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式微》ppt课件.ppt
导入新课,“四书五经”之一的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两首式微子衿。式微是一首劳役者的悲歌,以咏叹的方式、质问的语气,直抒胸臆,堪称“饥者歌其食,芳者歌其事”的经典之作。,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长亭外 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晚风扶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天之涯 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式微 诗经.邶风,学习目标,1、学习诗歌朗读的节奏,朗读与背诵诗歌;2、体味分析诗歌的意蕴,体会其中流露出的作者感情; 3、领会诗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4、背诵默写诗歌。,朗读诗歌 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重点词语,式:作语助词。微:(日光)衰微,黄昏或曰天黑。 微:非。微君:要不是君主。 中露:露中。倒文以协韵。 躬:身体。,翻译诗句,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露水中! 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君主,何以还在泥浆中!,赏析诗句,全诗只有短短二章,都以“式微,式微,胡不归”起调: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诗人紧接着便交待了原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意思是说,为了君主的事情,为了养活他们的贵体,才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露水和泥浆中奔波劳作。然而,式微诗上下二章只变换了两处文字, 但就在这巧妙的变换中, 体现出了作者用词的独具匠心。,课堂练习,1、这首诗主要叙写了什么内容? 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 2、这首诗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采用了反问、隐喻、互文等多种修辞手法,情感表达婉转而有情致。,小结,在艺术上,这首诗有两个特点。一是以设问强化语言效果。从全诗看,“式微,式微,胡不归”,并不是有疑而问,而是胸中早有定见的故意设问。诗人遭受统治者的压迫,夜以继日地在野外干活,有家不能回,苦不堪言。,自然要倾吐心中的牢骚不平,但如果是正言直述,则易于穷尽,采用这种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形式,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同时也引人注意,启人以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二是以韵脚烘托情感气氛。诗共二章十句,不仅句句用韵,而且每章换韵,故而全诗词气紧凑,节奏短促,情调急迫,充分表达出了服劳役者的苦痛心情以及他们日益增强的背弃暴政的决心。,主题思想,本诗描写家人盼望服役在外的亲人回家的急切心情。有对亲人泥水霜露中的关切,也有对“君”的行为的怨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