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群数量的变化ppt课件.ppt
第二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在营养和生存空间没有限制的情况下,某种细菌每20分钟就通过分裂繁殖一代。,2,4,8,16,32,64,128,256,512,1,2,3,4,5,6,7,8,9,1.填写下表:计算一个细菌在不同时间(单位为min)产生后代的数量。,问题探讨:,2n代细菌数量的计算公式是:372小时后,由一个细菌分裂产生的细菌数量是多少?,Nn2n,解:n 60 min 72 h20 min216Nn2n 2 216,4.以时间为横坐标,细菌数量为纵坐标,画出细菌的数量增长曲线。,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的数学形式数学方程式曲线式,Nn2n,为了直观、简便地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动的规律,数学模型建构是常用的方法之一。,一、建构种群增长模型,实例1:澳大利亚野兔,二、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实例2:20世纪30年代时,人们将环颈雉引入到美国的一个岛屿上,在最初的5年内,较优裕的环境条件使得该种群的增长近于“J”型曲线,增长特点:,增长率不变,Nt=N0t,条件:理想条件,包括食物或养料充足,生存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种群增长“S”型曲线,现实状态:有限条件。(包括资源、空间有限,各种生态因素综合作用),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称为环境容纳量,又称K值,0 时间,当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增长率=0,即出生率=死亡率,同一种群的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受到环境的影响。,S型曲线的增长率变化规律:,增长率先增加,后减少。t1时刻,增长率最大,对应种群数量为K/2;t2时刻,增长率为0,但种群数量达到最大值K。,t0 t1 t2,数量,K/2,代表环境阻力生存斗争中被淘汰的个体数。,食物不足、空间有限、种内斗争、天敌捕食、气候不适、寄生虫、传染病等,讨论 :图中阴影部分代表的什么?,对于S型曲线,K值时种内斗争最剧烈,B,1.在下列图中,表示种群在无环境阻力的状况下增长的是( ),2.如图是某种群在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增长曲线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种群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环境中,种群数量是按_曲线增长的,但实际上,在自然环境中_和_都是有限的,使种群数量增长受到影响,结果按_曲线增长。,a,食物,空间,b,(2)此外,直接影响种群兴衰的两对变量是该种群的_和_、_和_。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_ _而间接对种群动态变化起作用的。(3)下列对阴影部分的解释正确的是( )表示环境中影响种群增长的阻力表示环境中允许种群增长的最大值表示种群内迁出的个体数表示通过生存斗争被淘汰的个体数A. B. C. D.,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出生率和死亡率,C,3.两种增长曲线的比较:,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直接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间接因素:食物、气候、传染病、天敌,重要因素:人类的活动,四、种群数量的波动和下降,东亚飞蝗种群数量的波动,大多数种群的数量总是在波动之中的,在不利条件之下,还会急剧下降,甚至灭亡。,灭鼠后,防止鼠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因为K/2时鼠的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效果,捕捞后,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这样鱼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回升,降低K值,改变环境条件,使之不适合鼠生存,维持K值,保证鱼生存的环境条件,尽量提高K值,种群增长曲线的实际应用(练习册)P-63,【例1】下图种群在理想环境中呈“J”型增长,在有环境阻力条件下呈“S”型增长。下列有关种群数量增长曲线及其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环境阻力出现在D点之后B防治蝗灾应在害虫数量达到C点之后C渔业捕捞后需控制剩余量在B点D呈S型增长的蝗虫,其数量也可能有时超过K值,A,B,C,D,甲,乙,【例2】右图用来表示田鼠种群的理想增长曲线和在某自然环境中的实际增长曲线,关于曲线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A.X区域(图中阴影部分)可以代表环境阻力的大小B.严密封储粮食,保护田鼠天敌等措施可以使e点向下移动C.食物最可能成为鼠群繁殖速度的限制因素是de段D人工灭鼠时要将田鼠数量控制在c点,(2017全国I理综)假设某草原上散养的某种家畜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率随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若要持续尽可能多地收获该种家禽,则应在种群数量合适时开始捕获,下列四个种群数量中合适的是A.甲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B.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C.丙点对应的种群数量 D.丁点对应的种群数量,实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1、怎样进行酵母菌的计数,抽样检测法,血细胞计数板,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用吸管吸取培养液,滴于盖玻片边缘,让培养液自行渗入。 待酵母菌细胞全部沉降到计数室底部,将计数板放在在载物台中央,计数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依据估计培养液中酵母菌总数。,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之前,建议你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这是为什么?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怎样的措施?4、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当怎样计数?,使酵母菌均匀分布于培养基中,减少误差,适当稀释,应计数两个相邻的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5:根据实验目的, 本探究实验不需要设对照实验,也不用重复.如果要探究不同环境条件下酵母菌数量的变化(练习册P-63),可以设置对照实验.如: A组: 10ml 马铃薯培养液+28 B组: 10ml 马铃薯培养液+5 C组: 10ml 无菌水+28,6、怎样记录结果?记录表怎样设计?,每天记录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例3】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动态变化”的实验,正确的叙述是 A改变培养液的pH不影响K值(环境容纳量)大小B用样方法调查玻璃容器中酵母菌数量的变化C取适量培养液滴于普通载玻片后对酵母菌准确计数D营养条件并非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唯一因素,养分、空间、温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响种群数量持续增长的限制因素,(11分)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中,需利用计数板对微生物细胞进行直接计数。计数板是一个特制的可在显微镜下观察的玻片,样品就滴在计数室内。(1)在实验中某学生的部分实验操作过程是这样的:从静置试管中吸取酵母菌培养液加入计数板进行计数,记录数据把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冰箱中;第七天再取样计数,记录数据,统计分析绘成曲线。请纠正该同学实验操作中的3处错误: ,应将试管轻轻震荡几次再吸取酵母菌,应将酵母菌培养液放置在适宜温度下培养,应连续七天,每天观察、取样计数并记录数据,计数室由2516=400个小室组成,容纳液体总体积为0.1mm3。某同学操作时将1mL酵母菌样品加99mL无菌水稀释,用无菌吸管吸取少许使其自行渗入计数室,盖上盖玻片并用滤纸吸去多余菌液,进行观察计数。(3)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采取的措施是 。(4)如果观察到上图所示a、b、c、d、e 5个大格共80个小室内共有酵母菌48个,则上述1mL酵母菌样品中约有酵母菌 个; 要获得较为准确的数值,减少误差,你认为该怎么做? 。,适当稀释,2.4108,多次记数,求平均值,作业:,练习册P-64“基础巩固”(1-10题)明天收4个小组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