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进贾府》完整版课件.ppt
,1,曹雪芹高 鶚1,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历程,2,朝代发展阶段小说体裁特点魏晋南北朝以前起源神话传说魏晋南北朝,我国古代小说发展概况一览,笔记小说传奇小说话本小说 拟话本小说长篇小说,志人小说(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志怪小说(干宝的搜神记)李朝威的柳毅传 元稹的莺莺传蒋防的霍小玉传,冯梦龙的“三言”凌蒙初的“二拍”,明: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 金瓶梅、封神演义等清:儒林外史、红楼梦、老残游记 官场现形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明、清短篇小说集有“三言”“二拍”(明)和聊斋志异(清),注意“晚清四大谴责小说”和“我国古典四大名著”这两个常识概念,3,我国古代小说发展概况一览笔记小说志人小说(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小说常识:,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三要素,人物:典型的艺术形象,情节,环境: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4,小说常识: 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红楼梦简介,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品,是我国古典小说的顶峰,所以有人慨叹道:“开讲不谈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红楼梦共120回,前80 回在曹雪芹去世前10年左右就已经传抄问世。到了18世纪末,高鹗()续写了后40回,补成了现行的120回本。 全书以宝黛爱情为主线,揭露了封建统治的罪恶和腐朽,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灭亡的历史发展趋势。本文选自红楼梦故事的第三回,是全书的序幕组成部分之一。本文以林黛玉进贾府的一天行踪为线索,通过她的所见所闻,介绍了贾府的一大批重要人物,展现了贾府与众不同的豪华,拉开了红楼梦故事的帷幕。,5,红楼梦简介红楼梦原名石头记是我国古代小说中最杰出,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他的先世原是汉人,但很早就入了满洲旗籍。从他曾祖曹玺开始,祖父曹寅,伯父曹颙(yng)、父亲曹頫(f)三代世袭江宁织造的官职。他的曾祖母做过康熙皇帝的乳母,祖父曹寅做过康熙皇帝的侍读,两个女儿入选王妃。康熙皇帝六次巡南就有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由此可见曹家的显赫以及与皇室的密切关系。,曹 雪 芹,6,曹雪芹(约1715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行宫。雍正继位后,曹家牵连,被抄家,从此衰落,曹雪芹正值由盛而衰的过程,由贵公子降为“寒士”。这种天壤之别的生活变化不能不引起他对过去经历作一番痛苦而深刻的回忆,使他对社会的黑暗产生了不满,这些都为他写出红楼梦这部伟大的作品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曹雪芹写作红楼梦的具体年月已无从知晓,只能从第一回中知道他“于悼红轩中,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所以说红楼梦绝不是一般的文学创作,是曹雪芹饱含血泪写成的。,7,康熙年代,是曹家的鼎盛时期,康熙六次南巡,四次以江宁织造署为,题石头记,满纸荒唐言,一把心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8,题石头记满纸荒唐言,8,红楼梦的读法,要读懂红楼梦,必须从前五回入手,记住两张表,一个是贾府的地图,看的过程中可以按图索骥;一个是人物关系图;前五回里包含的信息相当丰富,包括人物的命运,写书的缘起,贾府的政治经济学等等。,9,红楼梦的读法 要读懂红楼梦,必须从前五回入手,记住,红楼梦前五回在全书中的作用,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怀闺秀,贾夫人仙逝扬州城冷子兴演说荣国府,贾雨村夤缘复旧职接外孙贾母惜孤女,薄命女偏逢薄命郎葫芦僧乱判葫芦案,游幻境指迷十二钗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第一回,第二回,第三回,第四回,第五回,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以浪漫的笔法道出宝黛关系,梦游太虚 :以贾宝玉梦境隐喻红楼女儿 全书总纲,人物报表:以冷子兴之口讲 述贾家家谱,黛玉进府:以林黛玉行踪交代贾府环境,门子判案:以薛蟠案牵出贾史王薛关系,红楼梦的前五回构成整个小说的序幕,分别从各个不同的角度,为全书情节的开展作了必要的交代。,10,红楼梦前五回在全书中的作用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贾雨村风尘,第1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漫主义色彩。