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教案ppt课件.ppt
主讲:王忠涛,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引言为什么学习本课?1、学生应该具备技能2、专业必修课,第一章 工具书概述主要讲述工具书的含义、特点、类型、功用、局限及其排检法等。,第一节 工具书的含义、特点、 类型、功用、局限1、工具书的含义指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广泛汇集某一方面的知识或资料,专供人们迅速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例如,新华字典、康熙字典、现代汉语词典、辞海、辞源等。,2、工具书的特点 1)易检性 2)总括性 3)查考性,3、工具书的类型 1)中文工具书和外文工具书(文种) 2)社会科学工具书和科技工具书(学科内容) 3)古代工具书和现代工具书(编纂时代) 4)字典、词典、百科全书、类书、政书、丛书、年鉴、手册、目录、索引、文摘、表谱、图录等(从功用特点),4、工具书的功用主要体现在学习和工作中.具体功用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解释疑难问题(最基本) 2)指引读书的门径(目录) 3)提供资料线索和学术信息(研究问题,索引) 4)提供各种学科的基本知识(百科全书),5、工具书的局限 也有查检不到的地方,内容也并不是都正确等(由于时代和个人水平)。所以 ,使用过程中就要有分析和鉴别。,本课程的计划安排与成绩考核 计划:一学期的课,讲解与实践相结合,讲解为主,辅助以实践。 成绩考核: 成绩是平时(百分之二十)、期中(百分之二十)和期末(百分之六十)累加。 期末为笔试。,参考书目:社科中文工具书使用邓宗荣辞书概要陈炳迢中国字典史略刘叶秋史籍举要柴德赓,第二节 工具书排检法和四角号码法1、工具书排检法排检法是工具书编排与检索方法的简称。编排与检索的关系排检法的分类(看图示):,排检法大致有这么几种:字序法、分类法、主题法、时序法、地序法等。字序法最常见,所以重点介绍它。,字序法,它分形序法、音序法、号码法。形序法:部首法、笔画法、起笔笔画法音序法:汉语拼音字母法、注音字母法、韵目法(又分韵母法、声母顺序法)号码法:四角号码法、中国字庋撷法 方法虽然多但是最常用的有部首法、音序法、号码法、笔画法。下面介绍一下四角号码法。,2、四角号码法 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1)概述 2)使用方法 3)歌诀,四角号码法,此查字法把汉字笔形分为十种,分别用0到9十个号码代表:,四角号码法使用歌诀: 横一垂二三点捺,叉四插五方框六, 七角八八九是小,点下有横变零头。局限,中国字庋撷法概述使用方法歌诀,歌诀:横一垂二正交三,斜叉为四五是插,绞丝各部都算六,字内无方单点零,每字两节六数码。局限,第二章 字、词典辞书的介绍字、词典辞书的史略;字、词典的含义;字、词典辞书的分类;几种常见字、词典辞书介绍,一、 字、词典辞书的史略1、字书字词典最初称“字书”。周:史籀篇 秦:仓颉篇(李斯) 爰历篇(赵高) 博学篇(胡毋敬)汉:训纂篇(扬雄) 急就篇(史游) 滂喜篇等 汉时将 仓颉篇 爰历篇 博学篇 合为仓颉篇,或称“三仓”,后连同 训纂篇 滂喜篇 也合称“三仓”。现均已亡佚。对这些字书的认识:,这时期的字书,还不是现在意义上的字词典,准确说是一些识字课本,简单的汉字汇集一类的东西,主要是给儿童使用,往往为了便于诵读,大多押韵。 但是正是这类字书的出现,为后来真正意义上的字词典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第一部字典说文解字第一部词典尔雅第一部韵书声类(佚)(三国魏李登),2、字典名称的来历康熙 与 康熙字典,二、字、词典的含义1、字典的含义字典是解释字的形、音、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如康熙字典、新华字典,2、词典的含义词典是解释词语的概念、意义及其用法的工具书。