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置的有效对策.docx
探究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置的有效对策建筑垃圾的处置有着严格的标准,处置流程严谨规范,涉及到垃圾清运、垃圾填埋以及垃圾转化再利用等环节。垃圾本身具有污染特质,且垃圾运输过程中也会产生噪声、粉尘等污染,建筑垃圾如何高效处置和利用一直是建筑行业专业人员关注的重点。近年来,国家针对建筑行业产生的垃圾,强调要实现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理,即从源头减少垃圾产出、利用多种方式实现对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在此理念下,建筑行业开始转变垃圾处置理念,并采用先进的处置和利用方法,但由于建筑垃圾构造复杂、很难实现对每一要素、每一环节的有效把控,进而导致在减量化资源化处置时存在一系列问题,部分城市已经开始探索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的利用之策,整体看来,我国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发展形势良好。1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利用现存问题1.1 减量化处置问题建筑垃圾处置应遵循“谁产生、谁负责”的处理原则,施工单位、拆除单位作为产生建筑垃圾的主要机构,应主动承担建筑垃圾处置费用。我国针对建筑垃圾源头处理也出台了相关政策,各级政府应严格按照文件要求落实建筑处置任务。由于建筑垃圾处置费用较高,部分建设、施工单位会采用成本相对较低的方式对建筑垃圾加以处置,会导致减量化效益低。此外,我国建筑垃圾源头管理政策体系以及减量化处置方案不够完善,缺乏对建设单位以及施工单位减量化处置建筑垃圾的引领和约束,不利于建筑垃圾减量化处置的深入推广,进而导致减量化处置措施不完善。由于减量化处置不到位,将导致出现环境污染问题。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包括硅酸钙、硫酸根离子以及重金属离子等,处置方式不当,将导致出现严重的环境污染,若采用直接露天堆放、填埋的方式,当为雨天时,部分有害物质将被冲刷至江河湖泊中,增加水生物体内毒素,水资源将被严重污染。同时,部分有害物资也会逐渐深入土壤中,影响土壤物化性质,污染土壤资源。当外界为厌氧条件时,建筑垃圾中含有大量酸根离子,其会产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硫化氢气体,一旦挥发至空气中,将污染大气环境,甚至危害人体健康1。1.2 资源化利用问题部分建筑垃圾为可回收利用资源,我国近年来也较为重视对混凝土、渣土等废料进行回收利用,但是利用方式较为单一,且缺乏先进的利用设备和利用技术手段,大部分建筑单位和施工单位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方面重视程度低,认为只要达标即可,缺乏对对建筑垃圾实现多元化再生利用这一理念,导致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成效低。进而导致出现资源浪费问题,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更多的建筑垃圾,建筑垃圾投放点与填埋场数量也不断增多,且我国建筑垃圾处理模式相对传统,在建筑垃圾大幅增加的背景下,部分城市已经出现了无合适填埋场的问题,部分城市占用土地资源建造填埋场,一定程度上浪费了既有土地资源。再者,建筑垃圾主要有混凝土、钢筋、砌块等,上述资源多为可回收利用资源,受限于我国不完善的建筑垃圾回收与资源化利用系统,我国现有的建筑垃圾再生利用率低,利用方式单一,是对建筑资源的严重浪费。2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处置对策2.1 减量化处置对策2.1.1 制定建筑垃圾减量化方案。对建筑垃圾进行减量化处置,应提前制定完善的规则体系和减量化方案,应结合城市发展情况制定和印发相关文件,以深圳市为例,其印发了建筑废弃物排放限额标准建筑废弃物减排与综合利用技术标准等,引导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增强源头减排理念,进一步规范建设单位等的减排方案设计行为。作为施工单位,应在遵循基本规范文件的基础上,针对建筑垃圾的减量化处置要求编制了处置利用方案,应在方案中明确施工各环节建筑垃圾产生和使用的要求,明确建筑垃圾减量化要求,并细化施工现场建筑垃圾减量化的对象、目标、途径等。同时施工单位还应建立建筑工程垃圾产生台账和清单,实时全面统计建筑垃圾产生情况,确保方案得以有效落实2。