,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11,第1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天”、“木石前盟”两个,女娲补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所改变。,12,女娲补天12,“木石前盟”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绛珠仙草,使其得以久延岁月,并幻化人形,修成女体,在顽石下世之时,绛珠仙草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便是林黛玉。因为这段缘分,林黛玉初见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像在那里见过的感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曾见过的。至于“还泪”之说,正与 “只怕他的病一生也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相照应。,木石前盟,13,“木石前盟”讲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绛珠仙草的关系。顽石在,第2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第二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个简明人物表。,14,第2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贾府人物关系图,贾 敬,贾珍,贾蓉,(尤氏)(秦可卿),贾惜春,贾 演,贾 代 化,贾 敷,荣国公,(史太君 贾母),贾赦,(邢夫人),贾琏,(王熙凤),贾迎春,巧姐,贾 政,贾 珠,(李纨),贾 兰,贾元春,贾宝玉,贾探春,(王夫人),贾 敏,(林如海),林黛玉,贾 源,贾 代 善,宁国公,15,贾府人物关系图贾 敬贾珍贾蓉(尤氏)(秦可卿)贾惜春 贾,第3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第三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16,第3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二门,贾赦院,北,东角门,穿堂,17,三间厅贾母院五间上房厢房荣禧堂东廊三间抱厦厅三间耳房二门垂花,第4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第4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18,第4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护官符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19,护官符19,第5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第5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80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在此基础上展开了。,20,第5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第5回是全书的总纲,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交代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和结局,金陵十二钗正册,林黛玉薛宝钗贾元春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史湘云 李纨王熙凤 巧姐秦可卿 妙玉,金陵十二钗副册,金陵十二钗又副册,画册,判词,歌词,21,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交代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发展,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贾惜春 史湘云 妙 玉 李 纨 秦可卿 巧 姐,22,林黛玉 薛宝钗 王熙凤 贾元春 贾迎春 贾探春22,判词,23,判词23,金陵十二钗,24,金陵十二钗24,25,25,金陵十二钗判词赏读,26,金陵十二钗判词赏读26,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一),林黛玉 薛宝钗,第一句说宝钗有封建阶级女性最标准的品德。符合封建道德标准的女人,称为具有“停机德”,这里是赞叹宝钗。,第二句是说林黛玉是个绝顶聪慧的才女。“咏絮才”指女子咏诗的才华 。,第三句倒过来是指 “林黛玉”。好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悲惨的写照。