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PPT文档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课件.ppt

    • 资源ID:1290904       资源大小:1.13MB        全文页数:71页
    • 资源格式: PPT        下载积分:20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20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医基础理论》病机课件.ppt

    1,医学课件,病机Pathological Mechanism,1医学课件病机Pathological Mechanis,医学课件,2,概说,病机:含义: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及其转归的机理。意义:是用中医理论分析疾病现象,从而得到的对疾病内在本质规律性的认识,是防治疾病的依据。病机学:含义: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中医基础理论分支学科。,医学课件2概说病机:,三、病机理论的沿革,病机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提出的病机十九条,奠定了病机学说的理论基础。将临床常见的病证,根据五脏和六气归类,进行了病理分析,归纳为“病机十九条”。奠定了脏腑病机与六气病机的理论基础。,三、病机理论的沿革 病机理论起源于黄帝内经 素,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外感病的六经病机及其传变规律,并对脏腑、气血、经络等 病机理论有很大发挥。,汉张仲景,隋巢元方等著成的诸病源侯论 是现存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隋巢元方等著成的诸病源侯论 是现存第一部病因病机,宋、金元时期病机的丰富:,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详细论述小儿疾病病机特点为:“易虚易实”,“易寒易热”及小儿五脏病机。,宋、金元时期病机的丰富: 宋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中详细论,刘完素,补充了燥气为病的病机特点,并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著名论点,论述了火热机。,刘完素,补充了燥气为病的病机特点,并提出“六气皆从火化”、“,李东垣提出“阴火”的病机概念,李东垣提出“阴火”的病机概念,朱丹溪倡“相火论”提出:“阴虚火旺”的病机。“六郁”病机。即气、血、湿、火、痰、食六郁学说,朱丹溪倡“相火论”,明清时期进一步完善温病学病机和瘀血理论。,清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及其传变规律的温热病病机理论。,清吴鞠通创立“三焦辨证”及其传变规律的温热病病机理论。,清王清任的医林改错发挥了瘀血病机。,明清时期进一步完善温病学病机和瘀血理论。清叶天士:创立“卫,医学课件,11,病机的层次:基本病机,如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内生五邪。系统病机,如脏腑病机、经络病机等。疾病病机(外感热病病机),如六经病机、卫气营血病机、三焦病机。(传变)病证病机,如感冒的病机、哮证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症状病机,如疼痛的病机、发热的病机、健忘的病机等等。,医学课件11病机的层次:,医学课件,12,第一节发病机理 pathogenesis,疾病是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人体稳定有序的生命活动遭到破坏,出现阴阳失调、形质损伤或机能障碍,表现为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的生命过程。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发病机理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基本机制的理论。,医学课件12第一节发病机理 pathogenesis疾病,医学课件,13,一、发病的基本原理,(一)邪正斗争与发病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基础正气是人体正常功能活动的总称,即人体正常功能及所产生的各种维护健康的能力,包括自我调节能力、抗邪防病能力、自我康复能力。,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是机体自身的功能紊乱和代谢失调 二是外在致病因素对机体的损害和影响,医学课件13一、发病的基本原理(一)邪正斗争与发病 疾病,医学课件,14,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气的防御作用 抵御外邪入侵 祛邪外出 修复调节能力 维持脏腑经络功能的协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正虚感邪而发病 正虚生邪而发病 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的证候性质,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邪之所凑 其气必虚,医学课件14正气在发病中的作用 正气的防御作用 正气在发病中,医学课件,15,致病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邪气泛指各种致病因素,简称“邪”。