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罐区安全设施ppt课件.ppt
储罐区标准规范介绍,1、储罐区的分类;2、储罐区涉及的主要规范;3、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4、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主要内容,一、储罐区的分类,1、储罐区分类:1)可燃液体地上储罐区(常压罐区)2)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地上储罐区(压力罐区),2 、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火灾分类,3 、储罐的分类,1)常压储罐 设计压力小于或等于6.9kPa(罐顶表压)的储罐;2)低压储罐 设计压力大于6.9kPa且小于0.1MPa(罐顶表压)的储罐;压力储罐 设计压力大于或等于0.1MPa(罐顶表压)的储罐;,1)适宜储存的介质 沸点45的甲B类液体; 乙类、丙类等可燃液体和不可燃液体。2)储罐的类型 固定顶罐、浮顶罐。,4、常压罐区适宜储存的介质及储罐类型,1)适宜储存的介质 可燃气体、助燃气体、液化烃; 沸点45的甲B类液体。2)储罐的类型 压力储罐(球罐,立式、卧式压力罐)。,5、压力罐区适宜储存的介质及储罐类型,二、储罐区设计执行的主要规范,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60-2008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SH/T3007-2007储罐区防火堤设计规范 GB50351-2005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GB50058-92石油库设计规范 GB50074-2002液化烃球形储罐安全设计规范 SH3136-200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GB50116-98泡沫灭火系统设计规范 GB50151-2010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SH 3097-2000石油化工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设计规范 GB504932009石油化工液体物料铁路装卸车设施设计规范 SH/T 3107-2000化工企业照明设计技术规定 HG/T 20586-1996,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一)工厂总平面布置1 、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工艺装置、罐组、装卸区或全厂性污水处理场等设施宜布置在人员集中场所及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GB50160第4.2.2条)2 、液化烃罐组或可燃液体罐组不应毗邻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阶梯上。但受条件限制或有工艺要求时,可燃液体原料储罐可毗邻布置在高于工艺装置的阶梯上,但应采取防止泄漏的可燃液体流入工艺装置、全厂性重要设施或人员集中场所的措施。(GB50160第4.2.3条)3、液化烃罐组或可燃液体罐组不宜紧靠排洪沟布置。(GB50160第4.2.4条)4、 罐区泡沫站应布置在罐组防火堤外的非防爆区,与可燃液体罐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0m。(GB50160第4.2.8条),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5、工艺装置或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罐组与周围消防车道之间不宜种植绿篱或茂密的灌木丛;6、在可燃液体罐组防火堤内可种植生长高度不超过15cm 、含水分多的四季常情的草皮;7、液化烃罐组防火堤内严禁绿化。(GB50160第4.2.11条),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二)厂内道路(GB50160第4.3条)1、装置或联合装置、液化烃罐组、总容积大于或等于120000m3的可燃液体罐组、总容积大于或等于120000m3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可燃液体罐组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可燃液体的储罐区、可燃气体储罐区、装卸区及化学危险品仓库区应设环形消防车道,当受地形条件限制时,也可设有回车场的尽头式消防车道。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6m,路面内缘转弯半径不宜小于12m,路面上净空高度不应低于5m。(GB50160第4.3.4条)2、 液化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的罐区内,任何储罐的中心距至少两条消防车道的距离均不应大于120m;当不能满足此要求时,任何储罐中心与最近的消防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80m,且最近消防车道的路面宽度不应小于9m。(GB50160第4.3.5条)3 、在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铁路装卸区应设与铁路线平行的消防车道,并符合下列规定:(GB50160第4.3.6条) 1)若一侧设消防车道,车道至最远的铁路线的距离不应大于80m; 2)若两侧设消防车道,车道之间的距离不应大于200m。