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超外差式接收机ppt课件.ppt

    • 资源ID:1368577       资源大小:2.33MB        全文页数:45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超外差式接收机ppt课件.ppt

    4.1.2 无线信号接收电路的主要技术指标,接收电路的主要技术性能指标如下:,(1)信噪比,接收机输出信号中的有用信号功率电平与噪声信号功率电平的比值,称为接收机信噪比,用符号SNR(Signal-noise ratio)表示,信噪比是衡量接收机输出信号质量的重要指标,用分贝表示,(2)接收灵敏度,接收机输出信号信噪比达到一定要求且输出功率不小于音频额定功率的50%的情况下,输入端所需的最小信号电平称为接收机的灵敏度。 请思考:提高增益,能否提高接收灵敏度?,(3)选择性,常用的接收电路可分为: *直接放大式接收电路*超外差式接收电路*二次变频接收电路 *放大器顺序混合型接收电路,其中,直接放大式接收电路又可以分为:(1)直接检波式接收电路 (2)高放式接收电路 (3)超再生式接收电路,1、直接放大式接收电路,(1)直接检波式接收电路,输入调谐电路用来选择所要接收的信号,将调谐回路的谐振频率调整到与待接收的信号频率相等,则只有该频率的信号才在输入回路中形成较大的电压,然后进行检波和低放。其特点是没有高频放大环节,是一种最简单的无线电接收电路。这种电路适用于输入信号较强的情况,例如接收本市无线电调幅广播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接收方案。,直接检波式电路由接收天线、输入调谐电路、检波电路和低放电路组成,如图所示。,1、直接放大式接收电路,(1)直接检波式接收电路-实例,元器件型号、数值如下:C1型号为CBM-223P,这是一只双联可变电容,图4.2仅使用其中的一联,VD1为2AP9,C2=100pF,C3=10F,C4=0.047F,C5=10F,C6=100F,C7=0.1F,C8=220F,C9=0.1F,R1=470k,R2=10,RP1=470k,喇叭阻抗8。,集成功率放大电路LM386组成调幅广播收音机的实际电路图。,1、直接放大式接收电路,(2)高放式接收电路,用于近距离无线遥控时,发射电路离接收电路较近,来自接收天线的信号经调谐回路选择,选出特定频率的已调信号,经高频放大电路放大,达到检波电路所要求的幅度,经检波电路检出基带信号,最后经低频放大后输出。,高放式接收电路由天线、调谐电路、高频放大电路、检波电路和低频放大电路组成。与直接检波式电路相比,增加了高频放大电路,因此适用于输入信号相对较弱的场合。,1、直接放大式接收电路,(2)高放式接收电路-实例,电路的特点是低电压、低功耗,可用电池供电。,电感L1为绕制在磁棒B上的线圈,C1为可变电容,型号CBM-223P(使用其中的一联),RL为耳机,A1为收音机集成电路MK484。,L1和C1组成频率可调的谐振回路,频率调节范围即为中波广播范围。 接收到的高频已调信号输入MK484,经高频放大并检波,从3脚输出的即为音频基带信号,经VT1组成的共射极放大电路放大,驱动耳机发声。,4.2 混频器原理及超外差式接收机,返回,传统直接式接收机的缺陷,收音机、电视接收机等无线电接收设备(以下简称接收机),需要接收许多电台发送来的高频调制信号,若接收机将接收到的这些信号直接放大还原,将会出现灵敏度低、选择性差、接收机结构复杂等问题,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传统直接式接收机的缺陷,1、接收机要能接收所有电台,且还原出来的声音、图像质量均好,若接收机把接收到的高频信号直接放大还原,那么,接收机必须由几十套回路组成,这样接收机的体积将呈几倍甚至十几倍的增加,且电路设计制造和调整都困难。