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效率说课稿精品ppt课件.ppt
机械效率第一课时说课稿,Page 1,教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一章第四节,说课目录,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Page 2,教学手段,一、教材分析,地位,简单机械和功的内容的综合分析和实际运用,作用,1、承前启后2、对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具有指导意义,Page 3,内容,1、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 2、机械效率; 3、实验探究滑轮组机械效率。,处理,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机械效率概念实验探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Page 4,知识与技能,二、学情分析,1、学生在前面几节课已经学习了功的概念和计算为本节做了很好的铺垫。,2、初二上学期学习速度概念时学生经历了利用比值的思维去解决两个相关变量的关系为本节引入机械效率概念做了铺垫。,Page 5,心理分析,二、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逻辑思维初级发展阶段,教学设计主要从学生已学知识出发,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进行研究。,Page 6,非智力因素,二、学情分析,划片招生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本素质有着较大差别,从而导致他们对学习的需要、兴趣、动机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Page 7,三、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合作学习过程,知道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通过讨论法,体验引入机械效率的完整过程、理解机械效率的概念。,3、在小组合作展示环节中,学会利用机械效率公式进行简单计算。,4、通过小组讨论交流,了解如何提高机械效率,并逐步养成用机械效率评价机械的意识。,Page 8,四、重点难点,Page 9,五、教法学法,Page 10,六、教法手段,以板书和多媒体展示为主,以实验演示为辅,教学过程-知识主线,Page 11,自主合作学习,讨论交流,问题讨论,机械效率的计算,三功的概念及关系,机械效率概念,练习巩固,机械效率影响因素,七、教学过程,课前准备环节:完成导学案学习准备,(1)个体独立完成;(2)小组内交流讨论;(3)小组长负责检查和订正,发现问题汇总到老师处;(4)课前2min课代表带领全班同学读1至4题;(2min)(5)老师针对问题反馈矫正。,Page 12,课前完成,环节一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3min),情景:准备一个水桶,装满沙子,上面放上物理课本,课前将其放在教室门口,上课时请两位学生抬进来,取出课本后告诉这两位学生沙子用不上了再请他们抬出去,设计意图:通过创设这个情景,能够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课堂上,同时学生的思维将很快转移到机械效率概念上。,Page 13,1.讨论:要把重100N的沙子运上三楼。讨论一下:哪种办法最好,哪种办法最好,为什么?由这个问题牵扯出有用功、额外功、总功及其他们之间关系。,环节二 自主学习 获取新知念 (12min),设计意图:在自主学习前引导学生分析第二种和第三种运沙子的不同点,即一个用桶,另一个用袋子,这样为大多数学生能够进行自主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桥梁,同时由运沙的问题转移到学习有用功、额外功的概念,能够让学生更主动的去学习这个陌生的概念。,Page 14,2.小组讨论交流后,分别派一名组员去小黑板上写出那种方式运沙子,并写出理由。,3.设计演示实验帮助并检测学生对概念的掌握演示实验:用单个动滑轮和动滑轮组分别提起50mL的水(水装在相同的瓶子里),随机抽取一名中线生分析有用功和额外功,4.概念补救措施:如果检测发现其仍然对概念掌握不清,可以通过以下生活实例来帮助其分析有用功、额外功的概念。 实例:水桶打水时以及打捞水桶时水桶中含有少量水的有用功,设计意图:自主合作学习的展示环节可以更好的反应和暴露学生的问题,根据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我一方面通过演示实验的分析去检测,另一方面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救,这样能更好的帮助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和吸收。,Page 15,5.及时巩固,完成导学案对应内容,环节三 问题讨论 突出重点(13min),问题1:有用功相同的时,选择总功小的做工方式,那么总功相同时,选择哪种做工方式呢?,(引导学生用比值定义法得出机械效率的概念),3.概念剖析,扫清盲点,4.巩固练习,突出重点,1.问题讨论,2.引出概念,问题2:有用功和总功都不相同的时候应该选择哪种做工方式呢?,机械效率的高低表示的物理意义是什么?机械效率的单位是什么?为什么机械效率总小于1?,Page 16,环节四 设计冲突 突破难点 (6min),有用功是必须要做的功,而额外功又是不得不做的功,从上面的推导公式不难发现机械效率会是一个定值,而实际生产中机械效率是可以提高的,那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如果能够提高机械效率,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2.设计认知冲突:,1.将机械效率公式进行推导:,3.分析总结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设计意图:认知冲突能够打破学生内在的一种思维平衡,当这种平衡被打破后,就迫使学生主动通过外界寻求新的平衡,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让学生的认知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Page 17,环节五 思维拓展 升华情感 (2min),概念拓展:除了机械做工有效率问题外,干别的事情有效率吗?比喻说一家人在一起吃饭,能不能把每粒米都吃到肚子?用铅笔写字,能保证笔芯全部被利用完吗?一节课40分钟,能否都用到学习上呢?,设计意图:概念的迁移,有助于学生思维的横向拓展,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把物理学习与自己的生活联系起来。,Page 18,环节六 课堂总结 及时巩固 (4min),1.学生闭上眼睛回想本节课所学内容(30秒),然后随机抽取两位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小组加分奖励),2.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练习:如图所示,用一个动滑轮把400N的重物匀速提高1m,所用的拉力是250N,在此过程中有用功为 J ,总功为 J,额外功为 J,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回忆法能够迅速整理和构建知识框架,有利于知识的消化吸收,Page 19,八、板书设计,11-4-1 机械效率,二、机械效率,一、有用功和额外功,1.概念:(1)有用功:不得不做的功(2)额外功:并非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3)总功:动力所做的功,1.公式:,2.关系:W总=W有用+W额外,3.提高机械效率的方法:,设计理念:左侧和中间板书主体内容,右侧作为副板演示习题计算,最右侧设计一个小组加分和扣分的表格。这样的布局能更好的突出知识结构,另一方面能够让一时走神的学生快速回归课堂。,2.物理方法:比值定义法,Page 20,感 谢,感谢各位评委的聆听感谢刘光明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学校领导的关怀感谢物理组全体老师的支持与帮助,Page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