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第五版)课件第4章.ppt
第4章 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第五版),赵玉林主编,第4章 产业布局与产业集聚产业经济学:原理及案例(第五版),2,主要内容,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原则第三节 产业集聚,2主要内容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和组合,是国民经济各部门发展运动规律的具体表现。,3,产业布局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产业生产力在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分布,4,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三、产业布局理论多样化发展,4第一节 产业布局理论概述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5,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1817年英国经济学家李嘉图在其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提出比较优势理论。认为:两国产品的交换,取决于生产两种产品的比较优势,而不是由生产这两种产品耗费的绝对优势所决定。比较优势论是经典的产业布局的区域分工与贸易理论的源泉。,5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一)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论,比较优势论的主要观点,“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国际贸易的产生不仅在于绝对优势的差异,而且在于比较优势的差异。一国只要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专业化生产并出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低(即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本国生产成本相对较高(即比较劣势)的产品,便可获得实际利益。,6,比较优势论的主要观点“两利取其重,两害取其轻”6,7,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1826年德国经济学家杜能撰写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简称孤立国)。在该书中,他提出了著名的孤立国同农业圈层理论。杜能农业区位论背景:19世纪,德国的农业制度改革;杜能本人是农业资本家;1826年,他发表了孤立国,从“孤立国”的假想空间出发,寻求企业型农业时代的合理农业生产方式,探索这种方式的地域配置原则。,7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8,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图1杜能圈形成机制与圈层结构示意图,配置模式:以城市为中心,由里向外依次为自由式农业、林业、轮作式农业、谷草式农业、三圃式农业、畜牧业的同心圆结构。结论随着离市场距离增加,土地利用由耕作地向畜牧地、荒地过渡;集约程度逐步降低;谷物比重逐步减少,休闲地随之增加。,8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二)杜能的农业区位论图1杜能圈形,图2欧洲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9,图2欧洲城市周围的农业地带9,上海市,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形成五个圈域(如下图3)。北京市郊区也有同样的圈层结构表现。,图31980s 上海市郊区周围的农业地带,10,上海市20世纪80年代初,上海市郊区的农业类型围绕城区形成五,在发展中国家,存在以农村聚落为中心的同心圆状土地利用形态,也验证了微观尺度的杜能圈模式。,11,图4卢旺达村落周围典型的土地利用形态1.住宅区 在发展中国,12,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三)韦伯的工业区位论德国经济学家韦伯是古典区域理论的杰出代表,是工业布局理论的创始者。他在1909年撰写的工业区位论一书中系统地论述了工业区位理论。主要观点:任何一个理想的工业区位,都应选择在生产和运输成本最小点上。韦伯运用数学方法和因子分析法,对当时的德国鲁尔区作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得出了工业区位理论的核心内容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12一、产业布局理论的形成(三)韦伯的工业区位论,13,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19世纪产业布局理论形成以来,在第三次产业革命与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影响下,产业布局理论经历了一个异常的发展过程,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理论流派。(一)市场区位学派市场区位学派产生于垄断资本主义时代。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是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尽量将企业布局在利润最大的区位。在瓜分市场的激烈竞争中,还必须充分考虑到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安排。,13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 19世纪产业布局理论形成以来,,14,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二)成本市场学派成本市场学派是在成本学派与市场学派的基础上形成的。