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RC技术与发展状况ppt课件.pptx
DSRC技术基础与标准体系,金溢科技 内部培训 研发中心 研究部 郭海陶,2,5、欧标DSRC介绍,4、DSRC通信系统安全体系分析与设计,3、OSI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架构,2、DSRC 通信协议体系架构,1、DSRC竞争性技术介绍,6、基于DSRC的应用规范,7、ASN.1和PER介绍,8、运政标准化工作,9、DSRC协议栈设计与实现,10、欧洲新一代DSRC技术CALM介绍,11、日本DSRC技术介绍,12、美国新一代DSRC技术WAVE介绍,13、DSRC技术发展趋势,14、资料介绍,目 录,基本名词和术语的解释与对比(1/3),Dedicated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专用于车-车(V2V)与车-路(V2I)之间的一种短程无线通信技术。,DSRC,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用于物品身份标识的无线射频通信技术。,RFID,Wireless Access in Vehicular Environment,用于车辆环境的无线通信和网络接入技术。,WAVE,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电子收费(车辆通行费)。,ETC,Electronic Road Pricing,电子道路计价,拥堵收费。,ERP,Electronic Fee Collection,电子收费。,EFC,短程:短程的通信距离是多少(零米-百米),中程的通信距离是多少(百米、千米),长距离的无线通信和广域的无线通信的通信距离又是多少?,无线:信息的传输介质,微波射频(电波)、红外线(光波)。,信息传输与身份识别:都是指通信双方的信息传输,后者特别强调身份识别信息的传输。,EFC、ETC、ERP:EFC泛指所有的电子收费,ETC和ERP根据收费的性质加以区分,EFC包含了ETC和ERP。,基本名词和术语的解释与对比(2/3),DSRC:基于5G频段的DSRC技术已成国际主流,典型标准体系有欧洲的CEN/TC278,日本的ARIB T75,美国的ASTM E2213-2003,中国的GB/T 20851-2007。,基本名词和术语的解释与对比(3/3),RFID:典型的工作频率有:125kHz,133kHz,13.56MHz,27.12MHz,433MHz,915MHz,2.45GHz,5.8GHz等。,RFID标准体系(1/2),RFID标准体系(2/2),RFID与DSRC主要应用参数对比,DSRC应用场景、实际案例,为何从DSRC追溯到 ISO OSI-Basic Reference Model? DSRC遵循OSI基本参考模型的七层协议体系架构,采用其中的三层协议架构:L1、L2、L7,并将其它协议层的部分功能在L7中实现。车路通信:效率、实时性车路点对点通信:无需网络功能针对特定的应用,数据、流程明确:无需复杂的传输和表示功能,DSRC通信协议体系架构,OSI 通信协议架构,OSI Basic Reference Model的体系架构与关键元素:OSI:L1、L2、L3、L4、L5、L6、L7。GB/T 9387: 信息技术 开放系统互连 基本参考模型 (1)基本模型:GB/T 9387.1 (2)安全体系架构:GB/T 9387.2 (3)命名与编址:GB/T 9387.3 (4)管理架构:GB/T 9387.4,OSI 通信协议架构,DSRC通信协议架构,DSRC协议栈架构,不同的应用环境、不同的应用场景和不同的应用目的,对技术本身所应具备或能够支持的安全功能的要求是不同的。GB/T 9387.2定义了一个完整的 OSI 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架构:,保护对象:1)信息与数据;2)通信和数据处理服务;3)设备与设施。,安全威胁:1)对通信或其他资源的破坏;2)对信息的讹用或篡改;3)信息或其他资源的被窃,删除或丢失;4)信息的泄露;5)服务的中断。,OSI 安全体系架构保护对象、安全威胁,攻击,在数据处理与数据通信中的几种攻击形式:1)冒充。2)重演。3)篡改。4)服务拒绝。5)内部攻击。当系统的合法用户以非故意或非授权方式进行动作时便出现内部攻击。6)外部攻击。如搭线、截取辐射、冒充为系统的授权用户,或冒充为系统的组成部分;为鉴别或访问控制机制设置旁路。7)陷阱门。当系统的实体受到改变致使一个攻击者能对命令,或对预订的事件或事件序列产生非授权的影响时,就是陷阱门。8)特洛伊木马。内部故意设置的缺陷或攻击部分。,OSI 安全体系架构攻击形式,通信系统为应用提供的安全服务:1)对等实体鉴别:这种服务在连接建立或在数据传送阶段的某些时刻提供使用,用以证实一个或多个连接实体的身份。2)数据原发鉴别:这种服务对数据单元的来源提供确证。这种服务对于数据单元的重复或篡改不提供保护。3)访问控制:这种服务提供保护以对付OSI可访问资源的非授权使用。这种保护服务可应用于对资源的各种不同类型的访问或应用于对一种资源的所有访问。4)数据机密性:这种服务对数据提供保护使之不被非授权地泄露。连接机密性;无连接机密性;选择字段机密性;通信业务流机密性。