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制医学课件神经病学11脊髓疾病.ppt
脊髓疾病,脊髓疾病,第一节 概述,第一节 概述,一、复习解剖(一)外部形状1、脊髓位于椎管内,是脑干向下的延续部分。上端位于枕大孔处与延髓相连,下端为圆锥,呈稍扁的圆锥体,终于L1-2(故临床在腰椎穿刺常取L3-5间隙,不会伤及脊髓)总长度约为4245CM。2、在脊髓的颈段和腰段有两个梭形膨大,称为颈膨大和腰膨大。颈膨大由C5-T2组成,支配上肢,腰膨大由L1-S2组成,支配下肢。S35尾节、圆锥。,一、复习解剖,3、共发出31对脊神经,其中包括颈8、胸12、腰5、骶5、尾1。脊髓相应也分为31个节段。L2以下神经根在圆锥下垂直下行形成马尾。4、脊髓由三层被膜包围,硬膜、蛛网膜、软膜。蛛网膜与软膜之间为蛛网膜下腔,内充满脑脊液。,3、共发出31对脊神经,其中包括颈8、胸12、腰5、骶5、尾,5、脊髓与脊柱的关系脊髓各个节段都高于相应的脊柱脊柱节段=脊髓节段-n。(C14,n=0;C58,n=1;T18,n=2;T912,n=3);腰髓对应T1012;骶髓和尾髓对应T12L1。如:体查发现:T4水平横贯性损害X线、CT、MR检查以脊柱T2为中心。,5、脊髓与脊柱的关系,(二)内部结构脊髓的横切面上,外面为白质,内面是灰质,呈蝴蝶形,中间是中央管。1.前角运动细胞2.侧角与植物神经有关(包括整个胸段,S2-4)S2以前与交感神经有关(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含睫状脊髓中枢(C8-T1、2)颈交感神经节颈内动脉壁上交感丛颈外动脉壁上交感丛(三叉神经分布),颜面部血管、汗腺所以,C8-T2损害,临床上表现Horner syndrome:瞳孔变小、眼睑轻垂、眼球下陷、血管扩张(肤热、排汗障碍),七年制医学课件-神经病学-11脊髓疾病,S2-4与付交感神经有关(付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含排尿、排便脊髓中枢,支配膀胱、直肠、性腺等。3.后角与痛、温、部分触觉有关的二级神经元。4.灰质周围有联系细胞联系脊髓各节段的作用,形成脊髓的一些复杂放射。,S2-4与付交感神经有关(付交感神经节前神经元),含排尿、排,5、白质:皮质脊髓束脊髓丘脑束薄束、楔束锥体束在侧索自内向外顺序为:颈 胸 腰 骶薄束、楔束在后索自内向外顺序为:骶腰胸颈,5、白质:,(三)脊髓的反射受高级中枢调节,但生存反射主要靠脊髓完成。 牵张反射维持肌张力,正常情况下要受高级中枢的抑制,失去与高级中枢的联系、调节脊髓休克。 休克表现:肌张力降低,基本反射消失,节段以下传导束型感觉障碍,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二便障碍,血管张力低无汗、紫绀、营养障碍水疱,易患湿疹、褥疮) 休克恢复表现:病理征,膝放射增强,屈肌反射增强。,(三)脊髓的反射,(四)脊髓的血管供应1.脊髓前动脉2.脊髓后动脉3.根动脉 纵观:处于各段血管供应交接处,两个相邻接的动脉供应区交界处最差最易受损,如T4,其次T12-L1。脊髓炎及其他病变常首发于此。 横观:于侧索前后动脉交接处(锥体束)等吻合不充分。,(四)脊髓的血管供应,二、脊髓损害的定位特点 主要依靠感觉丧失的水平、瘫痪肌肉的节段性神经支配、反射障碍的节段水平特征来定位临床表现主要为:运动障碍、感觉障碍、括约肌等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二、脊髓损害的定位特点,在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中,要注意明确下列问题:1、是否为脊髓病:脊髓属节段性分布结构,有节段性及根性受累的特征,对定位有重要意义。在病损节段可出现根性刺激征,为下运动神经元受损的征象;脊髓病变水平以下则出现长束征(脊丘束、锥体束);在中央区受累则有感觉分离现象。2、髓内还是髓外:髓外病变以肿廇、外伤、先天性畸形、粘连等压迫性病种为多;髓内病变以炎症、脱髓鞘、变性、缺血性病变为多见。,在脊髓病变的定位诊断中,要注意明确下列问题:,3、脊髓病变的节段定位原则 当脊髓某一节段受损时,这一节段支配的肌肉发生节段性弛缓性瘫痪,出现萎缩;与这一节段相关的反射消失,它所支配的区域出现根痛,或呈根性分布的感觉减退或消失现象。这些症状称为节段性症状,对病变的定位具有极为重要的诊断价值。在病变节段以下,则有不同程度的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肌张力增高,反射亢进,传导束性感觉减退或缺失,并出现病理反射。,3、脊髓病变的节段定位原则,(一)横贯性损害1、基本特点损害平面以下各种感觉消失;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括约肌障碍;急性期可表现为脊髓休克。