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纵隔肿瘤CT诊断ppt课件.ppt

    • 资源ID:1358319       资源大小:29.32MB        全文页数:83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纵隔肿瘤CT诊断ppt课件.ppt

    纵隔肿瘤CT诊断,浙江省台州医院放射科-季文斌,纵隔肿瘤概论,纵隔影像解剖特点一、纵隔解剖结构复杂二、影像的对比度差三、纵隔内病种繁多,纵隔肿瘤概论,纵隔影像学分区一、五区分法二、三区分法三、分区的目的有利于纵隔内占位性病变的定位定性诊断,纵隔肿瘤概论,肿瘤定性诊断一、肿块的位置与定性诊断1、胸腔入口区肿块,伴有气管受压移位变形者,在成年人多为甲状腺肿瘤,在儿童可能为淋巴管瘤;2、前纵隔区,心脏大血管交界区之前最常见的肿瘤为胸腺瘤和畸胎瘤,前心膈角区的肿块多为心包脂肪垫或心包囊肿;3、中纵隔区,淋巴组织丰富,故淋巴结肿大和肿瘤最为常见,气管支气管囊肿和肿瘤也较为常见;4、后纵隔区,神经组织丰富,最多见为神经源性肿瘤;5、其他,与主动脉及食管走行区的肿块,要考虑相应的肿瘤。,纵隔肿瘤概论,肿瘤定性诊断二、纵隔肿块组织特性分析1、囊性病变,CT值一般为020HU,如囊液内含蛋白质或囊内出血CT值可增高3040HU;2、脂肪性病变其密度较一般组织更低,CT值为-80-100HU;3、钙化、骨化发现率较高,CT值一般较高;4、在MR鉴别组织特性能力强于CT。,纵隔肿瘤概论,肿瘤定性诊断三、纵隔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1、肿块边缘:良性为光滑锐利清楚,与附近组织器官界限清楚、脂肪层存在,影响骨骼为骨质硬化的压迹;恶性为边界模糊不清或有多数小结节突起,分叶和毛刺状态,脂肪层消失,附近的骨骼呈侵蚀状破坏;2、纵隔胸膜:良性表现为与肺野之界限光滑锐利,远处胸膜正常;恶性纵隔胸膜毛糙不平滑,甚至出现多发胸膜结节或有不同程度的胸腔积液;3、纵隔内组织器官受累情况:良性为纵隔器官压迫移位;恶性为侵蚀破坏:A、上腔静脉受累表现为上腔静脉梗阻、管腔不规则,内有血栓形成;B、神经受累,如喉返神经麻痹(声带麻痹)膈神经麻痹表现为膈肌升高和矛盾运动;C、远处转移;D、恶性淋巴瘤表现为两侧纵隔和或肺门多发淋巴结肿大,融合成巨大肿块。病变进展快,同时可见恶性肿瘤的临床表现。,纵隔肿瘤概论,比较影像学一、胸片:1、较小肿瘤难以发现;2、密度分辨率较低,在定性诊断方面限度较大;二、CT:1、可清楚肿瘤密度差别,如实性、囊性、脂肪性或钙化骨化;2、能显示肿瘤与周围器官的解剖关系;3、能显示肿瘤周缘状态;4、增强CT扫描能显示肿块与心脏大血管的关系;三、MR:1、多体位显示;2、组织特性显示;3、能清楚地显示肿瘤与血管的关系和肿瘤内血管。,纵隔肿瘤概论,纵隔肿瘤影像诊断要点一、前纵隔肿瘤诊断要点1、前纵隔内至胸腔入口区肿块,在成人强烈提示甲状腺肿大或肿瘤,常伴有气管受压变形和移位;在儿童应考虑淋巴管瘤;2、胸腺肿瘤和畸胎类肿瘤均可发生在前纵隔中部,特别是心脏大血管交界区之前,胸腺瘤发生部位较畸胎类肿瘤稍高;3、肿瘤内密度不均匀,有囊性、脂肪、骨化、钙化或牙齿为畸胎类肿瘤表现;4、侵袭性胸腺瘤,边界不清,侵犯附近的组织器官,如合并非转移性的周身症状,如重症肌无力、内分泌症状(库欣综合征)和血液系统的症状,应考虑胸腺类癌可能;5、少数恶性淋巴瘤也可发生在前上纵隔区;6、心包囊肿位于前肋膈角区,呈泪滴状,右侧多于左侧,心包脂肪垫或脂肪瘤也发生在这个区域,其密度较囊肿还低。