典经济学的基本假设、原理和方法作为工具,来刻画和研究政治市场上的问题,即有关选民、政治家、官员和利益集团的行为的问题。总体研究思路,公共选择理论的总体思路,沿用“经济人”假设,以利己主义为出发点来分析所有进行公共选择的主体,把政治舞台摸拟为下个经济学意义上的市场(政治市场),人们通过民主选票来选择政治家、政策、法案等公共物品。通过分析个人在政治市场中对于不同的决策规则和公共制度作出的反应(即公共选择问题),以期阐明并且构造出直正能够把个人的自利行为导向公共利益的政治秩序。承认政府失灵,并针对政府失灵提出引入竞争、打破垄断、提高政府透明度、减少信息不对称等方法,为政府职能的优化提供了理论指导。,2. 投票机制:多数规则下的公共物品供给,2.1 投票和个人偏好、社会偏好2.2 多数决策与投票结果2.3 阿罗不可能定理2.4 中间投票者定理小结:多数规则下公共物品供给民主与效率:A、以多数原则确定的公共物品供给,乃是一种民主的集体决策机制,但是这种民主是相对的,不完善的;B、以多数原则确定的公共物品供给种类和数量,并不一定符合资源配置的效率要求。,2.1 投票和个人偏好、社会偏好,民主的两种形式:直接民主,间接民主。民主治理要求:社会福利及其分配应由民众共同参与并决定,即是公共选择。投票的含义与作用:将个人偏好转为社会偏好。投票中个人偏好表达的局限性:投票显示的个人偏好信息不完全;投票不真实反应个人偏好:隐瞒个人偏好、策略性投票、无意参与投票、偏好强度差异。后果:由投票汇总而得出的社会选择结果并不能真正反映大多数人的偏好或最偏好。社会选择的原则阿罗的5个假设条件,投票及其作用,肯尼斯阿罗的界定:一种纯粹的社会选择行为,社会按照选定的投票规则加总选票,作出选择”。实质和作用:将个人选择转化为公共选择。将个人偏好转化为社会偏好,从而就公共物品的供给及融资方式达成协议,作出集体抉择。投票是民主治理的必要工具和机制:是民主政治体制下非市场决策中最重要的决策方式。直接民主下:公众投票直接决定公共物品种类和数量;间接民主下:公众投票选代表,代表投票选择公共物品种类和数量。,社会选择的原则阿罗假设,美国经济学家肯尼斯阿罗研究了社会选择必须满足的条件,或者说是提出了社会选择的五个假设:理性原则:备选项的可比性和可递性;独立性原则:不受不列入选项的影响;帕累托效率原则:最优社会选择结果;无限制原则:按个人意愿自由选择,不设禁区;非独裁性原则:排除某一个人偏好强加于全社会的可能性。 阿罗假设的意义:为选举制度或者投票制度制定了衡量标准,以确认和评价不同的选举制度及其结果。,2.2 多数决策与投票结果,投票公共选择的择案规则:全体一致原则:很难达成,多数情况下不可行;多数原则:最接近民主原则要求而又简单可行,是现代民主决策的最基本规则,因此民主决策又称之为多数决策。简单多数:1/2以上赞成:最基本,选举与立法最常用。2/3多数:2/3以上赞成:用得少,最重大决策。相对多数:最多原则,仅止见于立法选举中。一般讲多数决策,即是指简单多数。多数决策下的公共选择结果:两种备选方案:有唯一的公共选择结果(政治均衡)。三个或更多备选方案:投票结果可能不确定投票无结果:简单多数+三个及以上方案同时投票:改进规则投票循环投票悖论:配对投票+多峰偏好:修正偏好有唯一结果:单峰偏好或其它多数抉择形式。,投票无结果及改进,含义:投票无结果即是在所有的备选方案中,没有任何一个方案可以战胜其余的方案而被最终采纳,也即意味着政治均衡不存在。可能发生的情形:当采用简单多数规则同时对三个以上的备选方案进行投票时。纠正措施:改变择案规则:采用相对多数(最多数)原则:改进投票方式:配对投票、偏好秩序表决法、赞成投票制、淘汰投票制、正负表决法等。,投票悖论,现象:投票循环,没有胜出的选项,或者说胜出的结果取决于表决顺序,不唯一。举例:焰火燃放次数的投票表决与结果原因:投票者偏好的可递性与多峰偏好多峰偏好的存在是导致投票结果出现循环的原因。