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设计PPT课件.ppt
语文教学设计,重点:教案的编制 难点:教学目标及课堂提问的设计,第一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条件,一、应明确教学设计的几个理论问题及其运用关于目标教学的理论 教学目标对教学活动有导向作用(l)目标的指向作用(2)目标的激励作用(3)目标的标准作用 恰当地设计教学目标,有利于制约教师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活动以及教学评价等。,教学结构整体优化的理论 把握教学过程中的主要矛盾来开展教学 关于教学活动的系统有序的理论 教学要结合学科内容的逻辑结构和学生身心发展情况,有次序、有步骤地进行,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二、语文教学设计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一)重言语形式的规律(二)言语学习的规律语文教学的“三基”:基本语言素材、基础知识和基本语文能力 以基本的语言素材为基础,用语文知识(包括方法、规律等)作指导进行语文训练,培养语文能力,是语文教学的规律。,(三)听、说、读、写互促的规律叶圣陶语文教育书简:“口头为语,书面为文,文本于语,不可偏指,故合而言之。亦见此学科听、说、读、写宜并重,诵习课本,练习作文,因为读写之事,而苟忽于听说,不注意训练,则读写之成效亦将减损。” (四)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规律课内是举一,课外是反三;课内是学习,课外是运用。,三、搞好语文教学的设计必须关注语文教育理论的发展,(一)人文性的提出1991年李顺语文教学本质新探从语言的客观性与主观性这个层面对工具论进行批判。1993年韩军在语文学习第1期上发表限制科学主义,弘扬人文精神关于现代语文教学的思考,从语言学这个层面对工具论给予较深人的批判的。1994年王尚文先生出版30万字的专著语文教育学导论:语言不仅仅是工具,更是人的生命活动、心灵活动。语文课是一门人文性的课程,是一种充满人性、人格、人生、人情意味的实践活动。李维鼎、李廷扬等先生从90年代开始陆续发表文章从课程论的角度对工具论进行批判,提出语文的人文性问题。1995年以来李海林先生陆续发表文章批判工具论。2000年李先生发表45万字专著言语教学论,对工具论进行系统的批判。他的基本观点是:语言言语,语文语言,语文言语;言语具有人文性。,(二)“语感论”的理论有所发展王尚文1994年语文教育学导论1995年又出专著语感论,系统全面地对语感问题进行了论述。2000年他又重新修订语感论,其内容更全面、更深刻。此理论的建立与发展对推动语文教学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1996年武汉的特级教师洪镇涛先生也陆续发表了关于语感教学实践方面的文章,颇有影响。(三)阅读是由言而意的转换,写作是由意而言的转换 李维鼎先生在其新著语文言意论有全面而深刻的论述,四、要有好的教学设计,最重要的是教师必须树立新的教学观念,(一)应该树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观念(二)应该树立大语文观(三)应该树立让学生乐学的观念(四)应该树立语言是“习得”的产物的观念(五)应该树立“教是为了指导学生学”(叶圣陶语),指导学生发现探究的观念 (六)应树立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观念,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第二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内容(p131),一、语文教学目标设计(一)确定语文教学目标的依据1、语文目标、阶段目标、单元目标2、语文教学的实际水平 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二)语文教学目标设计的要求,1、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2、体现语文学科性质特点3、适应社会需要,(三)语文教学目标的陈述,1、行为主体应是学生,而不是教师2、行为动词尽可能是可测量、可评价、可理解的3、行为目标陈述的基本方式 4、产生目标指向的结果行为的条件5、要有具体的表现程度6、语文教学目标陈述的基本要素,二、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一)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原则 1、语文内容和语文形式统一的原则 2、语文教学中发展智力的原则 3、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全面训练、协调发展的原则 4、语文课程资源的优选和重构原则,(二)语文教学内容设计的具体要求,1、教学内容要恰当2、教学内容要充实3、教学内容要做到重点突出,难点分散,疑点明确,三、语文教学方法的设计,(一)语文教学方法设计的原则1、多样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灵活性原则4、创造性原则,(三)教学方法的分类,教师的哲学观:启发式和注入式 师生双方活动:讲授法和发现法 教学信息传递方式:语言法、直观法、练习法等 巴班斯基的三分法:第一类从认识论原理,提出组织认识活动的方法;第二类从辩证法原理,提出刺激学习认识活动的方法;第三类从控制论原理,提出检查学习认识活动效果的方法,(四)语文教学方法的运用,1、讲授法的运用是我国古代的文章评点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它既可用于传授新知识,也可用于巩固旧知识。讲授法运用的要求:讲授的内容要具有科学性、思想性、系统性和逻辑性;要具有启发性;教师的语言要清晰、简练、准确、生动;要配合运用其他的教学方法,例如提问、讨论、练习、朗读、速读等,以弥补其缺陷;要配合讲授恰当地运用板书;还要注意及时取得反馈信息,2、谈话法的运用,谈话法又称提问法、问答法、疑问法、析疑法等。特点是以师生的相互问答为主要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谈话法运用的要求:讲究教师提问的艺术;正确评价学生的回答;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正确处理面向集体提问和个别回答的关系。,3、讨论法的运用,讨论法又称议论法、辩论法、研究法、研讨法、座谈法等。是由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师生之间的交流共同组成。讨论法运用的要求:要根据教学目的来确定讨论的内容和形式,讨论的问题要集中;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要有民主态度。,4、练习法的运用,教师引导学生在完成口头作业和书面作业的过程中阅读和理解课文,从中获得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和熟练技巧。 练习法的一般程序为:(1)教师设计练习题,向学生说明练习的内容和方法;(2)引导学生开展练习活动;(3)通过答问等方式了解和收集反馈信息;(4)调节和校正练习活动,保证教学计划的实施;(5)检测评定练习成绩,强化练习效果。练习题的设计要作到:(1)体现科学目的;(2)体现知识和能力的体系;(3)本于教材而又有综合性的灵活性;(4)具有创造性和迁移性。