,纵隔肿瘤概论,纵隔肿瘤影像诊断要点二、中纵隔肿瘤诊断要点1、淋巴结病变是中纵隔肿块最常见的病变、气管旁、气管支气管、支气管肺门、气管分叉下均居中纵隔区,肉芽肿性病变(结核、结节病)是最常见的原因,右上纵隔气管旁淋巴结肿大合并肺内区域性结核病变,则纵隔结核可能性大很在;2、肿瘤性淋巴结肿大,原发性肿瘤以淋巴瘤可能性大,转移性淋巴结肿大以支气管肺癌淋巴结肿大的可能大,特别是小细胞肺癌,另外腹部及其他部位恶性肿瘤、精源细胞瘤,也可出现纵隔LN转移;3、气管、支气管囊肿和肿瘤也是中纵隔肿块的常见病变,囊肿表现为圆形、类圆形边界清楚锐利的低密度阴影,气管、支气管肿瘤形成肺门纵隔肿块,肿瘤经常向管腔内生长引致气管、支气管管腔的狭窄变形;4、主动脉弓部位于中纵隔,主动脉瘤是鉴别诊断中的重要问题,增强螺旋CT扫描和MRI有助于鉴别诊断。,纵隔肿瘤概论,纵隔肿瘤影像诊断要点三、后纵隔肿瘤诊断要点1、神经源性肿瘤是后纵隔肿块最常见的病因、神经根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较常见为良性肿瘤,多见于儿童,具有椎管和肋骨的改变,如受压变形,移位如具有骨质硬化者为良性肿瘤;如呈侵蚀破坏为恶性肿瘤;2、食管肿瘤也可表现为后纵隔肿块,如食管癌,多有吞咽困难症状,诊断不难,然而良性肿瘤症状不明显,诊断相对有难度;3、其他非肿瘤性疾病,如椎旁脓肿(TB)、脊柱畸形和降主动脉瘤等,应注意鉴别诊断。,胸内甲状腺肿,临床概述一、占纵隔肿瘤的511%;二、胸骨后甲状腺肿系颈部甲状腺向胸内延伸比较多见,迷走甲状腺肿和颈部甲状腺无直接的联系;三、约80%胸内甲状腺肿位于胸骨后气管前间隙,位于后上纵隔气管后者约为20%;四、其病理性质可分为甲状腺肿、甲状腺囊肿、甲状腺腺瘤和甲状腺癌。,胸内甲状腺肿,CT表现一、清楚显示肿块与甲状腺关系;二、密度较一般软组织为高,CT值高于100HU,因为甲状腺含碘高,有别于胸腺瘤和淋巴瘤;三、囊性变者可见低密度影,细小钙化能清楚显示;四、增强CT扫描可有不同程度强化。,结节性甲状腺肿伴腺瘤样结节形成,胸腺肿瘤,胸腺的解剖与生理1、来自第三弓囊状细胞索,由颈部下降至前纵隔,出生量重1012g,青春期发育最旺盛,长5cm,宽4cm,重3050g,以后胸腺萎缩,50岁以后虽已萎缩,但仍残存具有功能的上皮网状细胞;2、位于前上纵隔,居中位,上自甲状腺下缘,下至第四前肋水平,有时达第六前肋平面,前贴胸骨,后自上而下贴附于气管、无名静脉、主动脉弓和心包;3、分左右叶和中间峡部,呈锥状,下基底较宽,上为锥体尖;4、分髓质和皮质,髓质以上皮网状细胞为主,并可见胸腺小体(Hasall小体),分泌胸腺素,调节T淋巴细胞的发育成熟过程;皮质内为密集的胸腺淋巴细胞;5、胸腺是免疫系统的主要器官,也是具有内分泌功能的淋巴上皮器官,它决定和影响着机体免疫和周身淋巴组织的发生和发育。