解决办法:限制投票者偏好,使之为单峰偏好修正阿罗的假设条件,不再遵循“无限制原则”(实质:多数人对少数人的暴政)举例:偏好秩序变更后的焰火燃放。,焰火燃放次数表决,假定条件:每燃放一次焰火费用:200元;小区成员个:赵、钱、孙;各自承担的税收份额:t赵=100元,t钱=75元,t孙=25元;方案三个: A次,次、次;投票者的偏好秩序如右上表投票规则:简单多数原则与两两配对投票投票过程与结果:A与B比:赵孙投B,B胜,B再与比:赵钱投,结果:=3次A与C比:钱孙投A,A胜,A再与B比:赵孙投B,结果:B=2次B与C比:赵钱投C,C胜,C与与A比:钱孙投A,结果:A=1次结论:投票胜出的结果取决于表决的顺序, 政治均衡不唯一。,偏好峰值图,单峰偏好图多峰偏好图,投票悖论及其解决示意图,投票悖论示意图,解决投票悖论示意图,单峰偏好下的焰火燃放次数表决,其它条件同上述放焰火的例子:变更:以单峰偏好者“李”取代双峰偏好者“钱”,李的偏好秩序:A=1次B=2次C=3次有投票者的偏好秩序右上表:投票过程与结果:A与B比:赵孙投B,B胜,B再与比:赵李投,结果:胜;A与C比:李孙投C,C胜,C再与B比:赵李投C,结果:C胜;B与C比:赵李投C,C胜,C再与A比:李孙投C,结果:C胜。结论:当所有的投票者都具有单峰偏好时,循环投票结果消失了,所取得的政治均衡具有唯一性。,2.3 阿罗不可能定理,阿罗不可能定理:满足一切民主要求而又能排除循外投票困境的决策机制是不存在的。政治意涵:民主政治并非完美无缺,有内在弊端。单峰和多峰偏好之间的矛盾实际上证实了民主政治的内在缺陷:要么循环投票,要么多数人暴政,要么进行投票交易。强调无论在哪种规则之下,政策决策都是可能产生偏差的。民众对政府提出的各种要求实际上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投票交易:前提:偏好差异且公开,与提案有关的效益与损失不对称才会发生。形式:互投赞成票、操纵投票(将不相关的提案捆绑投票)影响与后果:增加了某些方案获得通过的可能性。对资源配置效率:有可能降低效率,也可能促进效率。,互投赞成票的举例1,条件:提案A:给石油生产者(100人)带来净收益1000元/人,给其他人(200人)带来净损失(600元/人)提案B:给食品生产者(60人)带来净收益(800元/人),给其他人带来净损失(300元每人)投票表决及结果:若分别先后投票,则AB都不能获得通过若同时投票,且石油生产者与食品生产互投赞成票,则AB都获得通过。此时:石油生产者获得净收益:1000-300=700元/人食品生产者获得净收益:800-600=200/人社会总净收益=1000*100+60*800-200*600-240*300=-20800元,即为社会净损失20800元,资源配置效率受损的情形,互投赞成票的举例2,条件:提案A:给石油生产者(100人)带来净收益1000元/人,给其他人(200人)带来净损失(400元/人)提案B:给食品生产者(60人)带来净收益(800元/人),给其他人带来净损失(100元每人)投票表决及结果:若分别先后投票,则A、B都不能获得通过若同时投票,且石油生产者与食品生产互投赞成票,则A、B都获得通过。此时:石油生产者获得净收益:1000-100=900元/人食品生产者获得净收益:800-400=400/人社会总净收益=1000*100+60*800-200*400-240*100=44000元,即为社会净福利44000元。,资源配置效率增进的情形,2.4 中位选民定理,单个投票者最偏好的投票结果与政治均衡的决定因素中间投票者:其偏好处于所有投票者最偏好结果的中间状态投票者。中间投票者定理:预测投票行为及结果的普遍性规律基本思想:中间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产品或劳务的供给量往往是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直接民主制度下:中间投票者的作用明显。