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健康评估 实验室检查ppt课件.ppt

    • 资源ID:1385915       资源大小:5.46MB        全文页数:154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健康评估 实验室检查ppt课件.ppt

    实验室检查,医学系 许莹,概述,实验室检查(Laboratory examination) * 运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细胞学、免疫学等学科的实验技术 * 对人体的血液、体液、骨髓、排泄物、分泌物等标本进行检测 * 目的:获得反映机体功能状态及与疾病相关的病理变化或病因等有关资料 * 协助疾病诊断、治疗、观察病情、判断预后、制定治疗方案,我们要知道,检验目的标本采集方法及影响因素(自学)检验结果的参考范围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学习内容,1.血液检查,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查,4.肾功能检查,5.肝功能检查,6.脑脊液及浆膜腔 积液检查,7.临床常用生化检查,血液检查,血液一般检查(血常规检查) 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测定(Hb) 白细胞计数(WBC)及分类 红细胞的其他检验溶血性贫血检查(自学)出血与凝血检查,红细胞,生成、发育、成熟部位:骨髓 造血干细胞 原始红细胞 早幼红细胞 中幼红细胞 晚幼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 成熟红细胞破坏部位:脾脏功能:携氧供氧 带走CO2,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标本采集非空腹采血EDTA抗凝静脉血2ml;非抗凝皮肤采血注意: 止血带结扎时间1min,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临床意义1.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增多 (1)相对性增多:严重吐泻、大面积烧伤、大量出汗 (2)绝对性增多 继发性增多(非造血系统疾病) 生理性:胎儿、新生儿、高原居民 病理性:严重慢性心肺疾病、某些肿瘤或肾脏疾患 原发性增多: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临床意义2. 红细胞及血红蛋白减少 (1)生理性减少: 婴幼儿、15岁儿童、中晚期妊娠、老年人 (2)病理性减少:各种原因的贫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测定,临床意义 3. 红细胞形态学改变诊断贫血(了解)(1)大小的异常(2)形态的异常:球形、椭圆、靶形、镰形、泪滴形等(3)染色反应的异常:低色素性、高色素性,嗜多色性(4)结构的异常:嗜碱性点彩、染色质小体、Cabot环、有核红细胞,红细胞形态学改变,染色质小体,椭圆形红细胞,靶形红细胞,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及Cabot环,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参考值白细胞计数 成人: (410)109/L 新生儿: (1520)109/L 6个月2岁:(1112)109/L,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临床意义 白细胞增多 WBC10109/L 白细胞减少 WBC4109/L,白细胞的形态,中性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1. 中性粒细胞增多(N)生理性增多:正常波动;新生儿、妊娠及分娩、高温、严寒、剧烈运动病理性增多急性感染(最常见):急性化脓菌感染严重组织损伤或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大出血急性中毒 恶性肿瘤、白血病、骨髓增殖性疾病其他: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皮质激素药物作用,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2. 