,第四句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27,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金陵十二钗图,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三),元春,第一句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多年,对人世间的荣辱甘苦有了新的认识,觉得自己实到了“那不见得人的去处”。,第二句石榴花开在宫廷里,喻元春的荣耀。写元春从女史到凤藻宫尚书,直至贤德贵妃,荣耀一时,像石榴花盛开时一般火红。,第三句是说迎春、探春、惜春比不上元春的荣华富贵。,第四句就说她在寅卯年之交就要一命呜呼!前三句极力渲染元春的荣耀,突然一句跌落下来,让你出一身冷汗。元春一死,这个赫赫扬扬经历百载的贵族之家就要迅速土崩瓦解。,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28,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三) 元春第一句写元春在宫中生活了二十,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四),探春,第一句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明能干,清醒精敏,不被富贵蒙昏了头。,第二句写她生于封建社会衰亡的末世,又是庶出的不幸,“ 才”、“志”不能得到充分发挥的可惜。,第三句点出她将在清明时分远嫁他乡,如在综观画里的女子一样在船上对着江边“掩面泣涕”。,第四句暗示探春将远嫁边疆,如断了线的风筝般一去不返,往后只能在睡梦中与家人团聚。,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29,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四) 探春第一句指的是她的志向高远,精,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五),湘云,第一句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之家,但这又能怎么样? 所谓“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即指她家。,第二句写湘云在婴儿时期襁褓之间父母便去世了。虽然富贵而无人关心,从小没得过温暖。,第三句说的是转眼之间,只有湘云一人独自面对落日感伤了。,第四句点出了湘云二字。湘江在湖南,地属古代的楚国,故有楚云之称。湘江流逝,楚云飞散,隐喻史家衰败以及湘云夫妇生活的短暂。,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30,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五) 湘云第一句写湘云生于封建侯门富贵,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六),妙玉,第一句说她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扰不清净才遁入空门,命运却将她安排到最不洁净的地方。,第二句是说出家就要“六根净除”,可她偏要“带发修行”,而且尘心末断。(第六十三回写宝玉过生日时,妙玉特意送来一张拜帖,上写:“槛外人妙玉恭肃遥扣芳辰”。一个妙龄尼姑给一个贵公子拜寿,这在当时是荒唐的,似乎透露出她不自觉地对宝玉萌生了一种爱慕之意。),第三句称赞妙玉是一位纯洁的女子 。,第四句点出妙玉在荣府败落后流落到瓜洲,却被某个老朽不堪的富翁(枯骨)买去作妾。(与高鹗续书写的被强盗掠去有别。),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31,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六) 妙玉第一句说她她嫌世俗社会纷纷扰,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七),迎春,第一句中子系二字合成孙的繁体字,指的是迎春的丈夫孙绍祖。中山狼用的是中山狼传的典故,喻凶狠残暴而又忘恩负义的人。这里比喻迎春丈夫孙绍祖的险恶狠毒。,第二句写得意后便为非作歹,横行霸道。孙绍祖在家境困难时曾经拜倒在贾门府下,乞求帮助。后来,孙绍祖在京袭了官职,又在兵部侯缺题升,一跃成为暴发户。,第三句称赞迎春是一位善良的女子 。,第四句点出迎春一年之内竟被活活折磨而死。,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32,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七) 迎春第一句中子系二字合成孙,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八),惜春,第一句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字面上指暮春,即春末,所以说景不长。实际上指惜春的三个姐姐即元春、迎春、探春这三春的遭际悲苦,所以说景不长。,第二句缁衣指的是尼姑穿的黑色服装。这句是说惜春从她三个姐姐的遭遇中,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好景不长,决心摆脱世俗,遁入空门。,第三句说惜春是出生大户人家的女子 。