图示:政治意涵:代议民主制度下:该定理可用于指导政党竞争选举,迫使政党努力提出最贴近中位选民最优偏好的政策主张与纲领。政党竞争模型结果:政党竞争导致一个代表大多数人意见的政治纲领。中间投票者定理的政策意函:公共选择结果是否最有效率?,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均衡,投票者的投票模式:边际收益分析法只要其从某一特定公共物品或服务所获得的边际收益不少于其因此而必须支付的税收份额,他就会对这个供给水平的公共物品提案投赞成票。投票者最偏好的政治结果:是政府所提供的公共服务或服务的供给达到这样的水平:他所须承担的税收份额恰好与该种物品或服务带给他的边际收益相等。在这一点上,他所获取的满足程度最大。如果超过最一水平,其境况就会变坏。如图示不同投票者最偏好的结果并不相同。,单个投票者最偏好的投票结果图示,图中:ti 、MBi分别代表某一投票者为每一单位的公共物品所需承担的税收份额以及该种物品对投票者的边际收益曲线。Q*为投票者最偏好的公共物品供给量。,政治均衡,是一个用来说明公共选择过程与结果的概念,指:如果一个社会的人们根据既定的规则,就一种或多种公共物品的供给量以及由此相应的税收份额(负担)的分配达成了协议,就取得了所谓的“政治均衡”。每位选民所分担的税收份额代表着政府所提供的公共物品的单位价格。政治均衡的实质:就是通过各个投票者投票并加总,得出了一个集体(公共)决策结果。,政治均衡的决定因素,一项有关公共物品的供给提案能否获得通过,取决于如下几个因素:投票人的投票动机及偏好显示的难易程度;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给投票人带来的效益、投票者的收入水平以及税收份额在投票者之间的分布状况。公共选择的规则,即提案获得通过所需的赞成票占投票者总数的比例;公共物品或服务的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及投票者获得与提案有关的成本与收益信息的难易程度;参与投票的各方(选民、政治家、政府官员及特殊利益集团在公共选择过程中的行为特点。以上任何一个因素发生变化,都会导致政治均衡结果的变化。,中间投票者定理图示,效用 V1 V2 V3 V4 V5 V6 V7 公共产品数量图中:V4是第四个投票者的最偏好效用,它位于所有七个投票者最偏好值的中间状态,故第四个投票者即为中位投票者,他的最优偏好V4将成为公共选择的结果。,中位选民定理在政党政治中的运用,假定两党起初的政治倾向是极左和极右的。在中位选民定理的影响下,两党都力图提出中间偏左或中间偏右的竞选纲要,以此来争取更多的中位选民。如下图示:此时:对政党而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确定中位选民的偏好情况。 选民人数 极左 L M R 极右 政治倾向在代议制民主中,各个党派为了赢得选举而制定政策,政客理性表现在追求选票最大化。选民选举代表为了追求效用最大化。,中间投票者定理的政策意涵,多数规则下的政治均衡的结果是否为多数人的最优偏好?在简单多数原则下,中位选民最为偏好的议案将最终获胜。当有两个以上的提案可供选择时,简单多数原则并不能保证50%以上的投票者得到他们最为偏好的结果。实际上,只有中位选民可以得到他最为偏好的结果。简单多数原则所能保证的是:使所有投票者最为偏好的结果与最终达成的政治均衡离散程度最小。结论:多数竞争下的公共选择结果(政策)不一定是社会福利最大化的,但却是社会福利损失最小的。