如辞海、辞源,3、字词典的关系从根本上没有本质区别 ,只是收录内容上主次侧重点不同。,三、字、词典辞书的分类1、按照时代,大体分古代与近现代两类:1)古代字典辞书的分类大体分三类:以义为系的字词典;以形体结构为系的字书;以音韵为系的韵书。,2)近现代辞书分类大体分两类:综合性的字词典;专门性的字词典。2、不按照时代分,可以分为: 三大干流和十六条支流,三大干流: 1、字典 2、词典 3、韵书,十六条支流1、辨正字汇2、形体字典3、古注汇编4、虚字字典5、骈字集释6、成语词典7、方言词典8、名言俗语词典,9、文学作品语词汇释10、新语外来语词典11、词藻典故汇辑12、对译对照词典13、鉴赏词典14、专科词典15、专书词典16、专人词典,四、几种常见字、词典辞书介绍说文解字、尔雅、康熙字典 、广韵,说文解字1、说文解字产生时代、作者、编撰目的,简称说文,东汉许慎著。书成于东汉永元十二年(100年)。许慎,字叔重,经学家,古文字学家,学识渊博,时称“古今无双许叔重”。目的是为了驳斥今文经学家对儒家经典曲解而作的。 今古文之争,2、字数、部首、卷数、版本 收字9353个,重文1163字,解说共133441字,正文十四卷,序文一卷,共十五卷。字体以小篆为主,全书根据小篆形体及偏旁结构,分成540部,首创部首编排法。解释字义以本义为主,是我国第一部系统分析字形、解释字义的字书。,现在版本,较早的有唐写本残本,今存日本。其次是宋刻全本:一为宋代徐铉的校订本,世称“大徐本”;一为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世称“小徐本”。现在通行的是“大徐本”。,3、内容解说及六书原则内容解说:首先小篆作为字头,下面用隶书解说字义,然后说明字体的构造。现在还有注音。关于解说版式排列后来由隶书改为楷书,而且早期是不分行的,全部连在一起,这从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还可看到一点原貌。现在常见的版本都是一字一行本,即一个小篆字一行。这是清代同治时陈昌治改编的。六书:在解说汉字构造时许慎用了六书原则(主要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凡是象形,指事字,便直接指出。“象形”“指事”指事字,也有这样说的“从某,象某某之形”,如,凡是会意字则曰“从某从某”或“从某某”如,凡是形声字则曰“从某,某声”或“从某,某省声”,如,凡是会意兼形声,则曰“从某从某,某亦声”。如,,4、价值影响及缺点价值影响:当时可以说是一部解说汉字总结性的著作,保存了大部分先秦字体以及汉代以前的不少文字训诂,对古文字、古文献及古代历史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如首创的部首法体例至今还在沿用,另外对古代政治情况及民俗也有一定价值。缺点:内容上一味相信阴阳五行,解说有谬误; 对文字的解说也有不免穿凿附会之处; 还有部首分得太琐碎,编的不科学,本来应以部首,据形系联文字,但许多杂乱安排在一起,无规律。查字时有时难断属于哪一部。,5、对它的研究清代成绩巨大,说文四大家: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桂馥说文义证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近代人丁福保说文解字诂林,6、使用方法1)熟读后可以很快查到字2)有的版本附笔画检字法(繁体)3)近年出版的还附编汉语拼音检字法或四角号码法,尔雅1、成书时代及编者成书时代,对此说法不一:A、认为周公旦最初著有尔雅一篇,而在汉魏之间通行的三篇尔雅则或说孔子所增或其他人(孔子弟子子夏或叔孙通)所增补,莫衷一是,只好存疑。此说见魏张揖上广雅表;B、认为是“秦汉之间学诗者纂集说诗博士解诂之言”而成。此说见于宋欧阳修诗本义卷十“文王”。,C、近代人罗常培同意后一说,认为尔雅是汉代经师解释六经训诂的汇集。 总之,一般认为此书渊源甚古,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经过许多人增补,而最后成书于汉代。