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知识介绍ppt课件.pptx
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含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汉字书法为汉族独创的表现艺术,被誉为: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书法,用具,笔:狼毫、羊毫、兼毫墨:墨锭、墨汁、松烟、油烟纸:宣纸(安徽宣州府泾县)砚:唐代 广东肇庆 端砚 晚唐 安徽婺源 歙砚 东晋 山西绛州 澄泥砚 宋代 甘肃临洮 洮河砚,辅助用具,笔架,镇纸,笔洗,书体,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秦统一中国后,删繁就简、规范统字型部首后的小篆。小篆行笔圆转,线条匀净修长,笔画粗细划一,上密下疏,呈现出纯净简约的美感,壹,贰,叁,肆,3000年前的股商时代,刻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即“甲骨文”,书法细劲挺直笔画,无顿挫轻重,商周时代铸刻在钟、鼎、货币、兵器等青铜器上的铭文称为“金文”或“钟鼎文”,书法渐趋整齐,风格圆转浑厚,春秋战国时代,刻在石簋、石鼓上的文字叫做“石鼓文”,笔画雄强而凝重,结体略呈方形。,写长横时,起笔逆锋切入如“蚕头”,中问行笔有波势俯仰,收尾有磔尾,相传秦狱吏程邈改造策字,创造了隶书。隶书字形变圆为方,笔画改曲为直,更便于书写,汉隶在笔画上具有波、磔之美。所谓“波,指笔画左行如曲波,后楷书中变为撤;所谓“磔”指右行笔画的笔锋开张,形如“雁尾”的捺笔,在结构上,由小策的纵势长方初变为正方,再变为横势扁方,汉隶具有雄阔严整而又舒展灵动的气度,壹,贰,叁,肆,楷书至唐代出现了繁荣局面,名家辈出。欧阳询、虞世南,逐良是初唐书法名家,他们融二王之流美与魏碑之凝重于一体,其中欧阳询尤负盛名,其书法世称“欧体”,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汉末从隶书逐渐变而来,字形由扁改方,笔画逐渐变为量,且有了“侧”“掠”“啄”“提”等,横平竖直,形体方正,结构严整,东晋王羲之,善于博采众长,自成一家,人称“书圣”。他的楷书乐毅论曹城碎等,笔画圆润清秀,结构严谨,王献之,王羲之第七子,书艺超群,与其并称“二王“,他的楷书作品洛神赋,世称玉版十三行,壹,贰,叁,肆,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求之规矩,赴速急就,“章草”保留了隶书的书写意味,虽笔画出现牵带钩连现象,但字与字之间仍相对独立,东汉书法家张芝,擅作章草,被称为“草圣”。,今草自魏晋后盛行不衰,到了唐代,写得更加放纵,笔势连绵环绕,字形奇变百出,称为“狂草”,亦名大草,汉末,章草进一步草化,脱去隶书笔画行迹,上下字之间笔势牵连相通,偏旁部首也作了简化和互借,称为“今草”,壹,贰,叁,肆,行书是楷书的快写,最大特点是用连笔和省笔,却不用或少用革化符号,较多地保留正体字的可识性结构,从而达到快速书写又通俗易懂的目的,便于传达文字信息,行书萌发于两汉,成型于魏晋,至东晋产生了以“二王”为代表的具有高度艺术典范性的行书风格。,王羲之的行书兰亭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其笔势“飘若浮云,娇若惊龙”。王洵的传世之作伯远帖行笔峭劲遒丽,自然流畅,为珍贵的晋人墨迹。,南北朝至初唐书坛,笼罩在二王行书风格之中,唐朝中期颜真卿行书开一代新风,其行书刚劲挺拔,笔势奔放,其书迹祭侄季明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壹,贰,叁,肆,名人,李斯,著名书法家,主持整理出了小篆。绎山石刻、泰山石刻、琅玡石刻、会稽石刻即为李斯所书,历代都有极高的评价。传国玉玺“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就出自李斯之手。,名人,钟繇,三国时期著名书法家。是楷书(小楷)的创始人,被后世尊为“楷书鼻祖”。钟繇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王羲之等后世书法家都曾经潜心钻研学习钟繇书法。与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并称为“钟王”。,名人,张芝,字伯英,东汉大书法家,人称之为“草圣”。敦煌郡渊泉县人。被庾肩吾书品评为“功夫第一,天然次之”。与钟繇,王羲之并列为“上之上”品。,名人,卫铄,别称卫夫人,人,是晋代著名书法家。卫氏家族世代工书,卫铄夫李矩亦善隶书。卫夫人师承钟繇,妙传其法。王羲之少时曾从其学书,卫夫人是“书圣”的启蒙老师。,名人,王羲之,世称“书圣”。东晋书法家,琅玡临沂人,有兰亭序等。其子王献之书法亦佳,世人合称为“二王”。因此,书谱概总为:“汉魏有钟、张之绝,晋末有二王之妙”。四人被称为古代书家“四贤”。,名人,王献之,字子敬,东晋琅琊临沂人,书法家、诗人,以行书和草书闻名后世。王献之幼年随父羲之学书法,兼学张芝。书法众体皆精,尤以行草著名。