包括存在于外界或由人体内产生的种种具有致病作用的因素。如六淫、疠气、外伤、虫兽伤、寄生虫、七情内伤、饮食失宜、痰饮、瘀血、结石。,医学课件15致病邪气是发病的重要条件,医学课件,16,邪气的侵害作用 导致生理功能异常阴阳失调,气血精津液的代谢及功能障碍,以及脏腑经络的功能失调等。 造成脏腑经络的形质损害损伤皮肉筋骨脏腑,亏耗精气血津液。 改变个体的体质特征改变个体体质特征,影响其对疾病的易罹倾向。,医学课件16 邪气的侵害作用,医学课件,17,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2、邪气影响发病的性质、类型与特点 六淫致病发病急、病程较短,初起多有卫表证候。 七情内伤发病多缓慢,病程较长,多直接伤及内脏。,医学课件17邪气在发病中的作用1、邪气是导致发病的原因,医学课件,18,3、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感邪轻者病情轻,感邪重者病情重。 受邪浅者成表证,受邪深者成里证,表里同受成两感。 风邪轻扬多在肺,湿易阻气多伤脾,疠气发病急骤易入里。 4、某些情况下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疠气、虫兽伤、金刃伤、化学毒剂,医学课件183、邪气影响病情与病位疠气、虫兽伤、金刃伤、化学,医学课件,19,正邪相争胜负决定发病,正胜邪,不发病,邪胜正,发病,2、正邪相争决定证候类型,1、正邪相争胜负决定发病与否,医学课件19正邪相争胜负决定发病正胜邪 不发病 邪胜正,医学课件,20,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气候、地域、生活工作、社会环境,2.体质因素(发病的内部因素),体质:形成于先天,定型于后天的个性在形态结构、代谢和生理机能上相对稳定的特性。, 决定 发病倾向 决定对某些病邪的易感受性 决定某些疾病的证候类型,医学课件20二、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1.环境因素:2.体质因素,医学课件,21,三、发病类型,卒发 伏发 徐发 继发合病与并病 复发,3.精神因素 内伤性病因,4.营养和锻炼,5.遗传因素 (先天禀赋 遗传疾病),医学课件21三、发病类型 卒发 伏发 徐发 继发3.精,医学课件,22,卒 发,概念又称为顿发、感邪即发。指感邪后立即发病,发病迅速之意。 临床常见新感外邪较盛外感六淫之邪 情志剧变暴怒大悲 疠气致病发病急骤,来势凶猛,病情危急。毒物中毒服毒自杀、毒蛇咬伤外伤急性外伤跌打、金刃等直接伤及形体组织。,医学课件22卒 发概念,医学课件,23,伏 发,概念 指感受邪气后,病邪在机体内潜伏一段时间,或在诱因的作用下,过时而发病。临床常见 外感性疾病和某些外伤 破伤风、狂犬病均经一段潜伏期后才发病伏暑、伏气温病常需经过一定的潜伏期,医学课件23伏 发概念,医学课件,24,徐 发,概念指感邪后缓慢发病,又称为缓发。临床常见外感湿邪,因湿性重着粘滞,故湿邪伤人多为缓发。内伤邪气,思虑过度,忧愁不解,房室不节,嗜酒成癖,日久可成虚劳。,医学课件24徐 发概念,医学课件,25,继 发,概念 在原发病的基础上继而发生新的疾病 临床举例 久疟之后继发疟母 肝阳上亢日久发为中风肝胆疾病日久发为癥积、结石 小儿食积日久发为疳积 哮喘日久发为肺肾气虚、心血瘀阻,疟疾久延不愈,致气血亏损,瘀血结於胁下,并出现痞块,名为疟母,医学课件25继 发概念 疟疾久延不愈,致气血亏损,瘀血结於,医学课件,26,合病与并病,合病的概念 两经或两个部位以上同时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如:伤寒太阳与少阳合病、太阳与阳明合病;温病卫气同病、气血两燔、气营两燔。 并病的概念 感邪后某一部位的证候未了,又出现另一部位的病证。 二者的区别 合病感受一种邪气,可致多部位侵害,出现多部位病证,并病是指在疾病种病变部位的传变,而原始病位依然存在。“合则一时并见,并则以次相乘”。,医学课件26合病与并病合病的概念,医学课件,27,复 发,复发疾病初愈或疾病的缓解阶段,在某些诱因的作用下,引起疾病再度发作或反复发作的一种发病形式。复病 由复发引起的疾病。引起复发的机理 余邪未尽,正气未复,同时有诱因的作用。,医学课件27复 发 复发,医学课件,28,复发的基本条件,邪未尽除余邪留于体内,为复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正虚未复正气虚,邪虽尽,稍有不慎也会出现旧病复发。诱因如新感病邪,或过于劳累,均可助邪而伤正,使正气更虚,余邪复炽,引起旧病复发,其他如饮食不慎,用药不当,亦可导致复发。,医学课件28复发的基本条件邪未尽除,医学课件,29,复发的主要类型,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感疾病如湿温。 (反复)休止与复发交替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宿根未除,在诱因作用下复发如休息痢。 急性发作与慢性缓解期交替实际上是指临床症状的轻重交替,如哮喘。,医学课件29复发的主要类型 疾病少愈即复发多见于较重的外,医学课件,30,复发的诱因,复感新邪因感受外邪致疾病复发者。