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等高(深)线和地心剖面图ppt课件.ppt
,第一篇区域地理读图基础,新版 区域地理,第二章地图知识,第一篇 区域地理读图基础,第二节等高(深)线和地心剖面图,第二章 地图知识,知识目标:1.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的概念。2.等高线和等深线的概念。3.等高线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区别、联系和作用。能力目标:1.能够熟练地在等高(深)线图上,读出一地的海拔高度(深度),计算两地的相对高度(深度)。2.能够在等高线图上,根据等高线的形状、疏密、正确判读地形的名称和坡度程度。3.能够在等高线图上,进行进行人类活动的布点和选线。4.能够根据等高线图正确绘制任何一条剖面线的地形剖面图,并能进行两种图的相互转换、对照。,一.绝对高度(海拔)与相对高度,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做绝对高度或海拔。,表示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叫做相对高度。,以我国青岛附近黄海平面为0,1.概念,2.相对高度计算与应用,A 计算两点间的相对高度 (n-1)d H(n+1)d,B 估算陡崖的相对高度 (n-1)dH(n+1)d,判读等高线的数值判读依据: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同线等高,等高距全图一致。,陡崖,解法:1.在原图陡崖崖顶和崖底分别标上两个点B 、 A 2.根据等高线图的基本知识,可知A、B两点的海拔范围,将它们分别以不等式方式列出来 3.好了,在上面这里画个“蝴蝶”吧!如下图 4.根据不等式解法的基本知识,陡崖的相对高度(H)肯定在以下这个范围之间了(500300)H(600200) 即200H400,二.等高线地形图,1.等高线概念,在地图上把海拔高度相同个点的连线。,2.等高线地形图的形成原理,模型,3.等深线,在地图上把海洋深度相同个点的连线,称作等深线。等深线可表示海底地形,同一幅图上等深距并不完全相等。,山顶和盆地,4.等高线地形图,陡坡和缓坡,4.等高线地形图,鞍 部,4.等高线地形图,悬 崖,4.等高线地形图,4.等高线地形图,不同地形的等高线表示状态,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海拔相同;线两侧相差一个等高距; 同一幅地图中,等高线之间的差额(即等高距)相同;等高线稀疏表示坡度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度陡;等高线不能相互交叉,但在悬崖处,等高线可以重合。等高线与山脊或山谷线垂直相交。示坡线表示降坡方向:在等高线图上如果画着垂直于等高线的短直线,叫示坡线,它总是指向坡度降低的方向。几条特殊的等高线:0米线表示海平面,也是海岸线,200米线区分平原和低丘,500米、1000米线显示低山丘陵和高原,2000米、3000米反映中山和高原,4000米反映青藏高原和高山的特征。,5.等高线的基本特征,三.地形剖面图,沿等高线地形图上某一方向的直线(一般称剖面线)所画出来的垂直断面图称为地形图。,方法一:引垂直线法,地形剖面图的绘制方法,方法二:量距离法,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一些经纬线的剖面图,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练习,地形剖面图的绘制练习,A 水系特征:山地常形成放射状水系;盆地常形成向心状水系;山脊常形成河流的分水岭(山脊处等高线弯曲最大点的连线称为分水线);山谷常有河流发育(河流流向与等高线凸出方向相反)B 水文特征:等高线密集的河谷,河流流速大,陡崖处常形成瀑布;河流的流向还与流域面积(集水区域的面积)和流域内降水量(内流区域的融冰和融雪量)有关,河流流出山谷口常形成冲积扇,四.等高线地形图的综合判读与应用,1.判读水系与水文特征,a.气温的垂直递减率:0.6/100mb.山区应考虑迎风坡和背风坡、阴坡和阳坡。(降水量、热量的差异)c.盆地、谷地空气不易扩散。d.形成高山、高原气候,2.判断气候特征,a.确定水库与坝址的位置水库库区宜选择在河谷、山谷地区或选在口袋形的洼地或小盆地,这些地区有较大的集水面积b.确定港口码头的位置海港码头应选择在海水较深且避风的海湾c.确定公路、铁路线一搬要利用有利的地形、地势,选择坡度较缓、线路较短、弯路较少的线路,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d.确定引水线路引水线路尽可能短,尽可能避开山脊等地形障碍,并尽量利用地势使水自流e.农业生产布局根据等高线地形图反映出来的地貌类型、地势起伏、坡度陡缓,结合气候和水源条件,因地制宜地提出农林牧副渔的布局方案f.工业区、居民区选址地形平坦开阔,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接近资源,3.地形状况与区位选择,等高线与地形剖面图图,量算高度类型,相对高度,绝对高度(海拔高度),等高线:海拔高度相同的各点的连线,类型,等高线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地形剖面图,课堂小结:,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