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ppt课件.ppt
文化生活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普通高中新课程培训系列,黄举泮,201107-23,2,对话与分享:,文化生活内容结构及分析(教什么) 教学及评价的基本建议(怎么教),3,几点说明,树立勇于探究的精神。正如新课程的重要理念是探究性一样,我们需要用探究的眼光研究新课程、新课标、新教材,而不是学习已经定型的东西,这是课改试验的基本要求。文化是一门全新的课程,更需如此。倡导善于反思的教法。培训不是简单定位于“你们应该这样教”,而是基于“我们过去是这样教的,回头看,文化课我应该这样教”。牢记尊重事实的常识。课改需要创新,创新应该建立在不割裂现实的基础上。改革不是颠覆传统,不要在改革中丢掉了许多好做法。,4,第一部分教材内容及分析,5,全文的知识架构及内在逻辑,6,第二单元,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是整本教材的绪论和总论。分别从文化与社会、文化对个人的影响两个角度阐述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作用,从而形成对文化的基本性认识。,深入文化现象的内部,分析文化本体的运作机制,揭示文化的横向传播、纵向继承和创新发展三者的关系。,是一、二单元的逻辑延伸。民族文化是民族之根,民族精神是民族之魂。本单元重点阐释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文化的成就和魅力,以及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集中讲述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是整本教材的逻辑归宿和落脚点。重点分析如何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使当代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7,基本结论:,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基础,理论观点寓于生活主题之中,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相比政治、经济、哲学,更加凸显对文化的“赏析、感悟、体验和参与”的学科特色。淡化学科知识体系,但具有内在的隐性逻辑。基本上遵循了从理论到现实,从抽象到具体的排列顺序。突出德育教育的课程性质定位。教材是学习的工具,知识是思想教育的载体。无论是掌握文化的概念,还是文化的运行机制,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落脚点都在理想人格的培养和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8,第一单元 文化与生活,9,从社会发展看文化,从人的发展看文化,文化的概念,文化影响的特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人的成长的关系,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的内涵和文化的作用,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人类文化素养的形成和表现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一定的文化一定的文化给与一定的经济政治 重大的影响和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影响人的交往方式和思维方式文化影响是潜移默化和深远持久的,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0,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课标的基本要求,课标1.1:观察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和不同阶层的文化生活,体察广大人民的文化需求,知道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11,体味文化,讲述“文化万花筒”。该目的意图在于引导学生形成对文化的感性认识:文化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文化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不同的区域和自然环境有不同的文化差异。重在“体验、观察”。,讲述 “文化是什么”。这是该框的重点。要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突出“精神活动的产品”,还要区别文化、文明等概念。,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文化的力量”,即讲述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价值。,第三目,12,文化与经济、 政治,讲述“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要看到经济是物质基础,也要看到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和反作用,还要注意文化发展的相对独立性。,讲述“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分析了文化作为一种软竞争力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对我国的启示。,第三目,13,第二课 文化对人的影响,课标的基本要求,课标1.2: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的意义。 课标1.3:赏析优秀文化产品,感悟积极向上的文化生活对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民大精神力量的意义,确信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14,感受文化影响,“文化影响面面观”。讲述文化对人们对交往方式和交往行为、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的影响。,讲述“潜移默化的影响”。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其影响不是有形的、强制的,而是 “润物细无声”,具有渗透性 。,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深远持久的影响”。文化对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影响具有持久性。,第三目,15,文化塑造人生,讲述“丰富精神世界”。积极健康的优秀文化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有利于塑造健全的人格。,讲述“增强精神力量”。优秀的文化作品以其特有的感召力和感染力,使人力量倍增,成为照亮人们心灵的火炬,引领人们前进的旗帜。,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结合的,优秀文化提升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第三目,16,综合探究,聚焦文化竞争力,设计意图,本活动是根据课程标准第1.2条的建议设计的。目的在于沟通生活主题和知识逻辑,使学生近距离感受文化在国际 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加深文化认同。从行动上看,要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提升文化的国际竞 争力而努力。,17,聚焦文化竞争力,实施建议,应该通过具体的数据和事实让学生了解相关背景,感受文化的国际竞争。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认同是近年的重要话题,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国际背景下,文化竞争力备受世界各国关注,可以说,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和政治。特别是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面对西方强势文化的咄咄逼人和本民族文化的脆弱抵抗,文化的认同乃至身份的认同成为一个沉重的话题。文化是民族的根,是民族的魂,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是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强大精神武器。 