,胸腺肿瘤,临床概述1、是纵隔肿瘤常见的一种,是前纵隔最常见肿瘤;2、可发生多种肿瘤,包括:上皮肿瘤(良性胸腺瘤、侵袭性胸腺瘤、胸腺癌)、神经内分泌肿瘤类癌、恶性淋巴瘤、胚胎细胞源性生殖细胞瘤、脂肪组织肿瘤;3、临床表现复杂多变,发病年龄平均在50岁,约70%在40岁以上,半数无症状,50%患者在影像检查发现;4、侵袭性胸腺瘤具有胸部症状:胸闷、胸痛、咳嗽、呼吸道感染症状、吞咽困难、声音嘶哑、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5、胸腺瘤大约70%伴有各种免疫性疾病,重症肌无力约30%,单纯性红细胞再生障碍贫血约5%,结缔组织病、低球蛋白血症约412%,约1020%患者合并胸外的恶性肿瘤,少数患者可合并内分泌异常,如库欣综合征。,胸腺肿瘤,CT表现1、较大胸腺瘤表现为整个胸腺的变形,纵隔胸膜向肺野弓形移位,侵犯胸膜表现为胸膜肺界面不清,胸膜增厚积液,甚至可多发胸膜结节;2、微型胸腺瘤,退化的胸腺内软组织结节,三角形胸腺无变形,界限清楚光滑或呈分叶状边界,密度可均匀,变可不均匀如囊性变或钙化;3、侵袭性胸腺瘤界限不清,纵隔器官间脂肪消失,血管受压变形和移位、管腔变窄、胸膜增厚、粘连和多发结节状影,胸腔或心包积液;4、胸腺增生,胸腺普遍增大,密度增高,可以均匀或不均匀,周围组织器官受压移位。,胸腺增生 临床有肌无力症状,胸腺瘤,胸腺瘤 与上为同一病人,胸腺瘤,胸腺瘤,胸 腺 瘤,胸 腺 瘤,胸 腺 瘤,胸腺肿瘤,胸腺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一、良性胸腺瘤:1、前纵隔内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密度低呈水样密度提示胸腺囊肿,更低密度与脂肪相近为胸腺脂肪瘤;2、周缘光滑锐利;3、边缘有弧形钙化;4、周围脂肪层存在完整;5、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无症状者;二、恶性胸腺瘤包括侵袭性胸腺瘤、胸腺类癌、胸腺癌和胸腺淋巴瘤等,1、周界不清,或具有分叶征象和毛刺征象;2、与附近的器官之间界限不清,脂肪层消失变形,为肿瘤组织代替;3、密度不均匀,可见坏死、出血和囊变;4、纵隔内组织器官受压变形,如上腔静脉受压变形、梗阻;5、胸膜、心包、增厚、粘连、结节和积液。,胸腺瘤与胸腺类癌的鉴别,胸腺肿瘤,胸腺淋巴瘤与淋巴系统肿瘤鉴别1、淋巴系恶性肿瘤发病年龄比较年轻;2、纵隔恶性淋巴瘤以两侧生长,不似胸腺瘤以单侧突出为主;3、纵隔淋巴瘤可合并肺门或其他部位的淋巴结肿大;4、淋巴瘤对放射线敏感,放疗效果明显缩小。,纵隔畸胎类肿瘤,概述1、是纵隔生殖细胞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类;2、分为以外胚层为主的皮样囊肿及三个胚层组织所组成的畸胎瘤(病理上很难截然划分),也有分为囊性成熟畸胎瘤(较多见,包括皮样囊肿)实性成熟畸胎瘤(瘤组织成熟程度介于良恶性之间)及未成熟畸胎瘤(较少见,又称恶性畸胎瘤);3、发病年龄相对较轻,半数以上在2040岁之间,超过40岁者属少数;4、畸胎瘤体积较大溃穿肺和支气管者约10%,因招致感染而可有呼吸道感染症状,且常可咳出毛发、皮脂等物;5、个别病例可形成胸壁窦道、溃穿食管或穿透横膈。,畸胎类肿瘤,CT表现1、良性囊性畸胎瘤一般为囊壁不太厚的圆形或卵圆形肿块,内容多为密度偏低(-515HU),少数囊内CT值可达2050HU,往往为出血或感染所引起,当崩解的红细胞碎屑向下沉积,甚至出现液-液平面,囊壁比一般囊肿厚,且与心脏大血管接触面呈凸出型,囊壁有强化;2、囊实性或实性畸胎瘤多表现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混杂密度肿块,半数以上内含低密度脂肪成分,部分可见钙化,只有肿块内的牙、骨影才有特异性定性诊断价值;3、肿块边缘是清楚。