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语言接触ppt课件.ppt
第六章:语言接触,61 双语现象,62 语言同化,63 语言混合,64 语言联盟,65 语言借用,66 语言接触与汉语发展,本 章 简 介,学习目标,1、了解并掌握语言接触的不同类型;,2、了解语言接触对语言演变的影响。,学 习 指 南,语言接触的过程是相当复杂的,过去人们对这一点认识不足,尤其是在斯大林语言学思想影响下的中国。现在,语言接触的研究已经成为普通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重 点 难 点,1、语言接触的复杂性及本书所讲的五种类型;,2、语言联盟理论;,3、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理论;,4、语言接触与汉语的发展;,地球上有多少种语言(一),“在目前情况下,对世界语言的数目只能作出某些近似的估计,一种估计是 2500-5000种;还有一种估计是4000-8000种。”,一般认为有4000-5000种不同的语言。,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确定的语言有30多种。,地球上有多少种语言(二),由于语言与方言之间不易界说清楚,学者们在统计世界诸语言时,所得的数字往往出入很大。此外,非洲、美洲、澳大利亚等地本土人民所说的语言,学者们对它们的了解还非常有限,要弄明白确数当然就更加困难。而正是在这些地区,语言的数量相当大。,语言接触的原因,语言的使用者是人,人与人之间、人所属的集团与集团之间是免不了要相互接触与交往的,且由于灾难、战争及大型工程的建设等原因,还会造成大规模移民。人的接触、交往、流动及迁徙就意味着语言的接触。,语言接触的五种结果,一是形成双语现象;,二是语言同化;,三是语言混合;,四是形成语言联盟;,五是语言借用,以词汇的输入和输出为主。,61 双语现象,611 双重语言和双层语言(一),双重语言现象(bilingualism),简称为“双语现象”,是指在一个言语社区,在日常生活的各种的场合,人们普遍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语言口头表达或交流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双语”也包括“多语”(multilingualism )。社会中双语并用的情况叫做“社会双语”,个人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称为“个人双语”。双语现象的典型情况是社会双语,而个人双语是社会双语的一种具体体现。,双重语言和双层语言(二),世界上有些国家官方规定它们有两种或多种官方语言,例如加拿大和比利时就是所谓的双语国家。在新加坡,英语、汉语、泰米尔语、马来语都是官方语言,这是一个多语国家。我国法律规定官方语言是汉语,但在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有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在边界地区或其他一些特别的地区,可能是双语或多语的。,双重语言和双层语言(三),任何一个社区,不论官方是否规定双语或多语,只要其内部成员在日常生活中通常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都可以称为双语或多语。这样的社会就是双语社会或多语社会,这些语言的使用者可以称为双语人或多语人。我国的双语区不少,例如西藏、广西、新疆、东北的延边等地就是。当然,这并不是说在这些地区所有的人都是双语或多语者。,双重语言和双层语言(四),双层语言现象( diglossia)是指同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方言,或者在甲场合使用某种方言,在乙场合使用标准语,口头表达或交流思想。双层语言现象是就语言的社会功能而言的,即在同一个社会的日常生活中,有两种或两种以上方言并存的现象,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变体,在语言使用上有层级之别。,双重语言和双层语言(五),双层语言现象简称为“双言现象”。双层语言现象在中国是普遍存在的,方言区的居民大多都会说普通话,因场景的不同而选用普通话或本地方言。,双语人的判定标准(一),一、两种语言的熟练程度都达到母语水平,即能用两种语言进行自由的交际和思维,这个标准比较高。二、一种语言的熟练程度达到母语水平,另一种语言的水平可以与以该语言为母语的人进行一般交际,按照这一般标准,掌握了一种外语的人也可以算作双语人。