探究活动要起到对知识的加深理解、整理和应用。建议1课时。,综合探究,18,聚焦文化竞争力,评价建议,评价的内容不仅是现实搜集的资料、加工整理的信息、设计的方 案成果等,还应该包括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比如态度、行为、 方法等。评价的环节包括自我评价、相互评价和教师评价。评价要重视过程,特别是活动中学生的行为、态度、方法、合作 的广度和深度、问题意识等。要改变平时的教学中轻视综合探究的现状,真正把综合探究活动 作为实践新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把评价的结果作为学生学习过 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既评价学生、又评价教师、并促进双方 共同发展的重要载体。与第三阶段发展性评价活动结合起来,重视评价的反馈功能和激 励功能。,综合探究,19,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20,人类文化的发展,文化的传播,文化具有多样性,文化传播的方式与媒介,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文化的传承创新。,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文化的创新,文化的继承,文化具有继承性,文化继承与发展的过程,文化多样性是针对民族文化而言文化多样性是文化魅力所在文化多样性是文化繁荣的前提,文化传播有多种方式和途径文化传播有多种媒介和手段现代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传统文化在现实中的 影响和作用基础传统文化要“取其 精华、去其糟粕”,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 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社会制度、科学技术、 思想运动和教育对文化继 承又重要影响,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 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的 要求,是文化发展的实质,对传统文化要“推陈 出新、革故鼎新”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相 互交流、借鉴、融合,21,第三课 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课标的基本要求,课标2.6:赏析不同民族文化的精粹,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确认文化多样性的价值,树立尊重不同文化的观念。课标2.8:列举现代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评估它们各自的特点;理解传媒技术的进步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22,世界文化的多样性,讲述“异彩纷呈、交相辉映”。从民族节日、文化遗产两个方面来展现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感受世界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形成对文化多样性的感性认识。,讲述 “透视文化多样性”。世界文化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揭示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内涵,明确文化多样性的价值,形成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理性认识。,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尊重文化多样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树立正确的态度。,第三目,2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讲述“生活中的文化传播”。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内容,贸易活动、教育和人类迁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方式。,讲述“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现代传媒技术作为物质手段在促进文化传播中的作用。,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文化交流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要做中外文化交流的使者。,第三目,24,第四课 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课标的基本要求,课标2.4:解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阐述继承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道理。课标2.8:理解教育和学习方式的变革对文化传承具有深刻的影响。,25,传统文化的继承,讲述“传统文化面面观”。从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传统思想继承等方面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讲述“传统文化在今天”。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又能与时俱进。,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第三目,26,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讲述文化继承和文化发展的关系,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讲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社会制度、思想运动、科技进步特别是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第三目,27,第五课 文化创新,课标的基本要求,课标2.5:汇集事例,说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和发展的重要根源,阐述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是文化创新的重要途径。课标2.7:评析国际文化交流的典型事例,阐明世界范围内各种文化相互交融也是文化发展和创新的重要途径。,28,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讲述“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讲述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基本观点。,讲述“巨大的作用,深刻的意义”。文化创新对推动社会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繁荣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一目,第二目,“呼唤文化创新的时代”。讲述当代中国文化创新的意义。,第三目,29,文化创新的途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讲述立足于社会实践基础上的“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是古今中外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讲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通过不同民族文化的借鉴、交流和融合,推动民族文化的发展和创新。,第一目,第二目,“坚持正确的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讲述既要克服“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又要克服“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两者错误倾向。