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护理》课件.ppt
气管切开护理新进展,三区 李秀珍,气管切开护理,1,气管切开护理新进展三区 李秀珍气管切开护理1,气管切开护理新进展,气管切开护理,2,气管切开护理新进展气囊护理学习目标气管切开概念气管切开配合气,一、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又称气管造口术,是一种急救手术,用于解除呼吸道阻塞引起的呼吸困难。 近年来随着对呼吸道的病理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其应用范围也日趋扩大,对于下呼吸道分泌物潴留所引起的呼吸衰竭(如颅脑外伤,胸腹外伤,脊髓灰质炎等)气管切开术为重要的辅助性治疗手段,可经气管套管将下呼吸道分泌物吸出,从而改善肺内气体交换。,气管切开护理,3,一、气管切开术(tracheotomy) 又称气管,二、分类,气管切开在临床上应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不仅广泛应用于耳鼻喉科,也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监护病房等。按目的分为:1、手术情况下的气管切开2、抢救性气管切开3、预防性气管切开4、外伤性气管切开5、治疗性气管切开6、长期使用呼吸机气管切开,气管切开护理,4,二、分类 气管切开在临床上应用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不,三、气 管 切 开 的 适 应 症,1、长期机械通气者。2、已插入气管插管,但仍不能顺利吸除气管内分泌物。3、因上呼吸道阻塞、狭窄、头部外伤等,不能行气管插管者。4、对咽部作放射性治疗者,为避免喉以下呼吸道的放射性损伤而采取的预防措施。,气管切开护理,5,三、气 管 切 开 的 适 应 症1、长期机械通气者。气,四、护士在气管切开术中的配合,护士自身的准备:物品的准备:气管切开包 无菌衣包 气管套管 刀片 缝线 消毒物品 吸引装置及吸引物品 痰培养管 立灯 5ml注射器 无菌手套药品的准备:肌松剂、麻醉剂、镇静剂病人的准备:吸尽口腔内分泌物,平卧、可以在肩部置一小枕使头后仰病情观察:观察呼吸脉氧、生命体征、面色等,气管切开护理,6,四、护士在气管切开术中的配合护士自身的准备:气管切开护理,五、气管切开的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1.创面的护理2.套管的护理3.套管的固定4.吸引5.口腔护理,气管切开护理,7,五、气管切开的护理气管切开的护理:气管切开护理7,1.创面的护理,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感染是气管切开后较早期的并发症,常发生在气管切开后57天。 处理: 气管切开局部要保持清洁、干燥。根据分泌物的多少及敷料的清洁程度决定换药次数。 一般12次/天,被痰液浸湿应随时更换;切口周围用5碘伏棉球消毒2次/日。新理念:肉芽组织用生理盐水清洗,创面周围皮肤用碘伏消毒。创面分泌物多用纱布覆盖,创面分泌物少且痰液少者可使用康惠尔泡沫敷料覆盖,但仍应每天清洗消毒1-2次,一周更换一次敷料。污染后及时更换。 随时观察伤口有无感染迹象。如切口周围出现湿疹或红肿,局部外涂红霉素,金霉素软膏等。同时注意蛋白质摄入,提高机体抵抗力。 切记每次清除创面分泌物,气管切开护理,8,1.创面的护理气管切开术后切口感染是气管切开后较早期的并发症,2.套管的护理,金属套管:内套管每天更换一次,清洗干净高压消毒,注意无菌操作。一次性套管:1.注意管周清洁,必要时可用无菌注射用水或生理盐水清洗2.气囊的管理目的:施行控制呼吸或辅助呼吸时,提供无漏气的条件;防止呕吐物等沿导管与气管壁之间的空隙流入下呼吸道(误吸);防止吸入全麻药从麻醉通气系统外逸,维持麻醉平稳;,气管切开护理,9,2.套管的护理金属套管:内套管每天更换一次,清洗干净高压消毒,2.套管的护理,气囊的种类 A、低容高压气囊:乳胶材质,注气后呈球形,与气管壁 接触面积小。B、高容低压气囊:目前临床多用。材质采用顺应性好的 医用塑料,充气后呈随圆形。C、等压气囊:压力等于大气压,气囊通过活瓣与外界相 通,当活瓣被打开时气囊自动充气,并根据气管导管 与气管壁之间的间隙自动调节气囊的充盈度。,气管切开护理,10,2.套管的护理气囊的种类 气管切开护理10,2.套管的护理,手指捏感法 (我科常用,硬度如口唇、耳廓) 固定注气法 专用测气囊压力装置 血压计床旁测定 电子气囊测压装置气囊压力20-25 mmHg(24-30 cmH2O) 30 mmHg:阻断动脉血流 20 mmHg: 阻断静脉血流 5 mmHg: 阻断淋巴回流,气管切开护理,11,2.