,第四句具体指出贾府小姐惜春最后出家为尼,再也不是公府千金。,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33,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八) 惜春第一句三春景不长是双关语,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九),王熙凤,第一句指的是凤姐生于末世。凡鸟是繁体里的凤字,也就暗指王熙凤。,第二句说王熙凤是一个能干的女强人 。,第三句指的是丈夫贾链对凤姐的态度变化。新婚后先从,对她百依百顺,样样都听她的;二令解为冷,指的是丈夫对她的渐渐冷淡与开始对她发号施令;三人木以拆字法是指她最后被休弃的命运。,第四句是她被休弃后哭着回娘家的悲哀的写照。在当时封建的社会中,被休弃是非常悲惨的。,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34,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九) 王熙凤第一句指的是凤姐生于末世。,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十),巧姐,第一句意思是说,权势已经衰败,就不要提什么过去的富贵了。,第二句是说,家业已经凋零,就不要再谈论什么骨肉至亲了。,第三句是指巧姐的母亲王熙凤曾接济过刘姥姥。,第四句的巧是语意双关,明指凑巧,暗示巧姐。恩人,指刘姥姥。巧姐被舅父王仁,谐音忘仁拐卖,幸为刘姥姥带走,才逃出虎口。,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35,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十) 巧姐第一句意思是说,权势已经衰败,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十一),李纨,第一句这里李、完暗示出李纨的名字。李纨与贾珠结婚,生了一子,丈夫不到二十岁就一病而亡。她的青春就像春风中的桃李花一样,一到结了果实,也就衰谢了。,第二句是说在贾府的末代子孙中,谁也比不上贾兰有出息。,第三句如冰水好写李纨年轻丧夫尊礼守节,抚孤成立,这种品德在封建统治者看来是像冰水一样得洁净美好。空相妒,指虽然贾兰中了举,李纨也博得了贞节的美名,但这无法挽回贾府的衰败,只能徒然遭人妒忌罢了。,第四句意思是李纨一生奉行“三从四德”,只不过白白地供给别人当作笑料来谈论。,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36,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十一) 李纨第一句这里李、完暗,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十二),秦可卿,第一句中,情天情海指男女相思之情,深而且广。幻是虚幻,荒诞。,第二句是揭露贾蓉之父贾珍和儿媳妇秦可卿之间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第三句意思是不要说不肖子弟都来自荣国府。,第四句意思是造成祸患的实在是宁国府的人。可卿也是被贾珍奸淫而自尽。,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37,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十二) 秦可卿第一句中,情天情海指,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一),林黛玉 薛宝钗,元春,探春,湘云,妙玉,迎春,才自精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富贵又何为?襁褓之间父母违;,展眼吊斜晖,湘江水逝楚云飞。,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清明涕送江边望,千里东风一梦遥。,欲洁何曾洁,云空未必空。可怜金玉质,终陷淖泥中。,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梁。,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38,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二),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妆。,惜春,王熙凤,巧姐,李纨,秦可卿,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偶因济刘氏,巧得遇恩人。,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作笑谈。,情天情海幻情身,情既相逢必主淫;,漫言不肖皆荣出,造衅开端实在宁。,39,金陵十二钗图册判词(之二) 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不论贵为皇妃,还是贱为奴隶;不论愤世嫉俗,还是恪守礼教;不论蹈身槛外,还是顺天从命;不论温和静淑,还是旷达不羁,最终都逃脱不掉悲剧的结局。,(哭)(悲),千红一哭万艳同悲,金陵十二钗判词,40,不论贵为皇妃,还是贱为奴隶;(哭)千红一哭金陵十二钗判词40,贾府四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脂砚斋在她们的名字下面分别注上“原也”、“应也”、“叹也”、“惜也”,连起来读是“原应叹息”的意思。 