,传统直接式接收机的缺陷,2、高频放大器增益较低,因为频率越高,放大器越不稳定,只有适当降低增益;对不同电台发出的高频信号难以实现多级放大,因为每级放大器都需要调谐,不方便且选择性不高。因此,若接收机采用直接放大高频信号的方式,不可能使接收机灵敏度、选择性做得很好。,超外差式接收机发展历程,超外差原理最早是由E.H.阿姆斯特朗于1918年提出的。 这种方法是为了适应远程通信对高频率、弱信号接收的需要 这种接收方式的性能优于高频(直接)放大式接收,所以至今仍广泛应用于远程信号的接收,并且已推广应用到测量技术等方面。,超外差式接收机,变频电路,优点: (1)对一个固定频率进行放大,容易获得较大且稳定的放大倍数,因而能提高接收电路的灵敏度; (2)中频的频率是固定的,采用陶瓷滤波器、声表面波滤波器等性能优良的器件,能显著提高接收电路的选择性; (3)增加自动增益控制(AGC)电路,使电路能用于接收各种不同强度的信号。缺点: 电路复杂,且存在一种特有的干扰镜像干扰,在讨论变频原理和电路时,我们将详细介绍什么是镜像干扰。,超外差接收的优缺点,4.2.2 外接天线与输入调谐电路的连接,1、直接耦合方式,直接将天线连接入输入回路。由于天线与地之间形成的电容C0与LC回路相并联,使回路Q值下降并导致失谐,因此在实际接收电路中很少使用。,4.2.2 外接天线与输入调谐电路的连接,2、电容耦合方式,天线通过耦合电容C1与输入回路相连接的方式称为电容耦合方式,如图所示,电容C1的容量一般取1030P。,因电容C1的容量取得小,与天线形成的电容C0串联后减弱了天线对输入回路的影响。缺点是C1的容抗随频率变化,高频端传输系数大,低频端传输系数下降,影响低频端信号接收,,4.2.2 外接天线与输入调谐电路的连接,3、电感耦合方式,电感耦合利用绕在磁棒上的电感线圈L1将无线信号耦合给调谐回路,如图所示。,电感耦合也存在传输系数随信号频率变化的问题,低频信号传输系数较大。不过电感耦合时传输系数随频率变化比较缓慢,因此这种耦合方式用得比较多。,4.2.2 外接天线与输入调谐电路的连接,4、电感-电容耦合方式,在电感耦合的同时再通过电容C1实现无线信号耦合,所形成的耦合方式称为电感-电容耦合方式,如图所示。,天线与调谐回路之间既有电容耦合,又有电感耦合,电感耦合对低频信号传输有利,电容耦合对高频信号有利,综合的结果,可以在整个接收范围内得到比较均匀的传输系数。,4.2.2 外接天线与输入调谐电路的连接,三种耦合方式传输系数比较,电容耦合高频端传输系数大,低频端传输系数下降; 电感耦合低频信号传输系数较大,不过电感耦合时传输系数随频率变化比较缓慢; 电感-电容耦合时传输系数变化最为平稳,因此,在一些高性能的接收机中都采用这种耦合方式。,混频的作用为使高频信号经频率变换后所携带的有用信息保持不变,要求电路仅将高频信号的各个频率分量搬移至新的频域,而各分量的频率间隔和相对幅度保持不变,这个过程称为混频。,4.5.1 混频器原理,1. 混频器的变频作用,混频器是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是一个三端口网络,本地振荡信号,一个中频输出信号:,两个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关系:,的包络形状相同,频谱结构相同,只是填充频谱不同,即,其中心频率:,其中,返回,休息1,休息2,uc (fc),uL (fL),uI (fI),有两个输入信号:,高频调制波,混频器是频谱的线性搬移电路,完成频谱线性搬移功能的关键是获得两个输入信号的乘积项,具有这个乘积项,就可以实现所需的频谱线性搬移功能。,混频器的一般结构框图,设输入已调波信号:,那么两信号的乘积项为:,2. 混频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本振信号:,则经带通滤波器的输出为:,仿真,uI,返回,uc,uL,休息1,休息2,(1) 调幅(DSB为例),(2)检波,(3)混频,3. 