练习法的主要方式有:朗读、背诵、默写、填空、答题、智力竞赛、填表、制图、写短文等。篇章教学的检测阶段、巩固阶段和运用阶段,单元复习和学期复习,都经常采用练习法。,5、单元教学法的运用,是把体裁、题材或表达方式等方面基本相同或相似的若干篇课文作为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一个教学阶段,从整体出发来确定教学目标要求,制订施教方案,安排教学步骤、方法和课时,把教读和自读有机结合起来,体现教学的连续性、循环性和阶段性,从而求得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结构方式。,单元教学法的基本方式,(1)知识开路式 (2)举一反三式 (3)目标控制式 (4)比较式,5、导读法的运用,导读法又称教读法,自读法,探讨法,探索法,发现法等。顾名思义,导读就是教师指导学生自己阅读,以学生的阅读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能力为主要目的。导读法的运用程序是,教师提出一定的问题和要求,学生自己感知,自己分析,自己综合,互相质疑解难,共同切磋琢磨。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完成指定的作业等,在学生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随时指点。,6、情境教学法的运用,情境教学法又称观察法、欣赏法、电化教学法等。其特点是利用生活场景、图片、幻灯、投影、电影、电视、实验室、录音、录像、微电子机、演课本剧等方法,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具体直观的情境中观察、体验、思考、练习,从而掌握教学内容,完成学习任务。,情境教学法的主要方式有:,(1)模拟情境 (2)选取情境 (3)创造情境或利用情境,四、语文教学过程的设计,(一)语文学习方式转变对教学过程的影响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教学过程”改革的两项要求,其一是: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p138),第二项要求是: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之所以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首先是因为关注和尊重学生及学生的需要。学生有探究的需要,有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有获得认可与欣赏的需要,有承担责任的需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满足了学生的需要,是教学取得成功的条件。 我们之所以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还因为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收获:经验的激活、丰富与提升,知识的建构与运用,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的完善,情感的丰富、细腻和纯化,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改善和完善,技能的形成、巩固和熟练。(p139),以下事项构成了语文教学过程:,引起注意和唤起学生的学习需要;就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形成共识;激活学习所必需的先前经验;规划学习领域并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引出作业并适时提供作业正确性的反馈;促进保持和迁移。,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以下职责:,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助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帮助学生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帮助学生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帮助学生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并促进评价的内在化。,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采用以下策略,以增进教学的效果:,帮助学生确立能够达到的目标;教学方式服务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世界; 激励学生完成富有挑战性的任务; 及时反馈,建造沟通的桥梁;不要限制学生的思考方向;帮助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强调理解而非死记结论;经常提示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联;引导学生创设融洽和谐的学习氛围;教师要勇于承认自己的缺失或错误。,(二)信息技术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不仅使教育教学中的抽象问题具体化、深奥道理形象化、枯燥知识趣味化、静态事物动态化,而且加快了教育信息的传播速度,加大了教育信息的密度,拓展了教育的时间和空间,有效地提高了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有力地改变着教师的教育观念,要求教师树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发展教育的观念、动态执教的观念。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更加有力地促进着学生的个性发展。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改变着学生的学习方法。 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还在改变着教育的目的任务、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学原则、教学内容、教育体制等等。,教育信息技术对教育施加影响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条途径是,基于信息技术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以物质实体和操作程序的方式进入教育,引起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等的变化。另一条途径是,负载在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手段上的科学因素以理论或以理论所反映的某种思想观念的形态进入教育,从而影响教育者以及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教育能力、学习能力,影响教育的目的任务和教育内容等等。