其机理是新感之邪助长体内病邪,或引动旧病病机,从而干扰或损害了人体正气,使原来的病理过程再度活跃 食复因饮食不和而致复发者。饮食不节可致脾胃病复发,鱼虾海鲜可致瘾疹和哮喘病复发,饮酒和过食辛辣之品可致痔疮、淋证复发 (发物)劳复若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病者。过劳可致子宫脱垂、中风、胸痹心痛等复发,医学课件30复发的诱因 复感新邪因感受外邪致疾病复发者。,医学课件,31,所谓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疾)或加重已发疾病的食物。 禽蛋,肉类因含异体蛋白而易致敏鱼、虾、蟹类含组织胺,可使血管通透性增高,微血管扩张、充血、血浆渗出、水肿、腺体分泌亢进 。酒、葱、蒜等可通过酒精或挥发刺激物质直接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扩张、血流加速,使原有的皮肤病病情加重或病情迁延。,医学课件31所谓发物,是指特别容易诱发某些疾病(尤其是旧病宿,医学课件,32,药复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发者。 情志致复因情志因素引起疾病复发者。如癔病、癫狂、梅核气。 环境变化而复发因自然环境变化而导致旧病复发,如肺胀(肺气肿)、荨麻疹等,医学课件32药复病后滥施补剂,或药物调理运用失当,而致复,医学课件,33,第二节基本病机,基本病机,是指机体在致病因素的作用下所产生的基本病理变化,是疾病发生后病变本质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病理变化的一般规律及其基本原理)。基本病机包括邪正盛衰、阴阳失调、气血失常、津液失常,以及“内生五邪”等。,医学课件33第二节基本病机基本病机,是指机体在致病因素的作,医学课件,34,一、邪正盛衰,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的抗病能力与致病邪气之间相互斗争中所发生的盛衰变化。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许多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就是邪正斗争及其盛衰变化的过程。素问通评虚实论:“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医学课件34一、邪正盛衰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机体,医学课件,35,实的病机,(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实病机,医学课件35实的病机(一)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医学课件,36,虚的病机,医学课件36虚的病机,医学课件,37,虚实错杂,含义: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邪相争,邪盛和正衰并存的病理状态。 形成原因: 实性病变失治,邪久留、损正气,形成邪实正虚的虚实错杂病变。 正气不足,无力驱邪外出;或本正虚,兼内生痰、食、瘀血、水湿凝滞的正虚邪实的虚实错杂病变。,医学课件37虚实错杂含义: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正邪相争,邪盛和,医学课件,38,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 夹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 (如脾气不足,运化无权之湿滞中焦证) 实中夹虚指病理变化,以邪实为主,又 兼有正气虚损的病理状态。(如邪热炽盛灼津,致气阴两伤证),虚实错杂一般有虚中夹实与或实中夹虚两类。,医学课件38 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虚实,病证病机,如感冒的病机、哮证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复感新邪因感受外邪致疾病复发者。伤寒杂病论总结了外感病的六经病机及其传变规律,并对脏腑、气血、经络等 病机理论有很大发挥。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清叶天士:创立“卫气营血辨证”及其传变规律的温热病病机理论。将临床常见的病证,根据五脏和六气归类,进行了病理分析,归纳为“病机十九条”。劳复若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病者。阳盛格阴:又称格阴,阳气盛极于里,而格阴(虚极)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气候、地域、生活工作、,医学课件,39,虚实转化,由实转虚实邪久留而损伤正气的病理转化过程 。由虚转实正气不足而致实邪积聚的病理转化过程 。,病证病机,如感冒的病机、哮证的病机、痰饮的病机、疟疾的病机等,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间的矛盾斗争过程。