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院优秀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docx
学院优秀人才培育工程实施办法为贯彻落实全国、全省人才工作和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为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进一步推进我校学科梯队和骨干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学校总体办学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办法。一、指导思想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鼓励创新、整体开发的方针,不断提高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水平,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为学校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二、培育目标用5年左右的时间,培养造就10名左右在省内领先、国内有一定影响的学科带头人,30名左右在省内同专业领域具有先进水平和较大影响的学术带头人,60名左右在同类院校同专业领域具有先进水平和较大影响的中青年骨干教师,努力建设和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三、申报条件我校在岗在聘的专业技术人员,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热爱教育事业,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各项考核合格,近4年来(首批起止时间:2007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以后各批次时间顺延)达到下列条件者,可申报相应层次的优秀人才培育工程培养对象(其中申报第三层次的人选年龄不得超过45周岁)。(一)第一层次申报条件需同时满足以下1-6项中的一项和7T3项中的两项;或具备14-16项中的一项:1.省级以上教学名师;2 .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或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带头人;3 .省级以上品牌特色专业负责人;4 .省级以上精品课程负责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主持人;5 .省级以上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6 .省级以上专业技术拔尖人才、中青年学术骨干;7 .主持且完成一项国家级或两项省部级教学科研课题;8 .教学科研成果获得一项国家级奖励的人员,或一项省部级一等奖的前3位人员,或一项省部级二等奖的首位人员,或两项省部级三等奖的首位人员;艺术专业作品、专业技能比赛获得一项国家级奖励的人员,或一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首位人员,或两项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的首位人员;9 .学术专著(首位)产生较大影响(学术观点在学术报刊上被引用、转载,下同);10 .主编(首位)出版本专业省级以上统编教材;11 .在特类(前3位)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以首位人员:A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B类及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C类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4篇,或在C类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发表的本专业学术论文被se1.E1.1sp.Ssc1.ahcrCSSC1收录累计5篇,或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篇(学术期刊分类详见XX学院关于公布学校认定的核心期刊的通知X院政发(2006)89号,若遇重新修订,以新认定的核心期刊为准,下同);12 .获2项以上国家专利(均为首位完成人员旦至少有1项为发明专利;专利权人为XX学院,下同);13 .主持过15万元(理科)、5万元(文科)以上规模的横向科研课题(以在学校财务处到位资金为准,下同);14 .以XX学院为依托单位,作为主持人完成一项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5 .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的首位人员;16 .省级以上重点学科带头人。(二)第二层次申报条件需同时满足以下1-5项中的一项和6T2项中的两项;或具备13-15项中的一项:1.校级以上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2 .校级以上重点(优势)学科学术带头人或重点实验室、研究基地带头人;3 .校级以上品牌特色专业负责人;4 .校级以上精品课程负责人、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主持人;5 .XX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51岱下英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一二层次人选、校级教学名师;6 .主持且完成一项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7 .教学科研成果获得一项省部级一等奖的人员,或二等奖的前3位人员,或三等奖的首位人员,或两项市厅级一等奖的首位人员;艺术专业作品、专业技能比赛获得省级奖励的人员,或指导的学生获国家级奖励的人员;8 .学术专著(前两位)产生较大影响;9 .主编(前三位)出版本专业省级及以上统编教材;10 .以首位人员:在B类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C类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在C类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发表的本专业学术论文被sc1、E1.1STPSsc1.ahcrcssc1收录累计3篇,或被新华文摘转载1篇,或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篇;11 获2项以上国家专利(首位);12 .主持过10万元(理科)、3万元(文科)以上规模的横向科研课题;13 .以XX学院为依托单位,作为主持人承担一项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或完成一项省级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4 .教学科研成果获一项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首位人员,或两项省部级三等奖的首位人员;15 .校级以上重点学科带头人。(三)第三层次申报条件16 足以下7项条件中的三项:1.XX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51岱下英才培育工程”培养对象、省级教学能手、校级教学名师或博士研究生,校级重点(优势)学科学术带头人或重点实验室带头人,校级品牌特色专业负责人、校级教学(创新)团队带头人、校级精品课程负责人或校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主持人;2 .主持且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3 .教学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二等奖以上的人员,或省部级三等奖的前3位人员,或地厅级一等奖的首位人员,或两项校级一等奖的首位人员,或指导学生获省部级三等奖以上的人员;4 .以首位人员:在C类以上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或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篇,或正式出版本学科领域的学术专著1部;5 .主编(前三位)出版本专业教材;6 .获一项以上国家专利(首位);7 .为我校取得10万元以上经济效益,或主持5万元(理科)、1.5万元(文科)以上规模的横向课题。四、选拔程序(一)校内优秀人才培育工程选拔工作,每两年进行一次;学校引进的高层次人才,根据其综合情况,按入选科研条件直接进入对应层次统一培养。(二)选拔程序1.个人申报。根据选拔条件自愿申报,填报相关表格、准备支撑材料(申报第一层次不能入选的人选,可参与第二层次的推荐,但不允许再申报第三层次;申报第二层不能入选的人选,可参与第三层次的推荐;同时一并提供支撑材料)。8 .单位推荐。各单位成立推荐小组,根据选拔条件对申报人员材料进行全面审查和评价,确定推荐人选名单。9 .主管部门审核。学校成立由相关部门组成的审核小组,负责对各单位推荐人选的职业道德、教学科研等情况进行审核,提出初审意见。10 专家评审。学校成立专家评审委员会,对初选人员的申报条件进行全面审核和评价,按学校的学科专业布局和限额择优评审。11 学校批准。实行异议期公示制度,经学校研究批准后,公布入选人员名单,颁发培养资格证书。五、培养管理(一)培养周期1 .各层次入选人员的培养周期均为2年。2 .优秀人才培养人选退休或调离学校,其培养资格自行终止,待遇自动取消。3 .培养期结束,实行“全出竞进”,经过培养的人选不得降低层次再申报下一周期的培养资格。(二)经费资助获得第一、二、三层次培养资格的人员,除享受学校的工资、福利和津贴外,每月再分别资助100o元、700元、500元经费用于教学科研工作(按月发放80%,年度考核合格后一次性发放20%)。(二)检查考核1.年度检查。培养期内第一年末,学校对入选人员进行检查,入选人员必须达到XX学院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暂行办法(X院政发(2008)56号)中规定的要求,旦师德考核、教学考核、科研考核、事业单位人员年度考核均应达到良好或合格及以上等级,否则取消其培养资格。4 .届满考核。培养期满,学校对入选人员的教学科研情况进行全面考核,对新达到其培养层次两项以上申报条件的人员,学校分别颁发学科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荣誉证书。六、附则(一)入选人员被推荐选拔为市级及以上优秀、拔尖人才,其资助经费按较高的标准执行,不再重复享受。(二)本办法自XXXX年1月1日起实施。(三)本办法由人事处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