这一学派运用一般均衡理论探讨区域产业布局与总体产业布局问题。其核心在于研究成本与市场的相互依存关系,认为产业区位的确定应以最大利润为目标,对区位进行多种成本因素分析,形成竞争配置模型。这一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艾萨德、胡佛、俄林、弗农等。,14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二)成本市场学派,15,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三)地理区位学派主要理论-克里斯塔勒的中心地理论。基本内容:将商业服务区的布局区位和中心城镇聚落地分布进行了有机的统一探讨,从而推导出一定区域内中心地智能等级、数量和课件分布的系统理论。该理论在城镇居民点体系和交通网络的规划中得到成功的应用。,15二、产业布局理论的发展(三)地理区位学派,16,三、产业布局理论多样化发展,(一)增长极理论增长极理论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85年提出的。其核心内容是: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由于某些主导部门或者有创新力的企业在特定区域或者城市聚集,从而形成一种资本和技术高度集中,增长迅速并且有显著经济效益的经济发展机制。,16三、产业布局理论多样化发展(一)增长极理论,17,三、产业布局理论多样化发展,(二)点轴开发理论点轴开发理论是增长极理论的延伸。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过程看,产业、特别是工业先集中于少数点,即增长极。随着经济发展及工业点的增多,点与点之间由于经济联系的加强,必然会建设各种形式的交通通信线路使之相联系,这一线路即为轴。点轴贯通就形成了点轴系统。,17三、产业布局理论多样化发展(二)点轴开发理论,18,三、产业布局理论多样化发展,(三)网络开发理论点轴系统比较完善的地区,进一步开发就可以构造现代区域的空间结构并形成网络开发理论。网络开发理论一般适用于较发达地区或经济重心地区。,18三、产业布局理论多样化发展(三)网络开发理论,19,三、产业布局理论多样化发展,(四)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瑞典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一书中提出的。主要内容:在后起国家经济发展过程中,发达地区由于要素报酬率较高,投资风险较低,因此,吸引大量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和重要物质资源等由不发达地区流向发达地区,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使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产业集中超过一定限度后,往往出现规模报酬递减现象。,19三、产业布局理论多样化发展(四)地理性二元经济理论,20,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原则,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三、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20第二节 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和原则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21,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产业布局形成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直接制约着第一产业的布局,对第一产业的决定性影响。自然因素对第二、第三产业布局具有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第一产业发挥作用。自然因素对第三产业的影响,突出表现在对旅游业的作用上。,21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一)自然因素,22,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二)经济因素区域分工对产业布局具有决定性作用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对产业布局的影响生产要素的禀赋不同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市场、价格对产业布局的影响基础条件对产业布局的影响集聚对产业布局的影响,22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二)经济因素,23,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三)科技因素科学技术决定自然资源利用的深度和广度,进而影响产业布局。科学技术决定着产业结构,进而影响产业布局。科学技术决定着交通运输方式,进而影响产业布局。,23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三)科技因素,24,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四)社会政治因素人口因素历史基础国家的政策、法律和宏观调控国内、国际政治环境(五)地理位置因素,24一、产业布局的影响因素(四)社会政治因素,25,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规律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产业布局的条件、内容、形式、特点和变化。农业社会,产业布局有明显的分散性。第一次产业革命(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以后,产业由分散趋向集中。第二次产业革命(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以后,产业进一步趋向集中。