,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三)装置储罐(组)的布置 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160第5.2.22条)1、当装置储罐总容积:液化烃罐小于或等于100m3、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罐小于或等于1000m3时,可布置在装置内,装置储罐与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规范GB50160-2008中“表5.2.1 设备、建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的规定。2、当装置储罐组总容积:液化烃罐大于100m3小于或等于500m3、可燃液体罐或可燃气体罐大于1000m3小于或等于5000m3时,应成组集中布置在装置边缘;但液化烃单罐容积不应大于300m3,可燃液体单罐容积不应大于3000m3。装置储罐组的防火设计应符合规范GB50160-2008第6章的有关规定,与储罐相关的机泵应布置在防火堤外。装置储罐组与装置内其他设备、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规范GB50160-2008中“表5.2.1 设备、建筑物平面布置的防火间距”的规定。,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四)储罐组泵及泵房的布置要求1、 液化烃泵、可燃液体泵宜露天或半露天布置。液化烃、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的泵上方,不宜布置甲、乙、丙类工艺设备;若在其上方布置甲、乙、丙类工艺设备,应用不燃烧材料的隔板隔离保护。(GB50160第5.3.2条) 2、液化烃泵、可燃液体泵在泵房内布置时,其设计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160第5.3.3条) 1)液化烃泵、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应分别布置在不同房间内,各房间之间的隔墙应为防火墙; 2) 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房的门窗与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甲B、乙A类液体泵房的门窗或液化烃泵房的门窗的距离不应小于4.5m; 3)甲、乙A类液体泵房的地面不宜设地坑或地沟,泵房内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的措施; 4)在液化烃、操作温度等于或高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房的上方,不宜布置甲、乙、丙类工艺设备; 5)液化烃泵不超过两台时,可与操作温度低于自燃点的可燃液体泵同房间布置。,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四)储罐组泵及泵房的布置要求3、 罐组的专用泵区应布置在防火堤外,与储罐的防火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160第5.3.5条) 1)距甲A类储罐不应小于15m; 2)距甲B、乙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2m,距小于或等于500m3的甲B、乙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0m; 3)距浮顶及内浮顶储罐、丙A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10m,距小于或等于500m3的内浮顶储罐、丙A类固定顶储罐不应小于8m。,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五)泄压排放和火炬系统1、 较高浓度环氧乙烷设备的安全阀前应设爆破片。爆破片入口管道应设氮封,且安全阀的出口管道应充氮。(GB50160第5.5.9条)2 、氨的安全阀排放气应经处理后放空。(GB50160第5.5.10条),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六) 钢结构和耐火保护1、 液化烃球罐支腿从地面到支腿与球体交叉处以下0.2m的部位。(GB50160第5.6.2-6条)2 、液化烃球形储罐的支柱应覆盖防火层,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5小时。(SH3136第4.3.4条),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七) 防火堤1、防火堤、防护墙必须采用不燃烧材料建造,且必须密实、闭合。(GB50351第3.1.2条)2、 每一储罐组的防火堤、防护墙应设置不少于2处越堤人行踏步或坡道,并设置在不同方位上。防火堤内侧高度大于等于1.5米时,应在两个人行踏步或坡道之间增设踏步或逃逸爬梯。隔堤、隔墙亦应设置人行踏步或坡道。(GB50351第3.1.5条)3、 选型(GB50351第4.1条)3.1 防火堤、防护墙的设计,应在满足各项技术要求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合理选型,达到安全耐久、经济合理的效果。3.2 储存酸、碱等腐蚀性介质的储罐组,防火堤堤身内侧均应作防腐蚀处理。用于全冷冻式储罐组的防火堤,应采取防冷冻的措施。3.3 防火堤的选型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土筑防火堤,在占地、土质等条件能满足需要的地区应选用。 