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分析与电子电路基础第五六章复习ppt课件.ppt
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 2012.1,退出,开始,电路与电子电路,第五六章复习,(1)稳压管的正常工作在 反向击穿 状态,在这个状态下,电流变化幅度很 大 ,而电压变化幅度很 小 。 (2)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时,发射结处于 正 偏,集电结处于 反 偏。,X,5-1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5-1 (3)题图5-1(a)所示电路是一个简易整流电源电路。为了使负载电阻 上的电压稳定,需在电路中接入一只稳压管 如图所示,把 正确地接在a,b端子上。,X,5-1 (4)题图5-1(b)所示稳压管稳压电路中,当 变化时,则电路的稳压过程可表示为:,X,5-8 计算题图5-2所示电路中电流iD 大小。设二极管D有0.7V的管压降,图中R=1k,电源电压为5V。,X,解:,5-9 判断题图5-3所示电路中的二极管是导通还是截止,为什么?,X,解:,设C点电位为0:,所以二极管截止。,5-11 设题图5-5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有0.7V管压降,利用二极管恒压降模型求电路中电流大小和输出电压 uo。,X,解:,5-12 电路如题图5-6所示,二极管D为硅管(导通电压降Uth=0.7V),采用恒压降模型,估算开关闭合前后R2上的电压降为多少?,X,解:,开关闭合前,R2上的电压降为:,开关闭合后,R2上的电压降为:,5-13 电路如题图5-7所示,输入电压 ,二极管D为硅管,分别采用理想模型和恒压降模型,求 上的输出电压 。,X,解:,采用理想模型:当ui 0时,uo = ui ,当ui 0.7V时,uo = ui 0.7,当ui 0.7V时,uo =0。,5-14 电路如题图5-8所示,二极管为硅管,采用理想化模型,输入信号 ,画出输出电压信号uo。,X,解:,当ui U2时,D1截止,D2导通,uo = U2 ; 当ui U1时,D1导通,D2截止,uo = U1 ; 当U1 ui U2时,D1截止,D2截止,uo = ui ; 所以正弦波的幅度被限制在U1 , U2 范围内。,补充题1 如图所示电路中两个二极管的状态分别为导通还是截止?(恒压降模型),6-2用万用表测得电路中晶体管各个电极的对地电位如题图6-2各图所示,试判断这些晶体管分别处于哪种工作状态(饱和、放大、截止或已损坏)。,(a)截止;(b)放大;(c)损坏;(d)饱和。,补充题2 判断下图所示电路中三级管工作的状态 (截止、饱和、放大)?,6-3 试分析如题图6-3所示电路中各个电路对输入正弦交流信号有无放大作用。,(a)集电结不能反偏,所以电路无放大作用;(b)有输入回路和输入回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电路有放大作用;,6-3 试分析如题图6-3所示电路中各个电路对输入正弦交流信号有无放大作用。,(c)无输入回路,所以电路无放大作用;(b)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有输入回路和输入回路,电路有放大作用;,6-5 在题图6-5所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三极管 ,试计算静态工作点IB,IC和UCE。,首先估算出基极电流:,为晶体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设为0.7V。,根据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可知:,最后根据KVL定律可得:,直流通路,解:,画出直流通路。,6-6 题图6-6所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工作在放大区,三极管,若三极管 ,试计算IC,UCE和Rb。,为晶体三极管的发射结电压,设为0.7V。,根据晶体三极管的放大特性可知:,最后根据KVL定律可得:,直流通路,解:,画出直流通路。,6-7题图6-7(a)所示放大电路,若选用三极管输出特性曲线如图(b)所示,设电路中 ,试在输出特性曲线上作直流负载线,并从图上求静态工作点Q(IB,IC和UCE )。,直流通路,画出直流负载线:,(2) 射极输出器的主要特点可归纳为三点:电压放大倍数接近1,且输出与输入同相,即电压跟随性好;输入电阻大 ,所以常被用在多极放大电路的第一极; 输出电阻小 ,所以带负载能力强。,X,6-1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6-4如题图6-4(a)所示的放大电路,输入为正弦信号。 (1)当用示波器观察到输出电压uo的波形如图(b)所示时,请说明 发生了什么性质(饱和或截止)的失真?怎样才能消除这种失真? (2)当用示波器观察到输出电压uo的波形如图(c)所示时,请说明 发生了什么性质(饱和或截止)的失真?怎样才能消除这种失真?,(2)截止失真,消除方法:提高静态工作点(减小基极电阻Rb、增大UBB)或者减小输入电压的幅值;,(1)饱和失真,消除方法:降低静态工作点(增大基极电阻Rb、减小UBB 、减小集电极电阻Rc、增大UCC )或者减小输入电压的幅值;,6-8 题图6-8所示电路是射极输出器电路,试画出直流通路,交流通路,微变等效电路。,6-9 题图6-9所示电路为共射放大电路的交流通路,试画出它的微变等效电路。,6-11 题图6-11所示电路是共发射极放大电路,试画出直流通路,交流通路,微变等效电路。,解:(1)首先画直流通路,估算Q点。,6-17 放大电路如题图6-17所示, (1)估算Q点;(2)画出交流通路及微变等效电路,计算 和 ;(3)若所加信号源内阻 ,计算 。,6-17 放大电路如题图6-17所示, (1)估算Q点;(2)画出交流通路及微变等效电路,计算 和 ;(3)若所加信号源内阻 ,计算 。,(2)画出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3),6-17 放大电路如题图6-17所示, (1)估算Q点;(2)画出交流通路及微变等效电路,计算 和 ;(3)若所加信号源内阻 ,计算 。,解:(1)首先画直流通路,估算Q点。