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胺抗组胺药ppt课件.ppt
11/14/2022,1,组胺和抗组胺药,11/14/2022,2,自体活性物质 autacoids,PG、5-HT、组胺、白三烯、血管活性肽类(P物质,激肽类,血管紧张素,利尿钠肽,降钙素基因相关肽等)、NO、腺苷等称为自体活性物质。其特点是均由本身作用的靶组织形成,作用部位与分泌部位很近,故又称局部激素(local hormones),是由组织而非特定内分泌腺产生,不需由血循环运送到靶器官发挥作用。,11/14/2022,3,一、组胺 histamine 来源:体内的组胺是组氨酸脱羧基而成。 新合成的组胺立即与肝素和蛋白质结合,以无活性的形式储存于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的颗粒中。其中以肺、皮肤粘膜、支气管粘膜、胃粘膜和胃壁细胞含量较高。当遇到炎症等情况时,肥大细胞脱颗粒同时释放组胺,后者与组胺受体结合产生相应的病理生理学反应。,11/14/2022,4,药理作用 有三种亚型:H1、H2、H3 H1效应:兴奋支气管、胃肠道、子宫平滑肌; 扩张皮肤血管,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 减慢心房和房室结传导,增强收缩力。 H2效应:刺激胃液分泌,扩张血管,兴奋心脏(正性肌力和正性频率作用)。 H3效应:存在于中枢和外周神经末稍,负反馈性调节组胺合成与释放。,11/14/2022,5,具体作用: 1.心血管系统 (1)心肌收缩力,心率加快 豚鼠为H1受体介导表现为负性肌力作用 (2)血管: H1、H2受体激动小A、V扩张回心血量; 激动 H1受体毛细血管扩张通透性局部水肿和全身血液浓缩; 大剂量组胺可致休克.,11/14/2022,6,6,组胺的三重反应(三联反应):皮下注射0.1%的组胺溶液0.1ml毛细血管扩张(红斑)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肿块)轴索反射使小动脉舒张(红晕). “三重反应”: 红斑; 红斑上形成丘疹; 丘疹周围红晕,组胺的三重反应(三联反应)的意义:对于局部神经受损者(如麻风病患者),皮下注射组胺不产生该反应.,11/14/2022,7,(3)血小板:存在H1、H2受体。 H1受体激动,激活PLA2,介导AA释放,调节细胞内Ca2+水平,促进血小板聚集。 另一方面激动H2受体可增加血小板中的cAMP,对抗血小板聚集; 最终结果视二者的功能平衡变化而定。 2.腺体:小剂量激动胃壁细胞H2受体激活腺苷酸环化酶 cAMP 激活H+K+ATP酶 胃酸分泌; 也引起较弱的唾液、肠液、支气管腺体分泌。,11/14/2022,8,1)支气管,健康人:常量无影响哮喘者:敏感,收缩,少量 即引起呼吸困难豚鼠 :最敏感,2)胃肠道:多种动物收缩,豚鼠回肠最敏感, 人大量可致收缩,3)子宫,大鼠:松弛豚鼠:收缩人 :无影响,3.平滑肌 对血管以外的平滑肌主要是兴奋作用,有种属差异、组织差异。,11/14/2022,9,临床应用 判断有无真性胃酸缺乏症。目前多用五肽促胃酸激素代替。亦可用于脱敏,培他司汀 betahistine,抗眩啶 H1受体激动剂,促进脑干和迷路血循环,纠正内耳血管痉挛,减轻膜迷路水肿,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用于内耳旋晕病,头痛,慢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英普咪定 impromidine,甲双咪胍 选择性H2受体激动剂,胃功能检查。,11/14/2022,10,组胺受体分布及效应表,11/14/2022,11,二、抗组胺药,(一) H1受体阻断药 第一代: (乙基胺类):拮抗不阻断释放; 苯海拉明diphenhydramine,苯那君 异丙嗪 promethazine,非那根 曲吡那敏 pyribenzamine,扑敏宁 氯苯那敏 chlorpheniramine,扑尔敏,11/14/2022,12,第二代: (非乙基胺类):拮抗并阻断释放 西替利嗪 cetirizine,仙特敏 美喹他嗪 mequitazine,甲喹酚嗪 阿司咪唑 astemizole,息斯敏 阿伐斯汀 acrivastine,新敏乐 咪唑斯汀 mizolastine 氯雷他定 第三代:地氯雷他定(开瑞坦) 、非索非那定、诺司咪唑、左旋西替利嗪,11/14/2022,13,药理作用 1.抗H1效应 竞争性抑制 完全对抗组胺收缩胃肠和支气管平滑肌的作用; 大部分对抗其扩血管及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的作用; 仅部分对抗组胺所致的降压和心脏作用。 2.中枢作用 第一代有中枢抑制作用:镇静、嗜睡 通过血脑屏障, 作用强度因个体敏感性和药物品种而异,以苯海拉明、异丙嗪作用最强.,11/14/2022,14,第二代无中枢抑制作用。阿司咪唑因不易通过血脑屏障几乎无中枢抑制作用。