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GE0L0如何从东亚出发思考课件.ppt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第 1 講:如何從東亞出發思考?,黃俊傑教授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中央研究院文哲所合聘研究員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Email: cc10.huangmsa.hinet Website: huang.ntu.edu.tw eastasia.ntu.edu.tw,【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第1單元,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第 1 講:如何從東亞出發思考?,1.引言,1.引言,1:1 最近10年(2019-2019)亞洲內部航空旅客之增加率:,全球航空旅客增加統計表 2019年旅客數 2019年旅客數 成長率 (萬人) (萬人) 全球跨洲(含亞、歐、北美) 6074 10753 60%亞洲北美 1608 2683 67%亞洲歐洲 1807 2871 59%美洲歐洲 3289 5199 58%亞洲各國之間 3961 8279 109%歐洲各國之間 10885 14844 36%,數據來源: 東洋經濟週刊,1:1 最近10年(2019-2019)亞洲內部航空旅客之,1:2 為什麼21世紀必須從東亞出發思考 :從20世紀東亞知識份子的亞洲觀說起,脫亞論,參考:福澤諭吉(1834-1901):文明論概略(東京:岩波書店,1953),第2章:以西洋文明為目標;脫亞論(1885)。內藤湖南(1866-1934):概括的唐宋時代觀,歷史地理第9卷第5號(1922年5月)。此文有中譯本:概括的唐宋時代 觀,收入:劉俊文主編,黃約瑟譯:日本學者研究中國史論著選譯第一卷:通論(北京:中華書局,1992)。白鳥庫吉(1865-1942):古代支那及,收入:白島庫吉全集(東京:岩波書店,1971):堯舜禹抹殺論。,1:2 為什麼21世紀必須從東亞出發思考脫亞論參考:,內藤湖南,白鳥庫吉,福澤諭吉,本作品由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本作品由日本廣池千九郎紀念館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本作品由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內藤湖南白鳥庫吉福澤諭吉本作品由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授權本課程,興亞論1880年日本民間組織興亞會成立1883年改名為亞細亞協會,參考:- 宮崎滔天(1871-1922):三十三年夢(東京:岩波書局,1993)。 - 岡倉天心(1862-1913):東洋理想:,收入:岡 倉天心全集(東京:六藝社,昭和151940三版)第一卷。 - 孫中山(1866-1925):對神戶商業會議等團體的演說,孫中山全集 (北京:中華書局,1986),第11卷。 - 李大釗(1889-1927):再論新亞細亞主義,李大釗選集(北京:人 民出版社,1959)。,興亞論參考:- 宮崎滔天(1871-1922):三十三,李大釗,宮崎滔天,宮崎滔天墨跡,孫中山先生書贈予宮崎滔天之墨跡,李大釗,臺灣大學 黃俊傑,臺灣大學 黃俊傑,李大釗宮崎滔天宮崎滔天墨跡孫中山先生書贈予宮崎滔天之墨跡李大,大東亞共榮圈大日本帝國的崩潰與亞洲人民的苦難,1937年攻入南京的日軍,裕仁天皇宣布投降,大東亞共榮圈1937年攻入南京的日軍裕仁天皇宣布投降,1:3 21世紀文明對話中,東亞的角色與視角,20世紀觀點:東亞作為歐美經驗的註解。21世紀新觀點:東亞作為歐美經驗的 反論述counter-argument。,1:3 21世紀文明對話中,東亞的角色與視角 20世,2.什麼是東亞?,2.什麼是東亞?,2:1 東亞作為政治單位,近代以前的東亞:以中華帝國的朝貢體制為基礎所建立的華夷秩序,參考:John K. Fairbank ed., The Chinese World Order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8).,2:1 東亞作為政治單位 近代以前的東亞:參考:,禮賓圖,唐六典中記載,當時有70餘國與中國有外交關係往來,圖中是章懷太子在長安接見外國使節的史實寫照。,2:1 東亞作為政治單位:,唐職貢圖,本作品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禮賓圖 唐六典中記載,當時有70餘國與中國有外交關係往來,二十世紀前半期的東亞:以日本帝國為中心所建立的 大東亞共榮圈。東亞各國被日本帝國侵略的歷史記憶。,2:1 東亞作為政治單位,二十世紀前半期的東亞:2:1 東亞作為政治單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東亞:以美國為中心在東亞所建立的冷戰秩序。 戰後美國霸權的興起。