,OSI 安全体系架构安全服务(1/2),5)数据完整性:这种服务对付主动威胁,可取如下所述的各种形式之一。带恢复的连接完整性;不带恢复的连接完整性;选择字段的连接完整性;无连接完整性;选择字段无连接完整性。6)抗抵赖:有数据原发证明的抗抵赖:为数据的接收者提供数据来源的证明。这将使发送者事后谎称未发送过这些数据或否认它的内容的企图不能得逞。有数据交付证明的抗抵赖:为数据的发送者提供数据交付的证明。这将使接收者事后谎称未收到过这些数据或否认它的内容的企图不能得逞。,OSI 安全体系架构安全服务(2/2),一种安全策略可以使用不同的机制来实施,或单独使用,或联合使用,取决于该策略的目的以及使用的机制。安全机制一般分为三类:预防;检测;恢复。 实现安全服务功能的8种机制: 1)数字签名机制 2)访问控制机制 3)数据完整性机制 4)鉴别交换机制 5)通信业务填充机制 6)公证机制 7)物理安全与人员可靠8)可信任的硬件与软件,OSI 安全体系架构安全机制,数字签名能够用来提供诸如抗抵赖与鉴别等安全服务,它要求使用非对称密码算法。数字签名机制的实质特征为:不使用私有密钥就不能造成签过名的那个数据单元。这意味着:1)签过名的数据单元除了私有密钥的占有者外,别的个人是不能制造出来的;2)接受者不能造出那签过名的数据单元。所以,只需使用公开可用的信息就能认定数据单元的签名者只能是那些私有密钥的占有者。因而在当事人后来的纠纷中,就可能向一个可靠的第三方证明数据单元签名者的身份,这个第三方是被请来对签过名的数据单元的鉴别作出判定的,这种类型的数字签名称为直接签名方案。在别的情况下,可能需要再加一条特性:发送者不能否定发出过那个签过名的数据单元。在这一情形,一个可信赖的第三方向接受者证明该信息的来源与完整性。这种类型的数字签名有时称为仲裁签名方案。,安全机制数字签名机制,访问控制机制是用来实施对资源访问加以限制的策略的机制,这种策略把对资源的访问只限于那些被授权用户。采用技术包括使用访问控制表或矩阵、口令、以及权力、标记或标志,可以用对它们的占有来指示访问权。在使用权力的地方,权力应该是不可伪造的,而且用可靠的方式传递。,数据完整性机制有两种类型:1)保护单个数据单元的完整性,2)既保护单个数据单元的完整性,也保护一个连接上整个数据单元流序列的完整性。成功的检测消息流的篡改只有使用讹误检测技术并配合以顺序信息才能达到。这不能防止消息流的篡改但将提供攻击的通知。,安全机制访问控制、数据完整性,适合于各种不同场合的鉴别交换机制有多种选择与组合。例如:1)当对等实体以及通信手段都可信任时,一个对等实体的身份可以通过口令来证实。该口令能防止出错,但不能防止恶意行为。相互鉴别可在每个方向上使用不同的口令来完成;2)当每个实体信任它的对等实体但不信任通信手段时,抗主动攻击的保护能由口令与加密联合提供,或由密码手段提供。防止重演攻击的保护需要双方握手,或时间标记。带有重演保护的相互鉴别,使用三方握手就能达到。3)当实体不信任它们的对等实体或通信手段时,可以使用抗抵赖服务。使用数字签名机制和公证机制就能实现抗抵赖服务。这些机制可与上面b中所述的机制一起使用。,安全机制鉴别交换机制,公证机制建立在可信任的第三方的概念之上,以确保在两个实体之间交换的信息的某些性质不致变化,例如,它的来源、完整性、或它被发出或收到的时间。,制造伪通信业务和将协议数据单元填充到一个定长能够为防止通信业务分析提供有限的保护。为了使保护成功,伪通信业务级别必须接近实际通信业务的最高预期等级。此外,协议数据单元的内容必须加密或隐藏起来,使得虚假业务不会被识别而与真实业务区分开来。,安全机制通信业务填充、公证机制,物理安全措施总是必须的以便获得完全的保护。物理安全的代价高,经常力求通过使用别的技术把对它的需要降到最低限度。对物理安全与人员可靠方面的考虑不在OSI的范围之内,尽管所有系统将最终依靠某种形式的物理安全和对操作系统人员的信赖。为了保证正确的操作和明确人员的责任,应该确定好操作规程。,用来对实体的功能的正确性建立信任的方法包括:形式证明法,验证与证实,对已知的试图进行的攻击进行检测和记录,由一个可信任的人员在安全的环境中建造实体。预防也是需要的以保证实体,例如在维护与改进时不会被偶然地或故意地修改,致使在它的运行期内危害安全。如果要保持安全,也必须对系统的某些实体建立功能性的信任,但用来建立信任的方法不在OSI的范围之内。,安全机制人员与环境、软硬件,密码学是许多安全服务与机制的基础。密码函数可用来作为加密、解密、数据完整性、鉴别交换、口令存储与校验等等的一部分,借以达到保密、完整性和鉴别的目的。,密码函数使用密码变量,作用于字段、数据单元或数据单元流上。两个密码变量为:密钥和初始变量。密钥通常必须处于机密性状态,而且加密函数与初始变量可能加大延迟和提高带宽消耗。这使得把“透明的”和“可选的”密码技术加到现存系统中去变得复杂了。,不论对于加密或解密而言,密码变量可以是对称的,或非对称的。用在非对称算法中的密钥在数学上是相关的;一个密钥不能从另一个计算出来。这种算法有时也称之为公开密钥算法,这是因为可使一个密钥公之于众而另一个保持秘密。,密码学(1/4),当不知道密钥也能在计算上恢复明文时,密文可受到密码分析。如果使用一个脆弱的或是有缺陷的密码函数就会发生这种攻击。,数据完整性经常是借计算密码校验值来实现的。这种校验值可以在一步或多步内导出,而且是密码变量与数据的数学函数。这些校验值与要受到保护的那些数据相关联。,密码是隐蔽了真实内容的符号序列,就是把用公开的、标准的信息编码表示的信息通过一种变换手段,将其变为除通信双方以外其他人所不能读懂的信息编码,这种独特的信息编码就是密码。