,2、篇数、内容及分类方法篇数:汉书艺文志记载有三卷,二十篇,但是现在见到的只有十九篇。一般认为还有一篇叙篇,大约在宋代亡佚。故此只有十九篇。内容:今本分上中下三卷,三卷共分十九篇。这十九篇分别为: 卷上:释诂、释言、释训、释亲 卷中:释宫、释器、释乐、释天、释地、释丘、释山、释水 卷下:释草、释木、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其中前三篇解释普通词语,可以说是普通词典,如,“如、适、之、嫁、徂、逝,往也。”“明明、斤斤,察也。”另外,如释亲、释宫、释器、释乐四篇是解释人事的名称的。如释亲中“父为考,母为妣。”释天是解释天文名称的。如“苍穹,苍天也。”释地、释丘、释山、释水是解释地理名称的。释虫、释鱼、释鸟、释兽、释畜是解释动物名称的。释草、释木是解释植物名称的。,3、释词的体例 尔雅开古代词典之先河,首创了按内容性质分类释词的体例。它主要采取的是义训的方法。义训是训诂学上的一种方法,即同意相训。如“增,益也。”“元,始也。”“龄、齿、稔、祺,年也。” 尔雅的这种训诂方式具体分两类:一类是把许多意义相同的词放在一起,在下面作一个总结的解释,主要表现在前三篇释诂、释言、释训,如前面举的例子。一类是把内容相关的一类词放在一起,而分别解释,主要表现在释亲、释宫、释器、释乐等后十六篇中,如释亲中有“妻党”有“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4、尔雅的价值与影响 体现在历史价值上有二:一个是奠定了我国训诂学的基础。把先秦以来的一些词语、名物,分门别类地整理,解释,撰写成我国第一部总释群书语义的专著,开辟了训诂学的新领域,创立了而后发展起来的“雅学”。一个是成为历代训诂的原始依据。它汇集了汉代以前的古书训诂资料,保存了很多词语的故训因之为历代注家所依据。,5、研究著作汉晋南朝时候有许多家为之作注解,但多失传,唯有东晋郭璞的尔雅注传下来,它成为研究,尔雅必读书目。另外,还有南宋郑樵尔雅注三卷。清代人邵晋涵有尔雅正义,郝懿行有尔雅义疏。,6、使用方法全部通读。,康熙字典1、成书时间及编者成书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五十五年(1716年)。康熙帝清圣祖(玄烨)命张玉书、陈廷敬等三十人编写此书。此前明代有两部字典比较有名:梅应祚字汇,张自烈正字通。康熙字典就是在这两部书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增补编纂而成。沿用了前两部书的体例、部首等,可以说是前两部字典的增订本。,2、体例(字数部首、内容解说等)及 版本字数:此书共收47035字,其中重复81字,实际收字46954字,比字汇正字通多出一万多字。部首:共分214部首,以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辰标分十二集,每集又分上中下三卷。首列总目、等韵、检字、辨似等附录,末附补遗、备考。它的部首和部中各字,亦依据笔画多少顺序排列。解说:释字也是先音后义。在每个字下先列唐韵广韵集韵韵会等韵书的反切,然后解说字的本义,随着再列字的别音、别义和古音。一般都引古书来证释。,有的有考辨,即附于注末,并加“按”字来标明,每个字有古体的,都列再本字之下。重文、别体、俗书、讹字则附于注后,如土部十三画的“墺”字:,版本:除清刻本外,常见的有上海鸿宝斋的石印本,书眉上附列篆体;商务印书馆的铜板印本,后附王引之字典考证;中华书局的影印本,兼有篆书和字典考证等很多,,3、价值影响及不足 价值影响:A、收字量大,凡不见于以前字书的字,大都可以由此查到。B、从内容和形式看,都比字汇、正字通丰富严谨。在字义的解说内还常附释一些词语,又兼有词典的作用。正是由于它字多,丰富严谨,又是康熙帝亲命编写的,故此自刊行二百余年以来,影响很大,它的文字音义和书证,广泛被人引用,以后的字书编者,多以它为圭臬(标准),多受到赞誉。 不足:,虽然它有重要价值影响巨大,但是其不足之处也是很明显的,也多为历代学者所指出,但在当时都无人敢指出。