中性粒细胞减少(N)粒细胞减少症:1.5109/L粒细胞缺乏症:0.5109/L感染性疾病:病毒、某些G-杆菌如结核伤寒、疟疾血液系统疾病:再障、贫血、恶性组织细胞病理化损伤:放射线、化学物质、药物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亢进:脾亢进、淋巴瘤等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3.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反映粒细胞成熟程度正常:分叶核/杆状核=13:1 中性粒细胞核左移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和(或)幼稚粒细胞5%见于: 感染、急性失血、中毒 中性粒细胞核右移造血功能衰退五叶以上核3%见于: 巨幼细胞贫血、抗代谢药物、感染恢复期,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变化,4. 中性粒细胞形态异常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 毒性颗粒:紫黑色颗粒 空泡形成 细胞退行性变和核变性 严重感染、败血症、急性中毒、恶性肿瘤、大面积烧伤,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5. 嗜酸性粒细胞改变(E)(1)增多:0.5109/L 变态反应性疾病 寄生虫病(最常见) 皮肤病 血液病 某些恶性肿瘤 高嗜酸性粒细胞综合征(2)减少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某些急性传染病(伤寒),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6. 嗜碱性粒细胞改变(B) 增多:0.1109/L 过敏性或炎症性疾病 血液病:白血病、骨髓纤维化 其他:糖尿病、结核,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7 .淋巴细胞改变(L) (1)增多:4.0109/L 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 血液病: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 其他:肿瘤、慢性炎症、器官移植后的排斥反应(2)减少 应用皮质激素、烷化剂、抗肿瘤药 接触放射线 免疫缺陷性疾病,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8 .单核细胞改变(M) 生理性增多:婴幼儿、儿童 病理性增多: 感染 血液病 结缔组织病,红细胞的其他检验,网织红细胞计数 血细胞比容测定(Hct) 红细胞平均指数 红细胞沉降率(ESR),网织红细胞计数,参考值 百分数 成人:0.5%1.5% 新生儿: 2.0%6.0% 绝对值 (2484)109/L,网织红细胞计数,临床意义 判断骨髓红细胞造血情况 增多:表示骨髓红细胞增生旺盛溶血性贫血、急性失血性贫血 减少:表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再生障碍性贫血 判断贫血疗效:网织红细胞反应 骨髓移植效果监测,血细胞比容测定(Hct),红细胞占全血的容积百分比参考值成年男性:0.420.52(42%52%)成年女性:0.370.48(37%48%),血细胞比容测定(Hct),临床意义用于贫血的诊断、分类 了解体液平衡的情况 红细胞比容增高: 相对性增多(血液浓缩) 绝对性增高(真性和继发性红细胞增多症) 红细胞比容减少:见于各种贫血, 红细胞平均容积(MCV) 全血中每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参考值 8092 fl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 平均每个红细胞内所含血红蛋白的量 参考值 2632 pg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 全血中平均每升红细胞中所含血红蛋白量 【参考值】:320360g/L,红细胞平均指数,红细胞平均指数,临床意义:贫血的形态学分类 * 大细胞性贫血 * 正常细胞性贫血 *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 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红细胞沉降率(ESR),血沉:红细胞自然下降的速率参考值: 