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27篇:19篇PPT课件.ppt
四、课外文言文阅读二十七篇,(一)徐孺子妙答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选自刘义庆世说新语【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课内加点的词。(1)门外戏(玩耍)(2)我寄愁心与明月(明亮)(3)公欣然曰(的样子)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尝月下戏(曾经) (2)尝月下戏(玩耍)(3)人语之曰(对说) (4)当极明邪(亮)(5)不然(这样)(6)譬如人眼中有瞳子(就好像,好比),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若令月中无物未若柳絮因风起 B.当极明邪乐极生悲C.无此必不明厚此薄彼 D.当极明邪理所当然【解析】A.如果/及,比得上;B.非常/到达顶点;C.这个/指示代词,与“彼”相对;D.应当。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的用法与“人语之曰”的“之”不同的一项是(A)A.日月之行 B.下车引之 C.学而时习之 D.曲肱而枕之【解析】A.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B、C、D三项均为代词,与例句相同。,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若令月中无物,当极明邪?如果月亮中没有东西遮挡,它应该非常明亮吧?(2)譬如人眼中有瞳子,无此必不明。这就像人眼中有瞳仁一样,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亮的。6.“无此必不明”中的“此”指代的是什么?瞳子(瞳仁)。7.徐孺子年少聪敏,他从月亮联想到人的眼睛,把月中物比喻为瞳子(仁),反应极为敏捷。,【译文】徐孺子九岁时,有一次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对他说:“如果月亮中没有东西遮挡,它应该非常明亮吧?”徐孺子说:“不是这样。这就像人眼中有瞳仁一样,没有它眼睛一定不会亮的。”,(二)西湖七月半吾辈始舣舟近岸。断桥石磴始凉,席其上,呼客纵饮。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吾辈往通声气,拉与同座。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吾辈纵舟,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香气拘人,清梦甚惬。【注释】舣(y)舟:将船向岸边靠拢。靧(hu)面:洗脸。韵友:风雅的朋友。竹肉:竹,指箫、笛等竹制管乐器;肉,歌喉。【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课内加点的词。(1)饭疏食,饮水(喝)(2)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及,比得上)(3)逝者如斯夫(像)(4)温故而知新(新的理解和体会),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席其上(摆设酒席)(2)呼客纵饮(招呼)(3)呼客纵饮(喝酒)(4)月如镜新磨(像)(5)月如镜新磨(刚)(6)杯箸安(筷子)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A.吾辈始舣舟近岸 断桥石磴始凉 B.山复整妆 将复何及C.名妓至 幸甚至哉 D.杯箸安 安居乐业【解析】A.才;B.重新/又;C.到/达到极点;D.安放/安于。,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B)A.匿影树下者亦出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B.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于我如浮云C.匿影树下者亦出 乐亦在其中矣D.酣睡于十里荷花之中 夫君子之行【解析】A.的人;B.在/对,对于;C.也;D.助词,的。5.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月色苍凉/东方将白/客方散去,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向之浅斟低唱者出,匿影树下者亦出。刚才慢慢地喝酒,低吟浅唱的人出来了,藏身在树底下的人也出来了。(2)韵友来,名妓至,杯箸安,竹肉发。风雅的朋友来了,有名的歌妓也来了,(大家)安放好杯子和筷子,笛声与歌声一同响了起来。7.文中描写盛夏西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此时,月如镜新磨,山复整妆,湖复靧面。这些句子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译文】(这时)我们才把船靠近湖岸。断桥边的石磴也才凉下来,在上面摆设酒席,招呼客人开怀畅饮。此时月亮像刚刚磨过的铜镜,(光洁明亮,)山峦重新整理了容妆,湖水重新整洗面目。原来慢慢喝酒、低吟浅唱的人出来了,隐藏在树荫下的人也出来了,我们这些人去和他们打招呼,拉来同席而坐。风雅的朋友来了,出名的歌妓也来了,杯筷安置,歌乐齐发。直到月色灰白清凉,东方即将破晓,客人才散去。我们这些人放船在十里荷花之间,畅快地安睡,花香飘绕于身边,清梦非常舒适。,(三)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课内加点的词。(1)择其善者而从之好(2)歌以咏志志向,志趣(3)其人舍然大喜同“释”,解除、消除,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伯牙善鼓琴擅长(2)志在高山志趣,心意(3)伯牙所念想(4)乃援琴而鼓之拿,取(5)钟子期辄穷其趣总是(6)伯牙乃舍琴而叹曰放下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不同的一项是CA.