振幅调制、检波与混频器的相互关系,返回,仿真2,仿真1,仿真3,休息1,休息2,因为混频器常作为超外差接收系统的前级,对接收机整机的噪声系数影响大。 所以希望混频级的 越小越好。,(1)变频增益:,变频电压增益:,变频功率增益 :,(2)噪声系数:,5.5.2 混频器主要性能指标,(3) 失真与干扰,变频器的失真主要有 :,频率失真,非线性失真,4.2.3 变频电路,2、典型变频电路识读,(1)自激式共射极变频电路,L1、C1a、C2组成输入谐振回路,天线与该回路间采用电感耦合方式,调节电容C1a,可选择中波范围内的各个频率,接收到的已调信号uAM(t)经L2耦合输入VT1的发射结回路。,本振电压由变频管自身产生的,称为自激式变频电路。,R1、R2是基极静态偏置电阻,C3为高频信号旁路电容,B1为磁棒。,(1)自激式共射极变频电路,本振工作原理,本机振荡电路由VT1、L4、C5、C1b、C6和L3组成。,交流等效电路,L4、C5、C1b、C6组成谐振回路,决定本振频率,L3为反馈线圈,这是一种变压器反馈式振荡电路,所形成的本地振荡电压u0(t)输入VT1发射极与基极之间,与已调信号uAM(t)相串联。,(2)本振由晶体振荡电路产生的变频电路,与无线广播信号不同,用于控制的接收电路常常只需要接收固定频率的信号,这种情况下,变频电路的本机振荡可由晶体振荡电路产生。,本振电路由三极管VT2、晶振BC1、电容C2(容量12pF)、C4(容量30pF)、L4等组成,这是典型的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图所示的是用于接收28MHz调幅信号的变频电路,这种变频电路的本地振荡由独立的晶体管VT2产生,因此属它激式变频电路。,4.2.3 变频电路,3、中频的选择,但是无线接收(或收发)芯片采用超外差接收方式时,不存在选用规范中频放大电路的问题,所使用的中频一般会在说明书中标明。一些超外差式收音机集成电路还采用75kHz或更低的频率作为中频。,由于各种频率的中频放大电路已经规格化并形成产品,因此设计制造超外差接收电路时,中频的选择应该尽可能符合规范,以便选用通用的中频放大电路。常用的接收各种不同无线电信号时所使用的中频频率如表所示。,4.2.3 变频电路,4、镜像干扰,镜像干扰与输入回路的选择性有关,选择性好,镜像干扰信号在输入回路受到抑制,就难以进入变频电路形成干扰。但是,假如频率fc1处正好有另一个电台,其信号也很强,镜像干扰就很难消除。,本振频率为f0时,如果输入信号频率比本振频率低465kHz,即fc=f0465kHz,经变频后即可得到频率为465kHz的中频信号输出。但是要注意,频率比本振频率高465kHz的信号 fc1=f0+465kHz进入变频电路后与本振频率f0之差也是465kHz,也能产生465kHz的中频信号输出。f0信号是我们希望接收的,fc1并不是我们所希望的信号,后者就成为干扰。这种干扰就称为镜像干扰,它是超外差式接收电路特有的干扰。,提高镜像干扰的方法:1、提高天线端滤波器的选择性 2、采用高中频,4.2.4 中频放大电路,1、中频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2)选择性 为提高接收电路的选择性,中放电路也应具有抑制邻频干扰信号的能力,这一能力即为中频放大电路的选择性。中频放大电路的选择性是接收电路整机选择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和放大电路增益指标一样,一级中频中频放大电路的选择性常达不到要求,为了获得较好的选择性,也需要采用多级中频放大。,(1)中频放大增益 检波时,输入信号应有1V左右的幅度,因此中频放大电路需要有较高的增益。用于接收广播信号的收音机,中放电路增益需要5060dB;用于遥控的接收机,增益常在70dB以上。,4.2.4 中频放大电路,1、中频放大电路的主要性能指标,(3)通频带 是指中频放大电路能有效放大的信号频率宽度,是一个反映电路频率特性的重要指标。