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贷款业务核算ppt课件.ppt
第四章 贷款业务的核算,学习目标 1.了解银行贷款的意义及种类 2.掌握各种贷款业务核算的基本要求及账务处理手续 3.掌握银行贷款利息的计算方法及核算手续,本 章 目 录,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第二节 贷款业务核算第三节 住房按揭贷款核算第四节 票据贴现业务核算第五节 贷款减值准备第六节 贷款利息计算,第一节 贷款业务概述,一、贷款业务意义 贷款业务是银行对国有、集体和个体经济融通资金的业务,是根据有借有还的原则贷出货币资金,并按规定收取利息的一项融资业务。办理贷款业务,是商业银行的重要职责,是根据信贷政策和国家产业政策,按照贷款原则,对国民经济各部门进行的资金再分配。通过发放贷款,可以支持生产发展和商品流通;通过调整贷款的投向和支持的重点,可以调节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通过信贷监督,又可以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节约资金使用,同时也可以加速资金周转,减少贷款损失,从而增加银行的营业收入,提高银行的经济效益。,二 、银行贷款业务种类,按贷款期限长短划分按贷款发放的条件划分按银行承担责任划分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划分按贷款使用对象划分按贷款性质划分,(一)按贷款期限划分,短期贷款 按贷款期限 中期贷款 长期贷款,(二)按贷款发放的条件划分,信用贷款 保证贷款按贷款条件 担保贷款 抵押贷款 票据贴现 质押贷款,(三)按银行承担责任的不同,按责任划分 自营贷款 委托贷款,(四)按贷款的风险程度大小划分,正常贷款 关注贷款 按贷款风险程度 次级贷款 可疑贷款 损失贷款,(五) 按贷款的使用对象,按贷款对象不同 企业单位贷款 个人消费信贷,(六)按贷款的性质不同划分,按贷款性质 商业性贷款 政策性贷款,(七)按贷款利息的计算时间,非应计贷款,是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应计贷款,是指非应计贷款以外的贷款。,三、贷款业务核算原则和要求,本息分别核算。商业性贷款和政策性贷款分别核算。自营贷款和委托贷款分别核算。应计贷款与非应计贷款分别核算。,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一、信用贷款的核算(一)信用贷款的发放 借: 贷款 短期贷款借款人贷款户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 借款人存款户 (二)贷款收回(到期收回,由银行主动收回) 1.未减值贷款的处理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 借款人存款户 贷: 贷款短期贷款借款人贷款户 应收利息 利息收入,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2.减值贷款的处理 资产负债表日,对于减值的贷款,应按减值金额计提减值准备,同时将减值贷款转入“贷款已减值”。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贷款-已减值 贷:贷款-本金 贷款-利息调整,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同时,应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金额。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利息收入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收:应收未收利息,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收回减值贷款时: 借:活期存款-借款单位户(实际收到金额) 贷款损失准备(已提未用数) 贷:贷款已减值 贷款减值损失(差额)(三)贷款展期 企业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归还贷款,可向借款 银行申请展期,对展期可不办理转账手续,贷款展期只限一次。,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四)贷款逾期设“逾期贷款”科目核算。 借: 贷款 短期贷款借款人贷款户 借:逾期贷款 借款人贷款户,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五)非应计贷款的核算 非应计贷款是指贷款本金或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贷款。贷款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作为非应计贷款应单独核算,其做法可以单设非应计贷款科目核算。其会计分录为: 借:非应计贷款单位户 借:逾期贷款单位户 已计贷款利息逾期90天没有收回的,也作为非应计贷款,但应纳入“未收贷款利息”表外科目核算。 贷款自转为非应计贷款后,在收到该笔贷款的还款时,首先应收回本金,本金全部收回后的还款部分,确认为当期利息收入。