密码一般用于信息通信传输过程中的保密和存储中的保密。,密码学(2/4),密钥是秘密信息的钥匙,掌握了密钥就可以获得保密的信息。具体来说,密钥是一组信息编码,它参与密码的“运算”,并对密码的“运算”起特定的控制作用。密钥是密码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密码系统中,密钥的生成、使用和管理至关重要。密钥通常是需要严格保护的,密钥的失控将导致密码系统失效。,密码算法是实现密码对信息进行“明”、“密”变换的一种特定的规则。不同的密码算法有不同的变换规则。因此,密码算法也是加密算法、解密算法、签名算法和认证算法等各类算法的统称。密码算法对密码系统的安全性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衡量密码算法的优劣采用的是密码强度的概念。密码强度不高的密码算法极易被对方分析攻破,导致密码系统失灵或被对方利用。为了研究高强度的密码算法,普遍采用数理逻辑的方法,这些方法许多都是数学中研究的课题,属于计算方法问题。计算方法在数学中通常称为算法,这也是将密码变换规则称为密码算法的原因。,密码学(3/4),密码算法的使用就意味着要进行密钥管理。密钥管理包括密钥的产生、分配与控制。关于密码管理需要考虑的要点包括:1)对于每一个明显或隐含指定的密钥,使用基于时间的“存活期”,或使用别的准则;2)按密钥的功能恰当地区分密钥以便可以按功能使用密钥;3)密钥的物理分配和密钥存档。对于对称密钥算法,有关密钥管理要考虑的要点包括:1)使用密钥管理协议中的机密性服务以运送密钥;2)使用密钥体系。3)将责任分解使得没有一个人具有重要密钥的完全拷贝。,密码学(4/4),DSRC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设计与分析(1/4),DSRC通信系统的安全架构与安全体系的设计步骤:1)威胁评估;2)需求分析;3)安全策略;4)安全服务;5)安全机制;6)安全算法;7)详细设计;8)具体实现;9)安全指标;10)安全评估;,DSRC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设计与分析(2/4),DSRC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设计与分析(3/4),DSRC通信系统的安全体系设计与分析(4/4),关键词:保护对象、潜在威胁、攻击形式、安全后果、安全策略、安全服务、安全机制、密码算法、密钥管理、安全体系架构。,1)基本模型;2)安全体系;3)命名与编址;4)管理架构;,小结,Physical Layer: L1,Data Link Layer: L2,Application Layer: L7,三层架构:L1:物理层L2:数据链路层(DLL:LLC+MAC)L3:应用层信道:下行:4个信道,上行:副载波调制2M电子标签:有源、被动式,欧标DSRC通信协议架构,欧标DSRC通信协议应用模型,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1/13),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2/13),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3/13),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4/13),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5/13),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6/13),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7/13),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8/13),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9/13),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10/13),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11/13),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12/13),欧标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13/13),欧标与国标物理层主要参数对比,欧标与国标数据链路层主要特性和功能对比(1/3),欧标与国标数据链路层主要特性和功能对比(2/3),GB/T 15629.2信息处理系统 局域网 第2部分:逻辑链路控制,欧标与国标数据链路层主要特性和功能对比(3/3),欧标与国标数据应用层服务原语T-Kernel,欧标与国标数据应用层服务原语I-Kernel,DSRC应用层结构及服务原语,1、国标的物理层与欧标的物理层差别较大,一个主动式、一个被动式,相关参数的差异主要因此而不同。北京地标物理层继承于国标物理层。2、国标与欧标对相关参数取值范围的限定相似,部分参数区间半开,北京地标在此基础上加以了补充,取值范围更加严格、明确。