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ppt课件.ppt
色谱分析法,色谱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物质分离分析方法,常用于分离结构相近、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相似物质。,色谱法体系中:一个相是固定不动的,称为固定相;另一相是移动的,称为流动相;滤纸或其它载体作为惰性支持物;两相在惰性支持物上作相对运动。,知识预备,纸层析法原理,样品溶液点在滤纸(惰性支持物)上,做为展开剂的有机溶剂自下而上移动(流动相),样品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水(固定相)或有机溶剂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相同,各组分会在水与有机溶剂两相中发生溶解分配,并随有机溶剂的移动而展开,达到分离的目的。,流动相和固定相的选择,.一般来说,能溶于水的待分离物质,选择水做固定相(吸附在滤纸上),以与水不混溶的有机溶剂做流动相,1. 流动相溶剂对分离物质有适当的溶解度(1)溶解度太大:待分离物质会随流动相跑到滤纸的最前沿(2)溶解度太小:待分离物质留在固定相附近,分离效果不好,具有细微缝隙的物质或直径很小的细管(称毛细管)与液体接触时,液体沿细缝或毛细管上升的现象称毛细现象。 毛细现象是物质分子间作用力的结果,常见的纸张或毛巾吸水都是毛细现象。,毛细现象,P8 检索咨询,流动相为什么能自动从滤纸底部向顶部展开呢?,2、裁纸,3、画原点,6、展开,7、显色,滤纸不可触及试管的内壁,纸条末端浸入展开剂约0.5cm,不能让试样点浸入展开剂,二、操作方法,1、配制试样溶液,离滤纸末端约2cm处用铅笔,4、点样,用毛细管取样品溶液,轻轻点样于原点上,晾干,重复35次。斑点直径需0.5cm,5、取展开剂,不能粘到试管壁上,约2cm,试样点,如果试样接触展开剂,样点里要分离的离子或者色素就会进入展开剂,导致实验失败。,观察与交流:,如何分析下列溶液的成分?,饱和CuCl2溶液,溶液颜色,显色反应,加氢氧化钠,饱和FeCl3溶液,红褐色沉淀,方法,绿色,蓝色沉淀,棕黄色,与过量氨水生成深蓝色溶液,与过量氨水生成红褐色沉淀,与KSCN生成血红色溶液,与亚铁氰化钾生成普鲁士蓝色沉淀,Cu2+与过量氨水反应,先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了Cu(NH3) 42+ ,试写出实验中发生的两个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红褐色沉淀:,Fe3+3NH3H2O=Fe(OH)3+3NH4+,蓝色溶液:,三、纸层析法分离铁离子和铜离子,1、实验原理 含有Cu2和Fe3的溶液涂在滤纸一端,丙酮作展开剂(流动相),在滤纸的毛细作用下,展开剂携带Cu2和Fe3沿滤纸纤维向上移动,由于两种离子在两相中溶解能力不同导致移动速度不同。一段时间后,Cu2和Fe3距起点的距离会不同,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1)层析过程中的实验现象,(2)氨熏后的实验现象,氯化铁层,黄色,氯化铜层,绿色,2、实验现象,上端出现红棕色,下方出现蓝色,(1)为防止水解,饱和FeCl3和CuCl2可加少量HCl酸化,不影响实验效果。,3、实验注意事项,(4)滤纸吸水性很强,点样操作要求迅速。 等到滤纸完全干燥以后才能再次点样。,(2)氨熏需在通风实验室内进行。,(3)层析速度开始较快,后逐渐减慢,大约10分钟即可分离完全。,拓展课题12 菠菜的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操作步骤:,研磨、取液、点样、层析,拓展课题13 用粉笔进行层析分离,实验操作要点及主要实验现象 实验操作要点(1)配制混合液(2)点样(3)层析,问题与解决,下列关于纸层析法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滤纸作为固定相,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B.滤纸作为惰性支持物,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C.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固定相,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作为流动相D.滤纸上吸附的水作为流动相,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作为固定相,c,巩固应用:,2. 色谱分析法是现代分离实验技术中的一种,试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两种液态有机色素A 与B混合在一起,经测定A的亲 脂性比B弱,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用溶解过滤法分离,A比B难溶于水 B. 用重结晶法分离,A在水中的溶解度比B大 C. 用蒸馏法分离,因为B的熔沸点高 D. 用纸层析法分离,丙酮为展开剂,下端为A,上端为B,(2)纸层析法的原理是( ) A. 萃取原理 B. 毛细现象 C. 蒸馏原理 D. 相似相溶原理,D,B、D,色谱分析法,按流动相和固定相的不同一般分为: 气相色谱法和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气体, 液相色谱法的流动相是液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