2)钢筋混凝土防火堤,一般地区均可采用。在用地紧张地区、大型油罐区及储存大宗化学品的罐区可优先选用。 3)浆砌毛石防火堤,在抗震设防烈度不大于6度且地质条件较好、不易造成基础不均应沉降的地区可选用。 4)砖、砌块防火堤和夹芯式中心填土砖、砌块防火堤,一般地区均可采用。3.4 防护墙宜采用砌体结构。3.5 防火堤(土堤除外)应采取在堤内侧培土或喷涂隔热防火涂料等保护措施。3.6 防火堤堤身必须密实、不渗漏。,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八)管道布置永久性的地上、地下管道不得穿越或跨越与其无关的工艺装置、系统单元或储罐组;在跨越罐区泵房的可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管道上不应设置阀门及易发生泄漏的管道附件。(GB50160第7.1.4条)(有条件逐步整改)。2. 罐组内的生产污水管道应有独立的排出口,且应在防火堤外设置水封,并应在防火堤与水封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易开关的隔断阀。(GB50160第7.3.6条)3. 输油管道上的阀门,应采用钢制阀门。(GB50074第9.0.7条)4. 液化石油气上的阀门主体材质宜为碳素钢,并具有与罐体材质一样的耐低温及抗H2S腐蚀的性能。切断阀宜选用截止阀,当选用闸阀和球阀时,其阀门应带有阀腔卸压机构。阀门的设计压力不应小于2.5MPa。(SH3136第6条),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九)火灾报警系统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可接收电视监视系统(CCTV)的报警信息,重要的火灾报警点应同时设置电视监视系统。(GB50160第8.12.3-5条)2、甲、乙类装置区周围和罐组四周道路边应设置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其间距不宜大于100m。(GB50160第8.12.4条)3、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30000m3的浮顶罐的密封圈处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0m3并小于30000m3的浮顶罐的密封圈处宜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GB50160第8.12.5条)4、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设置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从一个防火分区内的任何位置到最邻近的一个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距离不应大于30m。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宜设置在公共活动场所的出入口处。(GB50116第8.3.1条)5、手动火灾报警按钮应设置在明显的和便于操作的部位。当安装在墙上时,其底边距地高度宜为1.3 1.5m,且应有明显的标志。(GB50116第8.3.2条),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十)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1、 在生产或使用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的工艺装置和储运设施(包括甲类气体和液化烃、甲B、乙A类液体的储罐区、装卸设施、灌装站等)的区域内,对可能发生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的泄漏进行监测时,应按下列规定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GB50493第3.0.1条)1)可燃气体或其中含有毒气体泄漏时,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LEL,但有毒气体不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设置可燃气体检(探)测器;2)有毒气体或其中含有可燃气体泄漏时,有毒气体浓度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但可燃气体浓度不能达到25%LEL时,应设置有毒气体检(探)测器;3)可燃气体与有毒气体同时存在的场所,可燃气体浓度可能达到25%LEL,有毒气体的浓度也可能达到最高容许浓度时,应分别设置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探)测器;4) 同一种气体,既属可燃气体又属有毒气体时,应只设置有毒气体检(探)测器;2、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的检测系统应采用两级报警。有毒气体和可燃气体同时报警时,有毒气体的报警级别应优先。(GB50493第3.0.2条),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9、可能泄漏可燃气体、有毒气体的主要释放源:(GB50493第4.1.2条)(1)气体压缩机和液体泵的动密封;(2)液体采样口和气体采样口;(3)液体排液(水)口和放空口;(4)设备和管道的法兰和阀门组。10、工艺有特殊需要或在正常运行时人员不得进入的危险场所,宜对可燃气体和/或有毒气体释放源进行连续检测、指示、报警,并对报警进行记录或打印。