3、欧标虽然对部分参数的取值没有严格限定,但欧标厂商主要是几个大厂,如Q-Free、Kapsch、Telvent,他们之间对欧标设备技术参数指标的确认,态度是非常开放的,且又共同参加协会组织,后入的以先入的为准,不同厂商的产品的一致性、互操作性较好。4、欧标与国标的MAC层均采用HDLC协议,但在媒介控制和信道资源复用方面,有部分不同。欧标4个信道,被动式,且对TDMA定义的 非常严格,能够较好地实现FDMA和TDD。国标2组信道,主动式,且对TDMA定义的不清楚,理论上也可实现FDMA和TDD,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好。,小结(1/2),5、欧标的RSU支持全双工通信,OBU支持半双工通信,即空中通信资源允许1台RSU同时处理几台OBU。国标的RSU理论上也可支持全双工通信,OBU支持半双工通信,但实际应用效果并不好,实际应用仍是半双工。6、RSU与OBU采用命令-响应的方式进行通信,欧标不能支持RSU-RSU、OBU-OBU的通信,而国标可支持RSU-RSU、OBU-OBU的通信,通信由谁主动发起,欧标是绝对的,国标是相对的。7、应用层方面,几个标准没什么实质的不同。,小结(2/2),一致性声明规范(ICS:Implementation Conformance Statement)ICS proforma for OBUICS proforma for RSE,测试标准,测试规范,测试方法:标准符合性、规范一致性的声明,必须基于严格的测试规范和经过严格的测试,部分符合、全部符合,哪些符合、哪些不符合,都要说明清楚。,不足:标准符合性测试和一致性声明,标准的配置管理:ISP(International Standardized Profiles)IAP:Interoperable Application ProfileThe ISP-concept is specially suited for defining interoperability specifications where a set of based standards can be used in different ways.不同的标准使用者对标准有不同的理解,具有以下特征:ISP应该只引用标准或其他 ISPISP应该确定标准中的可选项,以实现最大的兼容性ISP应该不拷贝标准的内容,以避免非一致性问题的发生ISP确定的内容不可以与标准矛盾ISP应该包括一致性要求,缩小标准的范围定义标准使用的一致性,不足:标准的配置与管理,基于DSRC的应用流程,一般分为三个步骤:1、初始化2、交易3、链路释放,基于DSRC的EFC应用规范,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据:类型、长度、格式、存储、描述、编码2、安全:算法、密钥、填充、规则、截长、补短3、接口4、流程,基于DSRC的应用规范,1、在标准中,使用ASN.1抽象语法进行描述。在实现时,使用PER编码规则进行编码。2、欧标的数据寻址方式:目录、文件、Attribute-ID 国标的数据寻址方式:目录、文件、偏移、长度3、扩展位的定义与使用,欧标定义的更加详细。如 AID、EID/DID、PDU编号、Profile等。4、算法:DES/TDES、CRC16,1、欧标的文件系统和安全系统,根据DSRC实时性应用的需要,自定义的成分较多,灵活性也较好。2、国标的文件系统和安全系统,较多地遵循 PBOC,加了少许的自定义,相比欧标复杂 许多,影响了实时性。,基于DSRC的应用规范数据、安全,基于DSRC的应用规范接口,1、ASN.1:Abstract Syntax Notation One GB/T 16262.1信息技术 抽象语法记法 (ASN.1) 第一部分:基本记法规范 GB/T 16262.2信息技术 抽象语法记法 (ASN.1) 第二部分:信息客体规范 GB/T 16262.3信息技术 抽象语法记法 (ASN.1) 第三部分:约束规范 GB/T 16262.4信息技术 抽象语法记法 (ASN.1) 第四部分:ASN.1规范的参数化对应:ISO/IEC 8824系列标准,2、ASN.1抽象语法类似于C语言、VHDL语言,定义数据的类型、长度、取值、取值范围等。3、类型:BOOLEAN、BIT、BIT STRING、OCTET、OCTET STRING、INTEGER、 STRING、NULL、REAL、Enumerated、SEQUENCE4、长度:BIT(4),SEQUENCE . OF . 5、取值:TRUE、FALSE、INTEGER(0255)6、赋值::=,ASN.1简介(2/2),1、ASN.1编码规则 GB/T 16263.1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1部分:基本编码规则(BER)、正则编码规则(CER)和非典型编码规则(DER)规范 GB/T 16263.2信息技术 ASN.1编码规则 第2部分:紧缩编码规则(PER) 对应:ISO/IEC 8825系列标准,ASN.1简介(1/2),ASN.1与PER实例说明(1/8),ASN.1与PER实例说明(2/8),ASN.1与PER实例说明(3/8),ASN.1与PER实例说明(4/8),ASN.1与PER实例说明(5/8),ASN.1与PER实例说明(6/8),ASN.1与PER实例说明(7/8),ASN.1与PER实例说明(8/8),运政的标准化工作(1/2),1、DSRC通信协议标准体系 (1)L1、L2、L7,标准管理与配置,4份文档; (2)附件中的参数ASN.1抽象描述工作; (3)DSRC协议的一致性测试规范;,2、基于DSRC的电子营运证应用规范 (1)数据、安全、接口、流程; (2)设备级规范、应用模型、BIT级的帧格式;,运政的标准化工作(2/2),1、电子许可证和资格证,IC卡采用什么安全体系,是否要与ETC兼容? 