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 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 资源ID:1359724       资源大小:1.09MB        全文页数:82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 基础知识ppt课件.ppt

    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引言,火灾是失去控制的燃烧现象,是常发性灾害,中发生频率较高的灾害之一。,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所谓燃烧,是指可燃物与氧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第一节,燃烧条件,可燃物,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引火源)。,第一节,燃烧条件,有焰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具备上述三个条件以外,因其燃烧过程,中还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因此,有焰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四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氧化剂、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的链锁反应是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理,现象。,自由基,-,一种高度活泼的化学基团,能与其他自由基和分子起反,应,从而使燃烧按链式反应的形式扩展,也称游离基,有焰燃烧的发生需要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因此,完整地论述,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如图,1-1-2,所示。,第一节,燃烧条件,一、燃烧类型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燃烧可分为着火和爆炸。,(一)着火,1,点燃(或称强迫着火),2,自燃,第二节,燃烧类型,(,1,)化学自燃。例如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煤因堆积过高而自燃等。这类着火,现象通常不需要外界加热,而是在常温下依据自身的化学反应发生的,因此习,惯上称为化学自燃。,(,2,)热自燃。如果将可燃物和氧化剂的混合物预先均匀地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混合物加热到某一温度时便会自动着火(这时着火发生在混合物的整个容,积中),这种着火方式习惯上称为热自燃。,(二)爆炸,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是气体、蒸气瞬间发生剧烈膨胀,等现象。爆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这种压力突变就是爆炸,产生破坏作用的原因。作为燃烧类型之一的爆,炸主要是指化学爆炸。,第二节,燃烧类型,(一)闪点,第二节,燃烧类型,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闪点的意义,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之则越小。,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当液体的温度高于其闪点时,液体随时有可能被火源引燃或,发生自燃,若液体的温度低于闪点,则液体是不会发生闪燃的,,更不会发生着火。,(一)闪点,表,1-1-1,常见的几种易燃或可燃液体的闪点,名称,闪点,名称,闪点,汽油,-50,二硫化碳,-30,煤油,38,74,甲醇,11,酒精,12,丙酮,-18,苯,-14,乙醛,-38,乙醚,-45,松节油,35,第二节,燃烧类型,(二)燃点,1.,燃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一定条件下,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2.,常见可燃物的燃点,第二节,燃烧类型,物质名称,燃点,物质名称,燃点,蜡烛,190,棉花,210,255,松香,216,布匹,200,橡胶,120,木材,250,300,纸张,130,230,豆油,220,燃点与闪点的关系,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三)自燃点,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氧)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常见可燃物的自燃点,第二节,燃烧类型,物质名称,自燃点,物质名称,自燃点,氢气,400,丁烷,405,一氧化碳,610,乙醚,160,硫化氢,260,汽油,530,685,乙炔,305,乙醇,423,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自燃点,同,一种可燃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燃点也会,发生变化。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就越大。,第二节,燃烧类型,一、气体燃烧,二、液体燃烧,三、固体燃烧,第三节,燃烧方式及其特点,一、气体燃烧,(一)扩散燃烧,即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如燃气做饭。,在扩散燃烧中,化学反应速度要比气体混合扩散速度快得多。整个燃烧速,度的快慢由物理混合速度决定。气体(蒸气)扩散多少,就烧掉多少。,(二)预混燃烧,又称动力燃烧或爆炸式燃烧。