,6-24 题图6-24所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已知 (1)估算Q点;(2)求 和 ;(3)说明稳定工作点的过程,即温度变化后:,6-24 题图6-24所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已知 (1)估算Q点;(2)求 和 ;(3)说明稳定工作点的过程,即温度变化后:,(2)先画出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6-24 题图6-24所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中,已知 (1)估算Q点;(2)求 和 ;(3)说明稳定工作点的过程,即温度变化后:,(2),(3)温度变化时静态工作点的稳定过程:,解:(1)首先画直流通路,估算Q点。,6-22 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1)静态工作点;(2)计算不同输出端的 ;(3)计算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6-22 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1)静态工作点;(2)计算不同输出端的 ;(3)计算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2)先画出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6-22 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1)静态工作点;(2)计算不同输出端的 ;(3)计算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2),6-22 电路如图所示, 试求:(1)静态工作点;(2)计算不同输出端的 ;(3)计算输入电阻 ,输出电阻 。,(2),外加电源法,解:(1)首先画直流通路,估算Q点。,6-23 电路如图所示, (1)分析静态工作点;(2)求放大电路的,6-23 电路如图所示, (1)分析静态工作点;(2)求放大电路的,(2)先画出交流通路和微变等效电路,6-23 电路如图所示, (1)分析静态工作点;(2)求放大电路的,(2),解:(1)画第一级直流通路,估算Q点。,6-25 如图所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已知参数:(1)试计算第一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如果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 总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多少。,6-25 如图所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已知参数:,(1)试计算各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试计算各级放大电路的发射结导通电阻(3)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如果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 总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多少。(4)计算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画第二级直流通路,估算Q点。,6-25 如图所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已知参数:(1)试计算第一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如果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 总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多少。,6-25 如图所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已知参数:(1)试计算第一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如果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 总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多少。,(2)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就是第一级的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总电压放大倍数=第一级放大倍数和第二级放大倍数的乘积。,6-25 如图所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已知参数:(1)试计算第一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2)求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如果第一级电压放大倍数 总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多少。,所以总电压放大倍数近似等于 。,6-28 如图所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已知参数:(1)画出全电路的微变等效电路图,并求出三极管输入电阻;(2)计算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6-28 如图所示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中,已知参数:(2)计算多级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2)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就是第一级的输入电阻。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是第二级的输出电阻。,6-30 差分放大电路如图所示,已知 计算静态时的,解:输入信号置零,两个输入端均接地。,由于T1和T2参数相同,电路对称,所以每个三极管的发射极电流为:,(3)差动放大电路对 共模 信号无放大能力,所以可以抑制 零漂(温漂) ,对 差模 信号有放大能力,其共模抑制比为 (电路对称时) 。,X,6-1 选择合适的答案填入空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