,第三目,30,综合探究,建设“学习型社会”,本活动是根据课程标准第2.8条的建议设计的。建立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不仅是为文化传播、继承和创新创建良好的氛围和提供最有效的实现方式,而且是个人实现全民自由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议与第四课的“教育在文化传承中”和起来作为一课时。,设计与实施,31,第三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32,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弘扬中华文化的意义,中华文化的成就与魅力,培育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中华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华文化有自己独特的发展历程源远流长、绵延不断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华文化曾长期居于世界文化发展前列中华民族各具风采的地方文化中华民族异彩纷呈的民族文化,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中共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民族文化 的丰富和发展立足于中国社会实践,大力弘扬和 培育民族精神,33,第六课 我们的中华文化,课标的基本要求,课标3.9:运用中华文化发展的典型事例,说明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课标3.10: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示。,34,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讲述“古代辉煌的历程”。通过世界上不同古代文明的历史对比,以及对自身文化发展线索的历史梳理,说明灿烂的中华文化从未中断,源远流长。,讲述 “薪火相传、一脉相承”。汉字、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重要见证,“求同存异、兼收并蓄”是中华文化之所以源远流长的根本原因。,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创造中华文化新的辉煌”。近代鸦片战争后中华文化走向衰微,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正在实现伟大复兴,中华文化也必将再创辉煌。,第三目,35,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讲述“独树一帜、独立风骚”。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个方面展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讲述“一方水土、一方文化”。一定的文化受到特定的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的深刻影响,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独具特色的中华民族各文化既具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又具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它们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第三目,36,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课标的基本要求,课标3.11:归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中华民族精神的表现,理解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37,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讲述“中华民族之魂”。中华文化孕育了中华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民族精神实质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讲述“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永远高扬爱国主义的旗帜”。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第三目,38,弘扬中华民族精神,讲述“薪火相传、越燃越旺”。侧重介绍近现代以来,在追求中华民族独立富强的过程中,中华民族精神得到了丰富和发展。,讲述“永远高擎中华民族的精神火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书写中华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第三目,39,综合探究,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设计意图,本活动是根据课程标准第3.9、3.10、3.11条的建议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性,不仅 是党和国家的大事,也是每个公民的责任;懂得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民族 文化和外域文化多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践行文化使命。,40,铸牢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操作与评价,要提醒学生了解一些历史、现实,国内、国外的背景,提高对弘扬和培 育民族精神的必要性的认识。要帮助学生澄清一些疑惑。比如要坚持“主心骨”、要“以我为主”、要警 惕文化交流中的政治因素、要反对文化歧视和文化霸权主义、要反对狭 隘的民族主义等。要贴近学生的思想,贴近学生的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不回避热点和 矛盾,鼓励思想和观点的碰撞,做好价值引导。建议1课时。,综合探究,41,第四单元 发展中国特色文化社会主义,42,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与文化建设,选择文化生活的意义,什么是人民大众的文化,怎样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怎样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思想道德建设的意义,发展先进文化的意义,如何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大众文化发展的态势人民大众文化的内涵,辨识落后文化,抵制腐朽文化弘扬主旋律,提倡多元化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根本目标基本要求关键,根本目标是培育“四有”公民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科学 文化事业建设,思想道德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提高知识文化和思想道德修养遵守公民道德规范,提升思想 道德境界,43,第八课 走进文化生活,课标的基本要求,课标4.12:辨析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表现,把握大众文化的丰富内涵,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44,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讲述“当代文化生活素描”。当代文化生活多样性的表现,产生的原因,以及对我们生活的影响。,讲述“文化生活的喜与忧”。文化市场和大众传媒的发展对文化的影响,第一目,第二目,讲述“发展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神产品的需求具有多样性的特点,我们所倡导的大众文化应该是什么标准的?,第三目,45,在文化生活中选择,讲述“阳光下的阴影”。文化形态的多样性增加了消费和选择的难度。,讲述“提高眼力、拒绝污染”。把握腐朽和落后文化的判断标准。,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奏响主旋律:文化激荡看主导”。