,五、语文教学评价的设计,(一)语文教学评价的意义1、测定学习成绩 2、鉴定教学效果3、检验管理水平 4、获取反馈信息 5、提供选拔资料6、促进教学研究,(二)语文教学评价的具体要求,突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要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几方面进行评价,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语文素养 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是必要的,但应加强形成性评价 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更应重视定性评价 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 根据各学段目标达成的要求,抓住关键,突出重点,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1、识字与写字,(1)汉语拼音能力的评价,重在考察学生认读和拼读的能力,以及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纠正地方音的情况。(2)识字要考察学生认清字形、读准字音、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以及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运用汉字的能力,借助字典、词典等工具书识字的能力。不同的学段应有不同的侧重。(3)关注学生日常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习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激发学生识字写字的积极性,不能简单地用罚抄的方式来达到纠正错别字的目的。,2、阅读,(1)阅读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考察其阅读的兴趣、方法与习惯以及阅读材料的选择和阅读量。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语法、修辞知识不作为考试内容。,(2)朗读、默读的评价,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朗读的总要求。根据阶段目标,各学段可以有所侧重。评价学生的朗读,可从语音、语调和感情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还应注意考察对内容的理解和文体的把握。注意加强对学生平日诵读的评价,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评价默读,应根据各学段目标,从学生默读的方法、速度、效果和习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察。,(3)精读的评价,重点评价学生对读物的综合理解能力,要重视评价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创造性的理解。根据各学段的目标,具体考察学生的词句理解、文章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方面的表现。,(4)略读、浏览的评价,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评价浏览能力,重在考察能否从阅读材料中捕捉重要信息。,(5)文学作品的阅读评价,根据文学作品形象性、情感性强的特点,可着重考察学生对形象的感受和情感的体验,对学生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应加以鼓励。在79年级,可通过考察学生对形象、情感、语言的领悟程度,来评价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水平。,(6)古诗文阅读的评价,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察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3、写作,(1)重视对写作材料准备过程的评价(2)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3)采用多种评价方式,4、口语交际,评价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应重视考察学生的参与意识和情意态度。评价必须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让学生承担有实际意义的交际任务,以反映学生真实的口语交际水平。,5、综合性学习,在活动中的合作态度和参与程度 能否在活动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和探索问题能否积极地为解决问题去搜集信息和整理资料能否根据占有的课内外材料,形成自己的假设或观点语文知识和能力综合运用的表现学习成果的展示与交流,六、语文教学方案的设计,教案的主要内容有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单元计划、课题计划包括单元题目、课文题目、教学目标和教学设想,是教案的纲要部分。课时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和教学方法,是教案的主体部分。这里主要谈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常规教案,(一)课题、课文、作文或单元题目(二)年级和班级(三)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的目标要尽可能作到量化,使其具有可检测性。思想教育的目标要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四)教学设想关于课文、作文单元的性质、特点、难点、重点的分析,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估计,以及所要采取的教学过程、教学方法、教具配备的总体设计。(五)课时安排 或称教学步骤(以上为课题计划)(六)课时计划 分课时写,课时计划,1、课时课型。每个课时都由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方法构成不同的课型。如阅读教学中的预习课、导入课、讲授课、教读课、自读课、朗读课、分析课、讨论课、练习课、复习课、作业课、考查课等,作文教学中的指导课、观察课、写作课、批改课、评讲课等。2、教学目标。课题目标的分散。3、教学内容。是课题内容的分散,要突出重点、难点和疑点。,4、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这是教学思路的具体表现,具有很强的程度性和操作性。 5、板书设计。这是教学思路的形象化体现。视其板书,就可见其条理。以使教学内容纲要化和图表化,使之结构鲜明、重点突出、形象直观,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和记忆。6、教具使用。包括电化教学手段。(以上为课时计划)7、教后记。实施情况及分析。,注意:,科学性创造性实用性,第三节 语文教学设计的思路和模式,所谓教学设计思路,是按照教学目标,在一定教育价值观念和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把教材呈现方式、教与学的活动方式、教学的程序安排、教学传媒运用等进行综合考虑并做出总体策划的一个活动框架。