李东垣提出“阴火”的病机概念(如邪热炽盛灼津,致气阴两伤证)指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而形成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转化或亡失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其机理是新感之邪助长体内病邪,或引动旧病病机,从而干扰或损害了人体正气,使原来的病理过程再度活跃指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而形成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转化或亡失的一系列病理变化。阴偏衰与阳偏胜的病机区别表虚中夹实指病理变化以正虚为主,又兼如癔病、癫狂、梅核气。夹实邪为患的病理状态。病机Pathological Mechanism刘完素,补充了燥气为病的病机特点,并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五志过极皆为热甚”的著名论点,论述了火热机。气滞、血瘀、食积郁久化热阴阳失调:即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阴偏衰与阳偏胜的病机区别表泄泻、水肿、痰液清冷劳复若形神过劳,或早犯房事而致复病者。,医学课件,40,虚实真假,真虚假实,发病是指疾病的发生过程,即机体处于病邪的损害和正气抗损害之,医学课件,41,真实假虚,医学课件41真实假虚,医学课件,42,二、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即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指机体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消长失去相对的平衡而形成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转化或亡失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同时,阴阳失调又是脏腑、经络、营卫、气血等关系失调,以及表里出入、上下升降等运动失常的概括。,医学课件42二、阴阳失调阴阳失调:即阴阳消长失去平衡的统称。,医学课件,43,阴阳偏胜,含义: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 表现“邪气盛则实”的病机和病证。,阴胜则寒(实寒),阳胜则热(实热),转归,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医学课件43阴阳偏胜 含义:指人体阴阳双方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医学课件,44,1.阳盛则热:,概念: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盛有余,脏腑机能亢奋,代谢亢进,阳热过剩的病理状态。,医学课件441.阳盛则热:概念:即是阳盛,是指机体在疾病过,医学课件,45,阳偏胜病机示意图,医学课件45阳偏胜病机示意图,医学课件,46,动象:躁动不安,燥象:,热象:,郁火,气滞、血瘀、食积郁久化热,阳热亢盛,内伤七情五志过极而化火,感受阴邪从阳化火,外感温热阳邪,壮热、面红目赤、舌红、恶热、脉数,阳热内侵,尿黄短、便干、口渴欲饮,病机趋向:“阳胜则阴病”,医学课件46动象:躁动不安燥象:热象:郁火气滞、血瘀、食积郁,医学课件,47,2.阴盛则寒:,概念:即是阴盛,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体出现的一种阴气过盛,机能障碍或减退,热量不足,以及阴寒性病理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医学课件472.阴盛则寒:概念:即是阴盛,是指在疾病过程中机,医学课件,48,阴偏胜病机示意图,医学课件48阴偏胜病机示意图,医学课件,49,静象:少动多静,湿象:,寒象:,过食生冷,阴寒内盛,寒滞脾胃,形寒肢冷、喜暖、腹冷痛、舌淡、苔白、脉迟,感受寒湿,泄泻、水肿、痰液清冷,病机趋向:“阴胜则阳病”,医学课件49静象:少动多静湿象:寒象:过食生冷阴寒内盛寒滞脾,医学课件,50,阴阳偏衰,含义:是指人体阴精或阳气亏虚不足所引起的以正气亏损为主的病理变化。 表现: 阳虚则寒、阳虚则阴盛虚寒证 阴虚则热、阴虚则阳亢虚热证 属于“精气夺则虚”的病机和病证。,医学课件50阴阳偏衰含义:是指人体阴精或阳气亏虚不足所引起的,医学课件,51,1.阳虚则寒:,概念: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活动减退,热量不足的病理状态。,医学课件511.阳虚则寒:概念:即是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医学课件,52,阳偏衰病机示意图,医学课件52阳偏衰病机示意图,医学课件,53,虚象:精神不振、喜静蜷卧、乏力少气,湿象:,寒象:,饮食失养,虚寒内生,劳倦内伤,畏寒喜暖、全身清冷、四肢逆冷、或冷痛喜按、舌淡、脉迟无力等,禀赋不足,泄泻、水肿、痰液清冷,久病损阳,医学课件53虚象:精神不振、喜静蜷卧、乏力少气湿象:,医学课件,54,阳偏衰与阴偏胜的病机区别表,医学课件54阳偏衰与阴偏胜的病机区别表 虚实病因病势阳虚则寒,医学课件,55,2.阴虚则热:,概念:即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的亏损,阴气不足,其滋润、宁静、成形和制约阳热的功能减退,以及阴不制阳,阳气相对偏亢的病理状态。,医学课件552.