,双语人的判定标准(二),对于当前中国高校的大学生来说,大多不能运用英语与外国人交流,所以还不能算“双语人”。但在高校中基本都掌握了普通话,同时还会自己的方言,因此可算“双言人”。但所使用的两种语言或方言往往会产生干扰,如对于绝大部分中国人而言,普通话都只是一种“理想的存在”,其所讲的都是或多少带有方言语言特点的标准的普通话,即“蓝青官话”。,双重与双层的区别,“双重语言现象”是就社会成员个人的语言使用能力而言的,“双层语言现象”是就语言在社会生活中使用的层次而言的。,弗格森,首先研究两种语言在同一个言语社区里并存并用现象的是美国社会语言学家弗格森。双层语言现象这个概念也是由弗格森首先提出来的,指在同一集团中同时存在两种语言形式,弗格森分别称之为高级变体和低级变体,高低之分主要着眼于一定时期内该变体的社会声望。例如在瑞士,标准德语是高级变体,瑞士德语是低级变体;在阿拉伯世界,古典阿拉伯语是高级变体,一般阿拉伯语是低级变体。,双层语言现象的特征(一),弗格森认为双层语言现象有一系列的特征:,A、使用的功能分布:在教堂里、信函中、演说中、大 学里等使用高级变体,而在通俗的会话里、在民间 文学中等使用低级变体。,B、高级变体享有低级变体所没有的社会声望。,C、高级变体被用于创造一种公认的和受人赞美的文学。,双层语言现象的特征(二),D、低级变体被“自然地”习得(它是说话者的第 一语言),而高级变体在学校里习得。,E、高级变体标准化程度很高(语法、词典等)。,F、双言状态很稳定,它可以持续好几个世纪。,G、同一种语言的这两种变体因起源关系而相互联 系着,但其语法、词汇和音位相对不同。,高级变体和低级变体的区别(一),高级变体和低级变体的区别(二),高级变体和低级变体的换位,高级变体和低级变体之间的关系并不是永久不变的。如中国在“五四”运动以前,文言文是教育语言、文学语言,是高级变体,但是后来却被“引车卖浆之流”的“大白话”这一低级变体所取代,低级变体反而变成了高级变体。历史告诉我们,低级变体的发展方向往往是高级变体。比如,作为拉丁语低级变体的罗曼语:法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双重语言现象之典型代表,双重语言现象在世界的许多地方都存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加拿大(英语和法语)、比利时(法语和佛兰芒语,即荷兰语)、瑞士(德语、法语、意大利语和罗曼什语)、新加坡(华语、汉语方言、英语和马来语)。,612 语码转换与语言干扰,双语或双言人的语码转换是双语研究的核心,这是由双语或双言的社会交际职能所决定的。众所周知,语言的社会性质是它的交际职能,双语或双言的社会性质同单语一样,也是交际职能,只不过在交际过程中,言语传递的信息不是唯一一套完整而严密的语码系统,而是两套或多套。具体来说,双语人必须具有双语的语码系统、熟练运用其他语言的规律、遏制母语干扰以及自如而准确地选用其他语言语码的功能。,语码转换,语码转换就是代码转换,是指双语人进行双语交际时,根据对方语码情况自由地选择相应的语码进行交际的语言现象,其目的在于使双方都能互相沟通、交流思想与情感。语码转换必定要涉及语言、社会、心理和语用等领域。,语码转换的两种类型(一),其一,基准型。双语人的他语水平不高,虽能交际,但会出现语码障碍。为了使对方能够完全理解,被迫使用母语或更熟悉的他语来替代以对方能听懂为前提。这类语码互补转换现象是双语交际初期必然会发生的。,语码转换的两种类型(二),其二,风格型。这属于个人对语言风格的应用,而不是由于交际过程出现语码障碍才进行的语码互补。其特征是双语人他语水平高而且能运用自如,有意使自己的言语更得体、更生动,为交际双方营造一个最佳语言气氛才进行的语码互补实际上是在对互补语码进行修饰以达到表达的最佳状态。风格型的应用主要决定于交际时的场合、双语人的心态及其对方的亲密程度等因素。,语言干扰,双语或多语作为交际的手段,最基本的特征就是语言接触,而语言接触的结果必定产生干扰、混合、借用等问题。所谓干扰是指两种语言在语音、词汇、语法和语用个方面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彼此的语言成分,有时两种语言产生混合。干扰可以发生在语言的各个平面,其中音位方面的干扰最容易发现。说双语的人常常把第一语言和第二语言的音位等同起来,或在发音时把第一语言的规则用到第二语言中去。,音位干扰的四种类型(一),A、抹杀音位的差别,例如意大利语中虽有长短元音的区别,但是没有英语中的长/和短/的音质的区别。因此许多意大利人说英语不能区分/bt/和/bt/。He beat his wife(他打妻子)讲得像He bit his wife(他咬妻子)一样。而英语中没有单辅音和双辅音的差别,因此英美人在说意大利语时很难分清楚casa(房子)和cassa(售票口),fato(做好的)和fatto(事实)。