后来到了道光七年(1827)时,王引之才奉道光帝命令,作字典考证十二卷,纠正了其引书错误2588条。当然王氏所指出的,不过是一部分,错误不止于此。总体看,其讹误大致可分以下几方面:A、书名篇名错误,或出现妄改B、引书错乱或与注疏相混C、引文错误或脱落D、删节失当,E、断句错误F、错字G、经传的注疏当正文,引书任意增减改动文字或张冠李戴等。总之,虽然错误不少,但其作用也不可抹煞,且至今仍有一定参考价值。 故使用这部书时还应参考以下几部书:,字典考证(王引之)康熙字典引书正误(黄云眉)康熙字典考异正误(日本人渡部温)书康熙字典后(蟫yn魂)康熙字典音读订误(王力),4、使用方法A、按书上部首去查B、新版的书往往又重新编制部首,方便使用C、四角号码法,广韵 1、其书的由来及作者隋代陆法言(与他人)编成了一部韵书切韵,此后非常流行。到唐代时竟成为官府用于科举考试的标准韵书。唐时孙愐(min)又进行了增字,称为唐韵。后又有几个人严宝文、裴务齐、陈道固又加以增订,称这三家的 本子为广韵。,宋时陈彭年、丘雍等人于宋真宗景德四年(1007)重新进行刊定,后到大中祥符元年(1008)又重修,到1011年完成并颁行,称为大宋重修广韵,仍沿用广韵之名,即现在常见本子。广韵即增广切韵的意思。现在常见到的 本子是第一部官修韵书。,2、内容体例1)大宋重修广韵在切韵的基础上增收了单字,补充了注释,还调整了一些韵目。全书收26194字,注释文字共191692字,分206韵。2)编排:分五卷(按照声调平上去入,平声57韵,上声55韵,去声60韵,入声34韵。其中平声又分上平声28韵,下平声29韵)。3)内容解说上,先释义,后注音,并把许多同音字,都编排在这一个字头之下,作为一组。音有异读的,个别注明,字有异体的,即附于本字之下,如上平声冬韵的“冬”字一条 冬,四时之末。尸子曰:冬为信,北方为冬。冬,终也。又姓。前燕慕容皝左司马冬寿,都宗切,七。,3、编此书的目的、用途及 版本此书是按照韵编排,目的是为了作诗文时用韵查找的。然此书收字甚多,对每个字都有音形义的解说,比较详备,故也可以作为字典使用。宋时就已经如此使用。 版本很多,目前常见的最好本子应是张元济泽存堂本,此本后经周祖谟先生编订就是现在中华书局广韵校本。,4、价值1)它的反切,为研究中古音,提供了重要依据。2)它的解说为研究古代文字训诂汇集了丰富的资料。,5、使用方法1)按照声韵去查找广韵上的文字。这需要懂得熟悉声韵知识,否则就难了。2)不熟悉声韵,若要很快找到声韵,可以辞源辞海中找到要查字的韵,找到属于何韵,再到广韵中就容易查找了。如,东(東繁体)(四角号码5090,在825页,查到德红切,平,东韵,端母。)3)沈兼士编广韵声系(上下册)中有部首笔画法,可以直接查找,可免辨韵之难。4)刘复等编十韵汇编附有索引。,附:百科全书简介百科全书属于辞书类的工具书,也以词典形式进行编排查找,故此其可以作为词典使用。其最大特点:综合性强,系统性强。综合性强体现在(1)其内容量大,汇集人类一切门类知识或某一门类知识,又着重反映当代科学文化最新成就。(2)又有多重工具书性质,如年鉴、手册、表谱、书目、图录等。 系统性强表现在往往把某一方面知识介绍得很详备,所以不仅可供查找,还可以供人们作为自学辅导的参考书使用。 如大英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等。 这类书因为内容广泛,体系完备,往往部头比较大。,第三章 类书与政书类书与政书的含义、史略、功用、分类等,第一节 关于类书1、类书含义特点类书是指辑录古书中的史事典故、名物制度、诗赋文章、丽词骈语等,按类或按韵编排,以便寻检和征引的工具书。如永乐大典与百科全书、丛书异同:与百科全书比较,内容上与百科全书相似,包罗万象,又把内容分门别类编排,与百科全书也相似。二者区别在于类书编纂者在各条目下罗列古书记载的有关原始资料,而百科全书作者收集新科学知识要作概括性的论述。与丛书比较,丛书是整部书整部书地排列在一起分类也罢,不分类也罢,原书完好,不予分割,而类书则要摘取各书的词句和段落,按类别编排。二者相似在于对原文一般都不作改动。总之,类书就是从它书中寻词句摘篇章,内容广泛,按类编排,不作改动。,2、类书史略1)起源早。