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2020中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篇教材复习第09课时简单机械课件.pptx
,中考物理大一轮复习第一篇教材复习:第 9 课时简单机械,第一篇教材复习,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考点一杠杆,1. 杠杆的定义在力的作用下绕 转动的硬棒叫杠杆。2. 杠杆五要素(如图所示)支点:杠杆绕着转动的点(O);动力:驱使杠杆转动的力(F1);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F2);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距离(l1);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距离(l2)。,图9-1,固定点,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3. 力臂画法找支点O;画力的作用线(会画延长线或反向延长线);画力臂(过支点垂直于力的作用线作垂线);标力臂(大括号或背向箭头)。4. 杠杆的平衡条件:阿基米德首先发现了杠杆的平衡条件,即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或写成。,F1l1=F2l2,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5. 杠杆的分类,费距离,费力,=,=,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考点二滑轮滑轮组,等臂杠杆,可改变力的方向,不能省力,省力杠杆,不可改变力的方向,但可省一半力,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注:不计摩擦,动滑轮重为G动),2v2,2h,3v2,3h,考向探究 逐个击破,探究一杠杆五要素及杠杆的识别,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1. 如图9-2所示是开瓶盖的起子,可以看成是一个杠杆,在图9-3中找出能正确表示出杠杆的支点、动力和阻力的是(),C,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2. 如图9-4所示,杠杆在动力F1和阻力F2的作用下保持平衡,请在图中画出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图9-4,如图所示,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3. 林红同学要将一圆柱体油桶推上台阶,若分别在A、B和C点用力,力的方向如图9-5所示,则最小的推力是()图9-5A. FAB. FBC. FCD. 一样大,答案B解析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最长时动力最小。如图所示,图中OOB是圆柱体油桶的直径,则FB的力臂OB最长,因为阻力G和阻力臂一定,FB的力臂最长,所以FB最小。,4. 2019宜昌模拟 小小的筷子堪称中华文明的传承链,不仅以独特的形式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特色文化,还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正常使用的筷子属于 (选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筷子能夹起食物,说明筷子与食物间有 力。,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费力,摩擦,探究二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应用,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5. 如图9-6所示是某高压蒸气压力控制装置的示意图,阀门S的底面积为2 cm2。当阀门S受到的蒸气压力超过其安全值时,阀门就会被顶起释放一些蒸气来降低压力,该装置相当于一个杠杆。忽略杆重,若OA=0.2 m,AB=0.6 m,物体G重25 N,那么杠杆平衡时杆上的A点所受的支持力为N;当锅炉内气压达到4105 Pa时,蒸气对阀门下表面的压力是N。 图9-6,100,80,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200,21,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探究三滑轮、滑轮组,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7. 动滑轮是杠杆的变形,请在图9-8中标出支点O并作出动滑轮的动力臂l1和阻力臂l2。图9-8,如图所示,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8. 2019江西 如图9-9所示,物重为G的物体在不同简单机械中均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机械自重和摩擦),则拉力F1、F2、F3、F4的大小关系是()图9-9A. F2F3=F4F1B. F2F4F1F3C. F4=F2F1F3D. F4F2F3F1,B,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1,0.6,考点梳理 夯实基础,10. 如图9-11所示,重30 N的物体A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A所受的滑动摩擦力是物重的0.2倍,物体A在2 s内前进了0.2 m。若不计滑轮重、绳重及轴摩擦,拉力F 为 N。绳子自由端的速度为 m/s。图9-11,3,0.2,【设计和进行实验】1.让支点处于杠杆的中心:消除杠杆自重对实验结论的影响。2.让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便于从杠杆上直接读出力臂。3.平衡螺母的调节:左高左调,右高右调,实验开始后,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4.钩码换成弹簧测力计的好处:能直接测出拉力的大小,可以改变用力的方向。5.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变为倾斜拉杠杆,拉力会变大,因为拉力力臂变小。6.多次实验的目的:消除实验的偶然性,使实验结论更具有普遍性。,突破一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数据处理和分析】7.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如下表所示),分析可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为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表达式为F1l1=F2l2。,【交流、反思与评估】8.实验时注意不同的物理量之间不能相加减,不能说“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例 小红和小明利用如图9-12所示装置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图9-12(1)若实验前杠杆如图甲所示,可将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2)在实验过程中,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目的是。,右,便于测量力臂,(3)在杠杆两端加挂钩码,并移动钩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测出力臂,多次实验并把数据记录在表格中。多次实验的目的是。(4)小明根据以上数据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5)杠杆调节平衡后,小红在杠杆上的A点处挂4个钩码,如图乙所示,为使杠杆重新平衡,应在B点挂个钩码。,使结论具有普遍性,F1l1=F2l2,6,(6)如图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当弹簧测力计在原位置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变大, 实验拓展 ,(7)实验中调节杠杆平衡时,杠杆静止在如图9-13甲所示的位置,此时杠杆 (选填“处于”或“不处于”)平衡状态。图9-13(8)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木棒某处,静止后木棒水平平衡,如图乙所示,现将木棒从拴绳处沿竖直方向切成A、B两段,可判断GA (选填“”“=”或“”)GB。,处于,解析(8)用绳子拴住一根粗细不同的木棒某处,静止后木棒水平平衡,支点O左端部分重为GA,重心为M;右端部分重为GB,重心为N,杠杆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根据力臂的定义,左端部分重力力臂大小就等于OE,右端部分重力力臂大小等于OF,且OEG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