,音位干扰的四种类型(二),B、夸大差别、认无为有。,这一类干扰和前一类正好相反。英语中没有双辅音,意大利人人为英语的little和banner的tt和nn就是双辅音。,音位干扰的四种类型(三),C、错误理解。,英国英语中的fast和fat中的a发音不一样(美国英语相同),前一个是长音,后一个是短音。一些英国人觉得意大利语的 fato和fatto也应该和英语一样有元音方面的差别,其实在意大利语中没有差别。,音位干扰的四种类型(四),D、语音替代,将第一语言里的某一个音当作第二语言里的另一个音,其实两者并不一样。如:法语中的 r是个小舌颤音,但英语中没有这个音位,所以有些说英语的人认为法语的r跟英语中的r一样,将其发成舌前闪音或卷舌音。,62 语言同化,语言同化是随着不同民族的接触或融合而产生的一种语言现象,指一种语言排挤和替代其他语言而成为不同民族的共同交际工具。是不同语言统一为一种语言的基本形式。在这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语言同化过程中,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占优势的语言成为胜利者,保留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并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发展,处于劣势的语言则逐渐走向死亡。,蛮夷的被同化,我国历史早期,汉人聚居在今中原一带,其四周均为少数民族,即东夷、南蛮、西戎、北狄。这些少数民族在语言上与汉族人是不同的,如左传襄公十四年记载戎子驹支的话:“我诸戎饮食衣服,不与华同,贽币不通,言语不达。”汉刘向说苑善说记载:楚国子晰泛舟湖上,越人拥楫而歌,表示欢迎,但子晰听不懂,要求随员翻译:“吾不知越歌,子试为我楚说之。”从这些记载中可以看出,这些民族的语言与汉语是不同的。但经过春秋战国时期的会盟、战伐、兼并等,发生了民族的融合与语言的同化。,五胡的被同化,两汉后,居住在我国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民族和汉族发生了密切的关系;隋唐以后,契丹、女真(包括后来的满)等民族也和汉族发生了密切的关系。随着民族关系的发展,汉语和这些民族的语言发生了融合,在融合中继续成为胜利者。这样,汉语在我国的土地上替代了上述民族的语言而成为这些民族人民的共同的交际工具。,回族的同化(一),回族的先民,不论是唐宋时期到中国侨居或定居的阿拉伯、波斯蕃客,还是元明时期东迁的“西域回回”,初至中国,他们语言很庞杂,有讲阿拉伯语的,有讲波斯语的,也有讲突厥语的。特别是元代初期大批东迁的“西域回回”,他们多是操突厥语的各族人。然而,由于伊斯兰文化的长期熏陶,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在中亚地区使用得相当普遍。,回族的同化(二),刚刚东迁时,他们以波斯语和阿拉伯语作为交际工具。他们之中大部分人又兼通阿拉伯文。随着历史发展,回回人居住日益分散,同其他民族尤其是汉民族的交往日益增多,形成了极其密切的互相依存的关系。由于生产和生活的需要,回回人使用汉语的机会增多,他们对汉语由生疏而逐渐熟悉,由部分人首先使用发展到普遍的运用。,回族的同化(三),在元代,蒙古统治者对少数民族学习汉语言文字采取了鼓励的政策。在科举方面将色目人和蒙古人同列一榜,将北方人和南方人列一榜。如果色目人和蒙古人愿意参加汉人的考试,中选者则加一等注受。这无疑刺激了回回等少数民族学习汉语的积极性,他们踊跃应试,从而出现了一些达官显贵和汉学大师、汉字书法家等。,回族的同化(四),在元代的后期,这些民族仍然是外来语和汉语同时使用的多语人。当时的情况是,在回回内部,人们讲阿拉伯语或突厥语、波斯语,而在公共场所讲汉语。这种现象到明初得到了改变。当时由于统治当局采取民族同化政策,下令禁胡语、胡姓、胡服、胡饰,并不许各族人自相嫁娶,强迫少数民族(主要是移居内地的色目人和蒙古人)改变自己的风俗习惯,从而加速了来源不同的回回人由双语转为单一的汉语的过程。,回族的同化(五),大约到了明朝中期,汉语已经为回回所普遍使用,成了回回的民族共同语。与此相反,阿拉伯语、波斯语和突厥语转而处于次要的地位。其中,阿拉伯语和波斯语由于其宗教的地位,在宗教场合诸如清真寺、婚礼、葬礼等继续使用,保留下来了一些词语,多数人已经不能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了。,自愿同化和被迫同化,在汉语和其他语言的同化过程中有些民族顺乎历史发展的规律,自觉地放弃使用自己的语言,选用汉语作为共同的交际工具;有些民族为保持本民族的语言进行了艰苦的斗争,但迫于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不得不放弃自己的语言,学会汉语,实现语言的同化。