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心肺复苏指南ppt课件.ppt
2019版心肺复苏指南,张德玲,急救知识试题及操作标准,百度输入济宁市卫生急救指挥中心打开工作动态,学习心肺复苏的意义,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压力不断增加,长期的亚健康状态,各种急诊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并逐渐年轻化,我国每年约200万人发生猝死,平均每分钟有3-4人,其中 70%死于院外,著名表演艺术家马季、侯耀文、高秀敏均在家中突发心脏病去世,令观众十分惋惜,如果在4-8分内得到急救,病人有可能存活,有谁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进行急救哪?“公众”。为此:我们必须普及急救知识,学会自救、互救。作为医务人员更应该学会正确的急救技术,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世界范围内,每年超过1500万死于心血管疾病,以成为人类死亡原因的主要元凶。美国每年有35万人发生心脏猝死,每天约1000人发生死亡。,心肺复苏的历史,古代的复苏术 1、利用体位复苏:约3500年前,埃及人将溺水患者使用倒挂法,双脚挂在树上,头向下;排除肺内积水,另一方面增加了胸腔压力以助呼气。2、利用刺激复苏:1000年前,针刺人中、羽毛刺激咽部诱发呕吐。3、人工复苏呼吸:公元前800年,口对口救活一个孩子的描述:她伏在孩子的身上,嘴对着孩子的嘴,眼睛盯着孩子的眼睛,手握住孩子的手,用这一方法救活了一名濒死的儿童。4、公元200年左右,华佗在抢救呼吸心脏骤停时,应用了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这是最早的记录。,现代心肺复苏术,1、20世纪50年代,将口对口人工呼吸与胸外按压这两种复苏结合起来,大大提高复苏效果,明确定义为心肺复苏。2、1974年美国心脏协会制定了第一个心肺复苏指南。2、1992年,美国心脏协会提出了生命链。2000年,其操作步骤形成了9步法,2019年,出台了国际心肺复苏指南20192019年10月18日-美国心脏协会公布最新心肺复苏(CPR)指南。现代心肺复苏突出一个早字,早发现、早诊断、早抢救、早期脑保护才是复苏成功的关键。,心肺复苏概念,指对呼吸心跳骤停患者,采取的紧急处理措施(如心脏按压、人工呼吸、快速除颤)使其循环、呼吸和大脑功能得以完全或部分恢复。,心肺脑复苏的意义,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必须在4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血氧供应,直到建立高级生命维持或病人心跳、呼吸恢复为止。70%以上的猝死发生在院前心跳停止4分钟内进行CPR-BLS,并于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ALS),则病人的生存率达到50%.强调了黄金4分钟:通常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有50能救活,4分钟以后再进行心肺复苏,只有10能救活。时间就是生命,心跳呼吸骤停是临床上最紧急的情况,为什么近几年提出心肺脑复苏哪?,大脑缺氧4-6分钟,脑神经元发生不可逆的病理改变,有些患者即便抢救过来也是“植物人”所以一定要进行脑保护。强调黄金4分钟的重要性。04年:我科收治一有机磷中毒病人.,心跳呼吸骤停,原因:1、各种心脏疾病,其中最常见的是冠心病,且70%死于院外。2、突发意外事件:电击伤、溺水、自缢、严重创伤。3、手术及麻醉意外。4、严重的酸中毒、高血钾、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 曾经门诊一低钾患者.5、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和中毒、药物过敏等。