2.1.2强化源头减排控制。1)分类回收施工现场垃圾,建筑工程现场存在较多的施工垃圾,可按照混凝土(砂浆)、钢筋、模板、砖瓦等进行分类,做好专项回收工作。同时应按照施工环节配套进行各分项工程的建筑垃圾回收,确保实现对可回收建筑垃圾的再利用。当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时,应按照分项施工顺序和流程,同时结合资源化利用需求和途径做好分类回收、存放,便于后续使用。同时,要严格控制分项工程中有其他废弃物混入,实现后续就地使用。2)施工场地临时设施再利用,在建筑施工现场,大门、围挡以及围墙等属于可回收利用设施,从减量化理念出发,应采用模块化、标准化产品,并实现活动连接,以便于拆卸和再利用。建筑施工现场道路硬化方面,也要采用可周转使用的材料,并尽量选用再生材料。施工周期较短的项目,在道路材料选择上可使用钢板路面。在整个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建筑垃圾最多的环节为建筑物拆除阶段,对于既有建筑而言,拆除的多为老旧的砖混结构,可利用度高。但是在不恰当的拆除方式下,可能导致拆除过程中部分材料被破坏,并产生大量建筑垃圾,不利于后续处置。从减量化角度出发,工程人员应使用“建筑拆解"这一拆除建筑物的方式,合理进行拆解设计,实现对建筑产生的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垃圾进行再利用,实现建筑物的闭链循环。建筑拆解主要目的为提高建筑材料的回收利用效率,由于对于施工临时设施而言,更要采用此方法。建筑拆解主要包括5个步骤,首先将装饰构件如门门框和装饰线移除,接着将管道、橱柜等拆除,再下一步为移除楼面层、墙面层、保温层、配缆口管道,并拆卸屋顶,最后将墙体、框架和地板进行拆解3。每一拆解步骤完成后,都要进行简单的清洁,将钉子、杂物等进行处理,并分类存放拆解掉的建筑材料。3)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减量化,首先,对于建筑项目而言,应注重从设计环节实现对建筑材料的合理利用,应严格根据施工验收标准规范对施工方案进行制定,并结合建筑垃圾减量化目标深化图纸设计,可借助BlM技术实现对建筑施工图纸等的深化设计,包括管线优化设计与碰撞检测等。且在信息化手段下,可对工程施工情况进行模拟,实现精准投料,并实现"近零变更、一次成型",基于更少变更,将实现建筑垃圾答大幅减量化。其次,信息化手段还可应用在工程现场用料管理等方面,在实际建筑拆除以及施工过程中,常见限额领料不到位的现象,为避免这一问题引发更为严重的资源浪费、产生更多的建筑垃圾,工程人员应搭建信息化的管理平台,构件建筑材料数据库,跟进建筑材料使用情况,以及建筑垃圾处置情况,提高建筑垃圾减量化处置成效。最后,在信息化手段下,建筑垃圾处置人员可依托信息化管理平台以及移动终端设备,跟进建筑垃圾处置情况,做到每一吨建筑垃圾处置都有迹可查,同时要建立完善的建筑垃圾处置管理台账,明确处置量、利用量以及产品去向,保存相关资料如图片、视频等,实现全过程管控4。2.2 资源化利用策略2.2.1 完善综合利用措施。在建筑建造过程中,应注重将建筑物料管理与综合利用进行一体化连接,按照建筑行业相关管理办法,将建筑施工中的物料处理与综合利用捆绑实施,尤其对于改建和拆除工程项目,更要形成房屋拆除工程建筑废弃物的专项减排与利用项目,提高拆除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率。其次,要注重开展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试点,包括对建筑垃圾本身的综合利用试点以及对已经出现综合利用衍生品的利用试点等,不断探索多样化的建筑垃圾应用模式。最后则要统筹推进综合利用设施建设。对城市建筑行业发展状况进行预估,了解未来几年内建筑垃圾产生量及时间空间分布情况,据此对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进行综合布局,完善建设建筑垃圾综合利用设施,同时注重打造建筑垃圾综合利用产品,并完善配套制度,如施工和装修废弃物管理制度、跨区处置经济补偿制度、排放费征收制度等,为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创设良好的环境。某建筑工程项目属于既有建筑,在一定使用年限后,部分结构出现了轻微损坏、影响市容市貌等问题,为优化建筑使用效益,保证项目安全,当地政府决定对既有受损建筑结构进行改造加固,涉及到部分拆除重建内容。工程人员工程减少资源浪费的角度出发,制定了拆除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方案,并不断采用创新技格口工艺,提升综合利用效益。