前者叫自愿同化,后者叫被迫同化。隋唐以前,自愿同化占优势,以魏孝文帝改革为代表;隋唐以后,被迫同化的比重大一些。,金世宗的告诫,朕思先朝所行之事,未尝暂忘,故时听此词,亦欲令汝辈知之。汝辈自幼惟习汉人风俗,不知女真纯实之风,至于文字语言,或不通晓,是忘本也。汝辈当体朕意,至于子孙,亦当遵朕教诫也。(金史史宗本纪),皇太极的告诫,昔金熙宗循汉俗,服汉衣冠,尽忘本国言语,太祖、太宗之业遂衰诸王贝勒务转相告诫,使后世无变祖宗之制。(清史稿),经济文化决定胜负,汉族在经济、文化上的巨大优势,使得皇太极的有关政策犹如“螳臂当车”,到康、雍、乾三代则不能不进一步走上被汉族、汉语同化的道路。现今,使用满语的满人日见其少,满族的人口约有 429万,其中只有不到一百个老人能讲满语,语言保护已提上议程。老舍、启功都是满族人,却在汉语文学和汉字书法上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底层语言理论(一),语言同化的结果是一种语言成为胜利者,一种语言被战败而逐渐地“死去”。但战败的语言并非“灰飞湮灭”,不留一点痕迹。底层语言理论(Substratum theory)认为在一种上层语言里有可能残留底层语言的成分;底层语言以多种不同的形式对上层语言产生影响;上层语言的演变与底层语言的影响有关。,底层语言理论(二),所谓底层语言是指两种不同的语言互相接触、竞争的结果,战胜的语言所吸收的战败的语言成分。战胜的语言即是上层语言,战败的语言即是底层语言。,底层语言理论(三),语言底层需有民族底层作为前提。如外来民族在征服土著民族或移居到土著民族的住地的时候,同时带来一种新的语言。新的语言如果在文化、经济或使用人口上占优势,那么就有可能成为上层语言。土著民族不得不放弃土著语言,改而使用新的语言。新的语言如果在文化、经济或使用人口上占劣势,那么就有可能成为底层语言。,底层语言理论(四),处于劣势的居民在使用新的语言的时候,一方面受到原有的语言习惯的制约和影响,造成有规律的错误;另一方面有时在新的语言里找不到相应的表达方式(多是词汇),就保留原来语言中那些有用的成分。这些有规律的错误和保留下来的有用的成分,即是底层语言成分的两大源流。底层语言成分可以包括语音、词汇和语法三方面,但是以词汇为最常见。,西班牙语的底层,西班牙语的语音系统接近巴斯克语,也就是说西班牙语有巴斯克语的音位系统底层。巴斯克语是黏着语,印欧语是分析语或者综合语。一般认为巴斯克语是印欧人到来之前,欧洲大陆的土著语言。现代使用于法国和西班牙交界处,使用人口250万左右。,底层举例(一),Russia(俄罗斯)其地为使用斯拉夫语的民族所居,但是地名Russia 却是斯堪的纳维亚语。 Rus是斯堪的纳维亚语的一个部落名。Leipzig(莱比锡)其地在使用日耳曼语的德国,但是其名却是斯拉夫语。英国、爱尔兰有些古冰岛语的地名。中国东北有很多满语地名,如“哈尔滨”、“齐齐哈尔”等,“哈尔”是满语“江”的意思。,底层举例(二),在爱尔兰使用的英语中有许多结构不见于不列颠英语,这些结构很明显是在爱尔兰语的语法影响下产生的。爱尔兰语属于哥德语支(Goidelic branch) 凯尔特语群(Celt group)。例如凯尔特语有一种特殊的结构,即将现在时单数第三人称置于句首,后接其他相应的结构。在爱尔兰使用的英语也是如此。,汉语南方方言的底层(一),汉语南方方言区的民族底层应该是百越。今南方方言中仍保留古越语的底层词汇。下面举一个例子。广韵宵韵符宵切载:“方言云:江东谓浮萍为薸(音飘)。”例如:,温州 建瓯 建阳 政和 潮州 31 33 334 334 55,汉语南方方言的底层(二),“薸”这个字的上古音可以构拟为*,中古音可以构拟为*。现代一些台语里称“浮萍”的词的语音,可以与上述方言语音和古音相证合。,壮语 2 水语 62 毛难语 82 临高话 2,汉语南方方言的底层(三),浙江福建一带在汉代以前是古越族所居地,在汉族进入浙闽一带之后,在当地的汉语方言里留下这个代表南方事物的底层词语应该是很自然的。浮萍是用作猪和家禽的饲料,元代王祯农书畜养篇第十四载:“尝谓江南水地多湖泊,取浮萍及近水诸物,可以饲之。”江南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养猪,浙江河姆渡遗址有猪骨骼出土。浮萍是猪的主要饲料,在古代农业社会里应占有重要地位,“薸”这个字的产生也应该是很早的。,63 语言混合,很长一个时期内,人们一直都以为两种不同语言交融的结果只有一种类型,即语言同化,这一观点在我国影响尤甚,这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理论语言学长期受斯大林语言学说的影响。