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化和液化”说课ppt课件.ppt
5.3 汽化和液化说课 刘孟秋,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汽化和液化的第一课时汽化,下面我分别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教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六个方面谈谈这节课,第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出自教科版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三节。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熔化和凝固两种物态变化,本节是对物态变化的进一步学习,是热现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十分密切。教材以学生的活动为主线,让学生经历探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和沸腾的特点的过程,更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物理的乐趣,既符合由易到难、由简到烦的认知规律,又保持了知识的结构性、系统性,因此,无论在知识学习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方面,这节课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3、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知道汽化的两种方式 认识蒸发现象,知道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蒸发可以致冷了解沸腾现象,了解沸点与气压有关理解沸腾条件,能区分蒸发和沸腾的异同 过程与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究自然现象,主动了解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物理道理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协作精神。,2、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 难点:观察现象与收集数据,激发学生的主动探究意识。,4、教具与学具 演示器材:保鲜袋、烧瓶、试管、铁架台、温度计、酒精灯、注射器、软木塞、石棉网、秒表、胶管、水槽、烧杯、打火机、冷水 、热水等学生器材:酒精、棉签、温度计、 纱布、电吹风、试管、铁架台、酒精灯、石棉网等多媒体:使用多媒体,第二、说学生:,初二学生从年龄和心理特征来看,有好动、好奇、好表现的特点,从知识和能力上看,已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和学习方式,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沸腾和蒸发是学生生活中经常见到的现象,学生已经产生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但是要掌握沸腾的条件及如何使用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学生还是感到比较困难,教学中要不断引导、不断深化,不断的联系实际,注重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从而进一步掌握科学探究方法。,第三、说学法:,1、设计理念: 本着“从生活走向物理,又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要求,力求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探索生活现象,揭示其中的物理道理。 2、学法以自主探究为主 (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爱好。兴趣是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对于初二学生,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验是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注重科学实验,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以自主探究为主,通过多媒体展示,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2)运用了合作交流讨论法、自主探究法、实验操作法、数据分析法、图表分析法等,第四、说教法 教法突出以学为本,因学论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创设情景,引导启发,评价方案,分析讨论,指导实验,归纳总结。 教学重视三性:生活性、主体性、实践性,即联系生活实际,从生活需要引出测量的实质创设教学情境,充分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运用提问法、谈话法、 讨论法、直观法、探究法等。,第五、说教学过程 本课按“设疑猜想、假设学生设计实验方案实验探究验证分析与论证举例,解释现象练习巩固运用创新”的模式展开教学。由于时间关系,液化移到下一课时,本课只讲汽化的两种方式,重点是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特征,(一)通过简单的小实验引入新课 1、演示:在白色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 精,排尽空气后扎紧袋口,并将其放入热水中,观察塑料袋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 提问: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到哪里去了? 烧开的水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另一部分组的学生手拿两支温度计,在其中一支温度计的玻璃泡上涂些酒精,观察涂上酒精后温度计的示数有什么变化,2、学生分组探究:一部分组的学生在手背上涂些酒精,观察酒精的变化,体验感觉,用扇子扇一扇,又能发现什么?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和这个类似的现象?,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温度)只在液体表面发生的(部位)缓慢的汽化现象(程度 )要从周围吸收热量,使周围的物体温度降低,致冷性(作用 ),3、 实验后学生讨论分析,分别展示实验现象和结果,教师点拨,总结出汽化的定义和液体蒸发的特点,再让学生举出一些生活和自然现象中蒸发现象的实例。