,2:1 東亞作為政治單位,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東亞:2:1 東亞作為政治單位,二十一世紀的東亞:中國大陸崛起後正在形成中的中華經濟圈中國加入東協日本對週邊有事的憂心,上海夜色,2:1 東亞作為政治單位,Jakob Montrasio from Shanghai, China,二十一世紀的東亞:上海夜色2:1 東亞作為政治單位,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共同因素:儒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中國五經四書中世社會 近代社會1313年,朱熹晦翁,1130-1200四書章句集註成為科舉考試定本1600年,藤原惺窩1561-1619著儒服 見德川家康1543-1616,在位於1603-1605,儒學意識的形成,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 共同因素:儒學意識的形成,共同因素:儒學:核心價值 仁學朱子仁說:天地以生物為心者也王陽明守仁,1472-1528 大學問:大人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者也,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共同因素: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朱子及四書集註手稿,王陽明墨跡,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孔子,孟子,朱子及四書集註手稿王陽明墨跡2:2 東亞作為文化系,共同因素:佛教:三法印: 諸行無常Sabbe Sankhara anicca諸行皆苦Sabbe Sankhara dukkha諸法無我Sabbe Dhamma annata四諦:苦Dukkha、集Samudaya滅Nirodha、道Magga,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共同因素: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共同因素:佛教:十二因緣:無明Avijja、行Sankhara識Vinnana、名色Namarupa六入Sadayatana、觸Phassa受Vedana、愛Tanha取Upadana、有Bhava生Jati、老死Jaramarana印度原始佛教 漢傳、藏傳,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共同因素: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共同因素:漢字:漢字文化圈17-19世紀東亞世界的文化素養是漢字Matthew Calbraith Perry (1794-1858) 於1857年7月抵日本浦賀,1854年再航江戶灣,在橫濱與日本訂條約,以漢文書寫。吉田松陰(1830-1859):1854年,日本國江戶府書生瓜中萬二、市本公太呈書2019年全美華人人口267萬餘人,比1992年增加59.9%,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共同因素: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共同因素:中國科學:中醫氣論,1973年長沙馬王堆出土醫書律令制:皇帝制度朝貢體制(Tributary system),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共同因素: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同中之異:東亞週邊國家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之不重疊性:山崎闇齋(1619-1682)與學生之問答:方今彼邦,以孔子為大將,孟子為副將,牽數萬騎來攻我邦,則吾黨學孔孟之道者為之如何?曰:不幸關逢此厄,則吾黨身披堅,手執銳,與之一戰而擒孔孟,以報國恩,此即孔孟之道也。,參考:原念齋:先哲叢談(江戶:慶元堂、擁萬堂,文化13(1816)年刊本)卷3,頁4下-5上。,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同中之異:參考:原念齋:先哲叢談(江戶:慶元堂、擁萬堂,,同中之異: 政治制度的差異:中國沒有封建制度,日本有封建制度中國有科舉,日本沒有科舉中國平等社會,日本 階級社會 現代化的異途發展,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同中之異: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反對王安石新政之代表人物:司馬光(左上) 、文彥博(左下) 、韓崎(右上) 、蘇東坡(右下),文天祥殿試頭榜,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反對王安石新政之代表人物:司馬光(左上) 、文彥博(左下),同中之異:思想之差異:近世中國思想的形上取向近世日本思想的實學取向,參考:島田虔次(1917-2000):朱子學陽明學(東京:岩波書店,1967,1984),2:2 東亞作為文化系統:,同中之異:參考:島田虔次(1917-2000):朱子學陽,3.如何從東亞出發思考 ?,3.如何從東亞出發思考 ?,從特殊經驗提煉普遍命題的中國思維方式:,孟子告子下15:孟子曰:舜發於畎畝之中,傳說舉於版築之間,膠鬲舉於魚鹽之中,管夷吾舉於士,孫叔敖舉於海,百里奚舉於市。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也。,3:1 從東亞岀發思考的策略一:從東亞特殊性經驗中提煉普遍性命題,從特殊經驗提煉普遍命題的中國思維方式:孟子告子下,王夫之(船山,1619-1692):宋論趙翼(雲松,1727-1814):廿二史劄記中國史學名著之史論傳統:左傳君子曰司馬遷(145-86B.C.):史記太史公曰漢書後漢書贊曰司馬光(1019-1086):資治通鑑臣光曰,3:1 從東亞岀發思考的策略一:從東亞特殊性經驗中提煉普遍性命題,王夫之(船山,1619-1692):宋論3:1 從東亞,Skocpol的啟示: 東亞的特殊性是世界的普遍性命題的重要組成部份。