第一部三国魏文帝王(曹丕)令刘劭、王象等编皇览(主要供皇帝阅览)(已佚)。2)南北朝时候开始盛行,但多未流传下来。3)隋唐时候有较大发展。如艺文类聚(欧阳询等)初学记(徐坚等)北堂书抄(虞世南)(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类书)等。4)宋代空前发展。四大类书出现太平御览(李昉等)册府元龟(王钦若等)太平广记 (李昉等)文苑英华又有如玉海(王应麟)(专供应试用)又如事林广记(陈元靓)(专供民间充当生活顾问用的),5)元代衰落,明代又有新发展。历史上最大类书出现。永乐大典(明成祖命解缙、姚广孝等编)6)清代,达到极盛。数量、质量都超过前代,如代表性的现存最大类书,古今图书集成(康熙命陈孟雷等编)清代乾嘉以后旧类书的编纂也就结束了。知道新中国八十年代中期以后,新型类书开始恢复,知道现在,但成绩并不显著,处于发展中。,3、类书的分类主要分两类:1)综合性艺文类聚 北堂书抄 永乐大典2)专门性册府元龟(供查历代群臣事迹)佩文韵府(供查诗文典故),4、类书的功用1)查找史实资料和事物资料2)查找辞藻典故和诗文出处3)辑佚和校勘古籍等,第二节 关于政书1、政书含义指专门记载典章制度的工具书。它收集历代或某一时代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方面的史料,分门别类地加以编排和叙述,具有制度史、文化史和学术史的性质。与类书的异同: 在编纂方法上与类书有些雷同,也有摘抄特点,只是类书一般兼收各类,政书却专记典章制度,好似专科性类书,但政书不像类书只采摘诗文材料,述而不作,而是把史料加以组织熔炼成为完整的有机体,对原有资料加以概括叙述。,2、政书的史略十通和会典、会要1)最早创造这种体裁的是唐代的刘秩,作政典。后来唐代杜佑根据政典加以增补编成通典。到宋代郑樵编通志,元代马端临编文献通考,这就是著名的“三通”。后来到了清代,又将“三通”一再续编,搞得洋洋大观,修了清通典、清通志、清文献通考、续通典续通志、续文献通考,合称“九通”。清末刘锦藻又编了清续文献通考,这就成了“十通”。,2)会要、会典会要指记一代之典章制度及其损益沿革,是一种断代的制度史、文化史和学术史。性质与通典一样,不过断代而已。会要创始于唐代。苏冕会要。会典也是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之事,性质与会要相似,但编制体例不同。会要以类分编,而会典以职官为纲。会典从元代的元典章开始,但会典之名却始于明代,清代沿用,如明会典、大清会典等。会要一般私人编纂,而会典一般是官修。,2)会要和会典会要指记载一代之典章制度及损益沿革,是一种断代的制度史。性质与通典文献通考一样,不过是断代为书而已。会要始创于唐代苏冕的会要(高祖至德宗九朝史末),宋代王溥又续编成唐会要(现存最早的会要),王溥后又写成五代会要,以后朝代也都效法。南齐会要会典也是记载一代典章制度之事,性质与会要相似,但编制体例不异。会要以类分编,而会典以职官(吏户礼兵刑工等)为纲。另外,会要一般是私人编纂,而会典一般是官府修编。,会典从元代的元典章开始,但会典之名却始于明代,清沿用,如明会典大清会典等。,3、政书的分类及功用价值1)分类按内容分:通史性政书(记载几个朝代典章制度,如十通)断代性政书(记载一个朝代的 典章制度,如会要、会典)按各门类排列顺序分:以“食货”居先,以通典通考为首的政书以“帝系”为首,会要即是此类政书。2)功用价值在于帮助人们了解古代典章制度的沿革情况,文化学术的变迁情况等。 注:食货指国家财政经济的统称。,第四章 年鉴与手册年鉴与手册的含义、用途、史略、分类等,第一节 年鉴1、年鉴的含义、特点及用途含义:指汇辑一年内的重要时事文献和统计资料,并按年度出版的连续性出版物。有的叫年刊、年报等。特点:它收集材料主要依据当年的政府公报和文件,以及国家重要报刊的报导和统计资料。它反映的内容,有较大的总结、统计意义和连续参考价值。用途:一通过年鉴能及时地总结各方面的经验和成就,使我们获得比较系统的新资料,有利于学习、工作和科学研究的进行。二由于它按年度出版,在某种程度上又可弥补百科全书不能经常修订的缺陷。,2、年鉴史略始于欧洲,英文Year Book。