第三次产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后,生产力的发展使产业出现了集中与分散两种趋势。知识经济时代,未来产业布局将从现在过分集中趋向适度分散。,25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一)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产业,26,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二)劳动地域分工决定产业布局规律通过劳动地域分工,各地区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而通过相互之间广泛的商品交换,可以促进商品经济的广泛发展。产业布局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进行,就能形成具有不同特色的产业,做到合理地布局,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6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二)劳动地域分工决定产业布,27,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三)产业布局分散集中适度分散的变化规律集中与分散式产业布局演变过程中相互交替的过程。农业、工业、交通运输业等各个产业部门在地域上的布局演变就表现为“分散集中适度分散”如此循环上升的链环,后一阶段的产业布局较前一阶段的产业布局在内涵上更为丰富、在形式上更为高级。螺旋式上升,27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三)产业布局分散集中,28,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四)地区生产专门化与多样化并存的规律当劳动地域分工达到一定规模时就会出现地区生产专业化,如农业生产专业化、工业生产专业化。随着地区生产专业化的发展,会产生地区生产多样化,形成地区生产专业化与多样化并存并相互促进的客观现象。,28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四)地区生产专门化与多样化,29,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五)产业分布地区差异性规律产业在地域上的分布是不均衡的。就某一地区产业布局而言,该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等不可能适合所有的产业发展,有的地区只适合某几种或几组甚至只适合某一种或某一组产业发展。产业分布的地区差异性是一个绝对规律。,29二、产业布局应遵循的一般规律(五)产业分布地区差异性规律,30,三、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一)全局性和长远性原则(二)分工协作原则(三)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四)经济效益优先原则(五)发挥地区比较优势原则(六)可持续发展原则,30三、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一)全局性和长远性原则,31,第三节 产业集聚,一、产业集聚概述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三、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31第三节 产业集聚一、产业集聚概述,32,一、产业集聚概述,1.马歇尔的空间外部性产业集聚这一经济现象是由马歇尔(Alfred Marshall,1890) 开创性地展开研究的。他提出的“产业集聚”,即空间外部性的概念。他认为外部经济往往能因许多性质相似的企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即“工业地区分布”而获得。他提出了产业空间集聚的三个基本原因:第一, 共享辅助性工业的服务,促进专业化投入和服务的发展;第二,为具有专业化技能的工人提供了集中的市场;第三,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使公司从技术溢出中获益。,(一)研究产业集聚问题的起源和发展,32一、产业集聚概述1.马歇尔的空间外部性(一)研究产业集聚,33,2.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埃德加.胡佛(Hoover,1937) 首次将规模经济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层次。他认为,就任何一种产业来说,都有:(1)单个区位单位(工厂、商店等等)的规模决定的经济;(区位单位最佳规模)(2)单个公司(即联合企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公司最佳规模)(3)该产业在某个区位的集聚体的规模决定的经济。(集聚体最佳规模),(一)研究产业集聚问题的起源和发展,一、产业集聚概述,332.胡佛的产业集聚最佳规模论(一)研究产业集聚问题的起源,34,一、产业集聚概述,3.斯克特的产业空间理论斯克特(Scott,1983,1988)应用宏观经济理论探讨当代生产空间的组织变化,主要集中在灵活的“产业区”或新的“产业空间”,创立了新产业空间理论。在这些新产业区,生产同种类型产品的大量中小型企业集聚在一起,共同发展。这些中小企业之间既竞争又合作,合作的形式不仅有正式的战略联盟、合同契约和投入产出联系,还包括非正式的交流、沟通、接触和面对面的谈话。正是中小企业之间的这种有效的合作网络,产生了一种内生力,使当地经济迅速增长。,(一)研究产业集聚问题的起源和发展,34一、产业集聚概述3.斯克特的产业空间理论(一)研究产业集,35,一、产业集聚概述,4.伦德瓦尔的产业集聚创新体系 Lundvall(1992)将创新、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和贸易的分析结合起来,提出产业集聚的创新体系。lundvall指出,创新体系包括在生产、传播、利用新知识过程中相互作用的各种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创新体系是一种社会体系,创新是经济体之间社会行为的结果。