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ppt课件.ppt
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作用,陕西师范大学 刘新平,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是一个复杂的智能系统工程,对这个系统的定量化分析是现代管理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定量化分析离不开现代数学方法论,教育统计与测量正是这一方法论的重要分支。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统计与测量理论及应用研究的迅速发展,越来越显示出这一学科对促进教育教学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对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的重要作用。,一、教育统计与测量是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教育统计是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教育现象,具体地说,就是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推断教育现象中的数据,对教育科学进行定量分析,用以发现和探索教育现象的某些特征和规律。这门学科形成于20世纪初的美国,辛亥革命后传入我国,列为师范院校必修课程。20世纪20年代后,这门学科主要处于描述性阶段。即以图表、计算均值、标准差、相关系数等描述收集到的数据。,20世纪40年代后,随着教育科学本身及统计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认识到任何偶然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应把教育现象看作是一种包含误差的随机现象,用抽样的办法,通过部分数据的研究以最大的把握性来对整体的某些特征进行统计推断。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人们从多方位、多指标、多维度去分析教育现象,从而使教育统计已不限于简单的描述性和推断性统计,而扩充到与多元分析等许多新兴学科相结合的综合方向上,所涉及到的工具更有多样化、系统化。,教育测量是对受教育者采用某种规则和方法进行的有关对知识掌握、能力提高等方面的测量。考试是对教育效果最直接的测量,为使考试科学化必须以教育测量为基础,具体地说,教育测量就是研究考试从命题、考务、阅卷、分析到评价等一系列工作的全过程。我国古代的科举制度称不上是科学的测量,直到辛亥革命后,西方的心理教育测量开始传入我国,尔后全国各大学教育系和中师相继开设了教育测量学课程。解放后,由于受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停止了教育统计和测量的教学和研究工作,直到1979年心理测量才在我国恢复地位。随着高考制度的逐步完善,运用教育测量的方法对高考命题、施测、评分、录取的科学化分析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其测评的方法也日趋多样化、系统化。,考试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运用测量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离不开教育统计的理论和方法。测量中的“四度”即难度、区分度、信度、效度指标不过是统计中百分数、平均数、标准差、相关系数运算的结果,测量结果的分析、评价离不开统计的估计和检验方法。同样,统计在某种意义上也离不开测量,因为如何使测验的分数更能反映教育的本质特征,使分数更加可靠、有效,更加真实地反映考生的水平,要通过统计学分析的结果来衡量。因此在运用教育测量方法的同时,也应注重教育统计的理论和手段。,二、教育统计与测量是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现代化的重要工具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管理定量化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教育教学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其运动和变化的某种量的规律。如知识的更新到人才的流动,教育经费的增长到教育体制的演变,人才市场形势的变化到人才拥有量的预测等。又如,对于学校管理的重要环节教学和学生工作,也往往需要排除诸如学生的心理因素,教师的自身素质,及各种特定环境的影响等,从中探索出一套切合实际的工作程序。,再如对于考试,如何避免主观性、经验性,逐步建立起考试的科学化评估体系等也需要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去加以完善。因此,必须借助于科学的统计和测量方法,才能对教育教学管理系统中的复杂现象做到理顺关系,使之条理化、系统化、模型化、定量化。只有根据统计、测量提供的数据信息,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才能心中有数,准确地客观地分析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获得指导管理工作的客观依据;同时,结合定性化的分析,及时发现新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的方法和措施,对于带有倾向性、普遍性的问题,要以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及教育科学的理论予以论证,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改革和充实。,例如,高校人才拥有量的预测问题,我们在建立预测模型时,首先要对高校人才的类型有一种基本的划分,如助教、讲师、教授、行政人员、教辅人员等等;其次要找出影响人才发展变化的诸多因素,如引进人才、毕业生、流失人才、离退休、亡故人员等等;然后再建立模型;同时还要兼顾诸多人为因素产生的影响,如人才的需求量因时因地而异,取多少年资料为宜?适用于哪种类型的学校?模型中各因素的可测性(资料的完整性)、可控性(人才引进的计划性)及不可控性(高校挑选毕业生的自主权、人才外流)等也会影响到预测的效果,我们要预防对预测可能产生的影响。,又如,学校教育评估问题,近年来经常使用因素分析、近邻判别等方法建立评估模型。如学生能力的评估,首先取得成绩、品德、实际工作能力、动手能力的量化处理数据。其次对在校生和毕业生用求出样本特征值,并利用样本特征值进行近邻判别的方法建立在校生的能力类别,为向社会输送人才提供可供选择的工作种类。再如要提高学校考试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必须对测验的信度和效度指标进行估计和检验。为使考试能科学地真实地反映出教育的效果,还要对试题和试卷进行分析,计算出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用以修订和筛选题目、构建题库,对考试质量进行分析。所以,教育统计与测量是加强和改善教育教学管理、实现整体优化的重要环节。,随着近年来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方法的不断更新,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科学化的进程正在逐步缩短。