男:0 15mm/h 女:0 20mm/h 临床意义 生理性增快 病理性增快,见于经期、妊娠、12岁以下儿童或60岁以上老年人,1)感染性疾病(最常见)2)风湿活动3)严重组织损伤及坏死4)恶性肿瘤5)高球蛋白血症6)其他:贫血、肾病综合征、糖尿病,出血与凝血检查,血小板计数(PLT) 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 出血时间测定(BT) 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APPT) 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FDP),血小板计数(PLT),【参考值】(100300)109/L【临床意义】 减少(400109/L):1. 骨髓增生性疾病和恶性肿瘤2. 反应性增多:急性感染、急性溶血、贫血,毛细血管抵抗力试验(CRT),毛细血管脆性试验;束臂试验上臂加压,检查一定范围内新出现的皮下出点判断血管壁通透性、脆性【参考值】正常 女性及儿童10个出血点 男性5个出血点 【临床意义】 1. 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紫癜 2. 原发性/继发性血小板减少/增多/功能缺陷症 3. 血管性血友病 4. 维生素C或P缺乏症,出血时间测定(BT),【参考值】 测定器法:(6.92.1)分钟【临床意义】 延长: 1. 血小板明显减少:ITP 2. 血小板功能异常:血小板无力症 3. 凝血因子缺乏:血友病、DIC 4. 血管壁异常: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5. 药物影响:阿司匹林、潘生丁缩短:血栓前状态、血栓性疾病,凝血酶原时间测定(PT),【参考值】 正常人为1113s 较正常对照延长3s以上有诊断意义【临床意义】检测外源性凝血因子有无缺陷;监测肝素治疗 PT延长见于: (1)先天性凝血因子缺乏(、 ) (2)继发性凝血因子缺乏(肝病、VitK缺乏、DIC) PT缩短见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测定 (APPT),【参考值】3243s,较正常对照延长10s以上有诊断意义【临床意义】检测内源性凝血因子有无异常 APPT延长:血友病 APPT缩短:血液高凝状态、血栓性疾病,血浆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 (FDP),【参考值】 阴性或40mg/L【临床意义】 反映是否存在血栓形成或纤溶系统亢进 阳性或增高:原发性纤溶症、DIC、肺梗死、DVT 恶性肿瘤,学习内容,1.血液检查,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查,4.肾功能检查,5.肝功能检查,6.脑脊液及浆膜腔 积液检查,7.临床常用生化检查,尿液检查,尿液一般检查尿沉渣定量检查尿液的其他检查(自学),尿液一般检查,标本采集(1)尿液的一般检验:晨尿、随机尿 (2)尿液的细菌培养:清洁中段尿 (3)尿液中所含物质的定量检验:加防腐剂,尿液一般检查,尿液理学检查尿液化学检查尿液显微镜检查,尿液理学检查,尿量 (1)正常尿量:成人10002000ml (2)尿量异常 多尿:2500ml/24h 见于: 暂时性 病理性 少尿:400ml/24h , 无尿:100ml/24h 见于: 肾前性 肾性 肾后性,尿液理学检查,外观 (1)正常:淡黄色或黄色,清晰透明 (2)异常: 无色 淡红色或红色 :肉眼血尿、镜下血尿 浓茶色或酱油色:血红蛋白尿,溶血 白色或乳白色:菌尿或脓尿;脂肪尿;乳糜尿 黄色 :胆红素尿,震荡后有黄色泡沫,尿液外观,从左至右正常尿、脓尿、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乳糜尿,气味 (1)正常 : 新鲜无明显气味,久置出现氨臭味(2)异常: 新鲜尿液即有氨臭味:膀胱炎 烂苹果味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蒜臭味:有机磷杀虫剂中毒 鼠臭味:苯丙酮酸尿症,尿液理学检查,尿液理学检查,尿比密(重 ) (1)正常:1.0151.025 (2)异常: 增高: 尿量少而比密高: 高热、脱水等循环血量不足 尿量多而比密高:糖尿病 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尿崩症 固定尿:肾实质破坏,肾浓缩稀释功能丧失时,尿比密低且固定在1.0100.003,尿液化学检查,酸碱度(pH),参考值:正常新鲜尿液多为弱酸性,尿PH值约6.5, 波动在4.5-8.0之间 临床意义: 尿pH降低:酸中毒、发热、糖尿病、痛风、服用氯化铵等药物 尿pH增高:碱中毒、肾小管性酸中毒、膀胱炎、服用利尿剂等,尿液化学检查,蛋白质定性试验:阴性定量试验:2080mg/24h 蛋白尿: 定性阳性 或 定量超过150mg/24h,尿液化学检查,葡萄糖 定性试验:阴性 定量试验:小于2.78mmol/24h 糖尿:当血糖浓度8.88mmol/L,尿中糖量相应增加,尿糖定性阳性或定量增高,1. 