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第三节,燃烧方式及其特点,二、液体燃烧,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因此,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一)闪燃,(二),沸溢,(三)喷溅,第三节,燃烧方式及其特点,第三节,燃烧方式及其特点,三、固体燃烧,(一)蒸发燃烧(,如石蜡、松香、硫、钾、磷、沥青和热塑性高分子材,料等燃烧),(二)分解燃烧(,如木材、纸张、棉、麻、毛、丝),(三)表面燃烧(,如焦炭、木炭和不挥发金属等的燃烧),(四)阴燃(熏烟燃烧),一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湿度较大的条件下发生干馏分解,产生的挥发成分未能发生有焰燃烧,(五)爆炸(动力燃烧),主要包括可燃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然,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O2,(气)、,H,被氧化生成的,H2O,(液)、,S,被氧化生成的,SO2,(气),等;,而,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第四节,燃烧产物,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一、火灾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 5907-1986,),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二、火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火灾可以按以下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 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 6,类。,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例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例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C,类火灾:气体火灾。例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火灾。,D,类火灾:金属火灾。例如,钾、钠、镁、钛、锆、锂等火灾。,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例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物油脂或植物油脂)火灾。,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07,年,4,月,9,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第,493,号)中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消防部门将火灾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1,)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2,)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3,)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圳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4,)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能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三、火灾的危害,(一)危害生命安全,(二)造成经济损失,(三)破坏文明成果,(四)影响社会稳定,(五)破坏生态环境,第一节,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事故都有起因,火灾也是如此。分,析起火原因,了解火灾发生的特点,是,为了更有针对性地运用技术措施,有效,控火,防止和减少火灾危害。,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一、电气,二、吸烟,三、生活用火不慎,四、生产作业不慎,五、设备故障,六、玩火,七、放火,八、雷击,第二节,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通常情况下,火灾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发展到熄灭的过程,其发生、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特点。本节主要介绍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烟气蔓延及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一)热传导,热传导又称导热,属于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二)热对流,由于流体之间的宏观位移所产生的运动,叫做对流。通过对流,形式来传播热能的,只有气体和液体,分别叫做气体对流和液体对流。,(三)热辐射,以电磁波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热辐射。,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一)烟气的扩散路线,逐渐冷却的烟气和冷空气流向燃烧,区,形成了室内的自然对流,火越烧,越旺,如图,1-2-1,所示。,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图,1-2-1,着火房间内的自然对流,烟气扩散流动速度与烟气温度和流动方向有关。,烟气在水平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小,在火灾初期为,0.1,0.3m,s,,在火灾中期为,0.5,0.8m,s,。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大,通常为,1,5m,s,。在,楼梯问或管道竖井中,由于烟囱效应产生的抽力,烟,气上升流动速度更大,可达,6,8m,s,,甚至更大。,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包括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外界风的作用、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等。,1,烟囱效应,2,火风压,火风压是建筑物内发生火灾时,在起火房间内,由于温度上升,气体迅速,膨胀,对楼板和四壁形成的压力。火风压的影响主要在起火房间,如果火风压,大于进风口的压力,则大量的烟火将通过外墙窗口,由室外向上蔓延;若火风,压等于或小于进风口的压力,则烟火便全部从内部蔓延,当它进入楼梯间、电,梯井、管道井、电缆井等竖向孔道以后,会大大加强烟囱效应。,3,外界风的作用,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三)烟气蔓延的途径,火灾时,建筑内烟气呈水平流动和,垂直流动。蔓延的途径主要有:内墙门、,洞口,外墙门、窗口,房间隔墙,空心,结构,闷顶,楼梯间,各种竖井管道,,楼板上的孔洞及穿越楼板、墙壁的管线,和缝隙等。,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对主体为耐火结构的建筑来说,造成蔓延的主要原因有:,未设有效的防火分区,火灾在未受限制的条件下蔓延;,洞口处的分隔处理不完善,火灾穿越防火分隔区域蔓延;,防火隔墙和房间隔墙未砌至顶板,火灾在吊顶内部空间蔓延;,采用可燃构件与装饰物,火灾通过可燃的隔墙、吊顶、地毯等蔓延。