,不同地区抢救成功率,美国 30% 华盛顿市区 726%拉斯维急救中心 54%3分钟用上AED 74%中国 1%,公众急救意识,以上数据显示中国公众急救意识相对单薄,没有引起领导高度重视,以北京为例,目前拥有1900多万市民,接受急救知识的比例为150:1,而欧美等发达国家大众急救知识和技能培训率达到2550%,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人可以完成自救或互救,在医护人员到达前,现场就以实施了正确的心肺复苏,加之高效率的急救网络,为后续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大大提高了抢救成功率。,时间就是生命,在常温下心脏停跳:3秒病人感到头晕10秒意识丧失,突然倒地30秒呼吸停止40秒全身抽搐60秒瞳孔散大4分钟开始出现脑水肿6分钟开始出现脑细胞死亡10分钟脑死亡,植物状态 “黄金4分钟”,时间与抢救成功率,6分 4% 10分 0.09%因而将心脏骤停后的4分钟作为心肺复苏的“黄金时间”超过10分钟,几乎无成功的可能,由此可见,当遇到心脏骤停的病人,在医生到达之前,要抓住宝贵时间,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开始抢救时间 成功率,谁能在4分钟内进行心肺复苏,?,一般的民众,家人,朋友或路人医护人员,救护新概念,所以我们不能单纯等待医护人员到现场进行急救,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学习自救互救知识,学习心肺脑复苏术。,2019版高质量心肺复苏 (CPR),以足够的速率和幅度进行按压,保证每次胸外按压后胸廓回弹 各占50%,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的中断,避免过度通气,2019心肺脑复苏指南已经公开发表,该指南框架结构与2019心肺复苏指南基本相似。经过五年的应用实施,有相应的调整!几个最主要变化是:一、生存链:由2019年的四早生存链改为五个链环:,几个数字的变化,速率幅度程序,胸外按压的速率,2019(新):胸外按压的速率为每分钟至少100次,2019(旧):以每分钟大约100次的速率进行按压 30次=18秒,理由:,复苏期间给予的按压总数是心脏骤停后存活与否的重要决定因素,复苏期间给予的按压总数对于神经系统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胸外按压的幅度,2019(新):应将成人胸骨按压至少5厘米,按压时能触到大动脉搏动为有效,或看监护仪波形。比赛按要求做,但临床工作要因人而已,例如:抢救恶液质病人按压时造成肋骨骨折 ;抢救游泳馆一溺水患者按压太浅不起作用.;儿童按压幅度应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婴儿: 4厘米;儿童:5厘米),2019(旧):应将成人胸骨按下大约4至5厘米 ,将儿童胸部按下大约胸部前后径的三分之一或一半,理由:,通过按压,能够为心脏和大脑提供重要的血流以及氧气和能量,如果给出按压幅度的多个推荐值,可能会导致理解困难,所以现在只给出一个建议的按压幅度,儿童胸部X线研究表明,可能无法按下胸部前后径的一半,2019心肺复苏指南推荐按照英文字母C、A、B、D的顺序进行。C胸外按压;A开放气道;B人工呼吸; D电除颤,2019(新):在通气之前开始胸外按压,2019(旧):从开放气道开始,检查是否能够正常呼吸、然后进行2次人工呼吸后进行30次胸外按压,之后再进行2次呼吸,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代替A-B-C,理由:,大多数院外心脏骤停患者没有接受任何旁观者进行心肺复苏。