为保证接收质量,中频放大电路的通频带一定要稍宽于已调信号的带宽。根据第3章,可以列出各种调幅波的频带宽度如表4.2所示,由表可知,不同类型调幅波的带宽各有不同,因此,对于不同的调幅波,中频通频带的要求也有所不同。,2、调谐式中频放大电路,常用的中频放大电路有调谐式和集中选频式放大电路两大类,调谐式中频放大电路又分单调谐和双调谐中频放大电路,首先介绍单调谐中频放大电路。,典型的单调谐中频放大电路如图,2、调谐式中频放大电路,单调谐放大电路的主要特性指标如下:,(1)增益,单调谐中频放大电路增益为,式中n1、n2为中频变压器初次级绕组匝数比,称为接入系数,2、调谐式中频放大电路,(2)通频带,调谐放大电路通频带定义为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最大值的0.707时所对应的频宽,用符号BW0.7表示,如图所示。,这一通频带是按增益下降0.707(即下降3dB)来规定的,因此表示为BW0.7。,单调谐放大电路通频带的公式为,f0为谐振回路的谐振频率,QL为回路等效品质因数,品质因数高时幅频曲线尖锐,通频带变窄。,2、调谐式中频放大电路,(3)矩形系数,中频放大电路的选择性常用矩形系数来表示。理想的中频放大电路幅频特性应为宽度等于BW0.7的矩形,如图中粗实线所示,但实际上中频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如细实线所示。,为描述实际幅频特性与理想幅频特性曲线的差异,引入矩形系数的概念,定义中频放大电路的矩形系数K0.1为电压增益下降到其最大值10%时的频带宽度BW0.1与增益下降到最大值0.707时的频带宽度BW0.7的比值,即,理想幅频特性曲线的矩形系数K0.1=1,用放大电路增益公式可以求出一级调谐放大电路的矩形系数K0.1=9.96。,3、集中滤波选频式中频放大电路,除了选择性较差之外,调谐式中放电路还存在电路元器件多、调整麻烦等缺点,因此不宜集成化。采用集中放大和滤波的集中滤波选频式中放电路则可克服这些缺点,能在获得高增益的同时有良好的选择性,这种电路容易集成化,因此已获得广泛的应用。,起放大作用的放大电路和起滤波选频作用的滤波器是相互分离的,因此称为集中滤波选频式中频放大电路。由于常用的陶瓷滤波器或声表面波滤波器与LC回路相比具有优良的选频特性,因此集中式滤波选频电路在选择性上也就明显地优于谐振式中频放大电路。,3、集中滤波选频式中频放大电路,(1)声表面波滤波器-结构与原理,声表面波滤波器简称SAWF,是英文Suface Acoustic Wave Filters的缩写。,原理:交变电信号输入时,输入换能器将其转换为声表面波,这一声表面波沿压电晶片传播,到达输出端后经输出换能器重新将声波转换为交变电压输出。由于特殊设计的压电晶片只允许一定频率范围的声表面波通过,于是就只有该频率范围的输入电信号才能在输入端转换为声波,经压电晶体传播并在输出端重新转换为电信号,因此就使这样的器件具有滤波特性,即只允许一定频率范围的信号通过。,3、集中滤波选频式中频放大电路,(1)声表面波滤波器-特性,典型的声表面波滤波器频率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这是一种用于电视图像信号中频放大的专用滤波器。这一频率特性十分接近矩形,它允许频率在31.5MHz38MHz范围内的信号顺利通过(残留边带调制的电视图像信号正好在这一范围),因此具有良好的选频特性。,3、集中滤波选频式中频放大电路,(2)陶瓷滤波器 结构与原理,压电陶瓷片两面涂银层形成电极,底面的电极3是公共地电极,正面的1为输入极,2为输出极,信号从1,3极之间输入,2,3极之间输出。,原理:1,3脚间输入交变信号时,该电压被转换为压电陶瓷的机械振动并传播至输出端,在输出端,这一机械振动重新转换为交变电压从2,3脚之间输出。当输入信号的频率等于压电陶瓷片的谐振频率时,由输入电压引起的机械振动最强,从输出端重新转换出来的输出电压也最大。