在lundvall看来,任何创新过程都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产业集群的创新倾向和意识,乃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除了受市场需求和利润动机的影响之外,还受法律、法规和习俗等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创新过程中,赢利性组织和非赢利性组织之间发生着复杂的互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同提高。,(一)研究产业集聚问题的起源和发展,35一、产业集聚概述4.伦德瓦尔的产业集聚创新体系(一)研究,36,一、产业集聚概述,5.克鲁格曼的新地理经济学克鲁格曼(Krugman,1991,1995)应用产业组织理论有关不完全竞争和收益递增模型的最新进展,路径依赖和累积因果关系等解释产业的空间集聚,创立了“新经济地理学”,试图构建“空间经济”的理论体系。“新经济地理学”比较注重国际经济学与地理区位及运输费用(贸易壁垒)的关联,强调规范的模型分析方法,提出了一系列复杂的空间经济模型,以模拟产业集聚的向心力和离心力的相互作用,寻求产业集聚持续发展和多重均衡实现及被打破的条件,强调收益递增、不完全竞争、历史和偶然事件、路径依赖等在产业集聚和区域发展中的作用。,(一)研究产业集聚问题的起源和发展,36一、产业集聚概述5.克鲁格曼的新地理经济学(一)研究产业,37,一、产业集聚概述,6.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波特(Porter,1998)在研究国家竞争优势的过程中,注意到一国的优势产业往往在地理上集聚,从而开始了对集聚经济的研究,并提出了产业集群(industrial cluster)概念: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它包括一批对竞争起重要作用的、相互联系的产业和其他实体。产业集聚是某一特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企业及机构在地理上的聚集体, 是一种空间产业组织形式, 已成为许多国家、 区域或城市经济的显著特征, 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并彰显出较强的竞争力和良好的发展远景。,(一)研究产业集聚问题的起源和发展,37一、产业集聚概述6.波特的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一)研究产业,38,38,39,(二)产业集聚的含义及特征,所谓产业集聚(Industrial cluster,Industrial Agglomeration,Enterprise Cluster),是指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的企业,或其他具有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中,并形成区内企业之间以地方网络为基础的正式和非正式协作的产业体系。,一、产业集聚概述,39(二)产业集聚的含义及特征所谓产业集聚(Industri,企业是属于同一特定产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或具有其他紧密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企业之间存在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协作方式,建立在地方网络基础上的产业体系,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二)产业集聚的含义及特征,一、产业集聚概述,40,产业集聚的特征企业是属于同一特定产业或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世界著名产业集聚区一览表,41,世界著名产业集聚区一览表 国家或地区所在地理区域产业部门美,广东省部分专业镇一览表,42,广东省部分专业镇一览表 所属市/区专业镇所属行业领域东莞厚,43,1.节约原材料的运输成本有些产业,如火力发电产业、各种矿石冶炼业、制陶业、建材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等,由于这些产业的原材料在加工提炼过程中“失重”较多,即产成品占原材料的比重较低,因而这些产业往往就只能在紧靠原材料所在地集聚,就地取材加工或提炼,否则,其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就会过大。当然,不仅随着运输基础设施和条件的日益改善,原材料的运输成本会趋向于降低,而且随着新材料和新能源的不断研制和开发,这种以“原材料地”为中心的传统产业企业集聚区也可能会逐步消失。,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431.节约原材料的运输成本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44,(一)产业集聚的基本类型,1.按集聚区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划分:(1)同产业集聚区生产(经营)同类产品或处于相同生产阶段的企业在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聚。这种产业集聚区的最大特征是:区内企业都是生产或经营同类或同质产品,因而在同一市场上展开竞争时,不仅相互之间可以及时、充分地共享市场需求和产品价格、款式等方面的信息,而且也可以进行原材料采购、研究开发、制造技术和工艺、经营方法、贷款担保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专栏4-1 美国硅谷,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44(一)产业集聚的基本类型1.按集聚区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划,45,1.按集聚区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划分:(2)关联产业集聚区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并以某个大企业或核心企业为中心(或塔尖)的企业群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聚。