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杜自强ppt课件.ppt
蜀 道 难,唐李白,蜀 道 难,对象,情感,广义上的蜀道,指古代蜀地与其他地方相连的主要道路。以成都为原点看: 自成都向北,由陕入蜀的,有翻越秦岭到汉中的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道(古时汉中属蜀国),有从汉中翻越大巴山入蜀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又称洋巴道),有由甘肃入蜀的阴平道; 自成都向西,有连接西藏通西域的茶马古道; 成都以南,有由云南入蜀的五尺道和在此基础上拓展可通向南亚的西南丝绸之路; 成都以东,有自三峡溯长江而上的水道。,地理上的蜀道:,地理上的蜀道:,狭义的蜀道,是古代由长安通往蜀地的道路。是指翻秦岭过巴山、连接陕西西安和四川成都的道路,由关中通往汉中的褒斜道、子午道、陈仓道、傥骆道以及由汉中通往四川的金牛道、米仓道、荔枝道等组成。,写作背景,唐代蜀中商业经济极为发达,入蜀的人乐不思返,而没有认识到这一地区形势险要,自古为封建割据之地,随时有发生叛乱的可能。 这首诗大约是开元十九年(731)李白初入长安之作。蜀道难是乐府古题,古辞都以蜀道险阻为内容,寓有功业难成之意。正是这一点,触动了李白初入长安追求功名未成的心事。当友人王炎入蜀时,他便用这一古题写诗送别友人。诗中极力描绘入蜀道路的艰难险阻,表达对蜀中军阀割据作乱和友人旅蜀安危的担忧,更借此抒发世道艰难,志士功业难成的悲愤。,课文研读,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第一段,惊叹声,蜀方言,表示惊讶的声音。,语气词,高,主谓间,取独,介词,表比较,唉呀呀!多么高峻伟岸!蜀道难行,简直比上青天还难。,诗歌以三个叹词,一句惊叹开头,有什么妙处?,诗以惊叹发端,未语先嗟,直抒情怀。在极尽的夸张中,在叹词的前呼后拥中,实词“危”和“高”得到了无以复加的渲染,给全诗定下了一个基调,树立了一个不同凡响的标格,具有先声夺人的气势。,诗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夸张、比喻、对比 诗人没有对蜀道作静态的描摹,而是抛出了一个动态的对比:“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李白虽然在谈论“蜀道难”这个传统的话题,却能推陈出新,创造出奇妙的比喻,令人为之一振。,课文研读,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第一段,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传说中古蜀国两位国王的名字,渺茫遥远的样子,多么,指古史传说悠远难详,传说中蚕丛和鱼凫建立了蜀国,开国的年代实在久远无法详谈。,那,秦的关塞,指秦地。秦地四周有山川险阻,故称四塞之地,人员往来,(无),从那时起约有四万八千年的时间,秦蜀被秦岭所阻从不沟通往来。,秦蜀不相通,中间也没有人住。,对着,向着,太白山,又名太乙山,高山间的低缺处,只有鸟能飞过,飞过,山顶,(长安)西边的太白山有条鸟能飞过的小道。从那小路走可飞过峨眉山顶。,追溯蜀秦隔绝、不相交通的漫长历史,课文研读,第一段,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典故,非常陡峭的山路,栈道,山崩地裂蜀国五壮士被压死了,两地才有天梯栈道开始相通连。,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螭即龙,可作一方之标识的最高峰,有漩涡的河流,上有挡住太阳神六龙车的山巅,下有激浪排空迂回曲折的大河。,定标,路通了,引用古蜀国的传说和“五丁开山”的故事有什么作用?,不通人烟有鸟道地崩山摧壮士死,无路,有路,艰难的形成历史侧面表明蜀道之难,以神话寻根,增加了蜀道的历史感和神秘色彩,引人入胜,表现了蜀道的高峻。,蜀道的险峻,课文研读,第一段,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黄鹄(H),善飞的大鸟,定语后置,善于高飞的黄鹤尚且无法飞过,最善攀援的猿猴要想翻过也愁于攀援。