2、 在ETC应用中,对于IC卡,OBU仅是透传COS指令;但在运政应用中,由于运政IC卡存放的数据较多、量较大,且编码分散,不适合DSRC实时应用,可否预读,可否在OBU中二次编码,以便于DSC的实时传输。,运政的IC卡的文件内容和数据格式(1/2),运政的IC卡的文件内容和数据格式(2/2),DSRC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1/8),void INITIALIZATION_request(INT8U ibLID4, sBST *isBST);,struct sBSTINT8U bBID4;INT8U bTime4;INT8U bProfile;struct ApplicationList sMandAppListMAXAPPNUM;INT8U bMandAppListLen;struct ApplicationList sNonMandAppList1;INT8U bNonMandAppListLen; INT8U bProfileList2; /INT8U bProfileListLen;,struct BeaconIDINT8U ManuID; /8bitINT8U IndiID3;/24bit;struct ApplicationListINT8U bAID;INT8U bDID; INT8U bACM128;INT8U bACMLen;,DSRC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2/8),void INITIALIZATION_request(INT8U ibLID4, sBST *isBST)INT8U sp=8,i,j;/LID,这里不检查广播地址的有效性RSUBoradcastSAP.bLID0=ibLID0;RSUBoradcastSAP.bLID1=ibLID1;RSUBoradcastSAP.bLID2=ibLID2;RSUBoradcastSAP.bLID3=ibLID3;/TAPDU,No Mandatory Application 1000 0 mmmif( isBST-bNonMandAppListLen = 0 )RSUBoradcastSAP.txBSTsp+ = TAPDU_InitRequest | 0 x00;elseRSUBoradcastSAP.txBSTsp+ = TAPDU_InitRequest | 0 x08;,DSRC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3/8),/BeaconID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BID0;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BID1;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BID2;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BID3;/Unix Time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Time0;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Time1;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Time2;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Time3;/Profile,这里不检查Profile取值的有效性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Profile;,DSRC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4/8),/Mandatory Application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MandAppListLen;for(i=0;ibMandAppListLen;i+)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sMandAppListi.bAID;if(isBST-sMandAppListi.bAID ,DSRC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5/8),/NonMandatory Applicationif( isBST-bNonMandAppListLen )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NonMandAppListLen;for(i=0;ibNonMandAppListLen;i+)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sNonMandAppListi.bAID;if(isBST-sNonMandAppListi.bAID ,DSRC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6/8),/Profile List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ProfileListLen;for(i=0;ibProfileListLen;i+)RSUBoradcastSAP.txBSTsp+ = isBST-bProfileListi;RSUBoradcastSAP.txBSTLen = sp-8;/TAPDU构造完RSUBoradcastSAP.txTAPDUAddr = ,DSRC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7/8),T-Kernel的传输协议包括9个步骤:a.将SDU转换为PDU;b.将PDU编码;c.分段d.8位位组对齐e.多路复用、拼接和LLC访问f.解多路复用g.并段h.PDU解码、解拼接和 去除插入的0位i.PDU转换为SDU,并按 收件人分发。,DSRC协议栈的设计与实现(8/8),1、有时候为了简化,常常将T-ASDU转化为T-APDU的过程,直接定义为数组,前提是有BIT级帧描述的支持。2、重点是事件驱动和状态机。欧标的应用规范中,都有严格定义状态机、转换条件、步骤。3、相同的参数在不同层之间传递时,考虑实时性的要求,可采用指针传递。4、如果能将DSRC协议栈模块化,那么涉及到DSRC协议开发的工程师,就可以节省很多工作,不需要每个人都对DSRC协议非常了解,同时也可减少每个人在其中发挥的随意性,提高稳定性,减低风险。,小结,CALM M5,European Activities,欧洲DSRC发展趋势,Title & Scope of Standards,CALM M5 = Continuous Air interfaces-Long and Medium Range - Microwave 5 GHzSCOPE: Medium and long range, high speed, air interface parameters and protocols for broadcast, point-point, vehicle-vehicle, and vehicle-point communications in the ITS Sector using Microwave communications in the 5 GHz band, including specifications for Master/Slave and Peer to Peer Communications.,CALM Overall Targets,Support continuous communications Support ITS services and Internet servicesSupport master/slave and peer-peer modesSupport user transparent networking spanning multiple media, media providers and beaconsM5: No harmful cross-interference with regional DSRC standardsM5: Support relevant ASTM / IEEE 802.11 / ETSI Hiperlan modes,NetworkManagement,CALM ARCHITECTURE,SystemManagementEntity(SME),Layer 3NETWORK INTERFACERouting and Media SwitchingISO 21210,Layer 1/23G CELLULARISO 21213,SAP,Layer 1/2CALM M5ISO 21215,SAP,Layer 1/2CALM IRISO 21214,SAP,Layer 1/2 2/2.5G CELLULARISO 21212,EXISTING ITSAPPLICATIONS(e.g. ISO14906, Resource manager),Layer 4-7Application i/f LayerISO 15628,SAP,INTERNET ITSAPPLICATIONS,Layer 4-7INTERNET STANDARDS,SAP,SAP,SAP,PHY, MAC, LLCManagers,SAP,Mobile IPv6,FMIPv6,HMIP6,Regreg6,Scope NP 21215,In-Vehicle App,Sensors and Control,ITS In-Vehicle Network,In-vehicle OEM network,CALMNetwork,Routing,Firewall,Network,OEM G/W,ITS Application,APP. Layer,CALM Network,OBE device,INTERNETSERVICE,Socket,CALM Network,OBE device,APP. Layer,CALM