(GB50493第3.0.3条)11、报警信号应发送至操作人员常驻的控制室、现场操作室等进行报警。(GB50493第3.0.4条)12 、设置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检(探)测器的场所,应采用固定式检(探)测器。(GB50493第3.0.8条)13、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独立设置。(GB50493第3.0.9条),(十)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14、根据生产装置或生产场所的工艺介质的易燃易爆特性及毒性,应配备便携式可燃和/或有毒气体检测报警器。(GB50493第3.0.10条)15、现场固定安装的可燃气体及有毒气体检测报警系统,宜采用不间断电源(UPS)供电。分散或独立的有毒及易燃易爆品的经营设施,如加油站、加气站等,检测报警系统可采用普通电源供电。(GB50493第3.0.11条)16、 储存、运输有毒气体、有毒液体的储运设施,有毒气体检(探)测点与释放源的距离不宜大于2m的规定设置。(GB50493第4.3.7条)17、 检测比空气重的有毒气体的检(探)测器,应靠近泄漏点,其安装高度应距地坪(或楼地板)0.30.6m。(GB50493第6.1.1条)18、检测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或有毒气体的检测器,其安装高度宜高出释放源0.52m。 (GB50493第6.1.2条),(十)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19、 液化烃灌装站的检(探)测器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GB50493第4.3.4条)1)封闭或半敞开的灌瓶间,灌装口与检(探)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2)封闭或半敞开式储瓶库,应每隔15m可设一台检(探)测器,且检(探)测器距其所覆盖范围内的任一释放源不宜大于7.5m。有毒气体检(探)测器距释放源不宜大于1m。3)敞开式储瓶库房沿四周每隔1530m 应设一台检(探)测器,当四周边长总和小于15m 时,应设一台检(探)测器;4)缓冲罐排水口或阀组与检(探)测器的距离,宜为57.5m。20、 封闭或半敞开氢气灌瓶间,应在灌装口上方的室内最高点易于滞留气体处设检(探)测器。(GB50493第4.3.5条)21、可能散发可燃气体的装卸码头,距输油臂水平平面15m范围内,应设一台检(探)测器。(GB50493第4.3.6条),(十)可燃气体和有毒气体检测,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十一) 电气1、当仅采用电源作为消防水泵房设备动力源时,应满足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所规定的一级负荷供电要求。(GB50160第9.1.1条)2、 装置内的电缆沟应有防止可燃气体积聚或含有可燃液体的污水进入沟内的措施。电缆沟通入变配电所、控制室的墙洞处,应填实、密封。(GB50160第9.1.4条)3、 可燃气体、液化烃、可燃液体的钢罐必须设防雷接地,并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160第9.2.3条)1)甲B、乙类可燃液体地上固定顶罐,当顶板厚度小于4mm时,应装设避雷针、线,其保护范围应包括整个储罐;2)丙类液体储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应设防感应雷接地;3)浮顶罐及内浮顶罐可不设避雷针、线,但应将浮顶与罐体用两根截面不小于25mm2的软铜线作电气连接;4)压力储罐不设避雷针、线,但应作接地。,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十一) 电气4、 可燃液体储罐的温度、液位等测量装置应采用铠装电缆或钢管配线,电缆外皮或配线钢管与罐体应作电气连接。(GB50160第9.2.4条)5. 可燃液体、液化烃的装卸栈台和码头的管道、设备、建筑物、构筑物的金属构件和铁路钢轨等(作阴极保护者除外),均应作电气连接并接地。(GB50160第9.3.4条)6. 汽车罐车、铁路罐车和装卸栈台应设静电专用接地线。(GB50160第9.3.5条)7.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7.1 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058第2.5.2条)1)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电气设备的种类和防爆结构的要求,应选择相应的电气设备。2)选用的防爆电气设备的级别和组别,不应低于该爆炸性气体环境内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当存在有两种以上易燃性物质形成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时,应按危险程度较高的级别和组别选用防爆电气设备。,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十一) 电气7.2 变、配电所和控制室的设计符合下列要求:(GB50058第2.5.7条)1)变电所、配电所(包括配电室,下同)和控制室应布置在爆炸危险区域范围以外,当为正压室时,可布置在1区、2区内。2)对于易燃物质比空气重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位于1区、2区附近的变电所、配电所和控制室的室内地面,应高出室外地面0.6m。8、石油库的电缆不得与输油管道、热力管道同沟敷设。(GB50074第14.1.6条)9. 