,蜀山中最善攀援的猴类,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青泥岭,山多云雨,行者屡逢泥淖,故号,曲折回旋的样子,盘绕,山峰,青泥岭的路是多么的曲折,百步之内竟有九个弯萦绕着山崖转。,反衬蜀道之难行,mn):用手摸,参(shn)、井是二星宿名。古人把天上的星宿分别指配于地上的州国,叫做“分野”,以便通过观察天象来占卜地上所配州国的吉凶。参星为蜀之分野,井星为秦之分野。,屏气不敢呼吸,胸,徒,空/因此,(到高出)伸手就能摸到星辰,仰头就能碰到天,吓得用手抚胸空叹息。,从行人的角度表明蜀道之难,第一段梳理,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横绝峨眉巅,壮士死相钩连,上下,动物,青泥岭,追溯无路的历史,有路,强调山势高峻,强调山势高峻,强调道路崎岖,扪参长叹,强调山势高峻与道路崎岖,开辟道路之艰难,路况,难行,难,中心句,以感情强烈的咏叹点出主题,为全诗奠定了雄放的基调,课文研读,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第二段,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向西,由长安入蜀,害怕可怕,险恶陡峭的山壁,好朋友呵请问你入蜀西游何时回来?我担心那可怕的岩山栈道你难以登攀!,大声啼鸣,只见那悲伤的鸟儿在古树上哀鸣啼叫;雄雌相随飞翔在林间。,杜鹃鸟,又听说,在月夜那杜鹃鸟的啼叫声,能让在空荡的山谷中的人愁思无限。,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代脸色,使动用法,蜀道真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叫人听到这些怎么不脸色突变?,课文研读,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第二段,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距离,满,一路连绵的山峰离天还不到一尺;山上的枯松像倒挂倚贴在绝壁之间。,hu):喧闹声,ng)水冲击石壁发出的响声,此作动词,冲击,使滚动,激流、瀑布飞泻而下,争相喧闹着;流水冲击山崖,巨石滚滚而下,山谷中发出鸣雷般声响。,那,感叹声,你,那去处恶劣艰险到了这种地步;唉,你这个远方的客人,为了什么要到那险要的地方?,第二段梳理,问君何时还巉岩不可攀,关心和担心朋友,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蜀道难, 凋朱颜,连峰枯松飞湍瀑流,险胡为乎来哉,以动衬静,动静结合,渲染山中空旷可怖的环境和惨淡悲凉的气氛,表现蜀道之难,慨叹友人何苦要冒此风险入蜀,写景,写景,抒情,抒情,借景抒情,过渡句,这一段与第一段相比,描写的角度有什么不同?,第一段主要是虚写,把自然力加以“神化”;这一段则是实写,更贴近了游人的实际。,课文研读,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第三段,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都是形容山势高大雄峻的样子,人,守,剑阁那地方高俊险恶,只要一人把守关口千军万马都难以攻克。,如果,同“非”,喻叛乱者,驻守的官员若不是自己的近亲;难免要变为豺狼踞此为非造反。,清晨你要提心吊胆地躲避猛虎;,傍晚你要警觉防范长蛇。,吸,豺狼虎豹磨牙吮血真叫人不安;毒蛇猛兽杀人如麻即令人胆寒。,课文研读,第三段,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成都,锦官城虽然说是个快乐的所在;但如此险恶还不如早早地把家还。,叹息,蜀道太难走呵简直难于上青天;侧身向西望令人不免感慨与长叹!,第三段梳理,剑阁峥嵘万夫莫开,所守匪亲化为狼豺,朝虎夕蛇杀人如麻,锦城云乐不如还家,蜀道难, 长咨嗟!,蜀地军事形势,蜀地政治意义,社会形势险恶,规劝友人离开,第三节,写剑阁险要,想象杀人惨景,来感叹蜀道的高峻、艰险、可畏。