,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1,孔洞开口蔓延,2,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3,闷顶内蔓延,4,外墙面蔓延,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对于建筑火灾而言,最,初发生在室内的某个房间或,某个部位,然后由此蔓延到,相邻的房间或区域,以及整,个楼层,最后蔓延到整个建,筑物。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平,均,温,度,轰,燃,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衰减,阶段,时间,图,1-2-2,建筑室内火灾温度时间曲线,(一)初期增长阶段,(二)充分发展阶段,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00,600,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为轰燃。通常,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三)衰减阶段,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上述后两个阶段是通风良好情况下室内,火灾的自然发展过程。实际上,一旦室内发,生火灾,常常伴有人为的灭火行动或者自动,灭火设施的启动,因此会改变火灾的发展过,程。不少火灾尚未发展就被扑灭,这样室内,就不会出现破坏性的高温。,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一、,冷却灭火,用水扑火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主要是通过冷却作用来实现的,二、隔离灭火,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一般氧浓度低于,15%,时,空气中水蒸汽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三、窒息灭火,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四、化学抑制灭火,干粉灭火,第四节,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爆炸是物质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产生高温,,并放出大量气体,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火,灾过程有时会发生爆炸,从而对火势的发展,及人员安全产生重大影响,爆炸发生后往往,又易引发大面积火灾。,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二、爆炸的分类,(一)物理爆炸,(二)化学爆炸,(三)核爆炸,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化学爆炸,1,炸药爆炸,炸药是为了完成可控制爆炸而特别设计制造的,物质,其分子中含有不稳定的基团,绝大多数炸药,本身含有能产生氧气的物质,不需要外界提供氧就,能爆炸,但炸药爆炸需要外界引火源引起,其爆炸,一旦失去控制,将会造成巨大灾难。,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2,可燃气体爆炸,可燃气体爆炸是指物质以气体、蒸气状态所,发生的爆炸。气体爆炸由于受体积能量密度的制,约,造成大多数气态物质在爆炸时产生的爆炸压,力分散在,5,10,倍于爆炸前的压力范围内,爆炸,威力相对较小。按爆炸原理,气体爆炸包括混合,气体爆炸、气体单分解爆炸两种。,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1,)混合气体爆炸是指可燃气(或液体,蒸气)和助燃性气体的混合物在引火源作,用下发生的爆炸,较为常见。,(,2,)气体单分解爆炸是指单一气体在一,定压力作用下发生分解反应并产生大量反,应热,使气态物膨胀而引起的爆炸。,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3,可燃粉尘爆炸,粉尘是指分散的固体物质。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3,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1,)粉尘爆炸的过程。,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气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这种爆炸反应以及爆炸火焰速度、爆炸波速度、爆炸压力等将持续加快,和升高,并呈跳跃式的发展。,(,2,)粉尘爆炸的特点。,1,)连续性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爆炸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中形成更多的爆炸性混合物而再次爆炸。,2,)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3,)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3,)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1,)颗粒的尺寸,颗粒越细小其比表面积越大,氧吸附也越多,在空中悬浮时间越长,爆,炸危隆越大。,2,)粉尘浓度。,粉尘爆炸与可燃气体、蒸气一样,也有一定的浓度极限,即也存在粉尘,爆炸的上,下限,单位用,g,m3表示。,3,)空气的含水量。空气中含水量越高,粉尘的最小引爆能量越高。,4,)含氧量。随着含氧量的增加,爆炸浓度极限范围扩大。,5,)可燃气体含量。有粉尘的环境中存在可燃气体时,会大大增加粉尘爆炸,的危险性。,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三)核爆炸,由于原子核裂变或聚变反应,释放出核,能所形成的爆炸,称为核爆炸。如原子弹、,氢弹、中子弹的爆炸都属于核爆炸,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爆炸极限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度范围。对于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等不同形态的物质,通,常以与空气混合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体,积中的质量等来表示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第二节,爆炸极限,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和下限之间的间隔称为爆炸范围。