就是记载一年间的大事和汇集一年间的统计资料。中国开始有年鉴始于清同治三年(1864)创刊海关中外贸易年刊(出版至1948)。辛亥革命后就比较多了。如世界年鉴银行年鉴等,但真正按年出版的却很少。新中国成立后才连续出版了反映国内外政治、经济、文化大事和统计资料的年鉴。如世界知识年鉴中国体育年鉴中国历史学年鉴鲁迅研究年刊等。到改革开放后,直到今天就更是数不胜数了。,3、年鉴的分类按性质可分:1)综合性年鉴反映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资料,涉及范围比较广泛。如世界知识年鉴2)专门性年鉴反映某一专门范围的基本资料和基本知识,多半围绕某一主题系统来提供情况、数字和资料,一般为专业工作者使用。如中国体育年鉴鲁迅研究年刊3)统计性年鉴用数字来说明某一部门或各个方面的进展情况,一般供专门人员使用。如国民经济统计提要4、年鉴的表现手段不仅用数字、文字,还可有表格、图片等多种。,第二节 手册1、手册的含义、特点含义:指汇集某一方面经常需要查考的文献资料,以供读者随时翻检的一种工具书。名称很多有指南、便览、要览、一览、宝鉴、必备、大全、全书等。有些统计资料、法规条约汇编,实际上也具有手册性质。特点:一内容通常是简明扼要地概述某一专业或某一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基本的公式、数据、规章、条例等。二是它特别注意图表、数据,多半以图表为主,只附简要的文字说明,具有类例分明、资料具体、叙述简练等特点。三编辑体例,一般是分类排列的。,2、手册的史略历史悠久,在敦煌石窟里发现有公园九、十世纪随身宝,十五、十六世纪万事不求人等,它们按类排列,与小类书有点相似,且是常识性读物,这就是手册。元代阴时夫居家必备,清代石天基万宝全书。近代以来,特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日益增多,如文学手册(艾芜)中国国文教师手册等。解放后到现在就随处可见了。,3、手册的分类也可分为1)综合性的内容广,为读者提供基本知识和学习资料如各种读报手册学习手册农村日用知识手册等。2)专门性的主要为专业工作者和专门人员提供知识或资料。如汉语方言调查手册各种货币手册英语姓名译名手册等。,第五章 目录与索引 关于目录与索引的性质、内容、作用、分类等,第一节 目录1、目录的含义性质指著录一批相关文献的款目(名称、著者、出版、内容、收藏等),并按一定次序编排组织而成的一种用以提示和报道文献外形特征和内容概貌的工具。这里“文献”包括图书、报纸、期刊、以及胶片、录音带、录像带、幻灯片、影片、磁带、光盘等视听资料。古代目录就是指图书篇章名目和内容介绍的记录,现在范围有所扩大,但主要仍指图书目录,即书目。,2、目录的内容构成书名、篇卷、时代、著者、版本、提要、大小序等.练习:为我们使用的课本编写一个目录。,3、目录名称的沿革目录一词,最早见于汉书,目录在古代就是书目,历史上称谓也有所不同,如,录刘向别录,略刘歆七略,志王俭七志,簿荀勖晋中经簿,考朱彝尊经义考,记钱曾读书敏求记,书目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解题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提要永瑢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目欧阳修崇文总目,目录刘孝标文德殿正御四部目录,还有“书录”晏子书录(刘向别录中),4、目录的作用1)指引读书的门径清史学家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一中“目录之学,学中第一要紧,必从此问途,方能得其门而入。”