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科二轮后期复习策略ppt课件.ppt
宁夏银川一中 高英姿,历史二轮复习知识整合方法和答题策略指导,一、二轮复习目标要求:体系全、中外通、专业化、能力升,基本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知识体系,知识整合古今联系中外贯通,避免审、读题失误,表达准确:概括;史论结合;点睛之笔,1,2,3,4,5,深化对历史规律的认识,6,明确历史概念,7,掌控做题布局、时间,8,反思错题,查漏补缺,9,回归课本,夯实基础,加强型目标,达成型目标,1,历史阶段特征和背景知识的掌握,2,基本掌握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基本掌握答题方法和技巧,3,历史学科专项能力目标,(1)文史常识、人文素养的积累和培养(2)掌握提取材料信息的能力(3)对历史原因的分析能力(4)对历史问题的比较能力(5)对历史观点的辨析、论证能力(6)对历史人物(事件)的评价能力(7)对历史特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8)对历史影响和作用的分析能力(9)历史现象和本质的认识、历史启示的分析能力(10)唯物主义史学基本研究方法运用能力(11)基本的历史观运用能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近代欧洲思想解放运动,近代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建立,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近代中国西学东渐、西制东渐的发展历程及实践结果,近代欧洲科技革命,模块体系下的知识整合,近代欧洲科技革命,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古罗马法律,近代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确立,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影响评价,模块体系下的知识整合,如何认识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促进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推动政治改革;促进思想解放;推动科技革命;加紧殖民扩张,造成亚非拉国家的落后沦为资本主义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冲击了落后国家的旧体制;推动落后国家改革,第二次工业革命,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市场初步形成,一战后,二战后,两极格局解体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发展,世界经济全球化进一步发展,认识,现代化,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全球化加速了产业转移,促进了承接地经济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就业的增加,从而推进了城市化。,现代化包括了学术知识上的科学化,政治上的民主化,经济上的工业化,社会生活上的城市化,思想领域的自由化和民主化,文化上的人性化等。,推进工业化,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为城市化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工业化,城市化,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前提和基础,城市化是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全球化推进城市化,全球化,单元内部的知识整合,城市化的根本在创造城市就业机会,将农民由第一产业转移至第二、三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对推进城市化意义重要。,英国工业化道路,美国工业化道路,德国工业化道路,日本工业化道路,俄国工业化道路,中国工业化道路,苏联工业化道路,关于工业化的不同道路问题,单元之间的知识整合,主干知识,经济危机,经济结构,国际贸易,经济政策,经济体制,经济格局,货币政策,税收政策,土地政策,计划经济体制市场经济体制,结构演变结构比例结构关系,经济理论,货币体系贸易体系区域集团化全球化,经济危机金融危机欧债危机,二、各模块主干知识回归经济史模块,世界市场科技革命贸易中心贸易保护多边贸易,关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明清时期,1、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2、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商业资本异常活跃,市镇蓬勃兴起,区域间的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鸦片战争后,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成为资本主义经济附庸,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2、新经济因素产生,民族资本,工业部门结构不平衡3、多种经济结构依次出现:外国资本、洋务企业、官僚资本、,新中国成立后,1、新民主主义经济 2、社会主义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 