静电接地9.1 储罐(SH 3097第4.2条)9.1.1 储罐内各金属构件(搅拌器、升降器、仪表管道、金属浮体等),必须与罐体等电位连接并接地。9.1.2 在罐顶取样操作平台上,操作口的两侧应各设一组接地端子,为取样绳索、检尺等工具接地用。,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十一) 电气9.1.3 浮顶罐的浮船、罐壁、活动走梯等活动的金属构件与罐壁之间,应采用截面不小于25mm2铜芯软绞线进行连接,连接点不应少于两处。浮船与罐壁之间的密封圈应采用导静电橡胶制作。设置于罐顶的挡雨板应采用截面为610mm2的铜芯软绞线与顶板连接。9.1.4 当储罐内壁涂漆时,漆的导电性能应高于被储液体,其体积电阻率应在108m以下。9.1.5 为消除人体静电,在扶梯进口处,应设置接地金属棒,或在已接地的金属栏杆上留出一米长的裸露金属面。9.1.6 与储罐管线相连接的法兰,如需防杂散电流和电化学腐蚀时,可选用电阻为104106的绝缘法兰连接。,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十一) 电气9.2. 铁路栈台与罐车(9.2.16为SH 3097第4.4条)9.2.1 栈台区域内的金属管道、设备、构筑物、铁路钢轨等应等电位连接并接地,还应构成接地网。9.2.2 区域内铁路钢轨的两端应接地,区域内与区域外钢轨间的电气通路应绝缘隔离。每根钢轨间应是良好的电气通路,平行钢轨之间应跨接,每个鹤位处宜跨接一次并接地。9.2.3 在操作平台梯子入口处,应设置人体静电接地金属棒。每个鹤位平台处应设置接地端子,接地端子宜用接地线与接地干线直接相连。罐车及储罐用带有接地夹的软金属线与接地端子连接。9.2.4 金属注液管与固定管道、钢架等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其静电接地电阻应小于106。9.2.5 非金属注液软管宜采用防静电材料制作。,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十一) 电气9.2.6 罐车的罐体、车体应与注液管系统以及栈台钢架等电位连接。在装卸作业前,应用专用接地线与平台接地端子连接,装卸完毕将顶盖盖好后方可拆除。9.2.7 液化烃、可燃液体等液体物料铁路装、卸车设施防静电、防杂散电流和防雷的设计应遵守现行有关规定,易挥发的液体物料装车应选用浸没式鹤管。(SH/T 3107第5.0.2条)9.3. 汽车站台与罐车(SH 3097第4.5条)9.3.1 站台区域内的金属管道、设备、构筑物等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9.3.2 在操作平台梯子入口处或平台上,应设置人体静电接地棒。9.3.3 储罐汽车在装卸作业前,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及接地夹将汽车、储罐与装卸设备等电位连接。作业完毕封闭储罐盖后方可拆除。接地设备宜与装卸泵联锁。,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十一) 电气9.3. 汽车站台与罐车(SH 3097第4.5条)9.3.1 站台区域内的金属管道、设备、构筑物等应进行等电位连接并接地。9.3.2 在操作平台梯子入口处或平台上,应设置人体静电接地棒。9.3.3 储罐汽车在装卸作业前,应采用专用接地线及接地夹将汽车、储罐与装卸设备等电位连接。作业完毕封闭储罐盖后方可拆除。接地设备宜与装卸泵联锁。9.4. 操作人员在可能产生静电危害的场所,应采取下列措施:(SH 3097第4.10.1条)1)应正确使用各种防静电防护用品(如防静电鞋、防静电工作服、防静电手套等),不得穿戴合成纤维及丝绸衣物。2)操作人员应徒手或徒手戴防静电手套触摸接地金属物体后方可进入工作场所。3)禁止在爆炸危险场所穿脱衣服、帽子等。,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十一) 电气10、照明(HG/T 20586第2、3条)10.1 照明方式和照明种类 化工企业照明方式分为一般照明、混合照明和局部照明。其适用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第2.0.1条)(1)一般照明系指室内外整个场所、大部分工作场所的照明或不适合装设局部照明和混合照明的场所的照明。一般照明应为均匀照明。(2)混合照明系指一般照明和局部照明共同组成的照明(3)局部照明系指对局部工作场所需加强照度的照明、有照明方向要求的工作面上的照明或一般照明达不到生产要求的局部工作场所的照明。(4)在一个工作场所内不应仅装设局部照明,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十一) 电气10.1.2 化工企业照明种类分为:正常照明、应急照明、检修照明、警卫照明和障碍照明。其适用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第2.0.2条)(1)正常照明应设置在所有室内外有人工作和活动的场所。(2)应急照明应设置于当正常照明因故障熄灭后,需要暂时继续工作、监视工作面、疏散人员以及出口通道安全指示等的场所。(3)检修照明应设置在为检修需要照明的场所。一般仅设插座。(4)警卫照明系根据化工企业安全部门的需要而设置的特殊照明。警卫照明应与围墙照明、值班照明共用(5)障碍照明为烟囱及其他高大建筑物对飞机飞行已成为危险障碍而必须装设障碍标志的照明。障碍照明应严格执行航空部门的有关规定。障碍灯光深应选用穿透性强的红色光。,三、储罐区涉及的标准规范重点内容,(十二) 消防 储罐区的消防设施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消防站的设置;2、消防水源及泵房的设置规定;3、消防用水量的计算;4、消防给水管道及消火拴的设置及要求;5、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6、蒸汽灭火系统;7、灭火器设置;8、液化烃罐区消防;9、建筑物内的消防。 