,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二、抵押贷款的核算 抵押贷款是担保贷款的一种,是银行要求借款人以一定财产作抵押而发放的一种贷款。借款人到期不能归还贷款本息时,银行有权依法处置贷款抵押物,并从所得价款中收回贷款本息,或以该抵押物折价冲抵贷款本息。,抵押(质押)贷款流程图,借 款 人,贷款银行,申请,提供抵押品,发放贷款,收回贷款或处理抵押品,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二、抵押贷款的核算(一)抵押贷款发放的核算 银行保管的抵押品、质物必须贯彻证(物)账分管的原则,会计部门管账、出纳部门或指定的部门管物(票据、保险单、房产证等),互相制约,互相核对,确保安全,会计按企业及财产类设明细账户,使用“代保管有价值品”表外科目核算。会计分录为: 收入:代保管有价值品单位户然后再按信用贷款方式办理贷款发放手续。会计分录: 借:抵押贷款单位户 贷:活期存款单位存款户,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二)抵押贷款收回的核算: 借:活期存款单位户 贷:抵押贷款单位贷款户 利息收入抵押贷款利息收入户同时销记表外科目: 付:代保管有价值品 (三)逾期抵押贷款的核算,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抵押和质押贷款到期借款人不能归还,应将抵押物、质物从“代保管有价值品”表外科目转入“待处理抵押(质押)品”科目核算,然后根据贷款合同依法对抵押物、质物出售、拍卖。 贷款到期,借款人未破产或存款不足,用抵押和质押资产抵付贷款本息。(四)抵债资产的处理1.取得抵债资产时,按抵债资产公允价值入账,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借:抵债资产(公允价值) 贷款损失准备(已计提的贷款损失准备) 资产减值损失(贷方大于借方时的损失) 贷:抵押贷款单位户 应交税费(取得抵债资产应承担的税费) 营业外收入(借方大于贷方时的利得)2.处置抵债资产 借:现金(存放央行款项) 营业外支出(贷方大于借方时的损失) 贷:抵债资产(账面价值) 应交税费(处置抵债资产应交税费) 营业外收入(借方大于贷方时的利得),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4.将抵债资产转为自用资产借:固定资产 贷:抵债资产三、质押贷款的核算(一)质押和抵押的区别 质押是指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移交债权人占有或将某项权利出质,并以该动产或权利作为债权的担保。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债权人有权按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以该权利或动产折价的价款或以拍卖、变卖该动产或权利的价款优先受偿。质押分动产质押和权利质押。抵押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而动产质押转移质押物的占有。,第二节 贷款业务的核算,(二)贷款的发放和收回 会计核算同抵押贷款四、保证贷款的核算,借款人,保证人,贷款银行,申请,保证,发放贷款,收回贷款,承担保证责任,保证贷款流程图,保证贷款流程图,(一)发放保证贷款,借款人申请保证贷款时,须填写保证贷款申请书,按照担保法和贷款通则有关规定签定保证合同或出具保函,加盖保证人公章及法人名章或出具授权书,注明担保事项,经银行信贷部门和有权审批人审查、审批并经法律公证后,由信贷部门交会计部门保管。 发放保证贷款的手续与抵押或质押贷款相同。,(二)保证贷款到期收回,保证贷款到期借款人不能归还,应根据贷款合同和有关规定,直接向保证人收取款项归还贷款,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为借款合同履行期届满贷款本息未受清偿之时起2年。会计分录为: 借:科目保证人户 贷:贷款借款单位户 利息收入,第三节 住房按揭贷款的核算,一、住房按揭贷款的有关规定 住房按揭贷款是银行对个人购买、建造或维修住房而自筹资金不足时发放的贷款。 个人申请住房按揭贷款,除应具备贷款的基本条件外,还应具备下列特殊条件:借款人必须是具有本地城镇正式户口的职工、居民;必须有稳定的工资收入;必须具有购买、建造、维修住房的合同、协议或城建相关部门的证明。,第三节 住房按揭贷款,借款人必须按规定在贷款银行存入首期购房款。与借款人签订“购房合同”的售房单位,必须在贷款银行开立存款账户。借款人所购房款,由贷款银行按协议规定直接划转售房单位在贷款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借款人不得要求将贷款提取现金,也不得指定贷款人将贷款划转非“购房合同”规定的售房单位。借款人必须在贷款银行开立储蓄通存通兑存款账户(或信用卡存款账户),并保留足够贷款银行扣收当月应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存款余额。通常贷款额度最高为所购住房全部价款或评估价值的70,贷款期限最长为30年。,第三节 住房按揭贷款,住房按揭贷款的归还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一般按月归还当期应归还的本息。