3、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多种所有制经济,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化,现代经济结构的变化,古代经济结构变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传统经济受到冲击,公有制经济的变化,16-18世纪,1920世纪初,20世纪30年代70年代,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凯恩斯主义(增加需求;扩大政府开支,实行财政赤字 ),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货币学派(货币供应量、经济活动、物价水平),供应学派供给创造需求,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1992,1984,1978,农村,城市,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3.农村土地流转政策,1.放权让利2.两权分离 3.建立现代企业制度4.实施债转股政策,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主干知识,近代中国民主与专制的斗争华夷之辨;变局论;国民意识民族意识;近代中国民族观的发展,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古代羁縻外交近代中国外交现代中国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二、各模块主干知识回归政治史模块,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古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人民主权,轮番而治,比例代表制,任期制、选举制,议会制、差额选举制,直接民主,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度,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现代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清政府预备立宪与清末新政,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三三制”抗日民主政权,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当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重视证据、诉讼制度、陪审员制度,法律至上,天赋人权,间接民主民主选举政党竞争轮流执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近现代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主干知识,中国近代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起源,近代欧洲三次思想解放潮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明末清初启蒙思想欧洲启蒙思想,人文主义思想理性主义思想,二、各模块主干知识回归思想史模块,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启蒙思想的发展,法国启蒙思想,英国启蒙思想,(1)社会契约;统治者必须受契约限制(2)主权分立,霍布斯,洛克,(1)社会契约;(2)不反对君主专制,认为统治者一旦获得授权, 人民就要绝对服从。 (3)无神论但又主张借助宗教维持社会秩序,伏尔泰:抨击天主教会;非无神论者;反对君主专制,主张英国式的君主立宪制;天赋人权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立法权由人民集体享有;司法独立;君主权力进一步受制约,卢梭:“社会契约论”;“人民主权”,当伏尔泰还为了文明与愚昧无知战斗时,卢梭却已经痛斥这种人的文明了。”赫尔岑,“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则开辟了一个新时代。”歌德,二、各模块主干知识回归思想史模块,经济结构变化,社会阶级关系变化,社会政治改革运动,联系地看问题和分析问题,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近代无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发展壮大,思想领域变化,西学东渐、近代西方民主思想、启蒙思想的传播,社会改革和革命运动兴起,二、历史题答题策略指导,一、选择题:(1)考查形式(2)考查类型排序类组合类比较式材料型填充型因果型最佳型否定型概念型情境式(3)解题方法:夯基础、细审题、抗干扰、巧排除、抠概念、懂规律,选择题解题方法1:学会“信息统筹” (辨析、比较、排除、论证、综合),16世纪晚期,山东某地开始出现“地多烟草、木棉、转卖四方,五谷之利不及其半”的情况,这说明当时该地 农业经济衰退 农业结构发生变化 商品经济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兴起 A B C D,1.甲午中日战争之前,李鸿章认为:“两国交涉全论理之曲直,非恃强所能了事。日虽竭力预备战守,我不先与开仗,彼谅不动手。谁先开仗谁先理诎,此万国公例。”这表明 A.清政府对日本侵略中国的预谋已经有所察觉 B.李鸿章对中日两国矛盾解决寄希望于国际势力 C.清政府对解决国际争端方式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D.甲午战争的爆发按当时的国际法中国有一定责任 2国富论写到:“中国幅员是那么广大,居民是那么多,气候是各种各样,因此各地方有各种各样的产物,所以单单这个广大国内市场,就够支持很大的制造业,并且允许很可观的分工程度。