这种产业集聚区的最大特征就是:在某一大企业或核心企业的外围或塔座分布着众多具有上下游产业关系链的中小企业,大企业或核心企业与广大中小企业或非核心企业之间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生产或经营协作关系。专栏4-2 中山南头镇的家电产业集聚区,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一)产业集聚的基本类型,451.按集聚区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划分:二、产业集聚的类型、,46,1.按集聚区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划分:(3)相关产业集聚区这类产业集聚区的最大特征是:尽管企业之间的联系或关联错综复杂,但往往以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关联的少数几个产业企业为主导,其余的产业企业或是为其提供互补品(或配套品)生产的产业企业;或是为集聚区内所有企业作专业化服务的企业。专栏4-3 昆山电子信息产业集聚区,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一)产业集聚的基本类型,461.按集聚区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划分:二、产业集聚的类型、,47,1.按集聚区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划分:(2)关联产业集聚区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并以某个大企业或核心企业为中心(或塔尖)的企业群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集聚。这种产业集聚区的最大特征就是:在某一大企业或核心企业的外围或塔座分布着众多具有上下游产业关系链的中小企业,大企业或核心企业与广大中小企业或非核心企业之间可以形成长期稳定的生产或经营协作关系。专栏4-2 中山南头镇的家电产业集聚区,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一)产业集聚的基本类型,471.按集聚区企业生产产品的特点划分:二、产业集聚的类型、,48,2.按集聚区形成动因划分:(1)资源指向性产业集聚资源指向性产业集聚是指为充分利用地区廉价劳动力或原材料集中地,或市场区,或交通枢纽点某种优势而形成的企业群体。安徽省铜陵市依托交通区位和铜陵有色集团的品牌优势,着力延伸铜产业链条,促进铜产业与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融合发展,做强集铜资源再利用、铜冶炼、铜深加工、铜贸易、铜研发、铜文化为一体的特色产业体系,正在打造世界级铜产业集群。,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一)产业集聚的基本类型,482.按集聚区形成动因划分: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49,2.按集聚区形成动因划分:(2) 大企业中心型产业集聚大企业中心型产业集聚是具有直接上下游产业链关系,并以某个大企业或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企业群在某一特定地理区域内的聚集。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是全国闻名的玩具工艺、玩具礼品出口基地。先后获得“中国玩具礼品之都”、“全国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玩具产业试点地区”、“中国轻工业特色区域和产业集群创新升级示范区”等称号。澄海实施名牌带动战略,拓展外经贸发展空间,使玩具礼品做强做大,涌现出奥迪、骅威等产值超亿元企业和十多家年产值5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从而带动了产业链上一批中小企业的专业生产。,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一)产业集聚的基本类型,492.按集聚区形成动因划分: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50,2.按集聚区形成动因划分:(3) 政府主导型产业集聚政府主导型产业集聚是政府按照客观经济规律,“自上而下”规划指导催化而成的。我国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属于这一类型的典型。截至2019年底,我国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区已有169个。各省市也根据各地情况设立了不同级别的高新区。各级高新区已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业集聚的典型代表,在许多地方已成为最富有活力和创新性的经济区,是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对区域经济的发展具有巨大的辐射作用,成为区域经济增长和产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专栏4-4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一)产业集聚的基本类型,502.按集聚区形成动因划分: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51,(二)产业集聚的动因1.节约原材料的运输成本有些产业,如火力发电产业、各种矿石冶炼业、制陶业、建材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木材加工业等,由于这些产业的原材料在加工提炼过程中“失重”较多,即产成品占原材料的比重较低,因而这些产业往往就只能在紧靠原材料所在地集聚,就地取材加工或提炼,否则,其原材料的运输成本就会过大。当然,不仅随着运输基础设施和条件的日益改善,原材料的运输成本会趋向于降低,而且随着新材料和新能源的不断研制和开发,这种以“原材料地”为中心的传统产业企业集聚区也可能会逐步消失。