这可能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但其中一个障碍可能是A-B-C程序,该程序的第一步是施救者认为最为困难的步骤,即开放气道并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先进行胸外按压,可能会鼓励更多施救者立即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对院外成人心脏骤停的研究表明,如果有旁观者尝试进行胸外按压,比不进行胸外按压,可以提高生存率,胸外按压几乎可以立即开始,而摆好头部位置并尽可能密封以进行口对口或者气囊面罩人工呼吸的工程则需要一定时间,心肺复苏程序变化:C-A-B代替A-B-C,特殊情况下,如:溺水.气道梗阻,窒息,新生儿,心肺复苏仍需要ABC.特别强调这类病人抢救时间一定要长。一溺水女孩抢救1个多小时心跳才恢复。,启动急救系统,2019(新):医务人员在查看患者时应检查其有无反应,以确定其是否有呼吸或呼吸是否正常,2019(旧): 医务人员在发现无反应患者后启动急救系统。然后,施救者回到患者身边,开放气道并检查患者有无呼吸或者呼吸是否正常,理由:医务人员不应延误启动急救系统,同时还应获得两点信息:施救者检查患者有无反应以及有无呼吸或者呼吸是否正常,取消“看、听和感觉呼吸”,2019(新):取消心肺复苏程序中的“看、听和感觉呼吸”在进行30次按压后,开放气道并进行2次人工呼吸,2019(旧): “看、听和感觉呼吸”过于用于在开放气道后评估呼吸,理由:医务人员检查反应以发觉心脏骤停症状时会快速检查呼吸,按压:呼吸=30:2但要强调的是:如是两人抢救:按压者要持续按压,呼吸8-12次/分,潮气量500-600毫升,不需要同步,各不干涉。2分钟交换一次,时间不超过5秒。,2019版心肺脑复苏操作步骤,检查患者反应轻拍打患者肩部,大声询问:喂!您怎么了?,婴儿意识判断方法,拍打婴儿足底,观察有无反应。,判断心跳、呼吸是否停止 1)触摸颈动脉搏动:可用食指及中指指尖先触及气管正中部位,然后向旁滑移23cm。在胸锁乳突肌内侧轻轻触摸颈动脉是否有搏动。2)同时观察呼吸:胸廓有无起伏。3)注意点:触摸颈动脉不能用力过大,以免颈动脉受压,妨碍头部供血;检查时间不要超过10s;注意避免触摸感觉错误(将自己手指的搏动感觉为患者脉搏);判断应综合审定,如无意识、皮肤粘膜发绀、双侧瞳孔散大,再加上触不到脉搏,即可判定。,非专业抢救人员不需判断患者心跳或呼吸,如患者无意识,呼吸微弱或间断呼吸,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呼吸微弱的患者80%心脏已停止。,启动急救网络(EMSS),如果患者没有反应,立即启动EMSS,如有可能取得AED(自动体外除颤仪)。,立即胸外按压1)按压胸骨中下1/3交界处(相当于两乳头连线中 点)。2)患者应仰卧于硬板床或地上。3)快速确定按压部位,将掌根重叠放上,使手指脱离胸壁。,一手的掌根紧贴在按压部位上,双手重叠握紧,双臂绷直,双肩在病人胸骨上方正中,垂直向下按压,按压力量应足以使胸骨下沉大于5厘米,压下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壁。反复操作,频率大于100次/分钟。,开放气道,非专业急救人员:无论患者有无外伤,使用仰头抬颏法。非专业急救人员难以学习和使用托下颌法,不再建议其掌握。,专业急救人员,患者无头颈外伤证据时采用仰头抬颏法。怀疑患者颈椎损伤时,采用托下颌法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时每次通气维持时间应超过1秒。建议每次通气量500600mL(6-7ml/kg),潮气量足够,强调应产生明显的胸廓起伏。避免深吸气。如果是人工气囊给气为气囊的1/4双人CPR时如果人工气道已建立,人工通气按810次/min频率进行,不需与胸外按压协调,通气时不应中断按压。,电击治疗,在发生有目击者心脏骤停概率相对较高的公共场所(例如,机场、赌场和体育场馆等)推广AED项目,如果任何施救者目睹发生院外心脏骤停且现场有AED,施救者应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并尽快使用AED,进行单次电击后立即心肺复苏而不是连续三次电击以尝试除颤,儿童患者,可以使用2至4 J/Kg的剂量作为初始除颤能量,但为了方便进行培训,可以考虑使用2 J/Kg的作为初始剂量。