,第二节,爆炸极限,一、气体和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气体和液体蒸气的爆炸极限通常用体积分数,()表示。不同的物质由于其理化性质不同,其,爆炸极限也不同。即使是同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其爆炸极限也不同。通常,在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要比在空气中的爆炸极限范围宽,部分可,燃气体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爆炸极限见表,1,3,1,。,第二节,爆炸极限,表,1-3-1,部分可燃气体在空气和氧气中,的爆炸极限,(),第二节,爆炸极限,除助燃物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受以下几方面影响。,(,1,)火源能量的影响。引燃可燃混气的火源能量越大,可燃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2,)初始压力的影响。可燃混气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3,)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可燃混气初温越高,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4,)惰性气体的影响。可燃混气中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窄,,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任,何比例的可燃混气均不能发生爆炸。,第二节,爆炸极限,二、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可燃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单位体积,中粉尘的质量(,g,m3)表示。因为可燃,粉尘爆炸浓度上限太大,以致在多数场合,都不会达到,所以没有实际意义,通常只,应用粉尘的爆炸下限。表,1-3-2,列出了部分,粉尘的爆炸下限。,第二节,爆炸极限,表,1-3-2,部分可燃粉尘的爆炸特性,第二节,爆炸极限,四、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正确评价生产、储存过,程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是建筑、电气,和其他防火安全技术的重要依据。控制可燃性,物质在空间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是保证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基,本措施之一。具体应用有以下几方面。,第二节,爆炸极限,1,)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2,)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形式的依据。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小于,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应,选用隔爆型防爆电气设备;生产、储存爆炸下限大于或等于,10,的可燃气,体的工业场所,可选用任一防爆型电气设备。,3,)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4,)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例如,采用可燃气体或蒸气氧化法生,产时,应使可燃气体或蒸气与氧化剂的配比处于爆炸极限范围以外,若处于,或接近爆炸极限范围进行生产时,应充惰性气体稀释和保护。,第二节,爆炸极限,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第一节,爆炸品,爆炸品实际上是火药、炸药和爆炸性药品及其制品的总称。爆炸品按其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分为以下五项:,(,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爆破用的电雷管、炸药、硝化棉,、黑火药等。,(,2,)具有抛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带有炸药或抛射药,的火箭、弹丸、催泪弹、照明弹等。,(,3,)具有着火危险和较小爆炸或较小抛射危险或两者兼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速燃导火索、点火引信,礼花弹等。,(,4,)无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该项爆炸品的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如:导,火索、烟花爆竹,鞭炮等均属此项。,(,5,)非常不敏感的爆炸物质。该项爆炸品性质比较稳定,在燃烧实验中不会爆,炸。如:铵油炸药,铵沥蜡炸药等。,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第二节,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燃烧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上,、下限之差)的气体。,如氢气、乙炔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第三节,易燃液体,易燃液体是指闭杯试验闪点,61,的液体、液体混合物或含有,固体混合物的液体,但不包括由于存在其它危险已列入其它类别管理,的液体。闭杯闪点指在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在闭杯中试样的蒸气,与空气的混合气接触火焰时,能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主要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1,遇水或遇酸燃烧性,这是此类物质的共同危险性,着火时,不,能用水及泡沫灭火剂扑救,应用干沙、干粉灭,火剂、二氧化碳灭火剂等进行扑救。其中的一,些物质与酸或氧化剂反应时,比遇水反应更剧,烈,着火爆炸危险性更大。,第四节,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顾,2,自燃性,有些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如金属碳化,物、硼氢化合物,放置于空气中即具有自燃,性,有的(如氢化钾)遇水能生成可燃气体,放出热量而具有自燃性。因此,这类物质的,储存必须与水及潮气隔离。