,參考:Theda Skocpol,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London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3:1 從東亞岀發思考的策略一:從東亞特殊性經驗中提煉普遍性命題,Theda Skocpol,臺灣大學 黃俊傑,Skocpol的啟示:參考:Theda Skocpol, S,Clifford Geertz(1926-2019)的啟示:“Local knowledge with global significance”,3:2 從東亞岀發思考的策略二:深入東亞價值理念開發及其普世價值,臺灣大學 黃俊傑,Clifford Geertz,Clifford Geertz(1926-2019)的啟示:,東亞價值理念舉例(1):天下與國家西方近代的國家概念:作為不同階級或群體之組合的國家黑格爾(G. W. F. Hegel, 1770-1831)馬克斯(Karl Marx, 1818-1883)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 1820-95):共產黨宣言馬克斯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第1卷。河上肇(1879-1946):資本論入門(東京:弘文堂,1928),3:2 從東亞岀發思考的策略二:深入東亞價值理念開發及其普世價值,東亞價值理念舉例(1):天下與國家3:2 從東亞,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Karl Marx1812-1889,Friedrich Engels1820-1895,3:2 從東亞岀發思考的策略二:深入東亞價值理念開發及其普世價值,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東亞價值理念舉例(1):天下與國家中國的國家與天下:作為政治認同與文化認同綜合體的天下,3:2 從東亞岀發思考的策略二:深入東亞價值理念開發及其普世價值,東亞價值理念舉例(1):天下與國家3:2 從東亞,顧炎武(亭林,1613-1682)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於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3:2 從東亞岀發思考的策略二:深入東亞價值理念開發及其普世價值,顧炎武,顧炎武(亭林,1613-1682)3:2 從東亞岀發思考,東亞價值理念舉例(2):論語與實學 黃俊傑: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9),3:2 從東亞岀發思考的策略二:深入東亞價值理念開發及其普世價值,本作品由台大出版中心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德川日本論語詮釋史論,東亞價值理念舉例(2):論語與實學3:2 從東亞岀發,4.結論,4.結論,4:1 21世紀文明對話新時代中,東亞文明資源極端重要,參考: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Remaking of World Order (NY: Simon and Schuster, 2019),中譯參看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臺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Copyright World Economic Forum (weforum.org), swiss-image.ch/Photo by Photo by Peter Lauth,Samuel P. Huntington,4:1 21世紀文明對話新時代中,東亞文明資源極端重要,4:2 東亞與全球的辯證關係,從東亞立場看全球問題以全球視野思考東亞的走向 eastasia.ntu.edu.tw,4:2 東亞與全球的辯證關係從東亞立場看全球,4:3 在時間與空間脈絡中思考東亞文化:,接觸空間在時間脈絡中的變化接觸空間作為價值載體身體作為接觸空間,參考:- Chun-chieh Huang and Erik Zrcher eds., Time and Space in Chinese Culture (Leiden: E. J. Brill, 2019). - Chun-chieh Huang and John Henderson eds, Notions of Time in Chinese Historical Thinking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Press of Hong Kong, 2019). - Chun-chieh Huang, Taiwan in Transformation: 1895-2019, The Challenge of a New Democracy to an Old Civilization (New Brunswick, N.J.: Transaction Publishers, 2019).,4:3 在時間與空間脈絡中思考東亞文化: 接觸,閱讀作業,黃俊傑:東亞儒學如何可能?,收入黃俊傑:東亞儒學:經典與詮釋的辯證(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9),第2章,頁29-56。,延伸閱讀,黃俊傑:東亞儒學史的新視野(台北:台大出版中心,2019)Samuel P.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Remaking of Word Order (NY: Simon and Schuster, 2019);中譯參看杭亭頓著,黃裕美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9),閱讀作業黃俊傑:東亞儒學如何可能?,收入黃俊傑:東,思考問題,您認為21世紀全球化時代最重要的課題是什麼?為什麼?你要如何因應? 您認為所謂從東亞出發思考,會遭遇哪些困難?應如何克服?或是否有克服的可能?為什麼?,思考問題您認為21世紀全球化時代最重要的課題是什麼?為什麼?,SGE0L0如何从东亚出发思考课件,版權聲明 1,版權聲明 1,版權聲明 2,版權聲明 2,版權聲明 3,版權聲明 3,版權聲明 4,版權聲明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