生理性蛋白尿2. 病理性蛋白尿(1)肾小球性蛋白尿 (2)肾小管性蛋白尿 :肾盂肾炎和肾间质损害:药物 (3)混合性蛋白尿:累及肾小球与肾小管(4)溢出性蛋白尿,* 临床意义,尿液化学检查,5.0mmol/L 11.2 2856 56 112 112,班 氏 试 剂 法,尿液化学检查,临床意义1. 血糖增高性糖尿 :糖尿病,甲亢2. 血糖正常性糖尿:肾性糖尿 3. 暂时性糖尿:摄入性、应激性、新生儿、妊娠性、药物性4. 非葡萄糖性糖尿,尿酮体,【参考值】 阴性(酮体含量0.340.85mmol/24h) 【临床意义】 阳性: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严重呕吐、腹泻、发热、长期饥饿等,尿液化学检查,尿胆红素与尿胆原,【参考值】尿胆红素:阴性 尿胆原:阴性弱阳性 【临床意义】 尿胆红素阳性:肝细胞性黄疸或阻塞性黄疸 尿胆原阳性:肝细胞性黄疸,尿液化学检查,尿液显微镜检查,对尿液离心沉淀物中细胞、管型和结晶等有形成分的检查,1红细胞2白细胞及脓细胞3上皮细胞4管型5结晶,尿液显微镜检查,正常:白细胞少见 03(5)个/HP镜下菌尿:5个/HP:+、10个/HP:+、 15个/HP:+、20个/HP:+见于急、慢性肾盂肾炎、膀胱炎等泌尿系感染,尿液显微镜检查,白细胞,正常:可有少量鳞状上皮细胞和移行上皮细胞 (不能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过多:尿道炎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肾小管病变移行上皮细胞过多:肾盂至尿道炎症或坏死性病变,尿液显微镜检查,肾小管上皮细胞,尿液显微镜检查,管型 尿中的蛋白质、肾小管分泌物、各类细胞崩解后在肾小管、集合管中凝固聚合而形成的圆柱状蛋白聚体 提示肾实质损害,形成管型的条件,尿中有少量的蛋白质 肾小管有使尿浓缩和酸化的能力 交替使用的肾单位,尿液显微镜检查,尿液显微镜检查,管型类型: 细胞管型 颗粒管型 透明管型 蜡样管型 脂肪管型,细胞管型,颗粒管型,蜡样管型,透明管型,尿液显微镜检查,临床意义正常人偶见透明管型出现其他类型管型均为为异常,脂肪管型,尿液显微镜检查,结晶 生理性结晶:磷酸盐结晶、 碳酸钙结晶、尿酸盐结晶与饮食及代谢有关结晶过多有可能形成结石 病理性结晶:胆红素结晶、 胱氨酸结晶、磺胺类结晶,尿沉渣定量检查,方法:常用1小时尿沉渣有形成分计数法【参考值】男性:RBC低于30000/小时,WBC低于70000小时女性:RBC低于40000/小时,WBC低于140000小时男女性:管型低于3400个小时【临床意义】同尿显微镜检查,结果更客观,学习内容,1.血液检查,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查,4.肾功能检查,5.肝功能检查,6.脑脊液及浆膜腔 积液检查,7.临床常用生化检查,粪便检查,检验目的: 消化系统有无炎症、出血、寄生虫、肿瘤等病变了解胰腺及肝胆系统的消化与吸收功能状况 协助诊断肠道传染病,粪便检查,理学检查(一般性状检查) 化学检验 显微镜检查,理学检查,1. 颜色与性状 正常:黄褐色成形软便,婴儿略呈金黄色 异常: 米泔样便: 霍乱或副霍乱 黏液便:肠炎 脓血便:细菌性痢疾 柏油样便:上消化道出血 鲜血便:痔疮 细条状便:直肠癌 白陶土样便:阻塞性黄疸 果酱样便:阿米巴痢疾,理学检查,2. 气味 正常:臭味,食肉者加重异常:* 恶臭:慢性肠炎、胰腺疾病、直肠癌溃烂继发感染* 酸臭味:脂肪和糖类消化或吸收不良,理学检查,3. 量正常:成人每日排便1次异常:增多胃肠、胰腺炎症或功能紊乱4. 寄生虫正常: 无异常:蛔虫、蛲虫,化学检验,隐血试验【参考值】阴性【临床意义】阳性:消化道少量出血,主要见于消化性溃疡(活动时呈阳性)、胃癌(持续阳性),显微镜检查,细胞食物残渣结晶细菌寄生虫卵或原虫,学习内容,1.血液检查,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查,4.肾功能检查,5.肝功能检查,6.脑脊液及浆膜腔 积液检查,7.