荣府四兄弟:贾珠、贾琏、贾珏、贾环,珠、琏、珏、环谐音“株连绝宦”。株连绝宦,原应叹息。警幻仙姑让宝玉饮茶名叫“千红一窟”和“万艳同杯”千红一哭万艳同悲,41,贾府四小姐:元春,迎春,探春,惜春。41,艺术特点: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 典型生动的人物形象 丰富多样的文学手法 独具风格的语言文字 后世评价:“中国第一奇书” “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 “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红楼梦的艺术特点:,42,艺术特点:网状形式的艺术结构 红楼梦的艺术特点:,红 楼 梦 及其影响,43,红 楼 梦 43,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44,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红学界有人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金字塔。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还称赞它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冯其庸大唱:“大哉红楼梦,再论一千年。”王蒙点说:“红楼梦是一部令人解脱的书,是一部执着的书”,红楼梦与宇宙相通 ,45,红学界有人说:红楼梦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金玉缘,红楼梦继承了中国古代伟大文学作品的传统,作者受元曲西厢记的影响很深,书中有些境界的描写,实从西厢记脱胎换骨而来。在故事的结构及许多意向方面,也直接得于元明两代的小说如金瓶梅、水浒传、西游记等,并同样地走着社会批判的道路。,46,红楼梦又称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47,47,给下列红色字注音1、阜盛2、敕造3、攒珠髻4、绾着5、螭璎6、宫绦7、裉袄8、嫡亲,9、翠幄10、厢庑11、宸翰12、錾银13、美人觚14、内帷15、盥手16、罥烟眉17、颦顰18、钗钏,f,ch,cun j,wn,ch,to,kn,d,w,w,chn,zn,g,wi,gun,jun,pn,chi chun,48,给下列红色字注音9、翠幄fchcun jwn,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倒:,膏粱:,解词,积累字词,49,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倒:,膏粱:,未成年的男仆人。 厮,古代剥削阶级对服杂役的人轻蔑的称呼。,小厮:,解词,50,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倒:,膏粱:,互相认识。 厮,互相。,厮认:,解词,51,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倒:,膏粱:,纳罕:,感到奇怪。,解词,52,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倒:,膏粱:,敛声屏气:,恭敬严肃得不敢说话、屏住呼吸。敛,lin,收拢;屏,bng,抑制,解词,53,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倒:,膏粱:,茗碗:,茶碗。茗,mng,泛指各种茶。,解词,54,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倒:,膏粱:,憨顽:,天真顽皮,憨,hn,朴实天真。,解词,55,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倒:,膏粱:,懵懂:,糊涂,不明事理。懵,mng。,解词,56,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倒:,膏粱:,草莽:,指野草、杂草。“腹内原来草莽”,意思是说贾宝玉腹中只有杂草,没有当时一般人所说的才学。,解词,57,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倒:,膏粱:,纨绔:,wn k原指富贵人家子弟的华美衣着,引申指富贵人家的子弟。,解词,58,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倒:,膏粱:,潦倒:,对自己的举止行为不加约束检点。,解词,59,林黛玉进贾府-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倒:,膏粱:,膏粱:,指富贵子弟。,60,小厮:厮认:纳罕:敛声屏气:茗碗:憨顽:懵懂:草莽:纨绔:潦,课堂练习,偏激不端正,偏远交通不便之地,方便,价钱低,神态,对事情的看法,风韵,有功绩又有文采有才学而不拘礼法,姿容俏丽,妇女举止轻佻,可惜,值得怜悯怜悯,61,词语古义今义偏僻便宜态度风流风骚可怜课堂练习偏激不端正,2、小说三要素: ?,人物、情节、环境,62,2、小说三要素: ? 人物、情节、环境62,课文情节介绍,第一部分(开端)林黛玉到荣国府。