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病人护理概要课件.ppt
学习目标:,说出口腔科病人的常见症状 掌握口腔科病人检查的常用器械和方法 了解口腔科感染控制的特点和防护措施 掌握口腔科的常规护理工作程序,学习目标: 说出口腔科病人的常见症状,第1节 口腔科护理的角色 一、护士是医师的好帮手 二、护士是病人的好朋友 三、护士是扩展业务的好助手,第1节 口腔科护理的角色,第2节 口腔科病人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一、护理评估 口腔科病人的护理评估是确定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的依据。 (一)口腔科病人常见症状 1.牙痛 (口腔科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特点:自发痛、激发痛、咬合痛等 疼痛的程度有剧痛、隐痛、延缓痛。 常见病因如下: (1)牙体牙髓病及根尖周疾病 (2)牙周组织疾病 (3)邻近组织疾病的影响 (4)某些全身性疾病的影响,第2节 口腔科病人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2.牙龈出血(1)全身因素; (2)局部因素; 3.牙齿松动 4.口臭(1)局部因素;(2)全身因素;(3)味觉异常; 5.张口受限 主要原因是感染、组织损伤和颌面部肿瘤所致。,2.牙龈出血(1)全身因素; (2)局,(二)口腔检查,检查准备: 1.环境,(二)口腔检查 检查准备:,口腔科病人护理概要课件,2.器械 口腔检查最基本的器械是口镜、探针和镊子,应消毒后置于消毒后的弯盘中。 常用口腔检查器械: (1)口镜 (2)探针 (3)镊子,2.器械 口腔检查最基本的器械是口镜、探针和,口腔科病人护理概要课件,3.椅位 综合治疗台 一般要将病人头、颈、背调节呈直线。 检查上颌牙时, 要将椅背后仰,灯光直射至牙 面,并应充分发挥口镜的作用,通过镜片观察上 颌后牙的情况,否则医师将弯腰仰视,效果及形 象均不佳。 检查下颌牙时,要使下颌平面与地面大致 平行,椅背与座位平面大体垂直,但略向 后仰,检查后牙时应充分发挥口镜的反光 作用。,3.椅位 综合治疗台,口腔科病人护理概要课件,口腔科病人护理概要课件,口腔科病人护理概要课件,4.常用检查方法,4.常用检查方法,(1)一般检查法 1)问诊 2)视诊:不适部位,颌面部,下颌运动,颌骨,牙齿及牙弓,口腔黏膜,修复体;,(1)一般检查法,3)探诊;利用探针检查和确定牙齿的病变部位、范围、疼痛反应;,3)探诊;利用探针检查和确定牙齿的病变部位、范围、疼痛反应;,4)叩诊:5)触诊:借用手指或借助器械触扪可疑病变部位;,4)叩诊:,6)冷热诊:冷诊法:热诊法:7)X线检查;,6)冷热诊:冷诊法:热诊法:,(2)口腔前庭的检查 1)口唇: 2)颊: 3)牙龈黏膜; 4)唇颊沟: 5)系带: 6)腮腺及其导管口:,(2)口腔前庭的检查,(3)固有口腔的检查: 1)腭: 2)舌: 3)口底: 4)口咽部: (4)牙齿的检查:,(3)固有口腔的检查:,( 5)颌面部检查 (6)颞下颌关节的检查 (7)关系检查:有无早接触,正中胎位时咬合关系是否协调,正中接触是否平衡。检查前伸及侧向运功有无障碍,充填体、冠桥和基托是否合适,牙齿的唐耗程度等。(8)开口度检查:用卡尺测量上下切牙切缘间的距离,正常成人自然开口度平均约3.7cm,若有开口度异常,可参考以下标准: 1)轻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离约23cm。 2)中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离约12cm。 3)重度张口受限:上下切牙切缘间距离不足1cra。 4)张口过度:开口度超过4.5cm。(9)涎腺检查,( 5)颌面部检查,口腔科病人护理概要课件,二、常用护理诊断,1.营养失调: 2.有感染的危险: 3.口腔黏膜改变: 4.体温过高 5.语言沟通障碍 6.自我形象紊乱 7.知识缺乏 8.疼痛 9.焦虑 10.潜在的并发症,二、常用护理诊断 1.,第3节 口腔科诊疗的感染控制与常规工作程序,一、口腔科诊疗的感染控制 (一)口腔科常见感染 常见感染为血液或体液传播性感染, 特别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基数 大,全球2.8亿人感染,我国约有1012 的人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携带者。 此外,人免疫缺陷病毒(HIV)在国内的感染 率也逐渐上升。 其次是结核分枝杆菌、真菌、呼吸道合胞 病毒、流感病毒等病原体所致的呼吸道感 染。,第3节 口腔科诊疗的感染控制与常规工作程序,(二)口腔医疗中的感染传播 1.感染源 (1)病人与病原携带者及医务人员: (2)口腔门诊污染的环境: (3)污染的口腔医疗器械:,(二)口腔医疗中的感染传播,2.传播途径 (1)接触传播:是医院感染主要的传播途径。 1)直接接触:2)间接接触: (2)经空气传播: (3)污染的碎屑飞溅: (4)水传播: 3.易感人群:,2.传播途径,3.控制感染的方法,控制感染的原则 控制感染源,在牙科环境和牙科手术中 将病原微生物的数量减少到最低水平; 切断传播途径,消除感染的传播媒介; 保护易感者。 (1)对病人的评估: (2)个人防护: (3)无菌技术:,3.控制感染的方法 控制感染的原则,二、口腔科护理的常规工作程序,1.开诊前准备, (1)清洁诊室环境: (2)消毒治疗台及管路: (3)覆盖无法清洗且易污染的设备 (4)检查所有器械的消毒状况或将前一天已浸泡消毒 的器械处理归位,或将已灭菌的各器械分类摆置 归位。 (5)根据当天预诊数或治疗项目,准备充足器械及感 染控制材料。 2.分诊,二、口腔科护理的常规工作程序,3.诊疗前 (1)将已通知约诊病人治疗所需器械摆设到位。 (2)牙椅治疗台上不要堆放药罐或其他不必马上 用到的物品,尽量保持清洁与简洁有条理。 (3)病历及X线片放置在医师可见的清洁区内, 不要放在治疗盘内。 4.治疗中 (1)适时穿戴口罩、手套、面罩。 (2)给病人围上围兜,必要时给于眼罩,调整椅 位。,3.诊疗前,5.治疗后 (1)迅速清理治疗盘上的器械及废 物,清洁治疗椅、痰盂,更换牙 科手 机、三用枪头等,用喷式消毒剂消 毒工作台、痰盂、治疗台面等。 (2)重新提供新病人所需的器械。 (3)小心尖锐物品,无法清除的污染器械,可 暂存浸泡液内,防止污染的血液或唾液干 燥,以利清洗。,5.治疗后,6.开诊结束后 (1)中午或下午下班后,可根据诊室使 用器械量先行清洗、打包,灭菌消 毒。 (2)下班前需将环境做初步整理与消 毒,垃圾分类处理,器械清洁后 进 炉消毒,若无法灭菌也需浸泡在消毒液内, 不能将污染物暴露过夜。 (3)管路消毒,防水放气,拆下滤网,彻底清 洗。,6.开诊结束后,口腔科病人护理概要课件,高温消毒器,高温消毒器,问答题 1.简述牙痛的常见病因。 2.从个人防护角度论述口腔科感染 控制的措施。 3.简述口腔诊室开诊前应做的准备 工作。,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