临床常用生化检查,肾单位结构模式图,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集合管:选择性重吸收远端肾小管:吸收电解质而不吸收水稀释集合管:吸收水浓缩,肾单位:肾小体+肾小管,肾脏的功能,生成尿液,维持体内水、电解质、蛋白质和酸碱等代谢平衡内分泌功能:产生肾素、红细胞生成素、活性维生素D等,肾脏病常用的实验室检查,尿液检查肾病理活检检查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肾小球功能检查 * 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 * 血清肌酐测定 * 血清尿素测定 * 血尿酸测定(自学)肾小管功能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内源性:肌肉中磷酸肌酸脱水 外源性:食物摄取 大部分经肾小球滤过,且不被 肾小管重吸收 少量肾小管排泌,肌酐来源,肌酐排泄,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方法:1. 低蛋白饮食天,禁肉类、咖啡、茶,少动2. 第天晨收集24小时尿量,同步取血、尿测定Cr3. 计算: 尿肌酐浓度(mol/L)每分钟尿量(ml/min) 血肌酐浓度(mol/L)正常值:80120ml/min,Ccr(ml/min),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临床意义:判断肾小球损害的敏感指标较早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敏感指标初步估计肾功能的损害程度 第1期(肾衰竭代偿期) 8051 ml/min 第2期(肾衰竭失代偿期/氮质血症期) 5020 ml/min 第3期(肾衰竭期) 1910 ml/min 第4期 (尿毒症期) 10ml/min,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Ccr),临床意义: 指导临床治疗Ccr40ml/min 限制蛋白质摄入 30ml/min 使用噻嗪类利尿剂治疗无效 10 ml/min 结合临床需进行血液透析,血清肌酐(Cr)和尿素(BUN)测定,* 尿素: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的终产物 经肾小体滤过,4060%在肾小管和集合管 重吸收,肾小管少量排泄 参考值 Cr:53106mol/L(男);4497mol/L(女) BUN:1.787.14mmol/L 临床意义血BUN和Cr浓度的升高是反映肾实质损害的中、晚期指标,血清肌酐(Cr)和尿素(BUN)测定,临床意义 1. 肾小球滤过功能损害 2. 肾前性肾衰竭(如严重脱水、心衰、肝肾综合征等所致肾衰竭) 3. 蛋白质摄入过多或分解代谢增加(如甲亢、高热、上消化道出血等),肾小管功能检查,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试验:观察病人尿量和尿比密的变化昼夜尿比密试验 又称莫氏试验(Mosenthals test),昼夜尿比密试验,标本采集方法 * 试验日三餐如常进食,但每餐含水量不宜超过500600ml,此外不再进餐、饮水 * 晨8时排尿弃去,上午10时、12时、下午2、4、6、8时及次晨8时各留尿1次,分别测定尿量和比密,昼夜尿比密试验,参考值1. 24h尿总量10002000ml2. 12h夜尿量750ml3. 昼尿量与夜尿量之比不应小于3414. 尿液量最高比密1.020 昼尿中最高比密最低比密0.009,昼夜尿比密试验,临床意义* 多尿、夜尿量 750 ml、低比密尿、或比密固定在1.010肾小管浓缩功能差(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衰竭、慢性肾盂肾炎)* 尿量少而比密高肾前性少尿* 24h尿量4000ml,尿比密1.006尿崩症,学习内容,1.血液检查,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查,4.肾功能检查,5.肝功能检查,6.脑脊液及浆膜腔 积液检查,7.