第二部分(发展)通过林黛玉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环境和人物。第三部分(结尾)安排林黛玉住处。,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中心,以林黛玉行径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条理清楚。,63,课文情节介绍第一部分(开端)林黛玉到荣国府。 课文以,林黛玉进贾府-,典型环境贾府,1. 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盛之处,黛玉来到门前看到了什么情况?,2. 黛玉进入贾府到贾母处,她看到了什么?,3 黛玉去拜见二舅舅时又看到什么?,环境描写,4.黛玉在府内所见到的人,可分为两大类,他们之间存在什么关系?,64,林黛玉进贾府-典型环境贾府1. 贾府地处街市繁华人烟阜,林黛玉进贾府-,典型环境贾府(自然环境),1 宏伟的外观,2 讲究的布局,3 华贵的陈设,环境描写,65,林黛玉进贾府-典型环境贾府(自然环境)1 宏伟的外观2,林黛玉进贾府-,典型环境贾府(社会环境),贾府中的两类人:高高在上的主子与唯命是从的下人,反映出等级森严的封建社会。,环境描写,66,林黛玉进贾府-典型环境贾府(社会环境)贾府中的两类人:,林黛玉进贾府-,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 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荣国府,环境描写,宏伟的外观,67,林黛玉进贾府- 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林黛玉进贾府-,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至垂花门,过穿堂,绕插屏,再经三间过厅,后面方是贾母居住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环境描写,讲究的布局,68,林黛玉进贾府- 从荣府西角门进去,走“一射之地”,转,林黛玉进贾府-,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的穿堂,向南大厅之后, 仪门内大院落,上面五间大正房,两边厢房鹿顶耳房钻山,四通八达,轩昂壮丽, 比贾母处不同. 抬头迎面先看见一个赤金九龙青地大匾,匾上写着斗大的三个大字,是荣禧堂,后有一行小字:某年月日,书赐荣国公贾源,又有万几宸翰之宝.大紫檀雕螭案上,设着三尺来高青绿古铜鼎,悬着待漏随朝墨龙大画,一边是金彝,一边是玻璃.地下两溜十六张楠木交椅,又有一副对联,乃乌木联牌,镶着錾银的字迹,道是:座上珠玑昭日月, 堂前黼黻焕烟霞。,环境描写,华贵的陈设,69,林黛玉进贾府- 众嬷嬷引着,便往东转弯,穿过一个东西,70,70,林黛玉进贾府-,(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高贵的社会地位和豪门贵族的气派。 (2)通过环境描写揭示贾府荣华富贵的来源。,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71,林黛玉进贾府- (1)通过环境描写表现贾府的显赫高贵的,小说写人,主次、详略、虚实结合,集体与单独介绍相结合,王熙凤 、贾 母林黛玉 、贾宝玉,次要人物,主要人物,邢夫人 、 王夫人 迎春、探春、惜春贾政、贾赦,实写、详写,略写、实写、集体写,虚写、略写,72,小说写人,主次、详略、虚实结合,集体与单,73,73,74,74,红楼梦以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一个封建大家庭由富贵走向衰败的历史。贾宝玉与表妹林黛玉是青梅竹马,志趣相投的一对恋人,但在封建家长干涉下,贾宝玉最终娶了志向不合的表姐薛宝钗,林黛玉含恨而死。,75,红楼梦以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讲述了一个封建大,76,76,贾母在贾府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课文表现了她对黛玉、宝玉什么样的感情?,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思考探讨,77,贾母在贾府占有什么样的地位?课文表现了她对黛玉、宝玉,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贾母地位,史太君是荣国府活着的老祖宗,处于最高地位。她的话在荣国府内便是“圣旨”,她的喜怒哀乐影响着周围上上下下的人。由于她年事已高,早将家政交由儿媳王夫人掌管,但她的存在本身仍对荣国府内部事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78,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贾母地位 史太君是荣国府活着的,林黛玉进贾府-,老祖宗因为痛失女儿怜及外孙女。她溺爱宝玉,在贾母心中宝玉便是她的命根子,也是贾家的命根子,指望他能高中金榜,振兴祖业,光耀门庭。贾母对黛玉是怜多于爱;对宝玉是爱多于恼。,贾母对黛玉、宝玉的感情:,人物形象,79,林黛玉进贾府- 老祖宗因为痛失女儿怜及外孙女。她溺,王夫人在贾府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能谈谈她的思想吗?,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思考探讨,王夫人,80,王夫人在贾府处于什么样的地位?