分期归还有“等额本息偿还法”和“等额本金偿还法”两种方法。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以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等额本金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等额偿还本金,贷款利息逐月递减。两种还款方式的区别: 等额本金还款法在整个还款期内每期还款额中的本金都相同,偿还的利息逐月减少;本息合计逐月递减。这种还款方式前期还款压力较大,适合收入较高或想提前还款人群。 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期还款额中的本金都不相同,前期还款金额较少,本息合计每月相等。这种还款方式由于本金归还速度相对较慢,占用资金时间较长,还款总利息较相同期限的等额本金还款法高。,住房按揭贷款的归还采取分期付款方式,一般按月归还当期应归还的本息。分期归还有“等额本息偿还法”和“等额本金偿还法”两种方法。采用等额本息偿还法,每期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计算公式:每月偿还款本息额= 采用等额本金偿还法,每期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的计算公式:每月偿还贷款本息额= 借款人可以提前部分或全部归还本息,但不得间断归还。,第三节 住房按揭贷款,等额本息还款法和等额本金还款法的比较 1、等额本息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偿还贷款本息,其中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 由于每月的还款额相等,因此,在贷款初期每月的还款中,剔除按月结清的利息后,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少;而在贷款后期因贷款本金不断减少、每月的还款额中贷款利息也不断减少,每月所还的贷款本金就较多。 这种还款方式,实际占用银行贷款的数量更多、占用的时间更长,同时它还便于借款人合理安排每月的生活和进行理财(如以租养房等),对于精通投资、擅长于“以钱生钱”的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2、等额本金还款法,即借款人每月按相等的金额(贷款金额/贷款月数)偿还贷款本金,每月贷款利息按月初剩余贷款本金计算并逐月结清,两者合计即为每月的还款额。 由于每月所还本金固定,而每月贷款利息随着本金余额的减少而逐月递减,因此,等额本金还款法在贷款初期月还款额大,此后逐月递减(月递减额月还本金月利率)。,第三节 住房按揭贷款,二、贷款发放的核算(一)如售房单位未在本行开户,则会计分录为: 借: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户 贷: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借款人户 借: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借款人户 贷:清算资金往来或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二)如售房单位在本行开户,则会计分录为: 借:贷款个人住房贷款借款人户 贷: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借款人户 借: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借款人户 贷:吸收存款活期存款售房单位户 (三)收入:代保管有价值品个人户 三、贷款按期收回的核算 借:吸收存款活期储蓄存款或库存现金 贷 :贷款个人住房贷款 借款人户 利息收入贷款利息 收入户,例:某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200万,贷款期限20年,已知银行贷款利率为6.8,采用等额本息还款法,每月应还多少钱?,1、等额本息还款法:还款期内,每月偿还同等数额的贷款(包括本金和利息),240期,A,A,A,A,A,贷款额200万,200=APVIFA6.8%/12,240 A=15266.79还款总额=15266.7924=3664029.75、利息总额=1664029.75,本息和剩余本金表,第一期分录:借:吸收存款 15266.79 贷:贷款-本金 3933.46 利息收入 11333.33,2、等额本金还款法:,是将本金每月等额偿还,然后根据剩余本金计算利息. 利息逐月减少。前期还款额大。例:某人个人住房按揭贷款200万,贷款期限20年,已知银行贷款利率为6.8,采用等额本金还款法,计算前二个月应还款多少?,每月还本金额=贷款本金借款月数=200万240=8333.33元,四、借款人提前还款,如果借款人提前归还贷款本金和利息,仍按原借款合同约定的利率执行,征得贷款银行同意后,办理有关手续。 贷款期限内如遇法定利率调整,贷款期限在一年以内(含一年)的,实行合同利率,不分段计息;贷款期限一年以上的,于下年初开始,按相应利率档次执行新的利率规定。,第四节 商业汇票贴现的核算,一、贴现(一)贴现定义(二)贷款与贴现的区别 二、贴现银行办理贴现的核算(一)受理贴现的核算(二)贴现到期收回的核算,第四节 商业汇票贴现的核算,一、贴现(一)贴现定义 票据贴现是指票据持有人在票据到期之前,为获得资金而向银行贴付一定的利息所作的票据转让。