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课件】第二次课 正常心电图2.ppt
2021/7/9,1,心电图教学,2021/7/9,2,心电图的测量及正常值,第二节,2021/7/9,3,一、心电图的测量,(一)记录纸的组成,(二)心率的测量,(三)各波段的测量,(四)平均心电轴,(五)心脏循长轴转位,二、心电图各波段的正常值 及意义,2021/7/9,4,一、心电图的测量,(一)记录纸的组成,0.1mv,0.04s,1mm,1mm,A、小方格每边均为1mm, 横向距离代表时间, 纵向距离代表电压。B、定准走纸速度25mm/s, 一小格时间0.04s 输入电压1mv时,描笔 在纸上纵向移位10mm。,2021/7/9,5,走纸速度25mm/s:一小格(横)代表的时间0.04s 定标电压 10mm/1mv:一小格(纵)代表的电压0.1mv,2021/7/9,6,(二) 心率测量: 1、HR=60/PP(或R-R),2、查表,P,R,P,P,P,R,R,R,2021/7/9,7,(三)各波段的测量方法,1、振幅(电压)的测量:,基线分别以P波、 QRS波起始 前的水平线为准。测量QRS、J点、 ST段、T波、U波统一采用QRS波 起始部水平线。 正向波:基线上缘垂直至波顶。 负向波:基线下缘垂直至波底。,2021/7/9,8,a 起点内缘 终点内缘 b 单导记录时: P、QRS波:选最宽的导联 P R间期: P宽且有Q波 Q - T间期:最长的导联,2、时间测量:,2021/7/9,9,时间,2021/7/9,10,P、QRS波:最早起点测量 至最晚终点(最宽)。 P R间期:最早的P波起点 至最早QRS波起点,C 12导联同步记录时:,2021/7/9,11,Q - T间期: 最早的QRS波起点至 最晚的T波终点(最长)。,2021/7/9,12,2021/7/9,13,1 概念 在心室除极过程中,各瞬间QRS向量的综和,即平均QRS向量,反映心室除极过程中平均电势方向和大小。用平均心电轴与I导联正侧端所构成的角度表示度数。,(四)平均心电轴,2 测量方法,2021/7/9,14,(1)目测法,I,III,不偏,左偏(口对口),右偏(尖对尖),2021/7/9,15,电轴右偏,2021/7/9,16,电轴左偏,2021/7/9,17,分别测量QRS I 、III正、负波幅代数和,分别点于和的导联轴上,并作垂线,两垂线相交点与0点的连线及为心电轴的角度。,(2) 振幅法,2021/7/9,18,QRS=+3,QRS=+4,I 00,+3,+4,III +1200,+650,0,平均心电轴,I,III,2021/7/9,19,(3) 查表法:,1.分别测量QRS I 、III正、负波幅计算代数和2.查表,2021/7/9,20,临床意义,正常: -30 - +90 轻左偏: -30 左偏: -30 -(-90),2021/7/9,21,右偏:+90 - +180 轻右偏: +90 - +110 极度右偏:-90 -(-180)(不确定电位或假左偏),2021/7/9,22,轻度左偏和右偏: 不能肯定心脏异常,多见于正常变异。,2021/7/9,23,明显左偏见于: 左前分支阻滞、左室肥厚等明显右偏见于: 左后分支阻滞、右室肥厚等,2021/7/9,24,(五)心脏循长轴转位,顺钟向转位:V3,V4 出现正常V1,V2 的图形,V5、V6 出现正常V3,V4 的图形。,逆钟向转位:V3,V4 出现正常V5,V6 的图形,V1、V2 出现正常V3,V4 的图形。,2021/7/9,25,二、心电图各波段的 正常值及意义,分析心电图主要是看每个心动周期三(四)个波 + 三个间期(或段)的改变。,2021/7/9,26,三(四)个波是指:,P波,三个间期(段)是指:,P-R间期 ST段,Q-T间期,QRS波,T波,U波,2021/7/9,27,2021/7/9,28,(一)P波:,左右心房电活动(除极)形成的波,代表左右心房除极时间和所形成电流电压的变化。 第一个出现的波,2021/7/9,29,1、 形态:圆钝,可有切迹切迹0.04s2、时间: 0.12s,2021/7/9,30,3、方向: I II aVF V3 V4 V5 V6 直, aVR 倒 , 余可直、可倒、可双向。 