峨峨兮若泰山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B.钟子期必得之 必有我师焉C.钟子期辄穷其趣 悲守穷庐D.吾于何逃声哉 吾日三省吾身【解析】A.好像;B.一定;C.穷尽/穷困;D.我。,4.下列选项中加点虚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钟子期必得之 初为霖雨之操B.钟子期辄穷其趣 其一犬坐于前C.伯牙乃舍琴而叹曰 去后乃至D.吾于何逃声哉 非人哉【解析】A.代词/助词,的;B.其中;C.就/才;D.表示疑问的语气,相当于“呢”/语气词,表示感叹。5.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好啊,广大的样子像江河。(2)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你听琴时所想到的,就像我弹琴时所想到的。7.“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译文】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的时候,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高耸的样子就像泰山!”伯牙内心想着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有一次,)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突然遇上暴雨,被困在岩石下面。心中悲伤,就取琴弹奏起来。起初他弹了表现连绵大雨的曲子,接着又奏出了表现高山崩坍的壮烈之音。每奏一曲,钟子期总是能悟透其中旨趣。伯牙便放下琴,长叹道:“好啊,好啊!你听懂了啊,弹琴时您心里想的和我想表达的一样。我到哪去隐匿自己的心声呢?”,(四)披裘公贫而有志披裘公者,吴人也。延陵季子出游,见路有遗金。时夏五月公披羊裘负薪而过之季子呼公取焉。公投镰于地,瞑目拂手而言曰:“子何居之高而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吾五月披裘而负薪,岂取遗金者?”季子知其为贤者,请问姓字。公曰:“吾子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也。”遂去。选自贫士传【注释】裘:皮革做的衣服。薪:柴草。野:粗野、粗俗。贤者:品德高尚的人。【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课内加点的词。(1)投以骨扔(2)目似瞑闭上眼睛(3)转视积薪后看(4)不亦君子乎指有才德的人,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见路有遗金遗失的(2)公投镰于地扔(3)瞑目拂手而言曰闭上眼睛(4)子何居之高而视之下眼光(5)吾五月披裘而负薪背(6)何足语姓字也值得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不同的一项是CA.遂去 相委而去B.季子知其为贤者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C.子何居之高而视之下 水何澹澹D.瞑目拂手而言曰 温故而知新【解析】A.离开;B.知道;C.怎么/多么;D.表顺承。,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时夏五月/公披羊裘负薪而过之/季子呼公取焉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子何居之高而视之下,貌之君子而言之野也。你怎么身处高位而见识低下呢?相貌是君子,但语言粗俗。(2)吾子皮相之士,何足语姓字也。我是见识粗浅的人,哪里值得说出姓名呢。6.披裘公如何看待延陵季子的“好意”?披裘公认为自己受到侮辱,拒绝拾金,义正词严。(意思对即可),【译文】披裘公是吴国的人。延陵季子外出游玩,看见路上有别人丢失的金子。正值盛夏五月,有一个披着羊皮袄背着柴经过这里的人,季子叫他把地上的金子捡起来。披裘公把镰刀丢到地上,闭上眼睛,将手一甩,说:“你怎么站在高处眼界却如此低下?外貌高雅,说话却那么粗俗?我五月天披着皮衣背柴,难道就是捡人家丢失的金子的人吗?”季子知道他是品德高尚的人,就询问他的姓名与字号。披裘公说:“我是见识粗浅的人,哪里值得说出姓名呢。”于是披裘公就头也不回地离开了。,(五)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选自战国策齐策【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课内加点的词。(1)得一人之使使唤,指劳力(2)不亦说乎同“悦”,愉快(3)其人舍然大喜的样子(4)太丘舍去舍弃【注释】赵威后:赵惠文王妻。书:国书。发:打开。,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派、派遣(2)使者不说同“悦”,高兴(3)不然这样(4)苟无岁,何以有民如果(5)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舍弃(6)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事物的根本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DA.臣奉使使威后 臣奉使使威后B.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 元方时年七岁C.何以有君 白雪纷纷何所似D.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不当坠耶【解析】A.使命/出使;B.收成/年龄;C.哪里/什么;D.用于句末,表反问。,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难道是把低贱的放在前头而把高贵的放在后头吗?(2)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所以哪有丢弃根本的事却问不重要的事的呢?6.