2、各平面损害表现:颈髓损害的主要特点:(1)颈及上肢疼痛;(2)四肢瘫痪;(3)颈部或上肢水平以下感觉障碍及括约肌功能障碍;(4)可伴有呼吸困难、霍纳氏综合征和高热。根据临床表现可把颈髓分为C5以上和C5以下二个水平。,(一)横贯性损害,胸髓为脊髓的中段,是脊髓最长的一部,胸髓损害的主要表现:(1)胸腹部神经根刺激症状:疼痛及束带感;(2)双下肢截瘫;(3)病变水平以下所有感觉障碍;(4)括约肌功能障碍;(5)反射异常(早期减弱或消失,后期亢进)。根痛:似肋间神经痛,可伴有束胸感。上胸T2-4根痛常在肋间、肩胛、上胸背;中胸T5-8根痛常在下胸、上腹;下胸T9-12根痛位于下腹、可向外阴放射。感觉障碍的上界:运动障碍及反射:,胸髓为脊髓的中段,是脊髓最长的一部胸髓损害的主要表现:(1),胸髓以下的脊髓虽然包括腰、骶、尾髓三部分,为了描述方便将其分为腰膨大部(L1-L2)、圆锥部(S3-S5和尾节)及马尾来叙述。其受损的共同特点:双下肢和鞍区的疼痛及感觉障碍,下运动神经元性瘫痪和括约肌功能障碍。,胸髓以下的脊髓虽然包括腰、骶、尾髓三部分,为了描述方,(二)半侧损害1、病变同侧上运动神经元瘫痪2、病变同侧深感觉障碍3、病变对侧浅感觉障碍又称布朗-塞卡综合征(Brown-Sequard syndrome),(二)半侧损害,三、脊髓损害的定性诊断 各种脊髓疾病所引起脊髓的损害常具有特殊的好发部位,因此确定了病变在脊髓横断面上的位置后,便可以大体推测病变的性质,另外也可根据起病情况和病程经过来大体确定的性质,再结合必要的辅助检查,便可做出病因诊断。,三、脊髓损害的定性诊断,急性、亚急性起病见于脊髓的炎症、血管病、外伤、硬膜外脓肿及血肿、椎间盘突出。 慢性起病见于肿瘤、转移瘤、变性病、代谢营养障碍性脊髓病。 病程长且进行性加重见于肿瘤、变性病、遗传病、脊髓空洞症,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 病程呈波动性见于多发性硬化。 与生具有者先天性疾病。 理化有毒因素接触史放射性脊髓病、中毒性脊髓病。,急性、亚急性起病见于脊髓的炎症、血管病、外伤、硬膜外脓肿及,脊髓疾病诊断步骤:1.是否脊髓病变/一般症状2.确定病变的水平/节段3.髓内或髓外4.若是髓外硬膜外或硬膜下?5.可能的病因、性质?,脊髓疾病诊断步骤:,第二节 急性脊髓炎,第二节 急性脊髓炎,一、概述定义:指非特异性局限于数个节段的急性横贯性脊髓炎二、病因及病理病因不明。胸3-5常受累。急性期:脊髓和软膜充血肿胀、变软。后期:胶质斑痕形成,脊髓萎缩。,一、概述,三、临床表现1、多见于青壮年,有前驱感染史2、急性发病、数小时或数日达高峰3、受损平面以下深浅感觉障碍、肢体瘫痪、括约肌功能障碍、植物神经障碍。4、急性期可表现为脊髓休克。并发症为泌尿道感染、肺部感染、褥疮。,三、临床表现,四、实验室检查血白细胞正常或偏高脑脊液压力、糖、氯化物正常。细胞数、蛋白正常或轻度增高。影像学检查 MRI表现脊髓增粗,病变节段髓内斑点状或片状长T1长T2信号电生理检查:视觉诱发电位正常,肌电图呈失神经改变。,四、实验室检查,五、诊断与鉴别1、诊断要点2、鉴别诊断 视神经脊髓炎,五、诊断与鉴别,六、治疗(一)急性期药物治疗主要为激素防治褥疮处理排尿障碍防治肺部感染(二)恢复期,六、治疗,第三节 脊髓压迫症,第三节 脊髓压迫症,一、概述 由于椎管内占位性病变导致脊髓受压的一组病症。 临床以完全或不完全脊髓横贯性损害及椎管阻塞为特征。二、病因1、脊柱病变-外伤、结核常见2、脊膜病变-髓外硬膜内肿瘤多见3、脊髓病变-脊髓肿瘤多见,七年制医学课件-神经病学-11脊髓疾病,三、临床表现急性脊髓压迫类似急性脊髓炎慢性脊髓压迫较常见(重点介绍)1、神经根症状早期后根受刺激,出现神经根痛,病变进展出现感觉障碍、肌束颤动、肌萎缩。2、不完全横贯损害脊髓一侧受压,三个主要传导束损害,表现布朗-塞卡综合征。,三、临床表现,3、完全性横贯损害脊髓完全受压、椎管完全受阻,表现损害平面以下所有感觉、运动、括约肌功能障碍。髓内病变一般无根痛、椎管阻塞轻,感觉障碍由上向下发展,括约肌障碍出现早。髓外病变有根痛,椎管阻塞明显,感觉障碍由下往上发展,括约肌障碍出现晚。,3、完全性横贯损害,四、辅助检查1、腰穿:脑脊液蛋白高,可出现蛋白细胞分离、Froin综合征,压颈实验显示椎管完全或不完全梗阻2、脊柱X线平片3、脊髓造影4、CT或MR检查,四、辅助检查,五、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要点 确定是否为压迫 确定损害节段及平面 确定病变性质鉴别诊断,五、诊断和鉴别诊断,六、治疗1、病因治疗2、药物治疗3、放疗化疗4、恢复期治疗,六、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