套管的护理手指捏感法 (我科常用,硬度如口唇、耳廓)气,2.套管的护理, 气囊的充气与放气气管壁内的动脉压为3035cmH2O 静脉压为1820cmH2O 淋巴管压为58cmH2O当气囊压 超过淋巴管压时,可引起淋巴回流受阻,局 部粘膜水肿。 超过静脉压,静脉回流受阻,局部淤血。 超过动脉压并持续一段时间,局部缺血性 坏死而出现气道并发症。,气管切开护理,12,2.套管的护理 气囊的充气与放气气管切开护理12,2.套管的护理,充气量 经验判断:7-10ml(教科书3-5ml)。 最小封闭压力(mop):25cmH2O 最新技术 最小封闭容积(mov):1821cmH2O 方法 : 先打满气囊, 再从气囊往外抽气,每次 0.2-0.5ml,听到漏气 , 再注回0.2-0.5ml。,气管切开护理,13,2.套管的护理充气量 气管切开护理13,2.套管的护理,气囊放气 传统方法是4-6小时放气1次,每次3-5分钟。 最新研究表明,采用Mov技术后,已将气囊 对气管壁的压力降至最小,不必定时放气。 不必定时放气的依据是 第一、气囊放气1小时内气囊压迫过的粘膜毛细血管血流也难以 恢复。 第二、气囊放气时容易导致气囊上方积液流入下呼吸道造成肺 部感染或窒息,影响有效的机械通气效果。 第三、采用Mov技术不需定时放气,在维持VT和SaO2稳定方 面,优于定时放气。所以采用Mov技术管理气囊时,不 需定时放气,但必须非常规性放气或调整气囊压力。,气管切开护理,14,2.套管的护理气囊放气气管切开护理14,2.套管的护理, 囊上积液的清除 气道冲洗: 经鼻插管至声门下方。5-100ml生 理盐水反复冲洗 持续冲洗:经鼻插入引流管至气囊上部,每 30-60分钟冲洗抽吸1次 最新技术:声门下持续吸引,气管切开护理,15,2.套管的护理 囊上积液的清除气管切开护理15,2.套管的护理,气 囊 管 理 不 当 并 发 症气体从套囊薄弱处逸出而失去防漏效能;当囊内压超过4.3kPa时,可引起局部粘膜压迫性缺血,痊愈后可能形成环形瘢痕而致气 管狭窄;气管扩张,气管后壁膜部受损。 长时间过高的囊内压还可能引起气管软化或坏 死,向前可破入无名动脉,向后可穿入食管, 均足以致命。气囊压力不足,可引起误吸,气管切开护理,16,2.套管的护理气 囊 管 理 不 当 并 发 症气管切开护,3.套管的固定,系带固定以能伸入一指为宜,并一周更换一次系带,潮湿及时更换。防意外脱管1.原因:患者方面的原因有谵妄意识障碍:患者因意识障碍、烦躁而自行拔管。疼痛夜间迷走神经兴奋,CO2潴留,而出现头痛、烦躁。与患者相关的其他因素:环境陌生、限制探视。医院方面的原因有危险因素:ICU特殊的环境。相关因素:工作忙、缺乏经验、未镇静处理等。技术层面的因素:未充气时行通气、放气时吸痰 、气囊处置不当、充气不够。,气管切开护理,17,3.套管的固定系带固定以能伸入一指为宜,并一周更换一次系带,,3.套管的固定,意外拔管的处置 48小时内,专科医生处理 。 窦道形成后,吸痰,放气囊,由医生更换套管重新插回导管,重新固定。,气管切开护理,18,3.套管的固定意外拔管的处置气管切开护理18,3.套管的固定,如何预防意外拔管1.每日检查气管套管的松紧度并妥善固定2.适当的约束3.呼吸机管道支架妥善固定4.必要的镇静5.规范护理操作6.加强高危时段的防护及心理护理,气管切开护理,19,3.套管的固定如何预防意外拔管气管切开护理19,4.吸引,1.吸痰过程的规范是影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环 节。2. 吸痰前后给100的O2吸入 3. 严格无菌操作 4.注意翻身拍背 5. 体位引流,气管切开护理,20,4.吸引1.吸痰过程的规范是影响呼吸道感染的重要环气管切,4.吸引,目 的1、吸出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2、防止分泌物坠积而发生肺不张、肺炎3、呼吸道分泌物性质的观察和细菌培养,指导用药,气管切开护理,21,4.吸引目 的气管切开护理21,4.吸引,经气管切开吸痰,经口、鼻吸痰,电动吸引器法,大号注射器吸痰,中心吸引装置,经纤支镜吸痰,气管切开护理,22,4.吸引吸痰方式经气管切开吸痰经口、鼻吸痰电动吸引器法大号,4.吸引,吸 痰 管 插 入 深 度1.插入15-17cm后再向上提1cm2.插入引起病人呛咳后向上提1cm3.插入遇到阻力后向上提0.5-1cm,插入引起病人呛咳后向上提1cm,气管切开护理,23,4.吸引吸 痰 管 插 入 深 度插入引起病人呛咳后向上提,吸 痰 的 程 序,气管切开护理,24,吸 痰 的 程 序气管切开护理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