对于后续的电击,能量级别应至少为4 J/Kg,但不超过10 J/Kg或者成人最大剂量,非同步直流电除颤,早期除颤在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复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类患者能存活的要素包括:有医护人员及早到达现场;及早心肺复苏;及早除颤;及早加强治疗。,除颤必须及早进行的原因:1)大部分(80%90%)成人突然非创伤心跳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室颤;2)除颤是对室颤最有效的治疗;3)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的机率迅速下降,每过1min约下降7%8%;4)室颤常在数分钟内转变为心脏停搏,则复苏成功的希望很小。,除颤器的应用:1)体位:患者平卧于病床上,将胸前衣物解开并移走其他异物,特别是金属类的物品,如项链、纽扣等。2)电极板的准备:电极板上均匀涂上导电糊,或包裹45层纱布后在盐水中浸湿。3)电极板的位置:一个电极板置于右锁骨内侧正下方,另一电极板放在左乳头的左下方,两个电极的距离至少在10cm以上。,5)具体步骤:a. 打开除颤器,设置到非同步位置,选择能量并开始充电,充电结束后以1012Kg将电极压于胸前壁上,尽量使胸壁与电极板紧密接触,以减少肺容积和电阻b. 双手同时按压放电开关,电击。2019国际心肺复 苏指南指出:连 续三次单相波除 颤改为仅一次双 相波电击。,电除颤能量的选择,双相波除颤仪:150200J单相波除颤仪:一次能量给与360J,气管内插管,可有效地保证呼吸道 通畅并防止呕吐物误 吸连接呼吸机或麻醉机 予以机械通气及供氧,时间要求,2分钟完成5个循环的CPR,每隔2分钟更换一次人员,每隔2分钟检查心率一次。中断时限:检查心率中断5秒,人员更换中断5秒,气管插管中断时间10秒,检查脉搏中断时间10秒,除颤中断时间15秒。,心肺复苏的药物治疗,给药途径1)静脉内给药:初期复苏期间一般多用上腔静脉系统静脉内给药。肘正中V、颈内V。2)经气管支气管树给药:亦可快速有效吸收。因气管插管比开放静脉快,故早期插管十分有利。可将必要的药物适当稀释10ml左右,注入气管支气管树。3)骨髓内给药:最适用于1岁以内的婴儿。,常用药物1)肾上腺素:目前建议的剂量仍为肾上腺素1mg静脉内推注,每35min一次;另外肾上腺素的应用愈早愈好。2)垂体后叶素:40u相当于1mg肾上腺素,用于肾上腺素不敏感者。临床早已取消“心脏新三联、心脏旧三联”之说。,阿托品:不再建议在治疗无脉性心电活动(PEA)/心搏停止时常规性的应用,建议输注增强节律的药物,作为有症状的不稳定型心动过缓进行起搏治疗的替代方法之一,3)多巴胺:剂量不同产生的效果不一样,抢救危重病人,先按5ug/kg/分静滴,加入5%GS,然后递增至20-50ug/kg/分。,4)胺碘酮(Amiodarone,可达龙)属抗心律失常药物。2019指南更加突出了胺碘酮作为治疗各种心律失常的主流地位,更适宜于严重心功能不全患者的治疗,用法:心脏骤停患者初始剂量为300mg溶入2030ml生理盐水或葡萄糖内快速推注,35min后再推注150mg,维持剂量1mg/min持续6h。一般建议每日最大剂量不超过2g。,5)纳洛酮:呼吸兴奋剂,阿片受体拮抗剂,拮抗该药引起的呼吸抑制,促使病人苏醒。使用安全、可靠。可明显降低心室肌细胞早期凋亡的发生。静脉通路建立后,应尽早静注纳洛酮2.0mg,以后每半小时注射2.0mg,儿童酌减。,基本取消原来的“呼吸二联”,利多卡因:临床上抢救病人不建议使用,因为它可以导致复苏的心脏停跳。可以.,团队复苏,2019(新):基础生命支持流程中的传统步骤是帮助单人施救者区分操作先后顺序的程序。进一步强调以团队形式给予心肺复苏 。,2019(旧): 基础生命支持步骤包括一系列连续的评估和操作。流程图的作用是通过合理,准确的方式展示各个步骤,以便于每位施救者学习,记忆和执行,理由:因为大多数急救系统和医疗服务系统都需要施救者团队的参与,由于不同的施救者同时可完成多个操作。