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第4章(二) 小型底栖生物调查(专业知识模板)ppt课件.ppt

    • 资源ID:1348206       资源大小:6.82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16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16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第4章(二) 小型底栖生物调查(专业知识模板)ppt课件.ppt

    第四章(二) 小型底栖生物调查 底栖生物 benthos 栖息在海洋基底表面或沉积物中的生物。 凡被孔径为0.5mm套筛网目所阻留的生物,大型底栖生物。 凡能通过孔径为0.5mm套筛网目,而被孔径为0.042mm所阻留的生物,小型底栖生物。,一 技术要求和调查要素1、 技术要求 a)从取样器取芯样,必须是未受扰动的采泥样品。 b)每站随机取芯样; c)栖息密度(丰度)以ind/10cm2或106ind/m2表示; d)生物量以(gdwt)/10cm2或(gdwt)/m2表示。 e)干重生物量精密度0.01mg。 f)条件许可时,应进行潜水取样.,2、调查要素主要类群组成栖息密度生物量和优势类群的种类组成群落结构和生物多样性。二、采样1、采样设备a) 采样器 箱式取样器和弹簧采泥器。 条件允许时可采用多管取样器或潜水取样,b)有机玻璃管 内径2.2cm、2.6cm: 泥质和砂泥质, 3.6cm和4.4cm: 泥砂质和砂质。 4.4cm 轻潜取样。c)套筛网目 0.5mm,0.2mm,0.042mm。d) 撬式小型生物拖网 网衣孔径为0.35mm0.45mm。 用于定性分析。e)船上设备 吊杆、钢丝绳等。f) 潜水员和设备,2、海上采样a) 采芯样 潮间带:每站取芯样2个4个。 泥质滩 取芯样长度8cm10cm, 划分为0cm 2cm,2cm5cm,5cm; 泥砂质滩 取芯样12cm16cm, 划分为0cm 4cm,4cm8cm,8cm12cm,12cm16cm; 砂质滩 取芯样24cm 28cm,每4cm一层,再采样 从箱式取样器中采芯样,芯样长度为10cm。,b)潜水取样 方法同潮间带取样,样品用密封塑料袋盛装后提上水面。c)小型生物拖网采样 拖网速度应保持在1kn,拖网时间5min。 另外,可用海上柱状取样管取样,d) 环境因子的测定 主要包括:沉积物粒度, 含水量(%), 总有机碳(%), Chl a 和 Phl a(脱镁叶绿素a ) 粒度分析和有机碳分析:沉积物量不应少于50g, Chl a 和Phl a :用2.6cm内径的有机玻璃管取芯样2个, 装入塑料袋后立即放入-20冰柜内保存。回到实验室应尽快测定。,3、样品处理a)试剂 包括麻醉剂,固定剂和染色剂。b)芯样 观察芯样颜色,将样品装于广口塑料瓶中。c)样品分层 按5cm10cm,2cm5cm和0cm2cm,将样品分别推置于样品瓶内。,d)样品分装 拖网样品吊上甲板后,搅匀,取2个100cm3的样品(沉积物,碎屑等)分别装入500cm3的广口瓶中。e)麻醉 定量采泥和拖网样品,均加入麻醉剂,摇动静置10min。f)固定 麻醉后的采泥和拖网样品,均加入固定剂固定。,g) 填写标签 已装瓶的每号样品,需投入已填写好的标签(见下图)。,采泥取芯样样品标签(5 cm3 cm) 拖网取泥样样品标签(5 cm3 cm),h)记录表、标签和样品瓶号应严格核对。i) 活体样品 供活体观察的样品,装瓶后即放入冰箱冷藏保存。三、样品分析 1、 仪器设备 a)分离装置 分两层套筛,套筛直径为10cm,搁放在相应直径稍大的800cm3或1000cm3量杯上, 上层0.5mm,下层0.042mm, 若细砂颗粒过多,中间加一中层网筛,孔径为0.2mm。,b)分离淘洗装置 用于砂质样品的分离,使用过滤海水。,1水泵;2沉积物样品;3旁路回水管;4水槽;5回水管;6蓄留小型生物的网片;7溢出管,c)台式离心机 转速5000rpm。d)分样器 e)分析天枰 感量为0.01mg和 0.0001mg两种。,分样器 示意图,2、 砂质沉积物的分离a) 样品分离前染色24h以上。b) 移样品至1dm3容量的广口杯内,加过滤海水至800cm3, 加盖,颠倒摇动数次,静置1min3min;c) 上浮液通过分离网筛,以上重复淘洗三次;d) 冲洗两层网筛上残留物至计数培养皿中,供计数;e) 砂质样品的连续淘洗法,3、泥质沉积物的分离a) 染色;b) 倾样品至分离装置上,冲洗至较细粒级的颗粒被冲尽;c) 冲洗三层网筛上的残留物至计数培养皿中供计数;d) 动物数量过大时,应采用分样器取分样分选;e) 定期检查套筛,4、取分样a) 样品分离后,若动物数量太多 (超过500个体) 时,可随机取分样鉴定计数;b) 将样品移入分样器,注入蒸镏水至2dm3,加顶盖,颠倒摇动,静置1h,取分样2个或3个。