临床常用生化检查,肝功能检查,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胆汁酸代谢检查(自学)血清酶学检查,肝功能检查,肝脏功能:物质代谢功能;分泌、排泄、生物转化等肝脏的病理状态大致可分为: 肝细胞损伤 间质反应 胆汁淤积 局限性肝损害 肝血管系统损害,肝病实验检查目的,了解肝细胞有无损伤及损伤程度对肝胆系统疾病进行病原、病种、病型的诊断对肝功能状态作动态比较,观察疗效及估计预后手术前的准备和用药监护,评价肝脏的储备功能健康普查,以检出亚临床肝病,清蛋白(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球蛋白,维持血液胶体渗透压,体内代谢物质转运及营养,与机体免疫功能、血浆粘度密切相关,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参考值】 血清总蛋白:6080g/L 清蛋白(Albumin,A): 4055g/L 球蛋白 (Globulin,G): 2430g/L 清蛋白与球蛋白的比值(A/G): 1.52.51,【临床意义】,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1. 血清总蛋白及清蛋白增高:血液浓缩、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降低: 肝细胞损害影响蛋白质合成:肝炎、肝硬化、肝癌 营养不良 蛋白丢失过多:肾病综合征 消耗增加:慢性消耗性疾病 血清水分增加,【临床意义】,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2. 血清总蛋白及球蛋白增高:球蛋白(球蛋白) 慢性肝脏疾病 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 自身免疫性疾病 慢性炎症与感染降低:婴幼儿生理性减少、免疫功能抑制、先天性,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临床意义】3. A/G比值降低或倒置(A和/或 G) 严重肝功能损害: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 M蛋白血症:多发性骨髓瘤、原发性巨球蛋白血症,胆红素代谢示意图,胆红素旳肠肝循环,血清胆红素测定,【参考值】 血清总胆红素(STB):3.417.1mol/L 血清结合胆红素/直接胆红素(CB): 06.8mol/L 血清非结合胆红素/间接胆红素(UCB): 1.710.2mol/L,血液中结合胆红素超过肾阈( 34mol/L)时,可随尿排出【标本采集方法】 留取新鲜尿液2030ml,干燥清洁容器【参考值】 定性:阴性,尿内胆红素测定,在胆红素肠肝循环中,仅有极少量尿胆原逸入血液循环,从肾脏排出 尿胆原经空气氧化及光线照射后转变为黄色的尿胆素【参考值】定性:阴性,尿内尿胆原、尿胆素检测,血清胆红素测定,【临床意义】 用于黄疸的判断及其不同类型的鉴别1. 判断有无黄疸和黄疸的程度: STB 隐性或亚临床黄疸 17.134.2mol/L 轻度黄疸 34.2171mol/L 中度黄疸 171 342mol/L 重度黄疸 342mol/L,血清胆红素测定,【临床意义】2. 根据黄疸程度判断黄疸的原因3. 判断黄疸的类型 梗阻性、肝细胞性、溶血性黄疸,血清酶学检查,转氨酶测定碱性磷酸酶测定-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转氨酶测定,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ALT主要存在于肝的细胞质中,肝细胞稍有损伤,血清中ALT即增高,是最敏感的肝功能检测指标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AST在心肌中含量最高,其次是肝。肝细胞中AST 80%左右存在于线粒体中,转氨酶测定,标本采集: 标本切勿溶血,采血前应避免剧烈运动【参考值】连续监测法(37) ALT:540U/L AST:840U/L ALT/AST1,转氨酶测定,【临床意义】1. 急性病毒性肝炎 :ALT、AST 明显升高;ALT/AST 1急性重症肝炎:ALT活性下降,胆红素进行性升高( “胆酶分离”现象)2. 慢性病毒性肝炎:轻度增高或正常,ALT/AST 1 ALT/AST 1 :进入活动期3. 肝硬化、肝癌、胆汁淤积:转氨酶轻度升高或正常4. 急性心肌梗死5. 其他疾病,碱性磷酸酶测定,碱性磷酸酶(ALP) * 主要来自肝脏、骨骼、肾脏等 * 肝脏内ALP经胆汁排入小肠 * 主要反映胆管梗阻、胆汁淤积的酶学指标 【参考值】: 成人 40110U/L,碱性磷酸酶测定,【临床意义】1. 肝胆疾病:肝内、外胆管阻塞性疾病,如胰头癌、胆道结石等ALP明显增高2. 肝炎、肝硬化或肝癌:ALP轻度增高3. 骨骼疾病与骨转移癌症:ALP增高,-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谷氨酰基转移酶(-GT) * 参与氨基酸代谢的重要酶 * 主要来源于肝胆系统,广泛分布于整个胆管系统【参考值】50 U/L,-谷氨酰基转移酶测定,【临床意义】1. 