,教学模式是一种旨在完成特定教学任务的、相对稳定的、一步步地展开的教学事件组合,它将创设教学情境,组织教与学的活动,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媒体,都安排在一个顺次推进的操作框架之内。,静态地看,教学模式是一种多因素组成的结构;动态地看,教学模式是一系列链接起来的活动。在教学模式中最突出的特征,是操作层面上的情境、程序与方法的集合。,教学设计思路的类型与层次,一、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获取新知识为目的的设计(一)探究、发现的教学设计这种教学设计以问题研究为中心,教师通过创设各种问题情境以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这种教学设计的根本任务。,1、基本思路:在探究发现的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学生必须通过自己的发现得出结论,并将发现的结果同化到自己的认识结构中。如何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是设计思路的关键所在,学生主动参与是探究、发现问题的前提条件,合作学习是探究、发现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2、操作模式(1)设问创新,促其发现 (2)引导并参与讨论、探求解答问题的途径(3)思路总结,激励评价,(二)课题研究的教学设计,模仿或遵循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选择一定的课题,通过调查、测量、文献资料搜集等手段,收集大量的研究资料或事实资料,运用实验、实证等研究方法,对课题展开研究,解决问题,并撰写研究报告或研究论文,1、基本思路:始终围绕学生自己“发现选择探究解决问题” 考虑,教师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情况、现有的教育资源和环境进行教学设计。,2、操作模式(1)设置最能实现的课题(2)预计重点、难点 (3)收集、分析研究资料,形成假说 (4)重返资料,验证假说 (5)解决问题,表达和交流成果,二、以培养学生问题识别与解决能力为目的的设计,(一)真实任务情境和角色模拟的教学设计源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中的认知学徒制模式和抛锚式教学的理论构想 教师根据课文内容和教学目标,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建构一种适合于学习课文内容、主题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和可持续性的生动情境,使学生入境会意,触景生情。,1、基本思路:,以创设一种接近于生活原型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问题,领受“真实的任务”,并运用情感体验、模式尝试和角色效仿等多种方式进行教学。,2、操作模式,(1)创设情境模拟情境、选取情境、创造情境等 (2)提供真实事件或中心内容(3)情境模拟结合角色扮演(4)进行评价,(二)能力综合化的教学设计,以培养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为目标,包括语文课堂综合能力整合设计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设计,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1、基本思路:,语文课堂综合能力整合设计方面,将“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进行综合性设计,达到“四能力”的整合。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设计方面,“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2、操作模式,(1)语文课堂综合能力整合设计A、 在提出组合问题中培养听的能力B、 在分析组合问题中培养读的能力C、 在解决组合问题中培养口语交际的能力D、在解决组合问题中培养写的能力,(2)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设计,A 创设问题情境,确定语文实践活动的项目和范围B 围绕语文实践活动项目开展实践活动C 成功表达和交流 D 活动评价总结,三、以培养学生获取、处理信息为目的的设计,(一)有意义接受学习的教学设计1、基本思路:遵循“概念获得”“概念形成”的发展顺序展开,注意教师的启发性讲析与学生主动、探究,师生讨论对话相结合,讲在当讲之际,发在未动之时。,2、操作模式,(1)创设阅读期待,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和积极思考(2)启发性引导学生分析课文(3)归纳总结(4)迁移、拓展,(二)丰富课程资源的教学设计,1、基本思路:注重设计特别的学习单元,即在一定时间内指定开发、实施、评价和管理起学习的活动计划。教师作为学习的帮促者,应引导、监督和评价学生学习的全过程。,2、操作模式,(1)确定一个恰当的问题(专题或主题)(2)确定信息资源收集的具体目标(3)实施收集信息资源的策略及过程(4)鉴别、分析、归纳信息资料(5)成答案并能合理地表述(6)师生共同反思整个学习过程并评价结果,四、以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能力为目的的设计,(一)合作承担任务的教学设计1、基本思路:师生共同明确学习任务、责任和学习目标,制定单元设计,组成合作学习小组,确定奖励与评价标准。,2、操作模式,(1)设计一项任务或问题,成为学生共同的学习活动目标(2)合作承担并分工任务(3)查阅资料,完成任务(4)交流成果(5)教师总结、评价,(二)主题对话的教学设计,1、基本思路: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兴趣确定“主题”,围绕主题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交流、对话(包括辩论),通过交流、对话达到对“问题”进行整合,形成共识,或存疑保留,继续“对话”。,2、操作模式,(1)设置适当的对话、讨论话题(2)制定讨论基本规则(3)教师通过提问、倾听、回应方式引导对话顺利进行(4)教师适时恰当的鼓励与批评,五、以面向全体学生为目的的设计,(一)分层教学的教学设计1、基本思路:对学生分组是进行分层教学的前提。通过对学生进行同质编组或异质编组,实施分层教学,分层练习,分层辅导,分层评价,分层矫正,在各类学生身上产生接受效应、共振效应使各类学生的素质达到分层发展的目的。,2、操作模式,(1)对学生进行不同性质的分组(2)科学制定分层学习目标和对应的练习(3)课内分层施教(4)布置课后分层作业,(二)多元智能开发的教学设计,1、基本思路:要求了解学生的个别特性,面向全体。针对不同个性、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与学的方法,让各种学习类型的学生都能得到学习的满足和成功的喜悦。,2、操作模式,(1)教师个人智能状况自我评价和学生的智能调查(2)制定教学目标及学习方式(3)为学生创设一个多元智能发展的学习环境(4)评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