,5、计数a) 在高倍体视显微镜下(40)观察,鉴定和计数b) 对“软型”小型动物 应尽量活体观察、鉴定和记数, 对“硬型”小型动物可制成临时性或永久性封片观察、鉴定和 计数。,6、生物量测定a) 体积换算法 该法适用于小型动物各主要类群。取显微镜描图仪测量结果,换算体积: V 体积,单位为10-3mm3;L 体长,单位为mm;W 身体最大体宽,单位为mm;C 类群换算系数,不同类群的换算系数,不同体型桡足类的转换系数,干重换算法: dw =VKD式中:dw 个体平均干重生物量,单位为:g; V 个体体积,单位为:10-3mm3;K 假定平均比重为:1.13;D 假定干湿比为 0.25。,b) 直接称重法l随机取称样2份或3份,冲洗后用吸管将置于微型铝箔内。l将样品置于标准水分测定仪;l线虫和桡足类:0.1g分析天平中称重3次, 介形类和多毛类:0.01 mg分析天枰中称重3次。l每次称重应相应地称皿3次,记录结果。,三、资料整理1、密度a)密度计算 D 个体密度,单位为(ind/m2)或(106ind/m2);T重复芯样的个体平均数,单位为个(ind);d取样管内半径,单位为厘米(cm)。,b)密度空间分布 计算各站总密度,调查海区平均密度和年平均密度,并绘制密度等值线图。c)密度垂直分布 计算各分层所占百分比,并相应计算各类群的百分比组成。,2、生物量 a) 生物量计算 B 小型动物的总生物量单位为(g/m2或106g/m2); 第i个种群的个体平均体重,单位为(g); 第i个种群的个体平均密度,单位为(ind/m2或106ind/m2);N 动物的类群数。b) 根据以上分别计算各站总生物量,填表。,4、按有关规定填写报表5、绘图a) 各类群密度百分组成图, 密度平面分布和垂直分布图;b) 主要类群生物量百分组成图, 平面分布图和垂直分布图;,实例分析 渤海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和生物量 1. 研究海域 共进行了3个航次: 1997年6月: 5个站位(E5,B1,E1,ST4,ST5). 1998年9月、10月1999年4月、5月,20个相同的站位,2取样方法 利用0. 1 m2改进型箱式取样器取样.然后从未受扰动的样品中取样:芯样长5 cm 。 976航次每个芯样当即分为0 2 cm和2 5 cm上下两层 分别装瓶,取3个重复样.用于垂直分布的分析。 989航次及994航次每站取芯样3次,放入同一瓶中。 两次重复,用于平面分布的分析。 固定、染色、分离,0. 048 m m孔径的网筛过滤 按类群分别挑选计数。,3 数据处理和分析 生物量 各类群个体平均干重丰度,4 小型底栖生物的类群 类群 类群共14个,包括线虫、挠足类、多毛类、双壳类等及其它未鉴定类群。 丰度 线虫占绝对优势,挠足类丰度居第2位,总和占总丰度的94. 2%一97.5 % ,其次是多毛类和双壳类,其余各类群都不足2%。 生物量 占比例前4位的类群依次为线虫、多毛类、挠足类、双壳类,3个航次这4个类群的生物量加起来都超过总生物量的80%,5 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1997年6月航次主要类群的丰度和生物量的水平分布,6 小型底栖生物的垂直分布,7 小型底栖生物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以1998年9月和1999年4月样品 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线虫丰度和挠足类丰度 对沉积物中的砂含量、粉砂含量、粘上含量、水深和中值粒径进行相关分析(n= 40)。 以1999年4月航次样品 三者的丰度对沉积物中的叶绿素a、脱镁叶绿素a、含水量和有机质含量进行相关分析(n= 20).结果见表,水深与小型底栖生物、线虫和挠足类的丰度呈极显著的正 相关。 沉积物的中值粒径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呈显著负相关, 与挠足类丰度呈极显著的负相关, 与线虫呈负相关,但不显著; 砂含量 与挠足类极显著的正相关, 与小型底栖生物显著的正相关; 粉砂和粘上的含量与三者的丰度呈负相关, 其中与挠足类的关系为极 显著或显著。 其它环境因子与三者的相关不显著。,

    注意事项

    本文(海洋生物资源调查第4章(二) 小型底栖生物调查(专业知识模板)ppt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