假设能在国内市场之外,再加上世界其他各地的国外市场,那么更广大的国外贸易,必能大大增加中国制造品,大大改进其制造业的生产力。”100多年后严复折服于这些关于中国的论述,是因为这里亚当斯密 A指出当时中国工商业发展受到严重阻碍 B建议西方列强尽快打开中国市场 C羡慕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条件优越 D盛赞康乾时期中国经济的高度繁荣,学生易错选:B 正选:A,学生易错选:C 正选:A,选择题解题方法2:学会“交会对接”(观点和材料统一;逻辑关系的严密),有美国学者认为,世界政治格局“现在是,在将来很长一段时间里仍将是一个1+X的世界”。对“X”的分析理解错误的是 A是一个动态的数值 B目前尚不能确定X的值 C是一个常数 D数值不会很大,有一个大致范围对同一事件不同表述的理解和辨析,选择题解题方法3:求同存异:课本表述与材料表述虽不同,分析其内在一致性,学生易错选:B 正选:C,托马斯弗里德曼在世界是平的:一部二十一世纪简史一书中创造了一个新鲜术语“世界正被抹平”。其中提到“柏林墙的倒塌”、“互联时代的到来”、“静悄悄的危机”、“冲突防范”等概念。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与世界最初走向“平展”相关的是 A 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 B东方从属于西方 C人与世界被发现 D 华尔街的崩溃学生多错选A或D.,选择题解题方法4:准确的历史定位(背景、阶段特征、概念),对历史概念的考查,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2010年宁夏卷)在遭到中国军队打击之后,侵华日军某部在一份报告中称:“其上级干部多为经验丰富干练之士,其统率才能十分高超,尤其对分散于广阔地区之多数小部队巧妙的指挥运动,必须瞩目。”上述评论所指的战役应是 A太原会战 B平型关战役 C百团大战 D武汉战役,对历史概念的考查,(2008宁夏卷)18701910年中国一些进口货物占总进口值的百分比,本表反映出,A中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B西方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扩大C近代中国工矿企业发展壮大D中国的传统手工业衰败没落,解析: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西方列强不断加大对中国的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而中国本身的市场也在不断扩大,排除A项。而我们从表格中可以看出的应该是廉价工业品和重工业产品的比值变化,BD项太片面。机械进口的增加只能说明,中国在工业发展上,有了更大的需要,而且棉布进口减少,也是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的结果。,选择题解题方法5:打破定势思维和生搬硬套,利玛窦在中国札记中说,虽然我们已经说过中国的政府形式是君主制,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是贵族政体如果没有与大臣磋商或考虑他们的意见,皇帝本人对国家大事就不能作出最后的决定所有这类文件都必须先由大臣审阅然后呈交给皇帝。利玛窦认为中国明朝时 A君主制不是中国政府的主要形式 B内阁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君权 C君主与于内阁大臣拥有同等的决策权 D内阁掌握着明朝的行政大权学生困惑:课本中内阁不能对皇权形成制约。,选择题解题方法5:打破定势思维和生搬硬套,选择题解题方法6:不能局限于材料表象,要看本质,关注时代性与阶级性,(2011年海南高考10题)17世纪,处于科学革命中的西欧,“肯定自然知识的实用价值,以及肯定它对科技进步的前景所包含的意义,已经成为普遍接受的常识,但科学的素养对于人类,以及对于人类所处的环境实际产生的作用还是很小”。这一现象说明A民众仅从实用角度理解科学革命 B科学素养的提高不受社会重视 C科学革命只影响到知识阶层 D科学方法已获得广泛认同,(2011宁夏32)图5是选自飞利浦费尔南德兹所著世界:一部历史中的一幅示意图。该图反映了A.单一商品出口国在经济全球化中陷入困境B.贸易往来对国家间关系产生了决定性影响C.贸易不平衡加剧了发展中国家的贫困化D.资本流动在经济全球化中具有重要作用,选择题解题方法7:严谨审题,抓住材料表述的关键词,或选项中的限定词、程度词,(2009宁夏29)罗马法规定:当事人若不向法庭提起诉讼,法庭即不予受理;一个人除非被判有罪,否则即是无罪之人;一个被控有罪的人,可在宣判前卫自己辩护;法官审判应重证据等。这些规定后来成为现代法治的重要原则。下列各项中,符合上述规定的是A 法庭立案与否皆取决于案情 B 被告在法庭审理过程中无罪C 被告必须为自己的行为辩护 D 证据是法官判案的唯一依据,选择题解题方法7:严谨审题,抓住材料表述的关键词,或选项中的限定词、程度词,新课标高考历史题答题策略,二、非选择题: (1)设计特点: 旧教材之新见解(老干新枝); 新题材之新观察(另辟蹊径); 围绕一个主题,突出一个立意; 古今贯通、中外关联; 突出历史认知能力的考查,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问答题的考查特点(必修内容,37分),新课标高考历史题答题策略,二、非选择题: (2)解题方法:获取解读信息、辨析材料观点、阐释分析、论证探讨,答题要做到 详略得当、史论结合、 层次分明、用词准确。开放性试题要求思维层次丰富、角度多元、正确运用历史观、合理的价值判断。 (3)学习方法:串线索、理特征,强化学科能力的专项训练。审题时找联系、准定位,思考时要善于知识和能力的迁移,表达时要学会组织语言,有独立思考。,(2007宁夏文综)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19世纪中叶,日本经过明治维新,建立起中央集权的近代天皇制国家。明治政府大力推进现代化,兴办工业企业,80年代中期开始工业革命。