胆道阻塞性疾病2. 肝癌:-GT显著升高 可作为早期发现肝癌、鉴别病情发展变化及术后复发的指标 3.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4. 其他:酒精性或药物性肝炎 胰腺癌、胰腺炎、脂肪肝,学习内容,1.血液检查,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查,4.肾功能检查,5.肝功能检查,6.脑脊液及浆膜腔 积液检查,7.临床常用生化检查,浆膜腔积液检查,浆膜腔:胸腔、腹腔、心包腔、关节腔等浆膜腔积液:液体增多根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分为: 漏出液 渗出液,漏出液和渗出液产生的机制和原因,浆膜腔积液检查,标本采集:浆膜腔穿刺术标本分置于4个无菌试管中,每管12ml 1管做细菌学检查(结核杆菌,10ml) 2管做化学和免疫学检查 3管做细胞学检查 4管不加抗凝剂,观察有无凝集现象,漏出液与渗出液的鉴别,学习内容,1.血液检查,2.尿液检查,3.粪便检查,4.肾功能检查,5.肝功能检查,6.脑脊液及浆膜腔 积液检查,7.临床常用生化检查,临床常用生化检查,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检测 血清脂质及脂蛋白检测 血清电解质检测 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测(自学) 心肌蛋白和心肌酶的检测 胰腺疾病常用酶学检测(自学),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检测,空腹血糖测定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空腹血糖测定,【标本采集】 * 采血前禁食1214小时 * 停用胰岛素和降血糖药物 * 避免精神紧张、剧烈运动等 * 标本避免溶血,采集后应尽快送检【参考值】 酶法:3.96. 1 mmol/L 邻甲苯胺法:3.96. 4mmo/L,空腹血糖测定,【临床意义】增高:(1)轻度血糖升高:7.08.4mmol/L(2)中度血糖升高:8.410.1mmol/L(3)重度血糖升高:10.1mmol/L 血糖 9mmol/L ,可出现糖尿,空腹血糖测定,空腹血糖增高见于:1. 糖尿病2. 内分泌疾病:巨人症、甲亢、嗜铬细胞瘤3. 应激性高血糖:颅脑损伤、心梗、脑卒中 4. 肝脏或胰腺疾病:急性坏死性胰腺炎5. 药物影响:噻嗪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6. 其他:高热、呕吐、麻醉、脱水、缺氧7. 生理性增高:饱食、高糖饮食、剧烈运动、情绪激动,空腹血糖测定,【临床意义】降低 空腹血糖3.9mmol/L 低血糖症:2.8mmo1/L生理性减低:饥饿、长期剧烈运动或劳动病理性减低: 1. 胰岛素过量、胰岛B细胞增生或肿瘤 2. 急性重症肝炎、肝硬化、肝癌等 3. 脑垂体、肾上腺或下丘脑功能低下 4. 急性酒精中毒,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糖耐量试验:口服或注射一定量葡萄糖后,间隔一定时间测定血糖浓度 机体葡萄糖代谢功能试验主要用于诊断症状不明显或血糖升高不明显的可疑糖尿病病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标本采集】 1. 按规定禁食后,清晨采集空腹血糖标本2. 一次饮入200300m1的葡萄糖液(不超过75g)3. 在服葡萄糖后0.5小时、1小时、2小时及3小时,采集静脉血标本和尿标本,分别测定血糖和尿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参考值】血糖: 空腹 6. 1 mmol/L 服糖后: 0.51小时:11. 1mmol/L 2小时:7. 8mmol/L 3小时:恢复至空腹血糖水平 尿糖:各时间测定结果均为阴性,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临床意义】1诊断糖尿病 空腹血糖均7. 0mmol/L服糖后2h血糖值11. 1 mmol/L随机血糖11. 1mmol/L有临床症状者,糖尿病,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临床意义】2诊断糖耐量异常(IGT) 空腹血糖 7. 0mmol/L 服糖后2小时血糖:7. 