能谈谈她的思想吗?林,林黛玉进贾府-,王夫人是荣国府在位的当家主妇。她在贾府的地位和在家务上具有决定权。她是贾政的正室,宝玉的生母,但她对宝玉的行为举止很不以为然 ,她选择了王熙凤帮她操持家务,以便支撑门户,维系这个潜伏着危机的封建大家族。她在贾府的女眷中可算正统的代表人物。,王夫人,人物形象,81,林黛玉进贾府- 王夫人是荣国府在位的当家主妇。她在,人物形象和性格王熙凤 林黛玉 贾宝玉,82,人物形象和性格82,林黛玉进贾府-,你对王熙凤的印象如何?请结合她的出场,肖像,贾母戏言,取幸于贾母,应对王夫人等情节,分析她的性格和她在贾府的地位。,人物形象,思考问题,83,林黛玉进贾府- 你对王熙凤的印象如何?请结合她的出,凤姐,凡鸟偏从末世来,都知爱慕此生才。一从二令三人木,哭向金陵事更哀。,84,凤姐凡鸟偏从末世来,84,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出场方式:,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放诞无礼 张扬泼辣,85,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声,说:“ 我来迟了,不曾,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服饰:华贵、贪婪、俗气外貌:年轻貌美、刁钻、狡黠、笑里藏刀,明是一盆火 暗是一把刀,服饰及外貌:,86,一双丹凤三角眼,两弯柳叶掉梢眉,身量苗条,体格风骚,,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言行:,87,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对这句话的理解,选出恰当的项, 王熙凤夸贾母的外孙女比孙女美。 夸贾母的外孙女的同时也夸孙女。 认为林黛玉管贾母叫奶奶贾母更高兴。 王熙凤转弯抹角地对黛玉母亲表示不满。 王熙凤的意思是称颂老祖宗的福泽深厚。 自己以前没见过真正标致的人儿。 要说风度气派,还是贾母最美。 间接夸三春让在场的邢王二夫人高兴。,88,对这句话的理解,选出恰当的项 王熙凤夸贾母的外孙女比孙女美,一是讨贾母的欢心,二是使黛玉感到温暖,三是让邢、王二夫人感到愉悦,四是让迎春、探春、惜春三姊妹觉得内心平衡。,一石四鸟,89,一是讨贾母的欢心,二是使黛玉感到温暖,三是让邢、王二夫人感到,又忙拉着黛玉之手,问她:“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只管告诉我;丫头老婆们不好了,也只管告诉我。”,三个问两个只管既在贾母面前表现了对黛玉的关心又炫耀自己的特殊地位。,王熙凤这些话背后的意思是什么?,90,又忙拉着黛玉之手,问她:“ 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说着忙用帕拭泪。忙转悲为喜,神态:,哭笑随时可变,俱无真情在其中,一心只想讨贾母欢心:阿谀拍马、逢场作戏。,91,说着忙用帕拭泪。神态:哭笑随时可变,俱无真情在其中,一心只想,脂评:“余知此缎阿凤并未拿出,此借王夫人之语,机变欺人处耳。若信彼果拿出预备,不独被阿凤瞒过,亦被石头瞒过了。” 由此,可以看出凤姐的机变与干练,因此,曹雪芹给她的评价是:金紫万千谁治国,裙钗一二可齐家。,关于凤姐预备缎子的回答,怎样理解?,回王夫人:,92,关于凤姐预备缎子的回答,怎样理解?回王夫人:92,王熙凤,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由于对上善于阿谀奉承,因此博得贾母的欢心,从而独揽了贾府大权,成为贾府的实际统治者。,节选部分以四个层次(写出场、绘肖像、见黛玉、回王夫人)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她的性格特征。,93,王熙凤 是一个精明能干,惯于玩弄权术的人。为人刁钻狡黠,林黛玉,94,林黛玉94,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众人、凤姐宝玉眼中的林黛玉如何?她在贾府的言行准则是什么呢,可见其什么性格特点?,思考问题:,95,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众人、凤姐宝玉眼中的林黛玉如何?她,林黛玉进贾府-,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 其举止言谈不俗,身体面庞虽怯弱不胜,却有一段自然的风流态度, 便知他有不足之症.,众人眼中的林黛玉,人物形象,体弱多病,96,林黛玉进贾府- 众人见黛玉年貌虽小, 其举止言谈不,林黛玉进贾府-,“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看见了!”,凤姐眼中的林黛玉,人物形象,风姿出众,97,林黛玉进贾府- “天下竟有这样标致的人儿!我今日才算,林黛玉进贾府-,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 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宝玉眼中的林黛玉,人物形象,美貌多情,98,林黛玉进贾府-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去。