,成 熟 性 囊 性 畸 胎 瘤,恶性淋巴瘤,病理变化1、原发于淋巴结和结外淋巴组织的恶性肿瘤,来源于淋巴组织的T细胞或B细胞;2、分霍奇金病和非霍奇金病,非霍奇金病较霍奇金病多;3、胸部淋巴瘤可孤立存在或与腹腔淋巴结增大,脾、肝、骨等部位淋巴瘤同时存在,亦可先后发生;4、可表现纵隔、肺门淋巴结增大,还可沿支气管动脉鞘、肺泡间隔、小叶间隔和胸膜下向肺内或胸膜浸润,亦可浸润支气管壁引起支气管腔狭窄导致肺不张;5、临床表现发热、乏力、贫血、消瘦、白细胞减少或增多;淋巴结肿大及肝脾肿大;有的可仅表现周围淋巴结增大,而无纵隔和/或肺门淋巴肿大;无全身症状。,恶性淋巴瘤,影像学表现1、纵隔、肺门淋巴肿大,可发生在纵隔一个区域或几个区域,血管前组淋巴结和上腔静脉后组淋巴结增大多见,肺门淋巴结增大少见,两侧淋巴结增大以霍奇金病多见,一侧以非霍奇金病多见,恶性淋巴瘤发展快;2、胸腔积液,可表现一侧或两侧胸腔积液,可为少量、中等或大量;3、心包积液及心包肿块,心包肿块多发生在左心缘下方,以霍奇金病多见;4、肺部改变多样,小病灶、两肺多发结节、斑片状、肺段或大叶阴影,较大结节可形成空洞。,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增强后,后腹膜腔、脾脏淋巴瘤,化疗后,纵隔神经源肿瘤,概述一、病理学分:1、外围神经肿瘤(神经鞘瘤及神经纤维瘤,一般发生于肋间神经,多见于青年人,可合并神经纤维瘤病;2、交感神经及神经节肿瘤(节细胞神经瘤、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发生在交感神经链,常见于儿童;3、少见的副交感神经节组织的肿瘤(副交感神经瘤、嗜铬细胞瘤),好发于成年人,可并内分泌异常;二、多为良性肿瘤,除外好发于年幼的神经母细胞肿瘤、神经源性肉瘤;三、日常工作最常见为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及节细胞神经瘤,往往无症状,也可有背痛、呼吸困难及有关的神经丛或相应的脊髓压迫症状。,纵隔神经源肿瘤,CT表现1、为一侧的脊柱旁沟内的圆形或卵圆形肿块;2、良性肿瘤边缘光滑锐利,与周围结构分界清楚,多数为软组织密度,有时含脂肪(神经鞘瘤)密度较低,偶见点状钙化,多数密度均匀,中度一致性强化,神经鞘瘤可见明显囊性变;3、良恶性均可累及椎骨内,此时可见椎间孔扩大、椎骨破坏或受压迫形成压迹;4、恶性肿瘤往往体积较大,多数密度不均且不均匀强化,多数轮廓不规则,脂肪间隙消失,侵及邻近结构,破坏附近骨骼;5、肿块突然增大而又不继续进行性扩展不一定是恶性,良性肿瘤内出血也可有此表现。,节 细 胞 瘤,纵隔囊肿,概述1、包括心包囊肿、支气管囊肿、食管囊肿,均为发育异常所致;2、一般无临床症状,囊肿较大时压迫邻近器官可仅有胸闷不适;3、与心包、支气管、食管不相通;4、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纵隔囊肿,CT表现1、边缘清楚,囊内均匀的水样密度,无强化;2、心包囊肿好发于右前心包,往往不呈典型圆形,紧贴心包有一纤细的心包下脂肪条带与心肌分隔;3、支气管囊肿好发于上腔静脉后方和支气管分歧部,病变部支气管受压轻度移位,管腔轻度变窄;4、食管囊肿为后纵隔囊性肿物,囊液含蛋白量较高,CT值较高。