卷七“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2)是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指南,5、目录的分类1)公藏目录(官府藏,如四库全书总目)2)私藏目录(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 )3)史志目录(正史中有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明史艺文志清史艺文志,其他正史没有艺文志)4)专科目录(如经学目录、史部目录等)5)特种目录(如丛书目录、经眼目录、禁毁目录),6、古今图书分类法(古代、现代)目录绝大多数都是按图书的分类进行编排的,因此,我们需要了解古今图书分类法,以利于正确快速地使用目录。1)古代图书分类法:主要有六分法、七分法、四分法A、六分法(此法一直沿用到魏晋以前) 七略(残)(西汉刘歆)包括:辑略(总冠全书,实为各类序的汇编)、六艺略(儒家经典著作)、诸子略(古代哲学、政治、经济、法律等)、诗赋略(诗赋文学作品)、兵书略(军事著作)、术数略(天文历法占卜星相)、方技略(医药卫生) 汉书艺文志(班固)(七略的体例分法被它采用保存下来),B、七分法始于七志(南朝宋齐时人王俭)(实为九类)(散佚)包括:经典志(相当于六艺略)、诸子志(诸子略)、文翰志(诗赋略)、军书志(兵书略)、阴阳志(术数略)、术艺志(方技略)、图谱志(地域及图书,此志为王俭首创)。在最后还附有佛经和道经,分类不太科学。七录(梁代阮孝绪)(包内外篇,名副其实的七分法) (散佚)包括:内篇有经典录(六艺)、纪传录(史传)、子兵录(子书兵书)、文集录(诗赋)、术技录(术数、方技),外篇有佛法录和仙道录。,C、四分法三国魏秘书郎郑默魏中经簿或中经(佚)西晋荀勖中经新簿或晋中经簿,把群书分为甲乙丙丁四部,开创了四分法。甲部:列六艺及小学等书(相当于六艺略)乙部:古诸子家、近世子家、兵书、术数(诸子、兵书、术数三略及方技略一部分)丙部:史记、旧事、皇览簿、杂事等(都是新兴的史部书和类书)丁部:诗赋、图赞、汲冢书(诗赋略)东晋李充晋元帝四部书目 (佚)也分甲乙丙丁四部,但将中经新簿中的乙丙两部互换,即把史部书列于子部前,这就奠定后来书目四部分类顺序的基础。,唐初隋书经籍志(现存最古老的四分法目录书),用经史子集的部类代替甲乙丙丁。除了经史子集四部外,后面又附道经和佛经,所以这种四分法还不够完善,但已经趋于完善。此法一直被唐宋以来的目录学家所沿用。北宋王尧臣等崇文总目,将道、佛经归入子部,至此它才成为真正的四分法。清代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也采用这种方法。四库全书的分类是这样的:,经部:易、书、诗、礼、春秋、孝经、五经总义、四书、乐、小学等类史部:正史、编年、纪事本末、别史、杂史、诏令奏议、传记、史钞、载记、时令、地理、职官、政书、目录、史评等类子部: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等类集部:楚辞、别集、总集、诗文评、词曲等类(在1978年全国古籍善本总目编辑工作会议上,又增加了“丛书类”,成为了五类),2)我国现代图书分类法:新中国以来,较普遍应用主要有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中图法)、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科图法)、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图书分类法(人大法),我们学校使用的是中图法,掌握它即可,见课本P258,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哲学.B哲学、宗教社会科学.C社会科学总论D政治、法律E军事F经济G文化、科学、教育、体育H语言、文字I文学J艺术K历史、地理自然科学.N自然科学总论O数理科学和化学P天文学、地球科学Q生物科学R医药、卫生S农业科学T工业技术U交通运输V航天、航空X环境科学、安全科学综合性图书.Z综合性图书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图书馆分类法,第二节 索引1、索引的含义性质指把一种或多种书(刊)里的具体内容,如字、词、句、人名、地名、书名、篇名、主题等摘录出来,逐一注明原书(刊)出处,然后将这些内容按某种排检法编排起来,供人查检的工具书。