斯大林认为语言在“融合的时候通常是其中某一种语言成为胜利者,保留自己的语法构造和基本词汇,并且按自己发展的内在规律继续发展,另一种语言则逐渐失去自己的本质而逐渐死亡。”但大量调查研究表明,两种语言接触是可以产生杂种的混血语言的。,洋泾浜语(一),洋泾浜语(pidgin)又称“比京语”、“皮钦语”。“洋泾浜”一词的来源可能与老上海的苏州河的支流洋泾浜有关(早已被填平)。1845年英租界在上海建立后,洋泾浜成的租界和华界的分界线,沿岸成了上海最繁华的地段,也是英语和汉语接触最频繁的地方。上海洋泾浜英语就是在这里诞生的。,洋泾浜语(二),国外语言学家对中国的“洋泾浜”很感兴趣,根据中国人发英语business这个词的讹音,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学名,叫“pidgin”(混杂语言之意)。故“洋泾浜英语”就是pidgin English。而英语的 pidgin与pigeon的读音和拼写法都相近,又被误为pigeon English,译成中文,就变成了“鸽子英语”。,洋泾浜语(三),1912年上海出版的上海旅游指南说:“你千万不要认为鸽子英语读音可笑,语法错误,但它确实是上海最为实用的英文,否则你一定会闹出许多笑话。”在旧上海,有一种以说洋泾浜英语为职业的人,称为“露天通事”,专在马路或游览场地,为初到上海的水手、游客等外国人,充任临时翻译或向导。,洋泾浜语(四),洋泾浜英语是18世纪初期形成的,其使用的地点主要是广州、香港、上海,也使用于其他通商口岸,如宁波、海口、汉口、芜湖、南京等地。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洋泾浜语(五),这种变形首先起因于外来者:他们为了使当地人明白自己的意思,常常在语言上作出让步,简化自己的语言,夹入一些当地语言的成分,当地人便对此进行模仿,同时由于受到自己语言中语音、语法规则的干扰,又对它进行相应改变,而这些改变又被外来者所接受。所以“洋泾浜”是当地人没学好外语,是外语在当地影响下产生的变种。,洋泾浜语(六),Three piece book. Three books. 三本书。 该句子词语是英语的,语法 却是汉语的:有量词,名词无复数。,洋泾浜语(七),My go topside. He have go bottomside. I am going upstair. He has gone downstair.我到楼上去,他到楼下去了。,洋泾浜英语的这两个句子从标准英语的立场看,动词时态用错,代词未用主格,并且出现了英语中根本没有得topside(汉语“上边”的字译)和bottomside(汉语“下边”的字译)这两个词。但是从汉语的立场来看,这两个句子似乎没有错误,完全可以理解。,洋泾浜语(八),Afternoon my come.Ill come in the afternoon.我今天下午来。,从标准英语的立场来看,洋泾浜英语的这个句子在时态、格、词序、句子成分方面都有错误。但是从汉语的立场来看,时态和格固然不必顾及,词序也没有错,“下午我来”是很正常的词序,并且时间词“下午”也可以直接作状语。,洋泾浜语的特点,多是殖民地和半殖民地文化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 场合,没有人把它作为国语或第一语言;,语言经过土著语言系统的改造、语法规则减 少到最低限度、词汇项目比较少,往往要借 助于回曲折的说法指称事物;,严格地说,洋泾浜还不能算语言,因为它没 有语言的全部功能,也没有成为任何人的母语。,克里奥尔语(一),在一定条件下,洋泾浜语也可能被某一社会集团采用为主要的交际工具,并由孩子们作为母语来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洋泾浜语就变成了克里奥尔语(Creole),又叫混合语,它是两种语言因长期接触而杂交形成的第三种语言。如非洲某些地区的种植园,不但欧洲殖民者和非洲劳工之间没有共同的语言,就是非洲劳工,由于来自不同的部落,彼此也不能通话,在这样的社会共同体里,唯一通用的交际工具就是洋泾浜语。,克里奥尔语(二),随着不同种语、部落的人互相通婚,洋泾浜语就在家庭里扎根,被下一代作为母语来学习使用。再如海地有以法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牙买加有以英语为基础的克里奥尔语、中国青海同仁县的五屯语是由藏语和当地汉语方言杂交而成的克里奥尔语。洋泾浜一旦升格为克里奥尔语,在一个社会的全体成员的口头中扎下根,就会扩大词汇、严密语法、迅速地丰富起来,最后也可能会变得和其他语言同样完备。,克里奥尔和洋泾浜的不同(一),克里奥尔语是洋泾浜语成为一个群体母语 后的发展完备形式,如海地语最初就只是 一种洋泾浜;但不是所有洋泾浜语都会发 展为克里奥尔语,洋泾浜常因殖民地、半 殖民地文化的中止或衰微而消亡,如上海 的洋泾浜英语。