其中较为显著的成效为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公园景观设施和工艺品,将拆除后的部分梁块进行简单的美化改造,将其用作公园坐凳、花坛等的制作材料,如下图1,获得了较好的社会反馈。此外,本建设工程项目在对建筑垃圾加以利用时,还注重生产附加值高的综合利用产品,对规模较大的建筑垃圾,经过一系列的破碎、分拣、筛分、整形等工艺,处理成为再生骨料,并根据不同建筑垃圾64的性质,将其转化为对应的再生骨料混凝土、再生砂浆、海绵透水砖、路缘石等综合利用产品,获得良好的综合利用效益。222针对性选择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1)矿坑回填,我国为矿产资源开采大国,以往过度开采遗留了大量矿山废弃地且缺乏复垦和针对性的修复对生态环境以及市容市貌等影响较大,矿坑回填需求明显。而建筑垃圾中由于含有大量的混凝土、渣土、泥浆、废弃砖瓦等,可用作矿坑回填,但需要事先进行破碎、筛分处理,并按照土石方级配要求加以均匀混合,以保证矿坑回填质量。2)再生路基,道路工程项目是我国的基础设施项目,我国当前大部分道路工程项目使用的路基填料为天然土源,即经检测合格的路线纵向土石方调配土、半填办挖横断面上的挖方土或由取土坑内获取的土。取天然土时,极易对地表自然排水系统产生破坏,同时会破坏植被,因而应寻求其他更合适的路基填筑办法。在建设工程项目产生的建筑垃圾中,有部分材料可作回填路基用,如废砖、废混凝土等均为具备一定强度的材料,通过科学的加工处理,可用作道路路基填筑。此外,在建筑垃圾中,废沥青材料也可实现资源化利用,首先对沥青材料进行收集,经过轧碎、过筛处理后,将适量再生剂添加其中进行充分均匀的搅拌,确保延展性、黏度等性能达标,提高再生沥青材料性能的稳定性,同时在再生沥青材料中掺入一定量的路用新矿料和常规路用新石油沥青,确保与道路路基充分适应。3)再生骨料,在建筑垃圾中,砂浆、碎砖块、废弃混凝土等都是制备再生骨料的重要材料,由建筑垃圾破碎形成的再生骨料常用于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等建材产品。将建筑垃圾转变为再生骨料,对技术要求较高。在预拌混凝土中利用再生砂石时,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加以控制。同时要细化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分类,按照标准加以应用。工程人员要掌握建筑垃圾制备再生骨料的方式,常用的设备包括固定式和移动式,当前正大力推广固定式资源化处理工厂,各地在处置建筑垃圾时,应评估好年平均产生量,并以此为设计处理量,对固定式处理厂进行优化设计同时要在固定式资源化处理工厂中配备少量移动式设备对建筑垃圾进行分散处理5。4)堆山造景,在新的发展理念下,城市建设更加注重环保效益,堆山造景已经成为生态城市建设的新课题,对于建筑垃圾而言,其中诸如混凝土、砂石、渣土和灰土等,可用于堆山造景,但应用之前应加以处置,清理建筑垃圾表面杂物,对其中的有害物质进行去除等,确保获得良好的堆山造景效果。2.23掌握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工艺流程。对所要投用的建筑垃圾应掌握其资源化利用的处理流程。首先要对建筑垃圾进行现场破南分选,应尽可能采用就地筛分、粉碎的方式,减少建筑垃圾清运环节,提高资源化处置效率。在具体处置时,应掌握不同建筑垃圾的物化性质和构成部分,针对性的采用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设备,具体可采用三化处理技术,通过对计算机技术、机械技术以及液压技术等有机融合,提高建筑垃圾处理质量。三化处理技术包括集中处理、就地处理两种。集中处理增加了转运环节,成本增加,处置程序更加繁杂6。因此,应尽量选择就地处理方式,但是应注意减少就地处理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噪声等污染,将就地处理方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当涉及到砌块成型处理时,应以液压设备为主、其他设备为辅,控制好震动频率和压力等级,确保制作出的砌块强度超过15MPa3结语城市建设离不开资源能源的综合利用,建筑行业作为资源能源消耗与产生的主要行业,应注重强化对建筑垃圾等可回收利用资源的有效利用。现阶段,我国产生的建筑垃圾规模较大,且部分填埋场、处置场等不能满足建筑垃圾处置要求,且无法把控处置后的生态效益。基于此,建筑垃圾减量化资源化理念开始提出,在此理念下,建设单位、施工单位都开始探索更加科学的建筑垃圾处置和利用方式。在具体处置建筑垃圾的过程中,应首先重视完善相关制度体系,针对性的进行减量化和资源化处置,将建筑垃圾转化为利用度高的资源,推动建筑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