,3.1 选民(voter)行为,选民行为的界定:选民在选举中投票投票行为的目的:投票者利益最大化;单个选民的行为选择投票或不投票:影响因素分析思考:西方选举中的免费搭车与越来越低的选举投票率投票给谁:政策主张离自身最优偏好最接近的政党及候选人。选民的行为特点:既理性又无知;少付多得心理;,投票者投票与否的决定因素,A、参与投票的收益与成本:成本收益分析:只有在参与投票有净效用(MBMC)时,投票者才会乐于参加投票。B、其投票对公共选择结果发生影响的可能性大小:当投票者确信自己的投票不会对投票结果产生任何影响时,会放弃投票;反之才有可能投票。归纳:投票人的投票动机对自身投票意义的认识;对各政党所提方案期待的效用差;投票成本;,3.2 政党和政治家的行为,政党和政治家行为界定:候选人:提出政纲,参加选举立法者:提出政策提案并表决政党和政治家的行为目的:选票极大化政治家追求的两类目标:为了实现政治理想或信仰而当选(少);为当选而当选(立法者是为了下次再当选)为了当选,必须选票极大化。选票极大化的途径:制定最可能符合中间选民最优偏好的政策纲领与主张。政治家(政党)的行为特点:唐斯模型政党和政治家行为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政治家的行为不以资源配置效率为目的。但民主机制下政党的竞争有可能使得公共选择结果下的资源配置相对较优。,政治家行为的特点唐斯模型,A、政党或政治家是追求自己的利益,而不是追求某种意识形态的目标或公共利益;(当然,他们只有在实现公共利益的过程中,才能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B、政党或政治家是凭选票极大化才实现自我利益的。(只有通过选举并当选执政,才能推行自己的政策,实现的自己的政治理想);C、政党或政治家是以其提出的竞选纲领或可供选择的提案来争取选票的。(选民对政治家的判断,主要看该党派是否提出了能给自己带来最大收益的公共产品方案)。D、政党或政治家提出的纲领或提案,只有符合中间投票者的偏好,才能实现选票极大化,当选执政。,政党和政治家的行为与资源配置效率的关系,唐斯语:“政党所感兴趣的并不是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相反,每个政党所追求的只是通过获得最多的选票从而再次被选上。因此,如果政府确有能力使社会向帕累托效率移动,这也只有通过同别的政党的竞争才能达到,所以,关键在于政党之间的竞争是否总是迫使政府向一种帕累托最佳状态努力”。基本结论:A、政党和政治家行为并不以资源配置效率为目的,其行为结果也并不必然促进效率。B、在简单多数民主制下,政党之间的竞争会促使政党和政治家尽量提出和制定符合中位选民最优偏好的政策主张,从而使其资源配置达到一种相对较优的状态。,3.3 利益集团及其行为,利益集团界定指那些由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对政府决策能够施加影响以获取“准竞争性的公共财富”的团体利益集团影响公共决策的途径和方法用脚投票:将分散的个人组织起来,发挥组织优势用手投票:组织选票对政府和政治家施压,选票优势;用钱投票:对政党和政治家提供金钱物质捐赠,财政优势;用嘴投票:议会和政府游说,发挥信息优势。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及局限性利益集团对社会福利的影响与评价取决于利益集团的性质和诉求。,利益集团界定,含义:指那些由具有共同利益的人组成,对政府决策能够施加影响以获取“准竞争性的公共财富”的团体。与政党的区别:利益集团的领导并不执掌政治机构权力,但他们却对政府官员、投票者施加各种压力和影响,以谋求对其集团有利的方案的支持。利益集团形成的原因:信息成本;稳定性;交易效率。