在各种因素作用下,日本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建立了装备精良的近代军队,确立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大陆政策”,企图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1887年,参谋本部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日本一面扩军,一面派出大批间谍中、朝活动,在甲午战争前绘成了包括朝鲜和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和渤海沿岸的每一座小丘、没一条道路和河流的详图。(摘编自日本大陆政策史)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梁启超说:“盖十九世纪下半世纪以来,各国之战争,其胜负皆可于未战前决之。”此观点适用于对甲午战争的分析,请具体说明理由。(19分)甲午战争后,有人说:“日本与中国战,并不是日本与全中国战,不过是与北京政府战。”谈谈你对此观点的认识。(12分)指出甲午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6分),例:观点辨析论证,善于从史料发掘课外的信息,参考答案(1)当时双方实力差距不大,但中国存在着根本性的弱点。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建立君主立宪制度;中国仍为君主专制,且政治腐败。日本由国家推动工业化,国力增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缓慢,国力增长迟缓。日本已建成近代化军队,制定了详细的侵略计划,战争准备充分;中国军队近代化进程缓慢,军队素质低下,仓促应战。(2)日本在战争期间能一致对外;清政府腐败无能,内部矛盾重重,难以动员全国力量抗击日本侵略。(3)甲午战败使中国损失巨大,民族危机加深,引发维新运动。,例:研习历史的评价、评述、评论,(2011全国课标41)(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 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2011新课标40)(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秦至唐官员选拔所体现的“德”、“才”观的变化并简析其原因。(1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述清末对“德”、“才”的新认识。(10分) 答案:(1)变化:秦至汉武帝时,以功勋、能力为选拔官吏的主要依据;汉武帝以后,选拔官吏越来越注重官吏的个人品行;曹操强调“唯才是举”;西魏北周时强调德行优先,同时注重能力考察;唐代形成一套完善的德才兼顾、以德优先的考核制度。(8分) 原因:儒家思想对制度建设的影响日益深入;具体历史背景影响人才选拔的标准;建设高素质的官吏队伍。(7分) (2)德和才都是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强调学校在德才培养中的重要性;德可以通过课程教育、日常考察等方法养成;在官员选拔中更重视专业知识与技能。 继承古代德才兼备的人才观;适应时代需要;有利于新式人才的培养。(10分),(2009宁夏)(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连那些素来不问政治、清高脱俗的教授和学者也加入了“保卫祖国”的大合唱。爱因斯坦本人则公开表明自己是和平主义者,反对一切战争。他认为科学是全世界的,因此像躲避瘟疫一样,避开那些数不清的对炮弹、潜艇和飞机的研究。他说:“在我看来,战争是多么卑鄙、下流!我宁愿被千刀万剐,也不愿参与这种可憎的勾当。” 进入三十年代以后,爱因斯坦逐渐转变为积极的和平主义者。1933年4月,有人请求他出面援助因气绝兵役而被捕的比利时青年,他发表公开信回答说:“如果我是比利时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不会拒绝服兵役。我将愉快会参军。我相信,这将有助于拯救欧洲。”后来爱因斯坦移居美国。在得知希特勒动员力量进行核研究的消息后,他毅然给罗斯福总统写信,建议美国加快研究。 1945年,美国在长崎和广岛投掷了原子弹。爱因斯坦悔恨地认为是自己“按了按钮“,并表示如果知道德国人不会成功地制造原子弹,就一点忙都不会去帮了。他认为,清除原子弹对人类生存的威胁已经成为今天最迫切的问题,因而积极投身到反战和平运动中。 摘编自布恩爱因斯坦大传 (1)根据材料,指出爱因斯坦和平主义思想的变化。(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爱因斯坦关于科学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9分),答案要点:(1)反对一切战争;用正义战争抗击非正义战争;消除导致战争的因素。(2)科学不能为战争服务;迫不得已时科学应该帮助正义战争制止非正义战争;防止科学成果用于战争,威胁人类生存。从人道主义出发,体现了科学家的良知。,(2009宁夏)(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孙中山1922年8月在一次谈话中说:吾国建设当以英国公正之态度,美国远大之规模,以及法国爱国之精神为模范,以树吾民国千年可百年永久之计。然而今日中国之外交,以国土邻接关系密切言之,莫如苏维埃俄罗斯。至于国际地位言之,其对吾国利益相同,且无侵略顾虑,而又能提携互助,策进两国利益者,则德国是也。 摘编自李玉贞孙中山与共产国际 材料二:俄国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我革命之所以不成功,则各党员至今仍不明三民主义之过也。