初步了解汽化和蒸发,汽化:物质从液态变到气态的过程叫汽化蒸发:在液体的表面进行的汽化现象,蒸发特点:,4、 天气睛朗时,洗过的衣服展开晾晒很快就干了,阴天洗过的衣服就不容易干了,说明蒸发是有快慢的,那么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使湿衣服干得快些?通过探究“怎样让酒精干得更快”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学生分组探究“怎样让酒精干得更快?”探究问题:怎样让酒精干得更快提出猜想:蒸发与液体的温度有关系 蒸发与液体表面积的关系 蒸发与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的关系全体学生分成三个部分,每部分学生探究一个影响因素 每组准备两块一样大的纱布,同时放入酒精中,拿出来后, 一块展开用电吹风的凉风档吹,一块展开用热风档吹,比较温度影响蒸发; 一块团成团用电吹风的热风吹,一块展开用电吹风的热风吹,比较表面积影响蒸发; 展开,一块用电吹风的冷风档吹,一块自然凉,比较空气流动快慢影响蒸发。学生进行实验后,各组交流实验结果,学生归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四个因素: 1、液体的温度 2 、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上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所以 ,要加快液体的蒸发可以: 1、提高液体的温度 2、增大液体的表面积 3、加快液体上表面的空气流动速度,沸腾现象的探究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为了降低难度,有利于学生的分析,我在导学案上设计了合作探究的内容,防止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知道该观察什么,抓不住观察的重点,为了更好地完成后面的教学,学生进行分组探究时,我请六个学生到讲台前分别用烧瓶和试管进行探究,并观察水的沸腾情况,5、提问:一杯水敞开口,过一段时间水面将有什么变化?同样一杯水用酒精灯烧开,一段时间后水面有没有变化?它们降低的快慢一样吗? 过渡到“沸腾”的探究,(二)学生合作探究 1、进行猜想:引导学生对水沸腾的现象 和特征进行探究猜想(从生活走向物理,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及参与动机,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设计实验。2、分小组进行探究:教师提供实验器材,将教学活动变为学生的自主创造活动 (1)强调实验步骤及在实验中要注意的事项(2)请学生代表到讲台演示仪器的组装 (3)导学案上设计了合作探究的内容,3、进行实验:小组合作探究,一人计时,一人记录数据,其他人观察现象,水沸腾2 min后停止读数。教师巡视,提示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水的温度、水发出的声音、水中的气泡)以及水温接近90时每隔0.5分钟记录一次的温度数据填在P102表格中(明确分工,人人参与,既保证探究实验的顺利进行,又能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意识),4、分析与论证:请小组代表总结、汇报各阶段观察到的现象,仿照晶体熔化曲线描绘出水沸腾时温度和时间曲线图并向全班展示。 (1)教师点拨学生对照记录表格内容及曲线图逐步得出规律。,沸腾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1)温度达到沸点 (2)继续吸热,沸腾的现象: (1)是剧烈的汽化现象 (2)在液体的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 (3)沸腾过程要吸热,温度保持不变,(2)指导学生看P103沸点表。提问: 从表格中你获得哪些信息? 为什么我们测出水的沸点与书上给的数据不同呢?(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实验数据,培养学生交流、分析论证的能力) (3)让学生思考:今天用的温度计是酒精温度计还是水银温度计?(培养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相结合的应用能力),5、评估、交流与合作: (1)分析为什么各组测出的水沸点不同? (2)请小组代表总结实验设计是否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什么失误?测量结果是不是可靠?要缩短实验时间、节约燃料,你有哪些方法? 6、整理器材,课后写出实验报告(培养学生实验后整理器材的良好实验习惯以及整理实验报告能力),(三)探究活动完成后,教师利用讲台上的试管和烧瓶演示沸点与气压的关系:,1、当试管中沸水的温度降低一些后,沸腾停止,这时用胶塞封闭试管上端,将注射器与试管相通,向外拉注射器活塞,注意观察试管中的水,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液体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并举例说说在生活中的应用,2、当烧瓶中沸水的温度降低一些后,沸腾停止,这时用烧杯舀冷水浇到烧瓶底部,观察烧瓶中的水,(四)课堂小结与延伸 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感受和体会。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观察、讨论、发表见解,既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又能增强学生互助合作的能力。由于是学生自己得出规律,培养了学生自主思维的能力。通过“拓展与延伸”,实现让学生从物理走向社会。,物理与生活:,1、游泳后,从水中上岸会感到冷,甚至会冷得打颤,这是为什么?2、天热时,狗常常会伸长舌头,为什么?3、在沙漠中的仙人掌针状的叶子有什么作用?4、小勇喝开水时,向水面吹气,这样喝起来就不太烫,这是为什么 ?5、医生常将中暑患者,扶到通风的地方,并在病人身上檫酒精,这样能使病人的体温很快下降,这一过程包含的物理原理是什么?6、用纸盒烧水,水烧开了,纸盒为什么仍然完好无损?7、云南的过桥米线不冒一丝热气不容易冷却主要原因是什么?,8、生活中常有“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的说法.“扬汤止沸”是指把锅里沸腾的水舀起来再倒回去.“釜底抽薪”是指从锅下抽掉燃着的木柴,应用热学知识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只能暂时止沸B.“扬汤止沸”和“釜底抽薪”都能彻底止沸C.“扬汤止沸”只能暂时止沸,“釜底抽薪”能彻底止沸D.“扬汤止沸”能彻底止沸,“釜底抽薪”只能暂时止沸,第六、说板书设计,最后,我说一下这节课的板书设计,为了使学生对蒸发和沸腾的知识有个系统全面的掌握,板书如下:,第七、结束语,以上是我对汽化和液化(一)这节教材的认识和整体设计,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肯定有许多缺点和漏洞,希望各位专家多多批评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