例如,一名施救者启动急救系统,第二名施救者开始胸外按压,第三名施救者则提供通气或者找到气囊面罩以进行人工呼吸,第四名施救者找到并准备好除颤器,团队复苏,多人配合位置,: 医生 指挥者 护士 人 护士 护士,培训、实施和团队,技能联系和重新评估的两年间隔时间过长,学习要做到精通,克服进行操作的障碍,学习给予成人高级生命支持和儿童高级生命支持时的团队工作技能,不需要进行AED使用培训,复苏计划的持续质量改进,简化的高级生命支持流程及新流程,2019(新):传统的心脏骤停高级生命支持流程经过简化和综合,以强调高质量心肺复苏的重要性,并强调应在心肺复苏的非中断期间组织高级生命支持操作,2019(旧):2019版指南中也引用相同的优先顺序。在方块和箭头组成的流程图中,按顺序列出在复苏过程中执行的关键操作,在恢复自主循环后根据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逐渐降低吸氧浓度,2019(新):在恢复自主循环后,应该将吸氧浓度(FiO2)调整到需要的最低浓度,以实现动脉氧和血红蛋白饱和度94%,旨在避免组织内氧过多并确保输送足够的氧,2019(旧): 未提供有关取消吸氧的具体信息,理由:实际上,应尽可能将氧和血红蛋白饱和度保持在94%至99%之间。虽然2019年美国心脏病协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急救指南的成人高级生命支持工作组并未发现足够证据来建议具体的撤离吸氧方案,但近期研究表明,恢复自主循环后组织内氧过多会产生有害影响。如上所述,血氧饱和度为100%可能对应的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O2)为大约80至500mmHg之间的任意值,心肺复苏的有效指标,自主呼吸及心跳恢复 可听到心音,触及大动脉搏动,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房性或交界性心律,即使为心房扑动或颤动也是自主心跳恢复的表现。瞳孔变化 散大的瞳孔回缩变小,对光反射恢复。按压时可扪及大动脉搏动。收缩压达8Kpa以上。发绀的面色、口唇、指甲转为红润。脑功能开始好转的迹象。,终止复苏的指标,复苏成功:自主呼吸及心跳已恢复良好,转入下一阶段治疗。复苏失败:自主呼吸及心跳一直未恢复,脑干反射全部消失,心肺复苏操作已达30min以上,心电图成直线,医生判断已临床死亡。特出情况:溺水、触电、新生儿抢救时间应延长1-2小时。例如:进修期间抢救2小时心跳恢复,无任何后遗症。,长程生命支持,长程生命支持是指自主循环和呼吸恢复后继续采取一系列措施,确保脑功能的恢复,同时继续维护其他器官的功能。,脑复苏改善脑灌注:适当应用血管活性药物升高血压。降温:常用物理降温,体温不能低于31。脱水:20%甘露醇、呋塞米、地塞米松等。防止抽搐:异丙嗪、地西泮等。高压氧治疗。,心脏骤停后治疗,2019(新): “心脏骤停后治疗”是2019版指南中的新增部分,旨在提高恢复自主循环后收入院的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存率,治疗应包括低温治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脑电图检查等,2019(旧):2019版指南中的高级生命支持部分包括心脏骤停后的治疗。建议采取低温治疗,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以优化血流动力学,呼吸和神经系统支持,确定并治疗可逆的骤停病因,维护其他器官功能循环功能呼吸功能肾功能胃肠功能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忠告,在抢救病人时,一定要做到“急、准、稳”,无论你做得如何,记录时一定要正确!,结束语,急救技术是一项投资少,见效快的公益性活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安康为本,生命至上。人类渴望安宁,世界呼唤平静。希望大力推广急救知识,做到人人敢救,人人能救,自救是本能,救助他人是良知!心肺复苏是患者见上帝的最后一道关口,希望我们把这道关把好,让生命之花在我们手中再次绽放!,2019年心肺复苏视频大家看一下,本次课程结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