,如果说高山还可以绕过,绝壁还可以躲开,那么蜀中要塞剑阁又怎么能回避呢?它绵延三十多里,群峰如剑,两山如门,形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至此,诗人在诸多自然险情报告中,又引进了人的因素,增加了对可能出现的恶劣社会环境的预警。,如何理解“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课本中的注释是一种解释,即“守关的将领倘若不是(自己的)亲信,就会变成叛乱者”,这样,把“狼与豺”理解为“比喻叛乱的人”,而“化为狼与豺”的就是指守关的将领了,这样理解比较曲折隐晦。另一种解释是,“狼与豺”比喻异类,“化为狼与豺”是指死亡,即不复为人之意,其主语是“友人”。这种理解比较直接。,“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如何理解这几句诗的诗意?,用了“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应该译为“早晨和晚上时刻要躲避猛虎长蛇,它们磨牙吮血,杀害的人多如乱麻”。(同木兰诗“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这几句诗主要是用夸张的手法极写蜀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险恶,奉劝友人不可以久居,不是实指。,“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四个短句,危言耸听,迷离恍惚,亦实亦虚,亦虚亦实,令人捉摸不定,让人不寒而栗,而总归为“凶险”二字。,全诗为什么反复咏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话对诗意的转折和抒情的变化有什么作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既是作者咏叹的主题,也是诗意转折和抒情变化的标志。它在第一段出现,像晴天霹雳震撼人心,开启出一篇“奇之又奇”的文字;在第二段出现,承前启后:承接前面的“畏途巉岩不可攀”,引发后面的“其险也如此”;在第三段出现,曲终奏雅,再三致意,其殷切关心之意,溢于言表。从形式上看,每次呼出这句话,都完成了一种韵律的转换,即抒情、议论和描写之间的交替。,“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句诗出现了三次,有什么作用?,反复出现,一唱三叹,像一首乐曲的主旋律一样激荡读者的心弦。,开头一句,领起全文,叹蜀道之高,为全文奠定雄放的感情基调。 中间一句,叹蜀道 之险,强调主旋律,把诗歌推向高峰。 结尾一句,叹蜀中战祸之烈,照应题目、开头,给人强烈的感叹。,巴蜀在秦陕的南面,本诗如何说“问君西游何时还”,如何说“侧身西望长咨嗟”?,这是当时的习惯说法。从长安入蜀,先要西行一段,然后南折。古人宏观的地理观念比较淡薄,故而形成了这样的表达习惯。唐诗中写由长安入蜀而称“西去”的比比皆是,而称唐玄宗逃亡到蜀也称为“西巡”“西幸”或“西迁”。,诗人怎样表现蜀道的雄奇险峻?“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一句贯穿全文。,1、从历史的角度极言蜀道之难。 诗的开头叙述蜀道的来历是什么? 不与秦塞通人烟 鸟道 地崩山摧壮士死,引用五丁开山的传说有什么作用? 点染神话色彩,引人入胜 从开山时作出的重大牺牲的角度言开辟蜀道的艰难,2、从山势高危的角度写蜀道之难。,六龙回日(神话)群山挡日万仞深渊,急浪回旋,上下对举虚实结合,黄鹤不得过猿猱愁攀援,反衬夸张,青泥岭山路九曲,行旅艰难人行其上的艰难情状和畏惧心理,细节描写,3、从行人的角度写蜀道之难。,4、从环境的角度烘托蜀道之难。诗人给这个“畏途”营造怎样的气氛?,“悲鸟号古木,子规啼夜月。” 使人闻声失色,渲染旅愁和蜀道上悲凉荒寂的环境气氛,有力地烘托蜀道之难。,5、从风光奇险的角度写蜀道之难。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夸饰山峰之高,绝壁之险,渲染惊险的气氛。,6、从现实的角度写蜀道之难。