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德的扁担(第课时)课件.pptx
亲自挑粮 受人敬爱,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整体感知了课文,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继续深入课文,看一看朱德同志是如何以身作则,挑粮上山的。,读课文,指出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到井冈山,跟毛泽东同志带领的队伍会师了。,1928年,朱德同志带领队伍,井冈山,时间,人物,地点,红军在山上,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说明了当时环境的危险,下山挑粮困难重重。,红军要巩固井冈山根据地,粉碎敌人的围攻,需要储备足够的粮食。井冈山上生产的粮食不多,常常要抽出一些人到山下宁冈的茅坪去挑粮。,为什么在这么危险的情况下还要下山挑粮?,为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和战时特殊的要求,粮食必不可少。,往井冈山挑粮有哪些困难?为什么大家都要争着去挑粮?,从井冈山到茅坪,来回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非常难走。可是每次挑粮,大家都争着去。,突出了战士们不怕苦的革命精神和互相关怀的温情。,困难,路远,难走,危险,有五六十里,山高路陡,山下不远处就是敌人,读第三自然段,朱德同志是怎样和大家去挑粮的?表现了他怎样美好的品质?,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草鞋,戴着斗笠,外貌描写,朱德同志与战士们一样穿着朴素的衣服,爬山挑粮,表现了他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美好品质。,穿着,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白天挑粮,晚上也得不到休息,他该多么劳累啊!,战士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将扁担藏起来表现出大家对朱德同志的爱,正是因为关心和爱护他,所以看到他如此辛劳才会心疼他,想要让他能好好休息,才会藏起了他的扁担。,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战士们的心意朱德感受到了吗?他为什么要再找一根新扁担还写上字?,朱德的扁担,他发现扁担不见并没有责问说明朱德同志完全了解战士们对他的体贴与关心,他这样做是用一种委婉而巧妙的方式,告诉战士们不要藏他的扁担了,表明了他与大家同甘共苦的决心。,大家见了,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不好意思再藏他的扁担了。,因为战士们看到朱德同志这么坚定的信心,被他的精神和行为感动了,所以不好意思再藏了。,课文中朱德同志的哪些行为值得大家去敬爱他?请你找一找。,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道去挑粮。,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前面老师已经对这篇课文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接下来请同学们开启你的智慧之门,探究以下问题。,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吗?,这篇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以身作则,与战士们同甘共苦的高尚品质。,通过学习课文,你知道课文表现了朱德同志什么样的品质吗?,本文通过讲述朱德同志亲自下山挑粮,谢绝战士们的“照顾”的故事,表现了朱德同志 ,和战士们 的高尚品质。,以身作则,同甘共苦,朱德的扁担,井冈山会师,朱德同志坚持和战士们一块儿挑粮,战士们争相去山下挑粮,同甘共苦以身作则,张伯苓以身作则戒烟我国著名教育家张伯苓,1919年之后相继创办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他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教育,并且身体力行,为人师表。一次,他发现有个学生手指被烟熏黄了,便严肃地劝告那个学生说:“烟对身体有害,要戒掉它。”没想到那个学生有点不服气,俏皮地说:“那您吸烟就对身体没有害处吗?”张伯苓对于学生的责难,歉意地笑了笑,立即唤工友将自己所有的吕宋烟全部取来,当众销毁,还折断了自己用了多年的心爱的烟袋杆,诚恳地说:“从此以后,我与诸同学共同戒烟。”果然,打那以后,他再也不吸烟了。,朗读课文。说说为什么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因为朱德同志不想让大家再藏他的扁担,就在扁担上做记号,他想要和大家一起挑粮,想要和战士们同甘共苦,他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战士们,所以大家越发敬爱朱德同志了。,选一选,连一连。,挑着,穿着,戴着,草鞋,斗笠,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