,克里奥尔和洋泾浜的不同(二),克里奥尔语使用于整个社会,也使 用于家庭内部,洋泾浜语不是全民 的语言仅使用于若干有必要使用的 交际场合,在家庭内部只使用于母 语不同的主仆之间。,克里奥尔和洋泾浜的不同(三),克里奥尔语可以是一个人的母语,洋 泾浜语是在母语以外,在社会交际中 学会的一种临时交际用语。,克里奥尔语内部有完整的语音、词汇 和语法规范,洋泾浜语则不然。,64 语言联盟,语言联盟是指同一地区或毗邻地区通行的没有亲属关系的语言,由于长期接触,互相影响而获得语法、语音、词汇等方面的许多相似或共同的特征。,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人们常说一对男女恋爱久了会有夫妻相,语言联盟就是没有任何亲属关系的语言因相互接触而越来越像。,语言联盟的提出,语言联盟这个概念在历史语言学领域影响很大。历史比较法和谱系树理论认为语言之间的相似是因为它们之间有亲缘关系,是从同一母语分化出来的结果,原本不属于同一母语的语言是不可能相似的,所以语言联盟在19世纪还被认为是不可思议的,不少人认为两种语言的形态只能互相排斥,不可能互相混合。,陈保亚的研究(一),陈保亚先生通过对我国云南汉语、傣语、侗、台语等长期的跟踪研究提出:语言的接触是一种互协的过程,即两种语言有规则地相互协调,趋向同构,形成有系统的语言对应关系;而互协过程则呈现出无界而有阶的特点,即语言的任何结构层都可以受到接触的冲击,划不出哪些层面是不受影响的界限,区别只是越核心的结构和核心的词汇受到的冲击量越小、时间越晚,呈现不同的“阶”。,陈保亚的研究(二),陈保亚的研究(三),第100词、第200词指:斯瓦迪士1952年曾从印欧语言中挑选出人类语言中最稳定的200个词;1955年又从这200个核心词中筛选出100个更稳定的核心词。陈保亚把100个最稳定的核心词称为第一阶词,其余的 100个词为第二阶词。,斯瓦迪士200个核心词(一),斯瓦迪士200个核心词(二),65 语言借用,不同的语言互相接触,以语言的借用,即以词汇的输出或输入为主。,借词 borrowing word贷词 loan word 拷贝词 copy word,外来词(一),广义的外来词包括音译和意译,而狭义的外来词仅仅指含有音译成分的外来词。我们取广义,因为从同义译名的角度来看,有些外来概念在不同历史时期或同一时期有不同的译名,其中既有音译也有意译,如果取狭义,人们就会对这个词在汉语中到底是不是外来词有不同的看法,而取广义不但可是以避免无谓的争议,而且有利于对外来词进行比较研究。,外来词(二),同义译名,就是指同一个外来概念进入汉语后有多个不同的译名,这是与汉语外来词相伴而生的一个特殊现象。通过对汉语历史上不同阶段的外来词的同义译名的分析可以看出汉语外来词的构词方式及其“汉化”特征。,古汉语外来词的同义译名,骆驼/橐駞、明驼,猩猩/狌狌、生生,琥珀/虎魄,琉璃/流璃、流离、碧琉璃、碧流离,苜蓿/目宿、牧宿、木粟、龙须草,葡萄/蒲桃、蒲陶、蒲萄,玻璃/颇黎、玻瓈,菠菜/菠稜、菠稜菜,西瓜/寒瓜、绿沉瓜,茉莉/末利,女真语 xeko,近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同义译名(一),近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同义译名(二),近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同义译名(三),近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同义译名(四),近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同义译名(五),近现代汉语外来词的同义译名(六),当代汉语外来词的同义译名,艾滋病/爱滋病、爱之病、爱死病,BB机/寻呼机、呼机、BP机、Call机,保龄球/地滚球,蹦极跳/笨猪跳,E-mail/电邮、电子邮件、伊妹儿、EM,互联网/因特网、互联网络、英特网、国际网络、 互连网、英托耐特,桑拿/蒸气浴、芬兰浴、三温暖,作秀/表演、做秀、造骚、做骚,产生外来词的主要原因(一),一是这个词对于借方来说是新事物的名称。如啤酒、三明治、巧克力、比基尼、桑拿、比萨饼在进入中国之前,我们是从未见过它们的。英语的Kayak(皮船)借自爱斯基摩语 whisky(威士忌)借自苏格兰盖尔语 yogurt(酸奶酪)借自土耳其语 mayonnaise(蛋黄酱)借自法语 algebra(代数)借自阿拉伯语 sherry(雪利酒)借自西班牙语 ski(滑雪)借自挪威语 waltz(华尔兹)借自德语,产生外来词的主要原因(二),二是为了声望。1066年,说法语的诺曼第人占领了英国, 在接下来的两百多年里,诺曼第法语一直是上流社会的用语。 