,3、集中滤波选频式中频放大电路,(2)陶瓷滤波器 特性,图中所画的是用于调频广播中频放大电路的10.7MHz陶瓷滤波器,其3dB通频带宽度大于40kHz(即输出衰减3dB时的通频带宽度)。,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波滤波器一样都具有体积小、成本低、品质因数高、滤波特性和选择性好、性能稳定、无需调谐、寿命长和不受周围电磁场等优点,已得到广泛的应用。,3、集中滤波选频式中频放大电路,(3)典型集中滤波选频式中放电路,由声表面波滤波器组成的集中滤波选频式中频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图中ZF1为声表面波滤波器,VT1组成共射极宽带放大电路,来自天线的射频信号与本振信号混频后从基极输入,集电极输出,经电容耦合至声表面波滤波器ZF1,选频滤波后输出放大了的中频信号。,3、集中滤波选频式中频放大电路,(3)典型集中滤波选频式中放电路,由陶瓷滤波器组成的中频放大电路如图所示,VT1和VT2是两级共射极放大电路。混频后的信号经电容C3耦合从VT1基极输入,经VT1放大后从集电极输出至陶瓷滤波器CF1的输入端。经过滤波器CF1的滤波选频,其输出端输出的是中频信号,这一中频信号输入VT2基极作进一步的放大。图中陶瓷滤波器的型号为3L465,其频率为465kHz,3dB带宽4kHz,用于调幅广播收音机。,4.2.5 AGC和AFC电路,1、AGC电路,由于不同频率电台的发射功率大小不等、接收机与与电台之间的距离各不相同等原因,天线所接收到的信号强弱在很大范围内变化,为了获得稳定的音量,需要让中频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随输入信号的强弱而自动变化。用来实现这一功能的电路即为自动增益控制电路,简称AGC(Automatic Gain Control)电路。由于最终的目的是达到音量的稳定输出,有些生产厂家也将自动增益控制称为自动音量控制,简称AVC(Automatic Volume Control)。,1、AGC电路,一种常用的AGC电路如图所示。,流过R1的电流IR等于基极电流IB和流过R4、RP1的电流IP之和,利用上式可以说明AGC的原理。,交流信号输出增加,经二极管VD1检波,A点电压UA下降,电流IP即随之上升。电流IR是不变,IP的上升必然引起IB下降,于是使VT1电流放大倍数下降,放大电路增益下降。,2、AFC电路,超外式接收机收到某个调频台的信号后,由于本地振荡的频率因温度升高等原因发生了漂移,本振频率与输入信号频率之差偏离中频,接收信号质量就会下降,严重时甚至会丢失。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尽可能地保持本地振荡频率稳定之外,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引入自动频率控制电路,简称AFC(Automatic Frequency Control)电路,通过AFC电路的自动控制作用,使本地振荡频率始终跟随输入信号频率变化,能使两者之差始终等于或接近于中频。,2、AFC电路,实现频率自动控制的做法是从鉴频器的输出信号中检出其直流成分,利用该直流电压调节本地振荡的频率,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L1、C1是本地振荡电路的谐振回路,变容二极管Cj经电容C2耦合与C1相并联,本地振荡的频率决定于L1及C1、Cj的并联值。调节变容二极管Cj的电容量,就可以控制本振频率的变化。来自鉴频器的信号经电阻R2和电容C3组成的低通电路滤波后加在变容管Cj两端,这一电压起着调节Cj容量的作用,因而也就控制了本振频率的变化。,

    注意事项

    本文(超外差式接收机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