试述本文反映了赵威后怎样的政治主张。以民为本、以人为本。,【译文】齐国国王派遣使者去问候赵威后,国书还没有启封,威后就问使者说:“今年的年成好吗?老百姓好吗?齐王好吗?”使者不高兴,说:“下臣奉齐王的使命,出使到威后这里来,现在您不问齐王,反而先问年成和百姓,难道是把贱的放在前面,把尊贵的放在后面吗?”威后说:“不是这样。假如没有收成,哪里有百姓?假如没有百姓,哪里有国君?所以哪有丢弃根本的事却问不重要的事的呢?”,(六)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木。选自淮南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课内加点的词。(1)屠乃奔倚其下跑(2)吾日三省吾身自己(3)闻道龙标过五溪经过(4)过中不至超过【注释】羿(y):尧时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九日的记载。请:求。姮(hng)娥: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羿妻姮娥窃之奔月偷吃(2)羿妻姮娥窃之奔月奔向(3)常斫之砍(4)树创随合愈合(5)学仙有过过错(6)谪令伐木贬谪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故异书言温故而知新B.常斫之常一人居外C.羿妻姮娥窃之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D.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其一犬坐于前【解析】A.所以/学过的知识;B.常常;C.代词,它/助词,的;D.从/在。,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一处)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后羿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种药,飞奔到了月宫,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宫之中,变成了一只蟾蜍,就是传说中的“月精”。(2)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月亮里的桂树高有五百丈,下面有一个人,手里常拿一把斧子去砍桂树。,6.在这个美丽的神话传说中,人们幻想的翅膀,就已翱翔于太空,飞腾到月亮上去了。两千多年后的今天,这个幻想被科学创造所实现。1969年7月21日,人类第一次登上了月球,你知道这三名宇航员的名字吗?阿姆斯特朗、科林斯、奥尔德林。7.请你说出两个带“月”字的成语,两句关于月亮的古诗词。成语示例:日新月异、日积月累(或日月如梭等)。古诗词句子示例: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或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等。),【译文】羿从西王母那里求来了长生不死药,他的妻子嫦娥偷吃了这种药,便飞奔到月宫,嫦娥于是就住在月宫之中,变成了一只蟾蜍,就是传说中的“月精”。旧时人们相传,说是月亮里有桂树,有蟾蜍。所以有些异书上还说:月亮里的桂树高有五百丈,下面有一个人,手里常拿一把斧子去砍它,可是树被砍开之后马上就愈合了。这个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因为学仙有了过错,所以贬罚他在这里砍树。,(七)钻木取火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于是有圣人出,以火得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说号曰燧人。选自古史考【注释】吮:聚拢嘴唇含吸。火化:用火煮熟食物。得:被推举。燧()人:是中国上古神话中火的发明者。“燧人”也就是取火者的意思。【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课内加点的词。(1)饭疏食,饮水粮食(2)常一人居外停留(3)切问而近思当前的事情,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食草木实吃(2)食草木实果实(3)山居则食鸟兽名词作状语,靠山(4)山居则食鸟兽居住(5)衣其羽皮穿(5)近水则食鱼鳖蚌蛤靠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BA.于是有圣人出 家无井而出溉汲B.山居则食鸟兽 学而不思则罔C.以火得王 可以为师矣D.太古之初 下车引之【解析】A.出现/到外面;B.就;C.因为/凭借;D.助词,的/代词,指陈元方。,4.用“/”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限断一处)民人大说/号曰燧人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靠山居住就吃飞鸟和野兽,穿羽毛衣和野兽皮。(2)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教人制作熟食,铸造冶炼金属来做兵器刀刃。6.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有什么意义?火的发明使远古人类吃上了熟食,因此他们生病少了,寿命长了;火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温暖,为远古人类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条件,为人类群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根源。,【译文】远古的时候,人们吮吸自然雨露和天地精华,吃草木的果实,靠山居住就吃飞鸟和野兽,穿羽毛衣和野兽皮;临水居住就吃鱼鳖蚌蛤,还不知道用火煮熟食物吃,因而食物腥臊多,伤害肠胃。这时有一位圣人出来了,他因为发明了火而被人民推举为王,创造并作出钻燧来引出火苗,教人制作熟食,铸造冶炼金属来做兵器刀刃。人民非常高兴,称呼他为“燧人”。