皇室和贵族说法语、法律界说法语、 上层政府和军界也使用法语。由于法语的强大声誉, 使得英国人热衷于借词,见到就借, 置英语大多数情况已有表现力很好的词语于不顾。,产生外来词的主要原因(三),诺曼第法语的词语如prince、judge、attorney、court、chancellor、official、army、captain、country、music、jewel、picture、beef、fruit、boil、courage、honour、virtue、pity、sentence、question、language、literature、fool、horrible、mirror、gentle、male、female、甚至face等诺曼第法语词语大量涌进英语,并且这些词语还很流行,以致它们把与之相应的“土生土长”英语词语逐渐赶出了英语!古英语的文章对我们之所以如此难读,就是因为文中大量的英语固有词语被后来的法语借词赶出了语言。古英语词语有60%多都已经消亡了,主要原因就是诺曼第对英国的征服。,产生外来词的主要原因(四),现在英语已成为世界上最有声望的语言,它首先是一个输出语言。就像法语词曾大量涌进英语,现在英语词语正大量地涌进法语、汉语、德语、班牙语、意大利语和日语。随便打开任何一本意大利、德国甚至是中国、日本的杂志,你就会发现里面满是英语词。,日源外来词,王力先生说:“现代汉语中的意译的词语,大多数不是汉人自己创译的,而是采用日本人的原译。换句话说,现代汉语吸收西洋词语是通过日本语来吸收的。中国人介绍西洋文化在日本人之后,因此有可能通过日本语来吸收西洋化。”,日语词的倒灌(一),意大利人马西尼在其现代汉语词汇的形成十九世纪汉语外来词研究中对王力的看法提出了质疑。,1854年,美国军舰在海军上将培理的指挥下,武力威逼日本,迫使它签订了第一个贸易协议,即神奈川条约。在此之前,日本在与外部世界的接触中,甚至比中国更为顽固,基本上处于禁闭孤立状态。不大可能从西方借用很多的外来词。而中国从17世纪就有西方传教士的“光顾”,如利玛窦;后来又有英国、葡萄牙、荷兰等国家的商人来到中国做生意,这些都使汉语与西方语言有了亲密接触。,日语词的倒灌(二),“1854年,神奈川条约签订后,日本向西方开放。此后,在日本港口经商的中西商人,向日本带去了一批最早的西学汉书的副本以及在华新教传教士翻译的早期译著。这些著作中的许多名称直接被日采用,当时正是进行漫长的立宪改革的初期。19世纪末,这中间的有些词又回到中国,因为当时中国以日本为榜样,也开始考虑体制改革以及采用西方法律。”,马西尼,日语词的倒灌(三),“研究现代汉语词汇的一些学者,他们通常一味强调后面这段过程,对于那些进入汉语的日语新词,他们以为是借自日语的。而事实是,这类词汇中有好多是由中国传至日本的,几十年后才又回到了中国。”,马西尼,日语词的倒灌(四),魏源的海国图志1850年刊行第二版,有3套最早的副本传到了日本;1854年,该书又有8套印本销往日本;1854 年至 1869年间翻译出版了25种取自该书各章的日译本。跟在中国一样,海国图志在日本也是有关西方国家最早的近代信息宝库之一,该书中已有“铁路”、“新闻”、“公司”、“国会”等词,它们就是产生自汉语,后传到日本,最后又回到中国的词语。,66 语言接触与汉语发展,桥本万太郎北方话阿尔泰化学说(一),“而且我们今天称之为使用汉语北方话的人还是那些进入中原地区的阿尔泰各族的后裔(匈奴、女真、蒙古族的语言均属阿尔泰语系)。那些具有不同语言背景的阿尔泰各族为了入侵中国北部而建立其王朝,接受了当时通行的某种汉语方言。他们为了保持统一,不得不在不同种族的社会中使用某种共同语。于是北方话就在这些北方人中成为最适合的共同语而发展起来。”,北方话阿尔泰化学说(二),“因为音节声调较易变化(这暗示其保留的古老特征痕迹少于音段),在北方汉语的发展过程中,阿尔泰各族接受北方汉语但对其语言系统有所修改这个事实,可作为对这种特殊现象的一种解释。”,鲁国尧颜之推谜题及其半解(一),“南方水土和柔,其音清举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沈浊而鈋(音俄)钝,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北方为愈。易服而与之谈,南方士庶,数言可辩;隔垣而听其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而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 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颜之推谜题及其半解(二),过去人们一直认为“南”指吴方言,“吴越”指南方某种或某几种少数民族语言;“北”指北方话,夷虏指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的语言。