,第三目,46,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课标的基本要求,课标4.13:列举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事例,说明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解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47,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讲述“肩负发展中国先进文化的使命”。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文化求索的历程。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讲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发展先进文化必须坚持马克主义的指导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高兴旗帜,科学发展”。在今天,发展先进文化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第三目,48,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讲述“根本目标:培育四有公民”。,讲述“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这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建设和谐文化,要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形成社会新风尚。,第三目,49,第十课 发展文化的中心环节,课标的基本要求,课标4.14: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评析文化修养与思想道德修养的关系,说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50,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讲述“我心目中的道德典范”。,讲述“紧紧抓住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是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道德体系。,第三目,51,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讲述“直面生活中的思想道德冲突”。这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的客观现实。,讲述“在科学文化的陶冶中升华”。科学文化修养与道德修养的关系。,第一目,第二目,讲述 “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第三目,52,综合探究,感悟当代中国的先进文化,设计与实施,本活动是根据课程标准第4.12、4.13、4.14条的建议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先进文化的判断标准,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以及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提高加强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参与先进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应该直面当今文化建设中的各种文化现象和文化思潮,也要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在比较鉴别中把握方向,确认标准。 可开展访谈、调查或者辩论,课内建议1课时。,53,54,二、使用文化生活教材的几点教学建议,1.认真研究文化理论,把握课标的特点以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支点l以物质文化为基本背景l以精神文化为核心l以发展先进文化为归宿,55,2.要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围绕学生关注的文化生活问题组织教学3.要重视发掘和使用乡土文化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56,2.要注重学科知识与生活主题相结合,围绕学生关注的文化生活问题组织教学3.要重视发掘和使用乡土文化资源,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4.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采用灵活的教学策略5.必须充分重视教材中的探究活动,57,必须充分重视教材中的探究活动,关键是教师首先要明确:(1)每一个探究活动都探究什么?以教材上的框题为基础,确立目标(2)怎样探究?师生平等交流、讨论、探索 (3)探究结果?使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师要重视整个的探究过程,也就是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过程是结果的动态延伸,过程比结果更重要。,58,全书95个探究活动,59,对于每一个探究活动,教师要明确:,60,探究活动:,背景材料,问题设置,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替换,但 不能与此探究发生冲突。,可作适当调整,但要体现原问题涉及的知识要求。,61,教材上探究活动的分类,62,1.探究性学习、探究性活动是这次新课改的一个亮点。2.探究大体上分为两类: (1)每框题内容中都设有探究活动; (2)每单元后还专门设置了“综合探究”。,*正确理解和有效实施探究活动,63,3.探究活动要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防止为探究而探究,为活动而活动,陷入了形式主义。 (实例:“双簧”游戏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探究本身不是目的,只是一种手段,它是学习的一种方式。不能本末倒置。),64,*在探究学习实际中,我们又常常会发现教师组织学生围绕着这样一些问题进行探究:相对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根本无法真正理解的问题,或者根本不具备条件而无法实际操作的问题,或者一些根本无需探究学生就能明白的问题。但最终的结果,不是探究结论的虚假就是探究过程的虚假。将虚假的结论或者过程与学生所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联系起来考虑,我们就轻易发现此种探究学习只能是低效益的,甚至是无效益的。这样的探究学习就是一种愚蠢的学习活动,是一种浪费生命的学习。,65,教师的不当提问是造成课堂教学互动形式化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某教师在讲消费及其类型一课时,提问很多,但多问浅显问题,“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哪些?”;“消费的类型有哪些?”提问很多但学生多未作答;提问很多但缺乏思考性,如“是不是”“有谁知道”等。这些提问引发不出课堂互动。老师是有了新课程理念并实施了,但未能达到效果。,66,形式化的互动不仅存在于课堂提问,也会出现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常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合作主题的形式化,主题比较简单,无需学生之间相互讨论,课堂讨论只是浪费教学时间的走过场而已。“你赞同谁的做法?为什么?”“你身边有没有类似的现象?请你说一说。”二是学生合作的形式化,合作学习的背后只是“作”而不“合“,只“说”而不“听”,有的学生搞一言堂,多数学生一言不发。三是教师指导的形式化,一旦学生合作学习这一环节,有的教师要倒背双手,鹤立鸡群,要么是这一组插一句,那一组插一句,看似很忙。,67,频繁的小组讨论,表面上轰轰烈烈。有的教师频繁组织小组讨论,一堂课十几次,每次三几分钟,每次讨论问题都简单。有的教师则刚提出问题马上要求学生展开讨论,不给学生必要的思想准备和独立思考时间,当问题提得简单时,教师话音刚落,学生就一阵阵翁翁声,学生各说各的;当问题太难时,只有个别学生唱独角,而事实上并不是所有问题都要拿出来讨论的,甚至于有人把专家解读的话题也拿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