具体的内容由从事消防专业的专家进行详细介绍。,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一) 一般规定(GB50160第6.1条)1 、可燃气体、助燃气体、液化烃和可燃液体的储罐基础、防火堤、隔堤及管架等、均应采用不燃烧材料。防火堤的耐火极限不得小于3h。2、液化烃、可燃液体储罐的保温层应采用不燃烧材料。当保冷层采用阻燃型泡沫塑料制品时,其氧指数不应小于30。氧指数的概念是指极限氧指数,为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获得的最大氧气浓度,通常氧指数越高意味着该材料的阻燃性越好。,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二)常压罐区(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区) (GB50160第6.2条)1、储罐应采用钢罐。2、储存甲B、乙A类的液体应选用金属浮舱式的浮顶或内浮顶罐。对于有特殊要求的物料,可选用其他型式的储罐3、储存沸点低于45的甲B类液体宜选用压力或低压储罐。4、甲B类液体固定顶罐或低压储罐应采取减少日晒升温的措施。5、储罐应成组布置,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在同一罐组内,宜布置火灾危险性类别相同或相近的储罐;当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1000m3时,火灾危险性类别不同的储罐也可同组布置;2)沸溢性液体的储罐不应与非沸溢性液体储罐同组布置;3)可燃液体的压力储罐可与液化烃的全压力储罐同组布置;4)可燃液体的低压储罐可与常压储罐同组布置。,(二)常压罐区(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区) (GB50160第6.2条)6、 罐组的总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1)固定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120000m3;2)浮顶、内浮顶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600000m3;3)固定顶罐和浮顶、内浮顶罐的混合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120000m3;其中浮顶、内浮顶罐的容积可折半计算。7、罐组内单罐容积大于或等于10000m3的储罐个数不应多于12个;单罐容积小于10000m3的储罐个数不应多于16个;但单罐容积均小于1000m3储罐以及丙B类液体储罐的个数不受此限。,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二)常压罐区(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区) (GB50160第6.2条)8、 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规范GB50160-2008中“表6.2.8 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的规定,见下表。,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9、 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两排;但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1000m3的丙B类的储罐不应超过4排,其中润滑油罐的单罐容积和排数不限,(二)常压罐区(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区) 10、两排立式储罐的间距应符合规范GB50160-2008中“表6.2.8 罐组内相邻可燃液体地上储罐的防火间距”的规定,且不应小于5m;两排直径小于5m的立式储罐及卧式储罐的间距不应小于3m。(GB50160第6.2.10条)11、 罐组应设防火堤。(GB50160第6.2.11条)12、防火堤及隔堤内的有效容积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160第6.2.12条)(1)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的容积,当浮顶、内浮顶罐组不能满足此要求时,应设置事故存液池储存剩余部分,但罐组防火堤内的有效容积不应小于罐组内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一半;(2)隔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隔堤内1个最大储罐容积的10%。13、 立式储罐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罐壁高度的一半,卧式储罐至防火堤内堤脚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GB50160第6.2.13条)14、相邻罐组防火堤的外堤脚线之间应留有宽度不小于7m的消防空地。(GB50160第6.2.14条),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二)常压罐区(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区15、设有防火堤的罐组内应按下列要求设置隔堤:(GB50160第6.2.15条)(1)单罐容积小于或等于5000m3时,隔堤所分隔的储罐容积之和不应大 于20000m3;(2)单罐容积大于5000m3至20000m3时,隔堤内的储罐不应超过4个;(3)单罐容积大于20000m3至50000m3时,隔堤内的储罐不应超过2个;(4)单罐容积大于50000m3时,应每1个一隔;(5)隔堤所分隔的沸溢性液体储罐不应超过2个。