,第四节,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顾,3,爆炸性,一些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物质,如碳,化钙(电石)等,由于和水作用生成可,燃气体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第四节,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顾,4,其他,有些物质遇水作用的生成物(如磷化物)除有易,燃性外,还有毒性;有的虽然与水接触,反应不是很,激烈,放出热量不足以使产生的可燃气体着火,但是,遇外来火源还是有着火爆炸的危险性。,第四节,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顾,本类物品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在不同条件下,,遇酸和碱、受热、受潮或接触有机物、还原剂即能,分解放出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燃烧,有机,过氧化物更具有易燃甚至爆炸的危险性,储运时需,加适量抑制剂或稳定剂,有的在环境温度下会自行,加速分解,因而必须控温储运。有些氧化性物质还,具有毒性或腐蚀性。,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一、氧化性物质,(一)氧化性物质的分类,(二)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多数氧化性物质的特点是氧化价态,高,金属活泼性强,易分解,有极强的,氧化性,本身不燃烧,但与可燃物作用,能发生着火和爆炸。,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1,)受热、被撞分解性。在现行列入氧化,性物质管理的危险品中,除有机硝酸盐类,外,都是不燃物质,但当受热、被撞击或,摩擦时易分解出氧,若接触易燃物、有机,物,特别是与木炭粉、硫黄粉、淀粉等混,合时,能引起着火和爆炸。,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2,)可燃性。氧化性物质绝大多数是不,燃的,但也有少数具有可燃性,主要是,有机硝酸盐类,如硝酸胍、硝酸脲等。,另外,还有过氧化氢尿素、高氯酸醋酐,溶液,二氯异氰尿酸或三氯异氰尿酸、,四硝基甲烷等。这些物质着火不需要外,界的可燃物参与即可燃烧。,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3,)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有些氧化,性物质与可燃液体接触能引起燃烧,如,高锰酸钾与甘油或乙二醇接触,过氧化,钠与甲醇或醋酸接触,铬酸丙酮与香蕉,水接触等,都能起火。,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4,)与酸作用分解性。氧化性物质遇酸后,,大多数能发生反应,而且反应常常是剧烈的,,甚至引起爆炸,如高锰酸钾与硫酸,氯酸钾与,硝酸接触都十分危险。这些氧化剂着火时,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剂扑救。,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5,)与水作用分解性。有些氧化性物质,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遇水或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分解放出氧原子,致使可燃物质,爆燃。漂白粉(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钙)吸水后,,不仅能放出氧,还能放出大量的氯。高锰酸钾吸,水后形成的液体,接触纸张、棉布等有机物,能,立即引起燃烧,着火时禁用水扑救。,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6,)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质作用分解性。,强氧化剂与弱氧化剂相互之间接触能发生复分解反,应,产生高热而引起着火或爆炸,如漂白粉、亚硝,酸盐、亚氯酸盐、次氯酸盐等弱氧化剂,当遇到氯,酸盐、硝酸盐等强氧化剂时,会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着火或爆炸。,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7,)腐蚀毒害性。不少氧化性物质还具有一,定的腐蚀毒害性,能毒害人体,烧伤皮肤,如,二氧化铬(铬酸)既有毒性,也有腐蚀性,这,类物品着火时,应注意安全防护。,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二、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是一种含有过氧基(一,O,O,一)结构,的有机物质,也可能是过氧化氢的衍生物。如过甲酸,(,HCOOOH,)、过乙酸(,CH,3,COOOH,)等。有机过氧化,物是热稳定性较差的物质,并可发生放热的加速分解过程,,其火灾危险特性可归纳为以下两点:,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1,)分解爆炸性。,由于有机过氧化物都含有极不稳定的过氧基,(一,O,O,一),对热、振动、冲击和摩擦都极,为敏感,所以当受到轻微的外力作用时即分解。,例如,过氧化二乙酰纯品制成后存放,24h,就可能,发生强烈的爆炸。过氧化二苯甲酰含水在,1,以,下时,稍有摩擦即能引起爆炸。,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过氧化二碳酸二异丙酯在,10,以上时不稳,定,达到,17.22,时即分解爆炸。过乙酸(过醋,酸)纯品极不稳定,在一,20,时也会爆炸;溶,液浓度大于,45,时,存放过程中仍可分解出氧,气,加热至110时即爆炸。这就不难看出,有,机过氧化物对温度和外力作用是十分敏感的,其,危险性和危害性比其他氧化剂更大。,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2,)易燃性。有机过氧化物不仅极易分,解爆炸,而且特别易燃,有的非常易燃。,例如,过氧化叔丁醇的闪点26.67。所,以扑救有机过氧化物火灾时应特别注意,爆炸的危险性。,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此外,有机过氧化物一般容易伤害眼,睛,如过氧化环己酮、过氧化叔丁醇、过,氧化二乙酰等,都对眼睛有伤害作用。因,此,应避免眼睛接触有机过氧化物。,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结束,

    注意事项

    本文(注册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 基础知识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