,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51(二)产业集聚的动因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52,(二)产业集聚的动因2.利用特定地理区域内密集化的专业化劳动力和技术由于历史、传统和区位的原因,掌握不同专业技术知识和特长的劳动力在地理空间的分布上往往是极不均匀的,因而就往往会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形成专业化劳动力和技术密集化的优势,而这种优势又必然会促使特定产业或具有密切联系的相关产业的企业集聚区的最终形成。,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52(二)产业集聚的动因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53,(二)产业集聚的动因3.获得便捷的信息传递和服务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格局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获得竞争优势或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能够通过快速或便捷的方式来获得竞争对手和市场需求等方面的各种信息,以及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金融、保险、咨询、评估、审计、会计、法律等方面的服务。而特定产业或相关产业便捷化的信息传递和服务体系又往往只有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才会存在。如,美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一些大企业或跨国公司,往往将公司总部或研发机构设在“硅谷”。,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53(二)产业集聚的动因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54,(二)产业集聚的动因4.享受最优的区域政策世界各国以及一国之内的不同地区为了加速和扶持本国或本地区某特定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力或获得本地区竞争优势,也都会在特定的地理区域内制定相应的投资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如土地无偿或低偿使用、税收减免、低息贷款、政府担保、免费咨询或服务、人才优待等。而这些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实质上是意欲提高特定地理区域内企业的产业内壁垒,以使其尽快获得竞争优势。因为在同一竞争市场上,由于区外企业不能享受到区内企业同样的优惠待遇,从而提高了其竞争成本。因此,最优区域政策往往是特定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一个基本原因。,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54(二)产业集聚的动因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55,(二)产业集聚的动因5.融入有利于企业快速成长的制度和人文环境制度和人文环境主要包括制度安排、结构和类型以及文化传统、价值理念以及行为方式等。根据制度学派的基本观点,不同的制度安排、结构和类型以及文化传统、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等对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如“硅谷”之所以成为当今世界高科技工业园的“王国”,其主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制度和人文环境。因为在“硅谷”这一以地区网络为基础的工业体系中,在不同企业之间,以及同一企业内不同的班组或部门之间,会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和合作,相互传递信息和学习技术。因此,企业设法融入到一个特定的有利于自身成长的制度和人文环境中,往往也是产业集聚区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55(二)产业集聚的动因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赫芬达尔指数H,空间基尼系数G,行业Hoover系数,行业集中度CRn,(三)反映产业集聚程度的经济指标,56,二、产业集聚的类型、动因及度量指标,产业空间集聚指数Y,N指数,产业集聚的赫芬达尔指数H空间基尼系数G行业Hoover系数行,三、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57,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规模经济 外部性三、产业集聚的影响因素57,1.新加坡的金融聚集分析2.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产业集聚分析,国内外产业集聚案例分析,58,1.新加坡的金融聚集分析国内外产业集聚案例分析58,新加坡东南亚的岛国, 714.3平方公里国土,人口518万。新加坡是全球最为富裕的国家之一,属于新兴的发达国家,其经济模式被称作为“国家资本主义”,并以以稳定的政局、廉洁高效的政府而著称。新加坡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根据全球金融中心指数排名,新加坡是继纽约、伦敦和香港之后的世界第四大金融中心。,新加坡简介,59,新加坡东南亚的岛国, 714.3平方公里国土,人口518万。,新加坡国土面积仅为714.3平方公里,但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国际金融中心。金融呈集聚化,且国际化程度高。立足于新加坡的公司可以利用本地多元化的资本市场,并享受由500多家本地或外国金融机构提供的优质金融服务。此外,这里还有超过4500家公司提供各类专业服务,如审计、会计和管理咨询、市场调研、广告和公共关系、人力资本服务及法律服务。