在书法史上被誉为“小圣”,与其父王羲之并称为“二王”。,名人,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欧阳询楷书法度之严谨,笔力之险峻,世无所匹,被称之为唐人楷书第一。与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并称“楷书四大家”。,名人,虞世南,字伯施,余姚人。唐初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隋炀帝时官起居舍人,唐时历任秘书监、弘文馆学士等。唐太宗称他德行、忠直、博学、文词、书翰为五绝。,名人,褚遂良,唐朝政治家、书法家。唐朝任谏议大夫,中书令等职,褚遂良工书法,初学虞世南,后取法王羲之,与欧阳询、虞世南、薛稷并称“初唐四大家”;传世墨迹有孟法师碑、雁塔圣教序等。,名人,薛稷,中国唐代画家,书法家。隋朝内史侍郎薛道衡曾孙,唐朝中书令薛元超从子。曾任黄门侍郎、参知机务、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工书法,师承褚遂良,与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并列初唐四大书法家。,名人,颜真卿,字清臣,唐代中期杰出书法家。生于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祖籍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费县)。他创立了“颜体”楷书,与赵孟頫、柳公权、欧阳询并称“楷书四大家”。,名人,柳公权,字诚悬,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官至太子太师,世称“柳少师”,是唐朝最后一位著名书法家。擅长楷书,以骨力劲健见长,后世有颜筋柳骨的美誉。代表作有神策军碑、玄秘塔碑等。,名人,张旭,唐朝吴(今江苏苏州)人。善草书,性好酒,世称张颠。其草书当时与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并称“三绝”。与李白、贺知章等人共列饮中八仙之一。唐文宗曾下诏,以李白诗歌、裴旻剑舞、张旭草书为“三绝”。,名人,怀素,唐时人,字藏真,僧名怀素,俗姓钱,永州零陵人。幼年好佛,出家为僧。他是书法史上领一代风骚的草书家,他的草书称为“狂草”,与唐代另一草书家张旭齐名,人称“张颠素狂”或“颠张醉素”。,名人,苏轼的诗、词、赋、散文、绘画、书法均成就极高,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书法名列北宋四大书法家“苏、黄、米、蔡”之一。,名人,黄庭坚,北宋知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著有山谷词。,名人,米芾,北宋书法家、画家。天资高迈、人物萧散,好洁成癖。书画自成一家。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达到乱真程度。宋四家之一。,名人,蔡襄,北宋著名书法家,政治家,奸相蔡京的从兄。蔡襄为人忠厚、正直,讲究信义,且学识渊博,书艺高深,书法史上论及宋代书法,宋四家之一。蔡襄书法以其浑厚端庄,淳淡婉美,自成一体。,名人,赵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在位26年,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体”。是古代少有的艺术天才与全才。被后世评为“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名人,赵孟頫,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名人,刘墉,乾隆年间的重臣。著有石庵诗集。他的书法遍临晋唐宋诸家,尤得力于苏东坡、颜真卿和晋唐小楷,融会贯通,自成格局。因为喜用浓墨,时号为“浓墨宰相”。,名人,吴昌硕,浙江安吉人。晚年被推举为西泠印社第一任社长,是晚清杰出的艺术家。吴昌硕的成就,标志着清人重理古典的工作取得了圆满的成功,为近现代书法的发展,奠定了非常坚实的基础。,名人,启功,姓爱新觉罗,清代皇族之后。中国当代著名书画家、教育家、古典文献学家、鉴定家、红学家、诗人,国学大师。1949年后任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故宫博物院顾问。因病于2005年6月30日逝世,享年93岁。,名人,赵朴初,生于安庆,卓越的佛教领袖、杰出的书法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与伟大的爱国主义者。2000年5月2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名作,曹全碑,名作,兰亭序天下行书第一,名作,祭侄文稿天下行书第二,名作,黄州寒食帖天下行书第三,形式,中堂,对联,形式,扇面,匾额,形式,斗方,长卷,形式,横幅,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