索引,旧称通检、备检、韵编,又称引得,index的音译。索引是一种检索性工具书,不是参考性的工具书,只提供查找文献的线索引导,不提供各种知识的具体资料。与目录比较相同点在于都是提供资料线索的工具书。区别在,目录与索引区别:目录所著述的对象一般是一完整的文献单元,或是一部书,或是一种期刊,而索引收录的一般是书刊里的具体事项,或是书中的字词,或是书中的人名、地名与篇名等,这是二者一般区别。实际中二者也有互用,如有的称目录的实际为索引(杨树达群书检目),有的称为索引,实际为书目(商务印书馆敦煌遗书总目索引)。,2、索引的构成一般由标目(主标目、副标目)、修饰语(说明项)、参照项构成。其中标目可以是字、词、句、人名、地名、题名、主题词、关键词等。修饰语是对标目进行修饰限定的词语。参照项指明标目在原文献中的地址。如二十四史纪传人名索引中有这样一条目: 王瑜 旧五 4/96/1272(王瑜标目,旧五 修饰语,指此人是旧五代史中的王瑜,而非它书。4第四册,96卷数,1272页码),3、索引作用作用:帮助人们在学习,科学研究工作中迅速查检所需书刊的文献资料,克服依靠记忆力的局限性,节省时间精力,方便人们搜集资料。,4、索引的类型1)按检索文献的类型,分书籍索引和报刊索引2)按检索内容和途径,分字句索引篇名索引(全国报刊索引)专名索引(人名、地名、书名为对象的)主题索引(把出版物内论及的各方面内容用主题词标引出来,指出其在出版物内的位置)3)按出版方式,分书本式索引期刊式索引(全国报刊索引)附录式索引(我们使用的这本教材后就有书名索引,第六章 表谱与图录,第一节 表谱表谱的含义:又称谱表,是用文字、数字,并以表格谱系的方式反映文献资料内容的工具书。此类工具书文字简易,类目清楚,具有提要钩玄、纲举目张的作用。表谱始于周代。现存最早的是司马迁在周谱基础上创制的各种年表(见史记十表),以后表谱就太多了。分类:据内容和用途,可以分为八类,纪元年表(中国历史纪年表字词典后)纪事年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大事记)历 表(课本所附供查找日期的)人物年表(马克思年表等许多年谱)学术年表(先秦学术年表)职官表谱(历代职官表)地理表谱(中国近现代政区沿革表)综合性表谱(包括以上多种类别的表谱),第二节 图录图录的含义:又称图谱。是指用绘画、摄影或其他方式,将事物或人物图像制成图册,加上文字说明,并按一定方法分类编辑,供科学研究、典藏欣赏之用。是识别和研究事物的辅助工具。用之直观形象。类型:地图、历史图谱、文物图录、人物图录、艺术图录、器用图录等。,第七章 计算机技术检索1、利用计算机技术检索文献的历史及其意义。 历史:近年兴起,前景远大。 意义:方便快捷,省时省力,资料丰富。,2、计算机技术检索的方式 1)利用互联网检索A、利用搜索引擎百度、谷歌、搜狐、新浪、雅虎、搜狗、快搜等。迅雷、快车、土豆网、优酷网等。,B、利用校园图书馆网站: 泰州学院网址: 进入图书馆查找资料,如文章、书籍等。 超星电子图书、维普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网、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数据库等。,2)利用各种软件检索 四库全书、新华字典、四部丛刊等电子版,3、利用计算机进行检索练习 1)检索普通词语 2)检索作者人名 3)检索句子,A、检索词语人名 不置可否、刻舟求剑、东山再起、风马牛不相及、鲁迅、李清照、施耐庵 B、检索句子 二十四史的名称是什么? “广陵”是指哪里? 中国古代四大名楼是什么? “ 指鹿为马”的出处是哪里? “蒙太奇”是怎么回事? 柳敬亭是哪里人? 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是什么?,C、查找诗词出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D、下载:瑞星杀毒软件、电影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