,新加坡金融集聚现状,60,新加坡国土面积仅为714.3平方公里,但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国际,政策:“金融立国”1968年新加坡独立后,政府就提出了金融立国的政策。地理:“区位优势”优良的地理位置,是欧洲、南亚、西亚、地中海、到远东航船的必经之地,属世界海运交通中心之一,也是亚洲、欧洲和大洋洲之间的重要国际航空中心,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定位:“金融国际化”建国之初,新加坡当局就以“亚洲苏黎世”为目标,利用其国际贸易港的优势加速完善金融市场。,新加坡金融业发展成功三要素,61,政策:“金融立国”新加坡金融业发展成功三要素61,1.政府支持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了提高新加坡的金融集聚度,新加坡政府加大了在政策方面的支持。(1)广发“许可证”并制定相关的税收优惠政策,大力鼓励外资银行进驻,提高新加坡金融集聚的国际化程度;(2)提高金融市场创新和深化,完善金融体系,促进货币市场、证券市场、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交易市场和离岸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新加坡的金融集聚借鉴政府,62,1.政府支持新加坡的金融集聚借鉴政府62,2.金融监管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新加坡中央银行,成立于1971年,纵观其职能组合了银行至财金等诸多金融机能。自其成立之后,金融业务由政府部门执行并专业管理。1997年一1998年东南亚危机中,新加坡能全身而退的MAS功不可没。(1)监管当局对离岸金融市场开放,大力举措吸引外资进入;(2) 对国内金融市场采取审慎态度,对外资金融机构开展新元业务采取限制的举措,以避免过多的资金造成新加坡国内市场的失衡。,新加坡的金融集聚借鉴监管,63,2.金融监管新加坡的金融集聚借鉴监管63,3.机构设置新加坡的银行分为两类:商业银行和商人银行。商业银行又可划分为:全面银行、批发银行和离岸银行除全面银行可向公众提供全方面业务服务外,其余三类都有各自的限制条件。(1)批发银行:面向的是实力强的大企业,新加坡当局规定其不可接受储蓄和非银行客户25万元以下的计息存款,只可在一处设点;(2)离岸银行:只能参与离岸金融业务活动,不可涉及新加坡国内市场;(3)商人银行:只能接受金融机构、本身股东的投资筹资,不可向公众集资。严格的银行格局既吸引了外资进入,也避免了新加坡国内市场的拥挤与无效率化。,新加坡的金融集聚借鉴机构设置,64,3.机构设置新加坡的金融集聚借鉴机构设置64,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也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园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硅谷”。,中关村简介,65,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从1988年成立至今,历经24年的发展建设,中关村已经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形成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中关村科技园区产业集聚现状,66,从1988年成立至今,历经24年的发展建设,中关村已经聚集以,中关村中国硅谷,67,中关村中国硅谷67,北京是我国最大的科研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最大的科技人才集聚地。中关村科技园区聚集了众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以及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荟萃了一大批勇于创新的企业家和教育家;例如北大、清华等著名高校和中科院的很多研究所都位于中关村科技园区,它们为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话动的开展创造了非常便利的技术平台。因此,中关村科技园区吸引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企业的集聚于此,并在政府的答理下,集聚规模逐渐变大。所以从产业集聚的主体来看,企业、大学、科研院所和政府都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主体。,发展背景科研条件,68,北京是我国最大的科研基地、高等教育基地和最大的科技人才集聚地,从产业集聚的职能来看,科技园本身就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相结合的产物,是科 、工 、贸为一体 、产学研结合的一种模式。目前,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与大学、科研院所的合作关系也逐渐密切,诞生了联想、四通和北大方正等高新技术产业,形成了教学、科研、生产一条龙的产学研结合体系。,产业聚集职能,69,从产业集聚的职能来看,科技园本身就是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和企业,从产业集聚的物理形态来看,中关村科技园区在集聚的初级阶段是具有明显的区域边界的,位于海淀区。但在中关村科技园区在发展的新阶段,从海淀区的“电子一条街”逐渐发展成包括丰台园、昌平园等多产业园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海淀园是人才培养、科技创新、成果孵化和高科技商务商贸中心,注重发挥高技术的辐射功能,其他六个园主要功能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产业聚集物理形态,70,从产业集聚的物理形态来看,中关村科技园区在集聚的初级阶段是具,71,复习思考题,1.产业布局有哪些基本理论?2.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有哪些?3.什么是产业集聚?其种类和动因有哪些?4.试讨论产业集聚对你家乡经济产生了什么影响?,71复习思考题1.产业布局有哪些基本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