,细心、多虑与自尊,99,林黛玉进贾府-人物形象 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1、拜见祖母2、婉拒吃饭3、讲究座次4、细心应付5、改习惯 入乡随俗,A、王夫人处B、吃饭时,前:“刚念了四书”后:“些须认得几个字”,步步留心 时时在意(寄人篱下),小心谨慎聪明灵秀,言行描写性格特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是黛玉进贾府的生活信条,小说是怎样表现的?她为什么这样要求自己呢?,100,1、拜见祖母A、王夫人处前:“刚念了四书” 步步留心小心,林黛玉进贾府-,美貌多情,细心、多虑与自尊,黛玉形象,人物形象,风姿出众,体弱多病,101,林黛玉进贾府-美貌多情细心、多虑与自尊黛玉形象人物形象风姿,香魂飞散,洞房花烛,音乐之声与啼哭之声,热闹与凄凉,悲与喜,形成强烈对比和巨大反差。以喜衬悲,具有无与伦比的悲剧力量。,102,香魂飞散洞房花烛音乐之声与啼哭之声,热闹与凄凉,悲与喜,形成,103,103,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母亲,_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魔王”, “他嘴里一时甜言蜜语,一时有天无日,一时又疯疯傻傻” 。,“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反封建的叛逆性格,侧面描写,人物形象,104,林黛玉进贾府-林黛玉母亲_王夫人“孽根祸胎”“混世,林黛玉进贾府-,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抢珠金抹额, 穿一件二色金百蝶穿花大红箭袖,束着五彩丝攒花结长穗宫绦, 外罩石青起花八团倭锻排穗褂,登着青缎粉底小朝靴.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 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视而有情.项上金螭璎珞,又有一根五色丝绦,系着一块美玉.,眉清目秀英俊多情,人物形象,正面描写,105,林黛玉进贾府- 进来了一位年轻的公子:头上戴着束,林黛玉进贾府-,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不愿顺从封建家长的意志,抗拒他们强加给自己的枷锁。,人物形象,正面描写,106,林黛玉进贾府-发作起痴狂病来”,就“摘下那玉,狠命摔去”,本文对宝玉的描写,主要有哪些方面?突出宝玉怎么样的性格特点,出场前的侧面描写,孽根祸胎 混世魔王 疯疯傻傻,顽劣异常 极恶读书 内帷厮混,与世俗格格不入,出场后的肖像描写,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眉清目秀英俊多情,西江月二词的评判,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于家于国无望。,独立不羁封建叛逆,(似贬实褒),107,本文对宝玉的描写,主要有哪些方面?突出宝玉怎么样的性格特点出,林黛玉进贾府-,西江月二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富贵不知乐业, 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 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人物形象,正面描写,108,林黛玉进贾府-西江月二词: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林黛玉进贾府-,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贾宝玉,而实际上却是贾宝玉叛逆性格的写照:贾宝玉不愿受封建正统思想束缚,怕读圣贤文章,不去追求功名利禄,“不通世务”,尽管受到“世人诽谤”,却我行我素。他不顺从封建统治者对他的要求,也不安于他们所规定的本分,对于这样一个人,从封建统治阶级来看,当然是“于国于家无望”的不肖子孙!这正是作者用正文反作的方法对贾宝玉的赞颂。,人物形象,正面描写,109,林黛玉进贾府- 似贬实褒,表面上是用世俗观念批判,林黛玉进贾府-,进一步揭示宝玉叛逆的性格。,人物形象,正面描写,110,林黛玉进贾府- 进一步揭示宝玉叛逆的性格。人物形象,林黛玉进贾府-,反封建的叛逆精神,英俊多情,人物形象,宝玉形象,111,林黛玉进贾府-反封建的叛逆精神英俊多情人物形象宝玉形象11,宝玉为何“摔玉”?,表现他对封建政治观念、正统观念的叛逆。实际上摔的是男权主义、大男子主义,表现出他尊重妇女、男女平等的思想。,112,宝玉为何“摔玉”?表现他对封建政治观念、正统观念的叛逆,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的方法,传统技法,言行、心理、神态、外貌细节描写,人物出场,侧面描写、充分铺垫未见其人、先闻其声,113,表现主要人物性格的方法传统技法言行、心理、神态、外貌人,透过林黛玉的眼睛,我们看到了贾府那宏伟的外观、讲究的布局,华贵的陈设,那皇帝御书的金匾、乌木錾银的对联,那等级分明的礼仪,豪门贵族的气派,果然与别家不同。从中我们看到了封建统治阶级骄奢淫逸的生活和阶级对立、阶级压迫的社会现实.可以说贾府这个典型环境就是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 林黛玉进贾府,又是内亲,自然见到贾府一批重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