,利益集团影响公共选择的途径和手段,途径:通过立法机关及立法者施加影响争取议员群体和集团的支持直接参与立法程序在投票中争取多数选民通过与行政机关联系施加影响充任民意代表向政府反馈信息和意见;控制有关部门的官员人选;参与政策制定的前期准备工作;影响手段:一是通过提供资金、游说和拉选票等活动影响政府决策;二是通过选民集中程度对官员施加压力,来影响影响公共决策。,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及局限性,西方国家中利益集团的影响力很大:其活动常常左右税收分担的水平及其分布、政府财政补贴的去向,政府支出项目的设置,并对政治均衡的最终形成产生重大影响。影响力的局限性:利益集团在政府官员心目中的重要性;接近政府官员的能力;表达集团利益偏好的途径;,利益集团对社会福利的影响,公益性利益集团的影响:其行动旨在促使政府制定更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因此能提高全体人的社会福利;寻求以再分配为目标的利益集团的影响:其行为本质是一种寻租,即通过影响公共选择和决策进行非生产性谋利行为。会带来很高的社会成本:保持垄断地位的支出;政府部门对这类支出作出反应的努力;寻租引起的第三方的各种扭曲行为。其降低了社会福利垄断损失消费者剩余有可能寻租成本寻租收益,对利益集团影响的评价,取决于利益集团的性质和诉求:如果利益集团关心的是公共利益,则其作用是积极的,如西方的环保组织的活动如果利益集团关心的是自己的私利,且它的小集团利益的实现会损害到其它社会成员的利益,则其作用就是消极的,如战争贬子的活动。如果利益集团关心的是自己的私利,但它小集团利益的实现不会损害到其它社会成员的利益,则其作用仍是积极至少是中性的。,3.4 政府官员及其行为,政府官员及其行为的界定政府官员行为的特点官僚行为的目的:权力和预算极大化自身利益,如薪水、职务津贴、公共声誉、权力、晋升机会、轻松的工作环境,较大的影响力,等等,体现为所属部门的权力最大化和预算极大化。预算极大化的途径:西方民主机制下:利用信息垄断,虚报公共产品收益,瞒报公共产品成本;或按总收益等于总成本确定供给量。如图示非民主机制下:行政首脑与官僚自我决定,受制于收入。预算极大化结果:政府膨胀与官员行为的限制:限制其获得的预算,官僚及其行为的界定,政府官员:具体包括行政首脑、各部门首脑等政治性官员以及非政治性的文官即俗称的官僚。政治家:通过选举获得职位,经常更换,与选举周期相关,对选民负责。官僚:西方国家专指那些终身任职的职业文官;凭借技术受到政府机构的雇用,与政治波动无关,只对上级负责。在非严格意义上,官僚也可作政府部门人员的通称。官僚的具体行为(作用): 向政治家提供信息和备选方案; 执行政治家的决策,保证公共产品的供给。,官僚行为的特点,缺乏竞争性:不存在同类产品提供者的竞争。缺乏激励机制:稳定性和程序性排斥了激励。非利润化:只保证公共产品供给,不计利润。缺乏敏感性:对公共产品评价的非市场化。个人影响力较大:政府信息不公开。,官僚们如何确定公共物品的供给量及其后果,政府膨胀与对官僚行为的限制,官僚行为导致政府膨胀官僚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所属部门权力最大化部门控制资源最大化预算规模最大化结果:预算规模扩大公共支出扩大政府膨胀。公共物品的供给量过剩,高于最佳的产量水平损失效率。官僚行为的限制官僚获得预算的三个前提:(1)官僚机构是公共产品的独家垄断者;(2)官僚所掌握的公共产品的真实成本不公开;(3)制度上允许官僚提出一个不容讨价还价的预算建议。政治家限制官僚行为,修改前提(3),要求官僚提供公共产品的单位价格表,该成本有可能是真实的。,4. 政治经济周期,政治经济周期的定义:经济活动往往围绕大选日期波动,政府一般在大选之前寻求有利的经济结果,而把不利的经济结果拖到大选之后。