质而言之,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俄国革命之初不过行民权、民生二主义而已,及后与列强奋斗六年,乃始知其用力之最大者,实为对于民族主义其(指陈独秀等)所以意图排挤而以独得俄助而疵毁吾党者,初欲包揽俄国交际,并欲阻止俄国不与吾党往来,而彼得以独得俄助而自树一帜与吾党争衡也我国革命向为各国所不乐闻,故尝助反对我者以扑灭吾党,所望为同情只有俄国及受屈之国家及受屈之人民耳。 孙中山:批邓泽如等的上书(1923年11月29日) (1)概括指出材料一、二中孙中山对苏俄的认识有何不同。(7分) (2)简要评析孙中山“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实无别也”的观点。(8分),答案要点:(1)1922年通过对比强调中俄地缘关系;1923年认为苏俄同情国民党,共产主义与三民主义相通,有必要联俄。(2)为联俄联共提供根据;民生主义与共产主义有一定联系,但有本质区别;孙中山的观点有历史局限性。,(2011全国课标46)【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予之定名中华民国者,盖欲于革命之际,在破坏时则行军政,在建设时则行训政,所谓训政者,即训练清朝之遗民,而成为民国之主人翁,以行此直接民权也。有训政为过渡时期,则人民无程度不足之忧也。”“除宪法上规定五权分立外,最要的就是县治,先生直接民权。” 材料二 1928年10月3日,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会议通过训政纲领,内容包括:“依照总理建国大纲所定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应训练国民逐渐行使,以立宪政之基础。治权之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项,付托于国民政府总揽而执行之,以立宪政时期民选政府之基础。” 摘编自中华民国法规辑要等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孙中山的训政思想与南京国民政府的“训政”。 孙中山训政思想的实质是主权在民,反映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政治状况,其目标是实现直接民权;国民党长期施行“训政”,其实质是独裁统治,违背了孙中山的训政思想。,(2011全国课标47) 【20世纪战争与和平】(2)根据图12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兰东、西部边界线的确定。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德国战败;战胜国大国决定欧洲边界变更;使波兰边界得以稳定;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研习历史的评价、评述、评论,(2011全国课标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方的崛起曾被视为世界历史中最引人入胜的历程之一。这一进程始于民主与哲学在古希腊和古罗马的出现,继之以中世纪欧洲的君主制和骑士制度,经过文艺复兴和大航海时代,结束于西欧和北美对全世界军事、经济的控制。非洲、拉丁美洲和的人们只有在遭遇欧洲探险时才会被提到,他们的历史也就是从欧洲的开始的。然而,在过去的十多年中,一些历史学家对上述概括提出了颠覆性的认识。他们认为在1500年前后的经济、科学技术、航海、贸易以及探索开拓方面,亚洲与中东国家都是对全世界的引领者,而那时欧洲刚走出中世界进入文艺复兴时期。这些历史学家认为,当时的欧洲要远远落后于世界其他地方的许多文明,直到1800年才赶上并超过那些发达的亚洲国家。因此,西方崛起是比较临近才突然发生的,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改归功于其他文明的成就,而不仅仅取决于的事情。 摘编自杰克戈德斯通为什么是欧洲?世界史视角下的西方崛起(1500-1850) 评材料中关于西方崛起的观点。,研习历史的评价、评述、评论,(2011全国课标48)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一 一九六年秋天,我到日本去留学我以为保存国粹的目的,不但要光复旧物;光复之功告成以后,当将满清的政制仪丈一一推翻而复于古。不仅复于明,且将复于汉唐;不仅复于汉唐,且将复于三代。总而言之,一切文物制度,凡非汉族的都是要不得的,凡是汉族的都是好的,非与政权同时恢复不可;而同是汉族的之中,则愈古愈好。 钱玄同:三十年来我对于满清的态度的变迁 材料二 我将此文看了一遍,更恍然于共和与孔经是绝对不能并存的东西,如其要保全中华民国,惟有将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弃如土苴”。如其要保全自来的什么,三纲五伦、礼乐、政刑、历史、文字,惟有请爱新觉罗溥仪复辟或请袁世凯称帝。 钱玄同:姚叔节之孔经谈(1919年2月12日)(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钱玄同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 辛亥革命前,为推翻清王朝需要借用传统文化资源,全面肯定传统文化,对辛亥革命起了积极作用,但忽略了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后来全面否定传统文化,有利于推动新文化运动,但矫枉过正。,如何评价历史事件,标准主要有三条:一是看是否顺应历史潮流的发展;二是看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三是看是否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1、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即用全面的观点、一分为二的方法历史、客观、科学地评价。 2、用辩证的方法、用发展变化的观点。 3、具体的事物作具体分析的方法。