3其他作用 苯海拉明等具有抗胆碱作用,止吐、防晕动作用较强,咪唑斯汀治疗鼻塞效果明显。,11/14/2022,15,临床应用 1.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荨麻疹、过敏性鼻炎的首选药,昆虫咬伤所致瘙痒和水肿较好,接触性皮炎、血清病有效,对支气管哮喘效差,过敏性休克无效。 2.晕动病、放射病所致呕吐 3.与其它药物配伍应用:如异丙嗪与氨茶碱合用(镇静催眠作用) , 复方感冒药。,11/14/2022,16,11/14/2022,17,不良反应 1.第一代多见镇静、嗜睡、乏力。驾驶员和高空作业者工作期间不宜使用。 2.口干、厌食、腹泻、呕吐、便秘等消化道症状。 3.偶见粒细胞减少和溶血性贫血. 4.阿司咪唑,特非那定大剂量或长期应用,可能发生QT间期延长,产生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1/14/2022,18,18,息斯敏(阿司咪唑片)【主要成分】阿司咪唑【图示产品生产厂家】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市场参考价】3mg/30片/17.5元,药物示例,11/14/2022,19,19,常见感冒药,扑感敏氨基比林0.1g,对乙酰氨基酚0.126g,咖啡因30mg,马来酸氯苯那敏2mg。福建德胜药业有限公司厦门建发制药有限公司,11/14/2022,20,20,常见感冒药,白加黑(日片) 白加黑(夜片)扑热息痛325mg 扑热息痛 325mg盐酸伪麻黄碱 30mg 盐酸伪麻黄碱 30mg氢溴酸右美沙芬15mg氢溴酸右美沙芬 15mg盐酸苯海拉明 25mg,11/14/2022,21,11/14/2022,22,2008年,国内22重点城市样本医院抗组胺药物中,第一代抗组胺药物氯苯那敏、苯海拉明和异丙嗪在样本医院的市场份额仅占0.92%。从2009年上半年国内抗过敏药物主流市场品种上看,基本形成了氯雷他定,西替利嗪,地氯雷他定和左西替利嗪领先四强的局面。,11/14/2022,23,11/14/2022,24,(二)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cimetidine,甲氰咪胍雷尼替丁 ranitidine,甲硝呋胍法莫替丁 famotidine,尼扎替丁 nizatidine,罗沙替丁 roxatidine,体内过程 口服吸收迅速,西咪替丁能通过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11/14/2022,25,药理作用与组胺可逆性竞争H2受体。 减少胃酸分泌,抑制基础胃酸和食物、组胺、五肽胃泌素、Ach所致的胃酸分泌,作用强,胃酸和胃蛋白酶均下降,促进溃疡愈合。 法莫替丁作用最强雷尼替丁西咪替丁 尚有免疫功能调节作用,11/14/2022,26,乙溴替丁为新一代H2受体阻断药,抑制胃酸分泌作用为西咪替丁10倍。 本品能使表皮生长因子(EGF)、血小板衍化生长因子(PDGF)表达增加,刺激上皮细胞增生,促进溃疡愈合; 增加和改善胃粘液分泌及质量; 与抗幽门螺杆菌药有协同作用。,11/14/2022,27,27,【临床应用】,消化性溃疡。,卓-艾(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反流性食管炎等。,应用4-8周,愈合率较高,延长用药可减少复发。,11/14/2022,28,11/14/2022,29,药物示例,29,泰胃美【主要成分】西咪替丁【图示产品生产厂家】中美天津史克制药有限公司 【市场参考价】0.8g/10片/38.8元,11/14/2022,30,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长期使用耐受良好。西咪替丁副作用较多。1.男性患者长期使用可致男性乳房发育及阳痿。因其可与雄性激素受体结合妨碍其作用;2. 可抑制细胞色素P450肝药酶活性抑制华法林、苯妥因钠、茶碱、苯巴比妥等代谢。,【不良反应】,11/14/2022,31,(三)H3受体阻断药 H3受体与阿尔茨海默病、注意力缺陷多动症、帕金森病等神经行为失调有关; H3受体激动剂能损害大鼠的目标认知能力和被动避免反应能力; H3受体拮抗剂能改善大鼠的学习与记忆能力,其拮抗剂如GT2277等的应用正在临床试验中。,11/14/2022,32,苯海拉明对下列哪种疾病无效? ( )A 皮肤粘膜变态反应性疾病B 晕动病C 失眠D 消化性溃疡 E 烦躁不安,D,11/14/2022,33,对寻麻疹疗效较好的口服药物是: ( )A 色苷酸钠B 安定C 西米替丁D 肾上腺素 E 扑尔敏,E,11/14/2022,34,思考题,H1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哪些?试比较第一和第二代H1受体阻断药的不良反应?H2受体阻断药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