16、 多品种的液体罐组内应按下列要求设置隔堤:(GB50160第6.2.16条)(1)甲B、乙A类液体与其他类可燃液体储罐之间;(2)水溶性与非水溶性可燃液体储罐之间;(3)相互接触能引起化学反应的可燃液体储罐之间;(4)助燃剂、强氧化剂及具有腐蚀性液体储罐与可燃液体储罐之间。,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二)常压罐区(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区17、 防火堤及隔堤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160第6.2.17条)(1)防火堤及隔堤应能承受所容纳液体的静压,且不应渗漏;(2)立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应为计算高度加0.2m,但不应低于1.0m(以堤内设计地坪标高为准),且不宜高于2.2m(以堤外3m范围内设计地坪标高为准);卧式储罐防火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5m(以堤内设计地坪标高为准);(3)立式储罐组内隔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5m;卧式储罐组内隔堤的高度不应低于0.3m;(4)管道穿堤处应采用不燃烧材料严密封闭;(5)在防火堤内雨水沟穿堤处应采取防止可燃液体流出堤外的措施;(6)在防火堤的不同方位上应设置人行台阶或坡道,同一方位上两相邻人行台阶或坡道之间距离不宜大于60m;隔堤应设置人行台阶。,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二)常压罐区(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区18、事故存液池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160第6.2.18条)(1)设有事故存液池的罐组应设导液管(沟),使溢漏液体能顺利地流出罐组并自流入存液池内;(2)事故存液池距防火堤的距离不应小于7m;(3)事故存液池和导液沟距明火地点不应小于30m;(4)事故存液池应有排水设施。19、甲B、乙类液体的固定顶罐应设阻火器和呼吸阀;对于采用氮气或其他气体气封的甲B、乙类液体的储罐还应设置事故泄压设备。(GB50160第6.2.19条)20、 常压固定顶罐顶板与包边角钢之间的连接应采用弱顶结构。(GB50160第6.2.20条)21、 储存温度高于100的丙B类液体储罐应设专用扫线罐。(GB50160第6.2.21条),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二)常压罐区(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区)22、 设有蒸汽加热器的储罐应采取防止液体超温的措施。(GB50160第6.2.22条)23、可燃液体的储罐宜设自动脱水器,并应设液位计和高液位报警器,必要时可设自动联锁切断进料设施。(GB50160第6.2.23条)24、储罐的进料管应从罐体下部接入;若必须从上部接入,延伸至距罐底200mm处。(GB50160第6.2.24条)25、 储罐的进出口管道应采用柔性连接(GB50160第6.2.25条)26、 环境温度变化可能导致体积膨胀而超压的液体管道,应有泄压措施。(SH/T3007第5.4.12条)27、透光孔应设置在罐顶并距罐壁800mm1000mm处。当透光孔只设一个时,应安装在罐顶梯子及操作平台附近;当设两个或两个以上时,可沿罐圆周均匀布置,并宜与人孔、清扫孔或排污孔相对设置,但应有一个透光孔安装在罐顶梯子及操作平台附近。(SH/T3007第5.3.3条),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二)常压罐区(可燃液体的地上储罐区)28、储罐物料进出口管道靠近罐根处应设一个总切断阀,每根储罐物料进出口管道上还应设一个操纵阀。(SH/T3007第5.4.7条)(有条件的话,逐步整改)29、 储罐放水管应设双阀。(SH/T3007第5.4.8条)30、储罐的主要进出口管道,应采用挠性或弹性连接方式,并应满足地基沉降和抗震要求。(SH/T3007第5.4.11条)(有条件的逐步改造)31、储存易氧化、易聚合不稳定物料(如裂解汽油、混合C5、苯乙烯、环氧丙烷等)时,应采取氮气或气体覆盖隔绝空气的措施。(SH/T3007第7.5条),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三)压力罐区(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1、 液化烃储罐、可燃气体储罐和助燃气体储罐应分别成组布置。(GB50160第6.3.1条)2、 液化烃储罐成组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160第6.3.2条)(1)液化烃罐组内的储罐不应超过两排;(2)每组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应多于12个;(3)全冷冻式储罐的个数不宜多于2个;(4)全冷冻式储罐应单独成组布置;(5)储罐材质不能适应该罐组介质最低温度时不应布置在同一罐组内。(比如乙烯罐和丙烯罐布置在同一罐组,丙烯罐材质选用的材质不足以耐乙烯泄漏导致的周围的环境温度达到-40以下,导致丙烯罐冻裂的事故发生)。