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第二版周绍敏《叠加定理》ppt课件.ppt
,主编:周绍敏版本:2006年第二版 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3.3 叠加定理,教 案 提 纲,一 、目 标 确 立,二 、学 情 分 析,当前学习能力,三 、教 材 处 理,是本章节的一个重点内容之一。是分析和计算复杂直流电路的支路电流或电压的一种重要方法。有利于帮助学生简洁快速的求出某一支路的电流或电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以上对教材和学生的分析,决定实施以“任务”为线索,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任务驱动法,四 、教 学 资 源 整 合,实验资源,媒体资源,教师课前制作多媒体课件,并充分利用教学视频和音频展示叠加原理的内容。,实验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相对于单纯的教师讲授,由学生自己动手实验,得出的数据更具有说服力。,理论源自于书本,以及学生已具备的知识基础。,五 、教 学 设 计,教法,学法,教 学 程 序 设 计,新课任务(37分钟),任务一:实验验证,对比计算,总结定理(12),任务二:演示例题,总结解题步骤(15),任务三:课堂练习,巩固定理(10),六、教 学 实 施 过 程,复习提问,问题1、2的提出,让学生总结之前学过的内容,达到复习的目的,并为本堂课的学习做铺垫。,设计意图,问题导入 提出设想,在导入部分提出设想,放置疑问,引出叠加定理的内容,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任务一,通过实验,让学生验证导入部分的设想。为叠加定理的学习提供实验依据,1.提出设想,设计实验,2 . 学生根据下面的电路图进行实验。,实验要求: 根据实验电路图1,变换开关S1、S2,形成三个电路:电源E1单独工作,测R1、R2、R3支路电流,用I1、I2、I3表示;电源E2单独工作,测R1、R2、R3支路电流,用I1、I2、I3表示;两电源E1、E2共同工作,测R1、R2、R3支路电流,用I1、I2、I3表示。,3 . 学生将最终的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中。,4 .运用支路电流法求解实验电路图中的I1、I2、I3。,如图,E1E217V,R11,R25 ,R32 ,用支路电流法求I1、I2、I3 。,学生应用之前学过的支路电流法求解,得出结果。小组代表起来发言。教师给出最后的答案。 解:I15A,I21A,I36A。,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任务二,分析,教师解题示范,E1单独作用时,E2单独作用时,将E1与E2两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在各个支路上产生的电流叠加,得出-I15A,I21A,I36A。,(1)分别作出由一个电源单独作用的分图,其余电源只保留其内阻。(对恒压源,该处用短路替代,对恒流源,该处用开路替代)。 (2)按电阻串、并联的计算方法,分别计算出分图中每一支路电流(或电压)的大小和方向。 (3)求出各电动势在各个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的代数和,这些电流(或电压)就是各电源共同作用时,在各支路中产生的电流(或电压)。,叠加原理,点击播放,任务三,通过练习,让学生实际运用叠加定理解题的步骤和方法求解复杂直流电路,达到掌握的目的。 学生自主思考解答,教师巡回指导。小组之间讨论,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课堂总结,学生个体总结发言,教师补充。 通过课堂小结,让学生归纳一节课的所学,提高他们概括知识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点的系统框架,有利于知识的掌握与巩固 。,作业布置,适当难度作业的布置,既可以让学生巩固本节课所学,更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手段。,七 、教 学 反 思,教师如何利用好有限的时间进行探究活动 。 教师如何去评估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 。,在导入部分放置疑问,引出定理内容,并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实验和理论的双重探究,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深刻 。,注重例题选择的典型性,最好能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有更多的参与。,心得,困惑,改进,谢 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