阴虚则热:概念:即阴虚,是指机体精、血、津液,医学课件,56,动象:烦躁不安,失润之象:,虚热之象:,久病伤阴,阴偏虚,五志化火伤阴,阳邪伤阴,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脉细数,口干、消瘦、舌红少津,医学课件56动象:烦躁不安失润之象:虚热之象:久病伤阴阴偏虚,医学课件,57,阴偏衰与阳偏胜的病机区别表,医学课件57阴偏衰与阳偏胜的病机区别表 虚实病因病势阴虚则热,医学课件,58,阴偏衰病机示意图,医学课件58阴偏衰病机示意图,医学课件,59,阴阳互损,含义: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形成:由于阴阳互为根本,故阴或阳之间可以发生互损;由于肾阴阳为人体阴阳之本,均以肾中精气为基础,故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累及肾阴或肾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时,才易发生阴阳互损。,医学课件59阴阳互损含义:指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到相当程度,病,医学课件,60,1.阴损及阳:是指由于阴精或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化不足或无所依附而耗散,从而在阴虚的基础上又导致阳虚,形成了以阴虚为主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2.阳损及阴:是指由于阳气虚损,无阳则阴无以生,从而在阳虚的基础上又导致阴虚,形成了以阳虚为主阴阳两虚的病理状态。,医学课件601.阴损及阳:是指由于阴精或阴气亏损,累及阳气生,医学课件,61,阴虚,阳虚,医学课件61阴虚阳虚阴阳两虚1.阴损及阳 2.阳损及阴,医学课件,62,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病变的一类病机。,医学正传:“假热者,阴证似阳也”。“假寒者,阳证似阴也”,医学课件62阴阳格拒是在阴阳偏盛的基础上,由于阴阳双方相,医学课件,63,阴寒内盛格阳于外,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 (真寒假热证),1.阴盛格阳:又称格阳,是指阳气极端虚弱,阳不制阴,偏盛之阴盘踞于内,逼迫阴阳之间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医学课件63阴寒内盛面红、烦热、口渴、脉大等假热之象。1.阴,医学课件,64,2.阳盛格阴:又称格阴,阳气盛极于里,而格阴(虚极)于外的一种病理状态。,阳盛于内格阴于外,四肢厥冷,脉沉伏等假寒之象。 (真热假寒证),医学课件642.阳盛格阴:又称格阴,阳气盛极于里,而格阴(虚,医学课件,65,阴阳转化,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阳失调还可以表现为阴阳的相互转化。包括由阳转阴和由阴转阳。,由热转寒,1.由阳转阴,2.由阴转阳,由寒转热,医学课件65阴阳转化 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阴,医学课件,66,阴阳亡失,邪盛正虚素体阳虚疲劳过度,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倦卧、神疲、脉微欲绝。,1.亡阳:是指机体阳气大量亡失,使属阳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突然大量地亡失,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医学课件66阴阳亡失邪盛正虚大汗淋漓、肌肤手足逆冷、倦卧、神,医学课件,67,2.亡阴:是指机体阴气大量亡失,使阴突然严重衰竭,因而导致生命垂危的一种病理状态。,热邪炽盛煎熬阴液汗吐下太过,喘渴烦躁,手足虽温而汗多欲脱。,医学课件672.亡阴:是指机体阴气大量亡失,使阴突然严重衰竭,医学课件,68,亡阴与亡阳,阴亡,亡阳,阳亡,亡阴,阳散越,阴耗竭,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医学课件68亡阴与亡阳阴亡亡阳阳亡亡阴阳散越阴耗竭阴阳离决精,医学课件,69,三、气血的失常Disturbance of Qi and Blood,1、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从而形成气虚的病理状态。 2、气的某些功能不足及气的运动失常或紊乱,从而表现为气滞、气逆、气陷、气闭或气脱等气机失调的病理状态。,一、气的失常 Disturbance of Qi,气血失常,包括气和血的不足及其各自生理功能的异常,气、血互根互用关系失常等病理变化 。,医学课件69三、气血的失常 1、气的生化不足或耗损过多,医学课件,70,1、气虚:Deficiency of Qi 气虚是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气的化生不足如: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养、肺脾肾功能失调,气的消耗太多如:劳倦内伤、外感热病、慢性消耗性疾病,精神萎顿、倦怠、神疲乏力、动辄气喘、四肢无力、眩晕、自汗、易于感冒等,医学课件701、气虚:Deficiency of Qi气的化,中医基础理论病机课件,

    注意事项

    本文(《中医基础理论》病机课件.ppt)为本站会员(牧羊曲112)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