政治经济周期产生的原因:候选人与选民目标的不一致,导致选举行为发生偏离;选举中政党政策取向:推行稳定宏观政策;因此:政府行为成为经济活动的内生变量,主导一定时期的经济状况。经济周期出现的前提:政府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下一次能够当选;选民投票时最关心的是通货膨胀和失业率;选民是近视的。,发生偏离的选举行为示意图,P:通货膨胀率;U:失业率;W0:低效用曲线;W1:高效用曲线;FF:表示失业率与通胀率组合关系的短期菲利普期曲线;K点为最佳效用组合点。中位选民定理可能会使最后决定的政策落在K1点。,竞争的两党政策取向示意图,P:通货膨胀率;U:失业率;I2:低效用曲线;I1:高效用曲线;LL:表示失业率与通胀率组合关系的长期菲利普期曲线;M:为政党为了获得多数选民的支持而选择的政策点,即推行宏观稳定政策。,政治经济周期示意图,5.1 政府失灵的含义,含义:指政府干预经济不当,未能有效地克服市场失灵,却阻碍和限制了市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导致经济关系扭曲,市场缺乏和混乱加重,以至社会最优资源配置难以实现。从政府干预经济的角度看:其一,政府干预经济活动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其二,政府干预虽然达到了目标,但是成本太高或得不偿失;其三,政府的干预活动达到了预期目标,但却引发了负面效应,最终造成社会福利的损失。从供给公共产品的角度看:供给水平不能满足需要;供给数量过多(过高的预算支出);供给成本过高。用福利经济学的观点:是政府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没有达到社会福利最大化,或者给社会福利造成了很大损失。,5.2 政府失败的具体表现与原因,政府公共政策的偏差:政府难以制定和实施完全符合公共利益的政策;原因:目标偏差、决策体制偏差、信息不完备、选民与政治的短视效应公共产品供给的低效率政府机构在提供公共产品、消除外部效应、管制自然垄断、维护市场秩序等功能方面,往往难以做到高效和最优。原因:公共产品估价与评价困难,缺乏竞争、激励和监督。政府部门的自我扩张:政府机构、人员、支出水平不断增加,最终导致预算膨胀。原因:内部性、政府、立法者与利益集团相互勾结、税收的分散性与受益的集中性;寻租与腐败的存在滥用权力,权钱交易,原因:制度漏洞为自利动机者提供了权钱交易的土壤。,政府失败的深层原因逻辑必然性,自利动机:人人都追求私利,选民免费搭车与少付多得;政治家只关注当选拿预算(项目)“买”选票,利益集团和个人的寻租官僚们靠预算求权力和利益。合力追求私利的结果:预算膨胀,公共产品供给不足的同时又过剩。技术和信息制约:偏好表达不全面,信息不全面不对称,投票机制局限等降低了选民以及立法者对公共产品供给者的制约能力;政府本身信息和技术能力受限;存在估价和评价上的困难性,难以确定公共产品有效率的量;制度漏洞:政府活动范围过宽或缺乏明确界定和限制,赋予政府太多权力;政府权力行使缺乏足够监督和制约;缺乏竞争性的制度安排和足够良好的激励机制。,政府失败的克治,克治政府失败的根本指导思想:改进技术、完善制度,其中最重要是完善制度。完善制度的途径:在宪政层面上严格限制,并明确规定政府的权力范围:让政府退出市场可以做好或政府本身做不好,或容易滋生腐败的领域,减少政府对社会和经济的干预和管制。严格监督政府权力行使的过程:主要是从制定强化可操作的监督手段和途径,如宪政分权、政治竞争、行政公开与程序约束等。引入竞争与激励机制:充分考虑到政府官员、政治家和选民等各色人等的自利性,将自私与公利有机结合。小结:以有限政府克治政府失败,有限政府论,“有限政府”是20世纪80年代公共选择理论针对“政府失灵”现象,作为克治“政府失灵”的方子提出来的。