目前,商业银行贴现的票据主要是商业汇票。商业汇票按承兑人的不同分为商业承兑汇票和银行承兑汇票。商业汇票一律记名,允许背书转让,纸质票据期限最长不超过6个月。电子商业汇票最长期限为一年。(二)贷款与贴现的共同点与区别 1.共同点都是银行的资产业务,都是借款人的融资方式,银行都要计收利息。,第四节 商业汇票贴现的核算,2.区别资金投放的对象不同;体现的信用关系不同;计息的时间不同;放款期限不同;资金的流动性不同。风险不同,第四节 商业汇票贴现的核算,(三)票据贴现的条件1、申请人是否是在银行开立存款账户的企业法人以及其他组织; 2、与出票人或者直接前手之间是否具有真实的商品交易关系; 3、申请人是否提供与其直接前手之间的增值税发票和商品发运单据复印件。,商业承兑汇票贴现流程,贴现银行,持票人,承兑人开户行,申请贴现,实付贴现金额,到期收回票款,承兑人,通知付款,支付票款,办理划款,交付汇票,追索,银行承兑汇票贴现流程,贴现银行,持 票人,承兑银行,申请贴现,实付贴现金额,到期收回票款,承兑申请人,交存票款,办理划款,二、银行受理贴现的核算(一)贴现利息和实付贴现金额的计算按照规定的贴现率计算出贴现利息和实付贴现金额,其计算方法如下:贴现利息 = 贴现金额贴现期限(天数)日贴现率实付贴现金额 = 贴现金额 贴现利息贴现期限从贴现之日起至汇票到期日止,利息算至到期的前一日。,例 A 厂6月5日持10月2日到期的商业承兑汇票一张,金额为10万元,向银行申请贴现,假设贴现率为6% 。 贴现利息 = 100000 119 ( 6%360) = 1983.33 (元)实付贴现金额 = 100000 1983.33 = 98016.67 (元),(二)受理贴现的处理,持票人或收款人,贴现行的信贷部门,贴现行的会计部门,审查同意后签章,借:贴现(贴现资产 ) (票面金额) 贷: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 贴现申请人户 ( 实付贴现金额) 贷:利息收入 贴现利息收入户 (贴现利息),贴现凭证及汇票,贴现凭证及汇票,三、贴现到期收回的核算 (一)票据付款人在本行开户 到期日收回贴现: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 付款人户 贷:贴现(贴现资产 ) (二)票据付款人在他行开户 借: 清算资金往来 贷:贴现(贴现资产 ),(1)商业承兑汇票贴现到期收回的核算,持票人 (收款人),付款人,贴现银行,付款人开户行,汇票到期前,向付款人开户行发出委托收款凭证,委托收款凭证及汇票,收到委托收款凭证后,到 期日划款,A 付款人账上有款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 承兑人户 贷:清算资金往来,收到划款后A 借:清算资金往来 贷:贴现(贴现资产 ) 单位户,划款或退票,申请贴现,付款,贴现银行,付款人开户行,B 付款人账上无款或不足,退票,B 收到退票后向贴现申请人收回贴现款,a 有款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 贴现申请人户 贷:贴现(贴现资产 ) 商业承兑汇票户,b 不足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贴现申请人户 借:逾期贷款贴现申请人贷款户 贷:贴现(贴现资产 ) 商业承兑汇票户,c 无款 借:逾期贷款贴现申请人贷款户 贷:贴现(贴现资产 ) 商业承兑汇票户,(2)银行承兑汇票贴现到期收回的核算,持票人 (收款人),承兑申请人(出票人),委托收款凭证及汇票,贴现行,承兑银行,汇票到期前,向 付款人开户行发出委托收款凭证,A 到期日,向出票人收取票款,a 有款: 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 承兑申请户 贷:应解汇款,划款,申请 贴现,持票人 (收款人),承兑申请人(出票人),b 不足:借:吸收存款单位活期存款 承兑申请户借:逾期贷款 承兑申请人贷款户 贷:应解汇款,c 无款借:逾期贷款 承兑申请人贷款户 贷:应解汇款 付出:银行承兑汇票,B 收到委托收款凭证后,到期日划票款 借:应解汇款 贷:清算资金往来,收到划款后,借:清算资金往来贷:贴现资产银行承兑汇票户,第五节 贷款损失准备,金融企业应当在期末分析各项贷款(不包括委托贷款)的可收回性,并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对预计可能产生的贷款损失,计提贷款损失准备。贷款损失准备应根据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贷款本息的偿还情况、抵押品的市价、担保人的支持力度和金融企业内部信贷管理等因素,分析其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计提。,第五节 贷款损失准备,一、贷款损失准备金改革历史1988年,按不同行业、不同性质的贷款确定,不超过0.2%。1992年,按年初贷款余额的0.5%全额计提。1993年,按年初贷款余额的0.6%全额提取,逐年增加0.1%。1997年,按年初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1998年,按年末贷款余额的1%差额提取。