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加以评价。 4、动机和效果统一的观点5、主观和客观分别评价的方法。 6、用阶级分析的方法。,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历史原则阶级分析的原则两点原则大节原则克服英雄史观,(2010年新课标全国卷)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一 太祖(曹操)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中、商之法术,该韩、白之奇策,官方授材,各国其器,矫情任算,不念旧恶,终能总防皇机,克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西晋)陈寿:三国志材料二 当时只有蜀先主可与有为耳。曹操自是贼,既不可从,孙权又是两间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诸葛亮)只得从之。 (南宋)朱熹:朱子语类材料三 公平地说来,曹操对于当时的人民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对于民族的发展和文化的发展是有贡献的,不仅有而且大。在我看来,曹操在这些方面的贡献,比起他同时代的人物来是最大的。例如诸葛亮是应该肯定的人物,但他所凭措的西蜀,在当时没有遭到多大的破坏,而他所成就的规模比起曹操来要小得多。然而诸葛亮却被后人神化,而曹操被后人魔鬼化了。这是不公平的。 郭沫若全集(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陈寿、朱熹对曹操的不同态度及其原因。(9分)答:态度:陈寿:尊曹;朱熹:贬曹。原因:陈寿:西晋尊曹魏为正统;曹操确有历史功绩。朱熹:曹操窃国,名分不正;有违“三纲五常”。(2)根据材料三,概括指出郭沫若评价曹操的标准、指导思想和方法。(6分)答:标准:对人民、民族和文化发展的历史贡献。指导思想: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方法:比较的方法;辩证分析的方法。,一、革命史观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他是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二、现代化史观1、推动了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清王朝的推翻、资产阶级共和国的建立以及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是中国政治民主化的重要里程碑。 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奠基者。2、推动了中国经济近代化。一方面,封建专制王朝的推翻以及对帝国主义的沉重打击,为处在夹缝中求生存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另一方面,中华民国成立后,设立了实业部,并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规,保护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工业发展的推动者3、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思想近代化。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者和民主共和的捍卫者三、社会史观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的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迫令放足、改变礼节等措施他是移风易俗的倡导者。四、全球史观孙中山百折不挠的民主革命斗争促进了亚洲的觉醒,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解放的斗争,他是有世界影响的政治家和革命家。,对孙中山的评价,(2012海南卷28)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材料二 “人民主权的原则是无可争议的”,但“主权只是一个有限的和相对的存在”。 “如果你确信人民主权不受限制,你就等于随意创造并向人类社会抛出了一个本身过度强大的权力,不管它落到什么人手里,它必定构成一项罪恶。”18世纪英国政治理论家伯克说:“我相信,如果卢梭还活着,在他短暂的神志清明时刻,一旦看到他的思想引起那么疯狂的实践后果(指法国大革命中的“雅各宾派专政”),他一定会吓昏过去。” 摘自贡斯当古代人的自由与现代人的自由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法国大革命的史实,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评价卢梭的人民主权思想。(18分),【答案】(1)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转让与代表;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个人服从公共意志。(8分)(2)理论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和君主主权理论;启蒙了民主平等思想。“人民主权”概念具有模糊性和抽象性,有时可能导致对个人自由权利的侵犯;在近现代,直接民主不具有全面实施的可行性。(9分)实践上:法国大革命的重要思想来源,但雅各宾派专政过激的一面也与之有密切关系。(6分),评述题的解题方法,1、捋出观点2、对观点的辨析:肯定与否定3、史论结合、逻辑论证4、总结(历史观、价值观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