公共选择理论认为:市场失灵并不是把问题交给政府去处理的充分条件;市场解决不好的问题,政府也未必解决得好,甚至会把事情弄得更糟。因此,必须实行有限政府模式。有限政府要求:明确划定政府与市场之间的边界,政府权力的行使、规模和职能都要有法律的明确规定;尊重市场发展的客观规律,并且经济管理的行为必须受到社会监督制约,使政府退出本该由市场调节和社会管理的领域。有限政府的实质,就是限制政府职能、控制政府规模、使政府的规模、职能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有限政府的基本内涵或特征:,有限政府的基本内涵或特征,A、在政府的目的方面,有限政府的宗旨在于保护经济自由、保护财产权、保卫安全和平。B、在政府职能方面,有限政府的职能被严格限定在公共领域C、在政府运行方面,有限政府要实行政务公开、透明行政D、在政府约束方面,有限政府是实行法治政府、责任政府。,火车站也有设租的机会吗?,某地火车站为广开财源,改善职工福利,想出了一个“靠山吃山”的办法,他们由车站职工以股份制形式创办了一个后勤服务公司,由该公司出面与一些单位签订代售火车票合同,并确定合作分利的标准。于是,火车站以支持后勤服务公司发展等名义,源源不断地向该公司提供票源,公司则按合同将车票送往代售单位,并与代售单位分享代售手续费。结果出现了一系列怪现象:火车站售票窗口买不到紧俏区间的车票以及卧铺车票,代售点却大量存在;紧俏车票在代售点的手续费时高时低,最高是车票价格的50;旅客为购买所需车票,到处打电话到代售点咨询。后勤服务公司则凭借代售车票合同,坐享其成,得到丰厚的回报。,高考招生制度能否取消?,1977年恢复的高考招生制度,对选拔优秀人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但是,这种制度以高考分数作为选拔人才的唯一标准,越来越显示出其局限性。认分数不认人的高考招生制度,导致全国的中小学教育甚至学前教育都成为典型的应试教育。有学者建议取消高考招生制度,引进美国的大学所采用的“三合一”招生方式:看高考考分,看高中平时成绩,看社会活动、学术活动、文体活动、公益义工、工作经历等。只认分数不认人的高考招生制度,真的体现公平吗?,思考与练习,1.考虑下列净收益表(单位: 10亿美元)这是两个法案: X 和Y通过后可能带来的收益a)找出可能存在的互投赞成票的机会。b)找出投票人的潜在收益。c)解释为什么互投赞成票有利于增进效率。,答案,a)没有投票交易,X和Y都不会通过,会被2:1否决;如果A和B互投赞成票,两个法案都会以2:1通过。b)如果两个法案获得通过,A的总效用是3,B的总效用是4,C的总效用是 5。c)如果法案 X通过,会有益于社会,因为社会总收益是3,互投赞成票也可能保证法案Y通过,尽管它对社会的净收益是 1。,案例分析题,“谁影响嘉禾发展一阵子,我就影响他一辈子”。这是湖南省嘉禾县政府在该县珠泉商贸城拆迁过程中打出的横幅标语。嘉禾县为了启动占地189亩的珠泉商贸城项目,强行实施涉及7000多人的浩大拆迁工程。在拆迁过程中,嘉禾县下文要求机关干部和教师停职专做拆迁户亲属的思想工作,凡完不成任务者将被免职或被外调至偏远山区。,(4)嘉禾县政府的问题给我们什么启示?( )A、公共部门都应各司其职,不能逾越职权范围B、公共决策必须符合消费者的偏好才有效率C、嘉禾县政府的做法违背民众的意愿D、以上三点都对(5)嘉禾县政府的做法给公众什么影响?( )A、公共决策必须符合国家的偏好才有效率B、机关干部和教师有自己的分工,这样做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C、嘉禾县政府的做法违背政府意愿D、以上三点都对A C A D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