,心包囊肿,气管囊肿,气 管 囊 肿,气管囊肿增强后,食 管 囊 肿,食 管 囊 肿 增 强 后,食 管 囊 肿 二 维 重 建,结节病,定义:是一种病因未明的以非干酪性肉芽肿炎症为特征的多系统疾病,可累及全身各处但以呼吸道为著,肺部受累也是该病致死的主要原因。,结节病,病理1、缺乏特异性,表现为炎性灶:淋巴细胞性肺泡炎和非干酪性肉芽肿,基本病理改变为微结节或/和结节、非干酪性肉芽肿;2、病变主要为上皮样细胞组成的肉芽肿结节,结节体积较小,大小形态比较一致,境界清楚,结节内无干酪样坏死,偶结节中央小灶性纤维素样坏死,结节内常有多核巨细胞(异物巨细胞、朗格汉斯巨细胞,巨细胞内出现Schaumann小体)以及少量散在的淋巴细胞,周围较多淋巴细胞浸润;3、以后为纤维组织包绕,结节融合,后期病灶大多消失,部分遗留少许纤维化,亦可发展为严重纤维化;4、肺内肉芽肿以累及中轴结缔组织(支气管血管周围)为主,而不是肺泡间质,中央区与周围肺无明显不同。,结节病,临床表现1、多数病人为自限性过程,常可于2年内自愈;2、少数可发展为弥漫性、不可逆的纤维化,出现限制性通气障碍并进行性恶化,甚至呼吸衰竭;3、临床症状多数较轻或无症状;4、活动期结节病抗原试验(Kveim试验)阳性率较高,具有参考价值;5、曲菌感染是结节病的一个严重并发症,可导致致死性咯血。,结节病,影像学检查的作用1、定性:发现疾病,作出诊断与鉴别诊断,并作出分期;2、定量: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并与病灶定性相结合判断预后;3、及时发现病程中的并发症。,结节病,CT表现一、肺门纵隔淋巴结病变1、7585%有胸内淋巴结肿大表现,有近半数患者仅有淋巴结肿大,另半数与肺实质异常同时存在;2、淋巴结肿大呈对称性,单侧少见(13%),且多于病程早期,也可见于消散期;3、肿大淋巴结一般不压迫大血管,可以发生钙化,呈典型蛋壳样,仅见结节病和矽肺;4、晚期淋巴结消退,遗留下钙化、纤维化及胸膜增厚等,纤维化可致肺门变形。,结节病,CT表现二、肺内病变1、肺内病变出现较肿大淋结要晚,多数就诊时已或多或少地存在;2、主要为小结节、不规则线影以及两者混合结节影和磨玻璃影,分纤维前期和纤维期或活动期和非活动期;3、典型结节为15mm,也可达510mm,主要位于胸膜下、叶间裂旁及沿支气管血管束周围分布,后者致血管壁不规则增厚;4、3mm以上结节基本是可逆性,3mm以下微结节有小部分长期存在,可能为静止的肉芽肿。,结 节 病,与上为同一病人,结 节 病,激素治疗后2个月,激素治疗后三月,结节病,鉴别诊断一、淋巴瘤:以纵隔淋巴结肿大为主、肺门较少,胸骨后淋巴结肿大较常见,临床发展较快,合并胸水、胸外淋巴结肿大多见,若出现肺内浸润则迅速恶化;二、转移瘤:单纯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时不易鉴别,若有肺内病变则多有特征可以鉴别,有原发肿瘤可助于诊断;三、肺门淋巴结结核常一侧为主,纵隔淋巴结结核多见于右侧气管旁,多有钙化,增强扫描可有环形强化可资区别。,谢谢!,

    注意事项

    本文(纵隔肿瘤CT诊断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小飞机)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