M5 PHY,RESIDENTITS APPLIC.,CALM LLC,IN-VEHICLE NETWORKINTERFACE,IVN DLL,IVN PHY,CALM 5 OBU,Net-work,Routing,CALMNetwork,IVN DLL,IVN PHY,2G Netw,2G DLL,Cellular2G PHY,2G App,CALMNetwork,Routing,CALMNetwork,IVN DLL,IVN PHY,3G Netw,3G DLL,Cellular3G PHY,3G App,CALMNetwork,Routing,IVN DLL,IVN PHY,IVN DLL,IVN PHY,IVN DLL,IVN PHY,IVN DLL,IVN PHY,IVN DLL,IVN PHY,IVN DLL,IVN PHY,IVN DLL,IVN PHY,Connection Mgt,SAP,SAP,SAP,SAP,SAP,SAP,SME,MLMEPLCP/PLME,Scope NP 21215,Vehicle Architecture -1,In-Vehicle App,Sensors and Control,ITS In-Vehicle Network,In-vehicle OEM network,Firewall,Network,OEM G/W,APP. Layer,CALM M5 PHY,RESIDENTITS APPLIC.,CALM LLC,IN-VEHICLE NETWORKINTERFACE,IVN DLL,IVN PHY,CALM M5 OBU,Net-work,Routing,CALMNetwork,IVN DLL,IVN PHY,2G Netw,2G DLL,Cellular2G PHY,2G App,CALMNetwork,Routing,CALMNetwork,IVN DLL,IVN PHY,3G Netw,3G DLL,Cellular3G PHY,3G App,CALMNetwork,Routing,IVN DLL,IVN PHY,IVN DLL,IVN PHY,IVN DLL,IVN PHY,SAP,SAP,SAP,SAP,SME,MLMEPLCP/PLME,RESOURCE MANAGER, ISO14906,CALM NETWORK LAYER FMIPv6,ITS INTERNETAPPLICATION,SocketTCP/UDP,ApplicationInterfaceISO15628,PACKETHOPRUDP,CALM Routing,IN-VEHICLE NETWORK DATA LINK LAYER,IN-VEHICLE NETWORK PHYSICAL LAYER,VEHICLECOMPUTER,SME,Vehicle-VehicleApllication,Scope NP 21215,Vehicle Architecture -2,5 GHz Band Spectrum,Europe,Japan,North Ameri,ISM band,CALM M5,Unlicen. W-LAN,Regionally available: ISM+shared unlicenced,Requested:Global ITS allocation 5.85-5.925,Dedicated ITS (DSRC),Conclusion,The CALM media combination is the next ITS communications systemCALM M5 support services that were not possible before in safety/commercial useCALM M5 work is progressing quickly, and we seek active participation to WG16.1London May 13-14-15 Iceland July 1-2Knut.EvensenQ-F,日标介绍ARIB T75,日标DSRC体系架构,日标DSRC物理层提供7组信道,日标DSRCMAC层采用SynTDMA,日标DSRC-天线设备的类型,日标DSRC-天线设备的类型Type 1,日标DSRC-天线设备的类型Type 2,日标DSRC-天线设备的类型Type 3,日标DSRC-天线设备的类型Type 4,日本(ARIB-STD T75),中国(GB/T),频率带、频道数,5.8Ghz、CH,5.8Ghz、CH,调制方式,ASK/QPSK,ASK/FSK,传送速率,1,024(ASK)/4,086(QPSK)Kbps,500(ASK)/1,000(FSK)Kbps,E.I.R.P,RSEclass1:+30dBmat10mRSEclass2:+44.7dBmat10m OBU: +8+14.8 dBm,RSE:+33dBmOBU:+10dBm,接收灵敏度,OBU :50dBm(ASK) :70dBm(FSK)(链路验证?)RSE : 70dBm,OBU :6039.6 dBmRSEclass1: 65dBmRSEclass2: 75dBm,无应对输入,OBU :70.5dBm,无规定(不规定会有问题),误码率,1010,-5,110,-6,日标、国标物理层主要参数对比,美标介绍ASTM E2213-03,IEEE 802.11p,WA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