4、电压(振幅): 肢导0.25mV 胸导0.20mV,2021/7/9,31,P 正常,2021/7/9,32,P 切迹0.04s时间0.12s,2021/7/9,33,肢导0.25mV,2021/7/9,34,(二)PR间期: 代表心房开始 除极 到心室开始除极所需要的时间,2021/7/9,35,正常: 0.12s - 0.20s 测量: 从P波开始到QRS开始,2021/7/9,36,P-R延长,2021/7/9,37,左右心室电活动形成的波,代表全部心室除极所用的时间及所形成电流的电压等变化。 第二个出现的波。,(三)QRS波群:,2021/7/9,38,R:第一个向上的波Q:R前第一个向下的波S:R后第一个向下的波,QRS波的命名,2021/7/9,39,1 时间 : 成人0.06s-0.10s 0.12s,QRS波,2021/7/9,40,2 波形和振幅(电压)(1)胸导联 V1V5 R逐渐升高,S逐渐变低。,QRS波,2021/7/9,41,V1 V2 : R/S1,RV11.0mv,V3 V4 :R/S 1,V5 V6 : R/S1,RV52.5mv,2021/7/9,42,(2)肢导: aVR 主波向下 R0.5mV,aVF 多主波向上, 如向上 2.0mVaVL 主波不定, 如向上1.2mVI II III电轴不偏时主波向上 RI1.5mV,2021/7/9,43,低电压: 六个肢体导联中,每个导联的R波加S波绝对值0.5mV,或六个胸导联的QRS波正向波加负向波绝对值0.8mV称之。,2021/7/9,44,2021/7/9,45,R峰时间 :(室壁激动时间),V1 V2 0.04s,V5 V6 0.05s,2021/7/9,46,4 Q波 除aVR外 振幅1/4 R(同导联) 时间0.04s V1绝对不能出现q波, 但有时可成QS型。,2021/7/9,47,异常q波,2021/7/9,48,(四)J点: QRS终点与ST起点交点 J点上移:提前复极; J点下移:心动过速,2021/7/9,49,QRS终点到T波起点 正常:等电位线 下移: 0.05mV,(五)S-T段: 代表心室缓慢复极期,2021/7/9,50,2021/7/9,51,S-T段下移,2021/7/9,52,2021/7/9,53,上抬:V1、V20.3mV V3 0.5mV V4-V60.1mV异常抬高弓背向上-心梗 弓背向下-心包炎,2021/7/9,54,ST抬高,2021/7/9,55,心室快速复极形成的波,跟在QRS波之后(第三个波),(六)T波,2021/7/9,56,2021/7/9,57,T波 心室快速复极的电位变化 形态:双支不对称 方向:一般与QRS主波一致 振幅:1/10R(同导联) 胸导联可达1.21.5mV,2021/7/9,58,T 高尖: 见于心梗早期、高K等T低平倒置:心肌损伤、缺血,低K+等 冠状“T”:T波倒置明显加深,特点为T波双支对称,顶点居中。,2021/7/9,59,冠状T波,2021/7/9,60,(七)Q-T间期,从QRS波起点到T波终点。代表心室除极和心室复极的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0.330.44秒 受心率影响大,故常用校正。 Q-Tc=Q-T/R-R。Q-Tc:R-R间期为1s(心率60次/分)时的QT间期,2021/7/9,61,Q-T间期延长:心肌损伤,缺血,低钾,低血钙等Q-T间期缩短:洋地黄效应、高血钙,2021/7/9,62,(八)U波 T波之后0.02-0.04S 出现的一个小波,与T波 方向一致。 U :见于低血钾、服用 奎尼丁等 U :见于高血钾、冠心 病、心肌梗塞,2021/7/9,63,小儿心电图的特点,1. 心率快 PR短, Q-TC 略长,2021/7/9,64,2. P波时限短,电压高。 婴儿0.09S; 儿童0.10S 电压可达0.210.25mV,2021/7/9,65,Rv1 Sv5 顺钟转 Q II III avF 相对深 S I深 心电轴+900,3. QRS波群: 右室占优势,2021/7/9,66,4. T波: 变异大,肢体导联及右胸导联常见T波低平或倒置,2021/7/9,67,老年人心电图的特点,异常心电图较多 常见的异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 ST-T改变 心室肥大,2021/7/9,68,心律:窦性 电轴:+80心房、心室率:70次/分PR间期:0.16秒 QT间期:0.33秒PVR QRS时间:0.10秒V1R/S1 V5R/S1RV51.2mV+SV1=2.2mVST-T无异常偏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