8 11. 1 mmol/L 血糖达高峰时间可延至1小时后,血糖恢复正常时间延至23小时后 尿糖阳性见于型糖尿病、痛风、肥胖、甲状腺功能亢进、肢端肥大症及皮质醇增多症,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临床意义】3. 平坦型糖耐量曲线 : 空腹血糖水平低,服糖后血糖水平增高不明显,服糖后2小时血糖仍处于低水平见于胰岛B细胞瘤、腺垂体功能减退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等,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糖化血红蛋白(GHb)是Hb 链末端氨基酸与葡萄糖进行缩合反应形成的HbA1c酮氨化合物生成速度取决于血糖浓度及血糖与Hb的接触时间【参考范围】 电泳法:5.65.7 微柱法:4.16.8,血清糖化血红蛋白测定,【临床意义】1. 作为糖尿病诊断和长期监控的指标: HbA1c反映抽血前12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2. 鉴别糖尿病性高血糖和应激性高血糖,血清脂质及脂蛋白检测,总胆固醇(TC )测定三酰甘油(TG)测定高密度脂蛋白(HDL)测定低密度脂蛋白(LDL)测定,总胆固醇(TC )测定,【标本采集】1. 2周前普通饮食,空腹、禁酒、避免剧烈运动2. 采集非抗凝空腹静脉血2ml【参考值】 合适水平5.20 mmo1/L 边缘水平5.235.69 mmo1/L 升高5.72 mmo1/L,总胆固醇(TC )测定,【临床意义】增高:1.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2. 高脂血症、糖尿病、脂肪肝、甲减、肾病综合征3. 长期吸烟、酗酒4. 应用某些药物:糖皮质激素、阿司匹林、口服避孕药 降低: 肝衰竭、严重的贫血、甲亢或营养不良,三酰甘油(TG)测定,【标本采集】 同前【参考值】 0.561.70mmol/L 【临床意义】 同总胆固醇( TC )测定 评估冠心病发病的一个危险因素,高密度脂蛋白(HDL)测定,HDL功能:运输内源性胆固醇至肝脏处理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参考值】 1.032.07mmol/L 【临床意义】HDL-C与TG呈负相关,与冠心病发病呈负相关,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低密度脂蛋白(LDL)测定,LDL功能:将内源性胆固醇自肝脏向周围组织细胞运送直接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参考值】 2.73.2mmol/L 【临床意义】 LDL水平升高与冠心病发病呈正相关,血清电解质检测,【标本采集】1. 抽取空腹静脉血3ml(单项为2ml),不抗凝2. 测定前尽量避免如大量饮水、剧烈运动、 服用利尿剂等,钾、钠、氯测定,【参考值】 K+: 3.5 5.5mmol/L Na+:135 145mmol/L Cl- : 95 105mmol/L【临床意义】1. 高钾血症、高钠血症、高氯血症的原因2. 低钾血症、低钠血症、低氯血症的原因,血钙、血磷测定,【参考值】成人 血清总钙:2.252.58mmol/L 血清磷:1.01.6mmol/L【临床意义】 高钙血症与低钙血症的原因 高磷血症与低磷血症的原因,心肌蛋白和心肌酶的检测,肌钙蛋白(Tn) 存在于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细胞中的一组收缩蛋白 由cTnT、 cTnC 和cTnI三种亚单位组成 心肌受损时释放出来,反映心肌受损的严重程度,对诊断AMI极为重要,心肌蛋白和心肌酶的检测,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3种亚型 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中 CK-BB:主要存在于脑、前列腺、肠、肺中 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和心肌中,心肌蛋白和心肌酶的检测,【临床意义】Tn、CK-MB增高1. 急性心肌梗死(AMI)、2. 其他心肌损伤:病毒性心肌炎、心包炎、心脏手术或治疗3. 溶栓治疗4. 某些肌病和骨骼肌损伤,Thank You !,

    注意事项

    本文(健康评估 实验室检查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