,(八)神农尝百草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蚘(lu hu)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选自淮南子【注释】茹:吃。实:果实。相:观察,仔细看。硗(qio):土地坚硬不肥沃。【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课内加点的词。(1)一瓢饮喝的东西(2)元方时年七岁当时(3)相委而去表示动作偏指一方(4)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让,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在这种情况下(2)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适宜(3)尝百草之滋味品尝(4)水泉之甘苦甜(5)令民知所辟就让(6)令民知所辟就接近、靠近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CA.时多疾病、毒伤之害 当此之时B.食蠃蚘之肉 一箪食C.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 屠乃奔倚其下D.一日而遇七十毒 思而不学则殆【解析】A.当时/时候;B.吃/食物;C.就;D.表修饰/表转折。,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古者民茹草饮水。古时候,人们吃野菜,喝生水。(2)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亲自勘察土地,(看作物)适合干燥、湿润、肥沃、贫瘠,地势高低(哪一种)。5.神农是我国农耕文明的始祖,根据本文内容,结合课外阅读,谈谈神农对我国文明的发展做了哪些贡献。植五谷,尝百草,制历法,兴贸易。,【译文】古时候,人们吃野菜,喝生水,采食树木的果实,吃生的螺蚌肉,当时很多疾病盛行、中毒成灾。在这种情况下,神农氏就开始教导人们播种各种农作物,亲自勘察土地,(看作物)适合干燥、湿润、肥沃、贫瘠,地势高低(哪一种),品尝各种草的味道、水源的甜与苦,让人们知道避开和接近的事物。就在这个时候,(神农氏)一天要中70种毒。,(九)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之山,其上多柘(zh)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其名自詨。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漳水出焉,东流注于河。选自山海经【注释】发鸠之山:在今山西长子县西五十里,又叫发苞山、鹿谷山。其名自詨(xio,又读jio):自叫其名为精卫。詨,同“叫”,呼唤。堙():填塞。【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课内加点的词。(1)必有我师焉兼词,于此,意思是在其中(2)少时,一狼径去一会儿(3)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2.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有鸟焉兼词,于此(2)其状如乌形状(3)溺而不返淹没(4)溺而不返返回(5)故为精卫所以(6)常衔西山之木石含3.下列加点虚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BA.其上多柘木 其人曰B.以堙于东海 盖以诱敌C.是炎帝之少女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D.女娃游于东海 闻之于宋君【解析】A.它的/那;B.用来;C.助词,的/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D.到/表被动。,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2)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5.精卫填海体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大无畏的气魄和百折不挠的精神。,【译文】再向北走二百里,有座山叫发鸠山,山上长了很多柘树。树林里有一种鸟,它的形状像乌鸦,头上羽毛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唤自己的名字。这其实是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所以化为精卫鸟,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浊漳河就发源于发鸠山,向东流去,注入黄河。,1.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管理,正确引导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2.大力发展面向广大人民、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为人民大众所喜闻乐见的社会主义文化。3.加强文化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支持健康有益文化,努力改造落后文化,坚决抵制腐朽文化。4.必须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必须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5.加快生产力发展必须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6.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必须加快科学技术的发展,大力推动科学进步和创新。7.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