,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三)压力罐区(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3、 液化烃、可燃气体储罐、助燃气体的罐组内,储罐的防火间距不小于表6.3.3的规定, 见下表。,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注:1. D为相邻较大储罐的直径; 2. 液氨储罐间的防火间距要求应与液化烃储罐相同;液氧储罐间的防火间距应按 建筑 设计防 火规范(GB50016)的要求执行; 3. 沸点低于45的甲B类液体压力储罐,按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的防火间距执行; 4. 液化烃单罐容积200 m3的卧(立)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超过1.5m时,可取1.5m; 5. 助燃气体卧(立)罐之间的防火间距超过1.5m时,可取1.5m; 6. “”表示不应同组布置。,(三)压力罐区(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4、 两排卧罐的间距不应小于3m。(GB50160第6.3.4条)5、防火堤及隔堤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GB50160第6.3.5条)(1)液化烃全压力式或半冷冻式储罐组宜设不高于0.6m的防火堤,防火堤内堤脚线距储罐不应小于3m,堤内应采用现浇混凝土地面,并应坡向外侧,防火堤内的隔堤不宜高于0.3m;(2)全压力式储罐组的总容积大于8000m3时,罐组内应设隔堤,隔堤内各储罐容积之和不宜大于8000m3。单罐容积等于或大于5000m3时应每一个一隔;(3)全冷冻式储罐组的总容积不应大于200000m3,单防罐应每一个一隔,隔堤应低于防火堤0.2m;(4)沸点低于45甲B类液体压力储罐组的总容积不宜大于60000m3;隔堤内各储罐容积之和不宜大于8000 m3,单罐容积等于或大于5000 m3时应每一个一隔。(5)沸点低于45的甲B类液体的压力储罐,防火堤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一个最大储罐的容积。当其与液化烃压力储罐同组布置时,防火堤及隔堤的高度尚应满足液化烃压力储罐组的要求,且二者之间应设隔堤;当其独立成组时,防火堤距储罐不应小于3m,防火堤及隔堤的高度设置尚应符合规范GB50160第6.2.17条的要求;(6)全压力式、半冷冻式液氨储罐的防火堤和隔堤的设置同液化烃储罐的要求。,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三)压力罐区(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 6、液化烃、液氨等储罐的储存系数不应大于0.9。(GB50160第6.3.9条) 7、液氨的储罐,应设液位计、压力表和安全阀;低温液氨储罐尚应设温度指示仪。(GB50160第6.3.10条) 8、液化烃的储罐应设液位计、温度计、压力表、安全阀,以及高液位报警和高高液位自动联锁切断进料措施。对于全冷冻式液化烃储罐还应设真空泄放设施和高、低温度检测,并应与自动控制系统相联。(GB50160第6.3.11条)9、液化烃储罐的安全阀出口管应接至火炬系统。确有困难时,可就地放空,但其排气管口应高出8m范围内储罐罐顶平台3m以上。(GB50160第6.3.13条),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三)压力罐区(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 10、全压力式液化烃储罐宜采用有防冻措施的二次脱水系统。 (GB50160第6.3.14条) 液化烃储罐脱水跑气(和可燃液体脱水跑油一样)时有发生。储罐根部设紧急切断阀可以减少管道系统发生事故时损失。目前有些石油化工企业对液化烃罐区进行了类似的改造。根据目前国内情况,规定采用二次脱水系统,即另设一个脱水容器,将储罐内底部的水先放至脱水容器内,再把罐上脱水阀关闭,待气水分离后,再打开脱水容器的排水阀把水放掉。但脱水容器的设计压力应与液化烃储罐的设计压力一致,若液化烃中不含水时,可不设二次脱水系统。,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三)压力罐区(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11、 液化烃蒸发器的气相部分应设压力表和安全阀。(GB50160第6.3.15条)12、液化烃储罐开口接管的阀门及管件的管道等级不应低于2.0MPa,其垫片应采用缠绕式垫片。阀门压盖的密封填料应采用难燃烧材料。(GB50160第6.3.16条)13、全冷冻卧式液化烃储罐不应多层布置。(GB50160第6.3.17条)14、物料具有粘稠、腐蚀性、会自聚、带有固体颗粒其中之一的性质时,可以只安装一个安全阀,但安全阀前应加装1组爆破片,并应在爆破片前和安全阀后分别加装1个截断阀。(SH/T3007第6.5.2-e、f条)15、 液化烃罐底部的液化烃出入口管道应设置紧急切断阀。(SH/T3007第6.5.1条),四、储运设施安全设计,(三)压力罐区(液化烃、可燃气体、助燃气体的地上储罐) 16、液化烃储罐的脱水管道上应设双阀。(SH/T3007第6.5.4条)17、常温液化烃储罐应采取防止液化烃泄漏的注水措施。(SH/T3007第6.5.6条) 液化烃储罐液相进出管道一般设置储罐底部,底部易集水,在寒冷地区冬季,如果防冻措施不当,储罐液相进出管道的第一道阀门有可能因结冰而冻裂,发生液化烃泄漏事故,也可能因为其它原因第一道阀门泄漏,通过储罐液相进出管道注水,使从破裂的阀门泄漏的是水而不是液化烃,以便抢修。注水可通过设在液化烃泵站(或泵房)的液化烃泵进行,水管与液化烃入口管道的连接宜采取半固定连接方式。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