教育教学管理中一些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教学过程的科学化管理、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的探讨,高校人才的选拔和需求量,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更新,教师、管理人员的优化组合,高校招生与毕业分配制度的改革以及学校标准化试题和试题库的建设等等都在沿着这一科学化的进程展开和延伸。人们越来越多地使用了与现代教育管理相关联的一些新的数学方法,如多元统计分析、概化理论、方差分析、模数数学、矩阵代数、系统论、灰色系统数学、现代计算技术等等,而且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三、教育教学管理中教育统计和测量应用的现状及思考教育统计与测量是把一般统计学、测量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科学的一门新兴的应用学科。半个多世纪以来它在我国的发展,与其它学科如经济统计、医学统计等相比是较慢的。这里有主观的因素,即有的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没有形成对这门学科足够的重视,有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对教育现象量化的意识不强;同时也有客观的因素,即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缺乏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及技能的基本训练。加之教育现象是由人直接参加的复杂系统,不可避免地使人为因素的渗透较其他学科强,这样势必使我们的应用工作受到了一些影响。,目前的现状是有相当数量的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对教育统计与测量的含义、作用及重要性不够了解或了解得很少。教育统计和测量仅仅局限在少数从事这门课程教学的教师和专业人员的理论研究上,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是学校,特别是师范院校缺少从事教育统计与测量课程教学的师资。教育统计与测量只在教育学院的某几个专业开设,这就使我们的应用普及工作遇到了很大的困难。,目前现状的另一方面是学校管理部门没有专门研究教育统计、测量的组织和机构(不一定由专职人员组成),如学校考试管理中心,或教育统计、测量教研室等。总之,我们要建立一套科学化的管理体系,真正使教育统计和测量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发挥作用,不能不对教育统计和测量在教育教学管理中的现状作出一番认真的思考。笔者对此提出以下几点意见和建议:,1、在师范院校应全面开设教育统计和测量课程。根据我们在陕西师范大学一些院系开设的经验来看,无论文科,还是理科学生在要求侧重点不同的情况下都能接受和掌握。应该将这门课程列为各院系的公共必修课,如受到条件的限制,也可设为选修课或举办专题讲座,不会导致因计划学时过多而增加学生负担。我们的师范毕业生懂得一点最基本的统计、测量知识,不仅能指导自己今后的教学工作实践,而且能适应教育教学管理的需要。,从陕西师范大学近几年在全校开设的通识课程考试统计与测量来看,学生积极性高,每年都有数百名学生参选此课,效果显著,有的学生针对考试研究,特别是新课程下考试与评价改革以及教学实验中如何进行统计分析撰写了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有的还申报了大学生创新实验及勤助科研项目,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有的院、系领导如陕西师范大学外语学院也认识到了这门课程对学生特别是师范生从事教育教学工作,实施数量化分析的重要性,将这门课程列为师范专业学生必修课。,2、加强教育统计与测量知识的普及和应用推广,举办不同层次的教育教学管理干部短期培训班、讲习班和研讨班,时间可长可短,结合工作实际,研究课题,开展专题讨论和成果交流相结合。近年来,通过在部分省各高校、中学举办的多期教育统计与测量基础知识讲座的经验看,教师们普遍对学习这门课程感兴趣,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有用,学习积极性高,特别是从事教育教学管理的干部更是认识到了学习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的大学、中学教务部门已经将有关知识用于教育教学管理,如西安市庆安中学、陕西师大附中等,收效明显。,3、动员更多力量加强理论和应用研究。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学校考试管理中心或教育统计、测量教研室,完善标准化考试程序,建立试题库,使考试管理逐步走上科学化、标准化。为适应社会上考试和招生管理人才市场的需求,在有条件的学校设立考试和招生管理专业,培养专门的管理人才及能够从事教育统计与测量教学工作的师资。同时为加强学校间、地区间学术交流及横向联系,在各省、区成立教育统计与测量研究会等协调组织,逐步建立和形成纵横交叉的研究网络。陕西省教育考试与评价研究会的成立(挂靠在陕西师大)以及陕西师范大学教育评价研究所,教育考试研究所的成立,为陕西师范大学在这一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平台,展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4、开展教育、心理、数学等多方位、多学科综合应用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学科门类齐全的优势,促进教育统计与测量学科向更深层次发展,向新的方向延伸。同时充分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如SPSS统计分析软件等以先进的计算手段促进学科的应用研究,真正使教育统计与测量在教育教学管理中产生效益。,5、注重应用案例及研究专设课题研究,根据师范专业特点,注意收集不同学科在统计、测量与评价、教学实验,试题试卷分析等领域的实际案例,特别是新课程标准下,各学科从考试测量、命题模式、质量标准划分,质量分析以及教学质量监控,学生学习发展性评价等方面的案例,以提高不同层次学生和教师学习的积极性。研究专设课题应针对学科特点及需要,适应现代统计、测量与评价需要,紧紧围绕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考试中心教育考试专设课题来构建。,如命题及测量技术大类中,教育考试试卷及评价多元化研究,命题模式及质量评价研究,各学科专业评价机制及理论研究,课程测试题目的评价及题库构建,各学科专业水平考试的综合评价模型及统计分析方法,学生学习能力及学习过程的系统分析,各类考试综合能力测试的界定,学校考试试卷质量的影响因素及质量分析指标体系;运用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形成性评价工具的研究,教学实验及教育评价中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学生成绩的标准分转换等等。通过专设课题的研究,使学生增强科研意识,培养科研能力。,当然,实施上述措施最根本的一点是取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领导的支持和重视以及各级教育教学管理人员的勇于摸索和大胆实践,才能使教育统计与测量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工作迈上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