,剑阁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守 化为狼与豺杀人如麻,这一段包括哪些内容?联系时代背景说说诗人这样写的意图。,突出剑阁的险要,易守难攻,历史上在此割据称王不乏其人。从而引出对政治形势的描写,化用张载的语句,劝人引以为戒,警惕战乱发生。揭露蜀中豺狼的“磨牙吮血,杀人如麻”,既写猛兽,又影射政治凶煞,一语双关。唐宝初年,太平景象的背后正潜伏着危机,作者这样写是要提醒人们注意世事、时局,表明国事的忧虑与关切。,整体把握,一叹 高: 蜀道来历 难 行: 蜀道高峻 二叹 险: 景物凄凉何时还 可 畏: 山水险恶 三叹战祸之烈:剑阁险要 申戒:杀人残景早还家,照 应,分析诗歌艺术特色,一、大胆的夸张(雄伟奇险、强烈深刻) 写蜀道难、写山高峻 、写激流瀑布、写蜀地历史、写人的惊恐 二、奇特的想象(心游万仞、思接千载) 写历史传说、写人惊魂未定、写山高阻日(神话故事六龙回日)、写黄鹤之飞、写连绵高峰,三、强烈的感情(赞叹惊异、震撼人心) 反复出现的惊叹、磅礴的气势、深刻的感受、强烈充沛起伏动荡变化多端的情绪。,四、变幻的语言(长短不齐、纵横崛崎) 全诗句子有三字、四字、五字、七字、九字,前半部分多用长句,气势畅达夸张表现蜀道的高山险川;后半部分写剑阁险恶,多用四字句,跳荡有力,表现惊恐情绪。,如何把握这首诗的艺术特点?,蜀道难作为李白的成名作,其成就主要在于艺术方面。现存资料表明,李白没有由秦入蜀的经历,可见蜀道难纯系想象之辞,不过是借送友人入蜀,展开想象的翅膀,作了一番升天入地的艺术之旅。想象之丰富,比喻之奇特,笔法之夸张扬厉,韵律之流转华美,应该是本诗主要的艺术特色。,与李白同时代的诗评家殷璠称本诗“奇之又奇”,试以第一段为例,说说诗人展开了哪些艺术想象,奇在何处。,想象之奇:对蜀王开国的遥想,对“五丁开山”的叙述,对蜀道山高水急的描绘,诗人借助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展开想象,给“蜀道难”的命题增添了神秘色彩;夸张之奇:夸大险情,令人触目惊心;陪衬之奇:用飞鸟猿猱来做陪衬,写它们的无计可施,来反衬人行的艰难。由于想象丰富和写法独特,就创造出了一个“奇之又奇”的艺术世界。,五丁开山,蜀王本纪中记载了一个关于蜀道的神话。据说当年秦惠王时,蜀王部下有五个大力士,称为“五丁力士”。他们力大无穷。于是秦惠王送给蜀王五个美女,蜀王就命五丁力士移山开路,迎娶美女。在回行路上,见一条大蛇蹿入山洞,五丁力士上前拉住蛇尾,用力往外拖,忽然地动山摇,山岭崩塌,压死了五丁力士。秦国的五个美女都奔上山去,化为石人。,华阳国志蜀志:相传秦惠王想征服蜀国,知道蜀王好色,答应送给他五个美女。蜀王派五位壮士去接人。回到梓潼(今四川剑阁之南)的时候,看见一条大蛇进入穴中,一位壮士抓住了它的尾巴,其余四人也来相助,用力往外拽。不多时,山崩地裂,壮士和美女都被压死。山分为五岭,入蜀之路遂通。,这个神话,反映了古代为打开秦蜀通道,凿山开路,牺牲了不少人。,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二十八宿,二十八星宿是古代天文学家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它把南中天的恒星分为二十八群,且其沿黄道或天球赤道(地球赤道延伸到天上)所分布的一圈星宿,它分为四组,又称为四象、四兽、四维、四方神,每组各有七个星宿,自西向东排列为:东方苍龙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北方玄武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西方白虎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南方朱雀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剑门关在广元市南45公里处。是蜀道上最重要的关隘。山脉东西横亘百余公里,72峰绵延起伏,形若利剑,直插霄汉。连山绝险,独路如门,素有“剑门天下雄”之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