鲁国尧认为这种解释是不正确的。,颜之推谜题及其半解(三),他认为“南”是“南朝通语”,“北”是北朝通语。“吴越”指“吴方言”。其解释是:“我们认为吴方言在古代是北抵淮河的,江淮之间本为吴语的地盘,4世纪永嘉之乱,北方汉族人民的大批南迁,江淮之间以至江南的今南京、镇江甚至常州、常熟一带为北方话所占领。”“这批南迁的汉人把汉语北方方言由黄河流域带到了长江中下游,使公元4-6世纪的汉语方言地图大为改观。”,颜之推谜题及其半解(四),“三百年的分裂,人为的融绝使得原本一源的黄河流域的北方方言与淮南、长江中下游的北方方言二者间的分歧逐渐加大。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南染吴越,北杂夷虏,皆有深弊,不可具论。自颜含随晋元帝渡江,至颜之推已历九世,若至颜思鲁、颜愍楚,则为十世。这么长时期,南方一支必然受原地方言的影响;而北方,少数民族的各种语言尤其是匈奴、鲜卑的阿尔泰语作为统治者的语言对北朝汉语的影响自不在小。到了南北朝后期,即梁与北齐、北周鼎峙时,中国已形成了两个通语,黄河流域以洛阳话为标准,而江淮地区则以金陵话为标准。,颜之推谜题及其半解(五),3世纪 汉语通语(黄河流域),北朝通语(黄河流域),现代北方官话方言,南朝通语(淮南至江南北部),4世纪语言入侵,现代江淮方言,3世纪 汉语吴方言(淮河以南),南北朝时吴方言(今常州以南),现代吴方言(丹阳以南),南朝通语、北朝通语、吴方言源与流示意图,颜之推谜题及其半解(六),徐通锵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一),“文白异读”在汉语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方言之间相互接触、相互影响的结果。因方言不同,有文白异读的字在常用字中所占的比例也不同,如在闽语里几乎占一半,在吴语里只占不到十分之一。汉语的方言纷繁歧异,书面语却是统一的。中国历史上的政治和文化重心是在官话区,书面语也向来是以官话为标准的。隋唐以后实行科举制度,读书人普遍重视字音的标准与辨别,各地因此产生了尽量向标准音靠拢的文读音。,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二),字音的文白异读反映字音的不同历史层次。就方言而言,白读代表较古老的层次。文读音多是唐代实行科举制度之后产生的。可以说,文读音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唐宋时代的科举制度。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偏重诗赋,诗赋的音韵标准自然是帝都所在的北方话的语音。以北方话为基础的文读音因而在各地方言中越来越发达。,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三),从“双言”的角度来说,文读为高级变体,白读为低级变体。一般说来,白读代表本方言的土语,而文读则是在本方言音系所许可的范围内接受某一权威方言的影响而产生的新形式,它们体现了雅俗两种不同的风格色彩。“文”与“白”代表两种不同的方言,它们共存于一个系统之中,相互竞争,一般都是文读形式扩大它的运用范围,把白读形式排挤掉,直至使它销声匿迹。,糠,文读 ,白读 ,科 ,不同系统同源音类的叠置,同一系统异源音类的叠置,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示意图,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四),文白异读与叠置式音变(五),文白异读的竞争可以调节方言的发展速度,控制方言的发展方向,汉语的演变如果没有文白异读这样一种机制的调节,各地的方言就难以保持相对一致的发展趋势,有可能早就变成为不同的语言了。,第六章作业练习题(上),1、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自己的“双言” 在使用场合方面的分布。2、谈谈自己所经历的“语码转换”。3、举例说明语言同化现象。4、什么是“洋泾浜语”?它有什么特点?5、什么是“克里奥尔语”?它有哪些特点?,第六章作业练习题(下),6、什么是“语言联盟”?7、谈谈汉语外来词的“汉化”特征。8、当前汉语中存在很多的“字母词”,有人 认为是汉语国际化的表现,有人认为是汉 语污染的表现,你对这种语言现象如何看?9、谈谈外来词出现的原因?10、什么叫“文白异读”?它对汉语的发展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