2000年,上市银行除按年末贷款余额1%差额提取外,还按五级分类提取2001年,根据资产的风险大小确定损失准备金的计提比例额提取2002年,上市银行除按一定比例从净利润中提取一般准备外,还按贷款五级分类提取专项准备,第五节 贷款损失准备,二、贷款损失准备金种类贷款损失准备包括专项准备和特种准备以及一般准备。专项准备按照贷款五级分类结果及时、足额计提;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特种准备是指金融企业对特定国家发放贷款计提的准备,具体比例由金融企业根据贷款资产的风险程度和回收的可能性合理确定。一般准备是从实现的税后利润中提取。,第五节 贷款损失准备,三、贷款损失准备的核算提取的贷款损失准备计入当期损益。会计分录为: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贷款损失准备专项准备(或特种准备)发生贷款损失冲减已计提的损失准备。会计分录为: 借:贷款损失准备 贷: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已冲销的贷款损失,以后又收回的,其核销的贷款损失准备予以转回。会计分录为: 借: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 贷:贷款损失准备 借:科目 贷:贷款单位逾期贷款户,四、贷款损失核条件 借款人和担保人依法宣告破产,经法定清偿后,仍不能还清的贷款;借款人死亡,或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规定,宣告失踪或死亡,以其遗产清偿后未能还清的贷款;借款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且不能获得保险补偿,确实无力偿还的部分或全部贷款,或经保险赔偿清偿后仍未能还清的贷款;贷款人依法处理贷款抵押品所得价款不足补偿贷款部分; 国务院专案批准核销的逾期贷款。,第五节贷款损失准备,第五节 贷款减值准备,五、计提损失准备的资产范围 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的资产,是指金融企业承担风险和损失的贷款(含抵押、质押、保证、无担保贷款)、银行卡透支、贴现、信用垫款(如银行承兑汇票垫款、担保垫款、信用证垫款等)、进出口押汇等。 对由金融企业转贷并承担对外还款责任的国外贷款,包括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买方信贷、外国政府贷款、日本国际协力银行不附条件贷款和外国政府混合贷款等资产,也应当计提贷款损失准备。,第六节 贷款利息的计算,一、贷款利率的有关规定 (一)短期贷款按合同签定日的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贷款合同期内,遇利率调整不分段计息。短期贷款按季结息的,每季度末月二十日为结息日;按月结息的,每月的二十日为结息日,具体结息方式由借贷双方协商确定。 (二)中长期贷款利率实行一年一定,贷款(包括贷款合同生效日起一年内分笔拨付的所有资金)根据贷款合同确定的期限,按贷款合同生效日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计息,每满一年后,再按当时相应档次的法定贷款利率确定下一年度利率。中长期贷款按季结息,每季度末月二十日为结息日,次日列账。,第六节 贷款利息的计算,(三)贷款展期,期限应累计计算,累计期限达到新的利率期限档次时,自展期之日起,按展期日挂牌的同档次利率计息,达不到新的期限档次时,按展期日的原档次利率计息。,第六节 贷款利息的计算,二、计息方法中长期贷款是按月或按季度计算并收取利息。短期贷款可利随本清。计算公式: 利息=本金期限利率如果借款人账户有足够的资金支付,则月末或季末: 借:存款借款人户 贷:利息收入,第六节 贷款利息的计算,如果借款人账户无款支付,对不能支付的贷款利息记入“应收利息” 。会计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单位户 贷:利息收入 贷款到期(含展期)90天后尚未收回的,其应计利息停止计入当期利息收入,纳入表外核算。 收入:未收贷款利息,第六节 贷款利息的计算,三、非应计贷款利息的核算已计提的贷款应收利息,在贷款到期90天后仍未收回的,或在应收利息逾期90天后仍未收到的,冲减原已计入损益的利息收入,转作表外核算。会计分录为: 借:利息收入 贷:应收利息收入:应收贷款利息从应计贷款转为非应计贷款后,在收到该笔贷款的还款时,应首先冲减贷款的本金,本金全部收回后,再收到的还款则确认为当期的利息收入。,进出口押汇,进出口押汇是指不同国家的进出口商进行交易时,出口商以其所得的票据、信用证等,连同运货的提单、保险单、发票等全部单据作担保,向金融机构押借款项,由银行凭全部运货单据,转向进口商收取货款的融资方式。,进出口押汇又分为进口押汇和出口押汇。进口押汇是指进出口商在签订买卖合同后,进口商请求进口地金融机构向出口商开出的保证付款的文件,实践中多为信用证。这种押汇方式实际上是金融机构以国际商品贸易合同为基础向进口商提供的一种资金融通手段。出口押汇则是指出口商根据合同的规定,向进口商发出货物后,取得了各种单据,并向进口商开出汇票。,本章复习思考题,1.银行贷款业务的种类。2.信用贷款、担保贷款、票据贴现在核算上有什么不同。3.上述各项贷款的账务处理程序及核算手续。4.什么是贷款损失准备,其提取及核销有哪些规定。5.如何计算贷款利息。6.票据贴现的核算程序和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