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三一办公! | 帮助中心 三一办公31ppt.com(应用文档模板下载平台)
三一办公
全部分类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
  • 建筑/施工/环境>
  • 毕业设计>
  • 工程图纸>
  • 教育教学>
  • 素材源码>
  • 生活休闲>
  • 临时分类>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三一办公 > 资源分类 > DOC文档下载  

    抗旱保苗工作措施总结.doc

    • 资源ID:1245659       资源大小:20.28KB        全文页数:8页
    • 资源格式: DOC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会员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微信开放平台登录 QQ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专享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抗旱保苗工作措施总结.doc

    抗旱保苗工作措施总结 抗旱保苗工作措施总结篇一6月中旬以来,我市出现持续高温干旱天气,各县区不同程度出现旱情。当前,我市夏播秋粮正处于苗期或出苗阶段,苗小苗弱,抗逆性差,加上土壤表层裸露蒸发量大,旱情加剧蔓延。全力以赴抗旱保苗,坚决守住粮食生产的安全底线。我市各县区合理调配水源,充分组织动员群众,采取滴灌、喷灌、沟灌等多种形式扩大灌溉面积,做到应灌尽灌,确保打赢抗旱主动仗。在陈仓区东关街道五一村,从引渭渠引水自流灌溉,成为这里抗旱的“主角”。只见一股股水流顺着地头的衬砌渠,流进干渴的玉米地。“我们已经连着浇了一周的水了。”村民赵玉权说,今年种了160亩玉米,一定要保丰收。“每天有40多位同志在水渠上观察。”陈仓区冯家山水库东灌区管理站负责人说,这段时间,他们开足马力进行抗旱抽水作业,现已有效灌溉4.2万亩。节水灌溉机从东灌区的水渠取水,然后以每小时10米的速度,“行走”在陈仓区周原镇太子沟村的玉米地里。这种情景已持续多日。在凤翔区彪角镇小旗务村,移动式淋灌机正在给400多亩玉米抗旱作业,机子喷出的细密水珠,如同毛毛雨一般,滋润着土地。“这个村也使用了滴灌。”凤翔区农技中心主任寸红刚指着旁边的玉米地说。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可以看见,一条条黑色的水带紧贴在一株株玉米苗旁,水珠顺着水带钻进根部。“大水漫灌最适合农村的绺绺田。”寸红刚说,凤翔区横水镇横水村的不少农户家里,种了两三亩的玉米,现代化灌溉机器用不上,而大管子引水漫灌是最有效的。“我们村已完成灌溉500亩,计划用5天时间将夏玉米全部浇一遍透水。”金台区金河镇宝丰村党支部书记张宝祥说。据悉,金台区今年种植了2.5万亩秋粮,正在充分利用蓄水池、水井、水库、地下管网等供水网络,实施区域全面灌溉。截至7月6日,全市秋粮抗旱灌溉面积已达89.7万亩,占秋粮总面积的45.4%。抗旱保苗工作措施总结篇二为妥善应对多日来持续将维持晴热高温天气造成的严峻旱情,洋溪镇党员干部积极投入到抗旱保苗工作,在落实党委政府关于抗旱保苗各项决策部署过程中,全面深入抗旱一线,既开展好各村抗旱保收的监督工作,又引导好群众、农业生产大户做好生产自救,全面提高全镇人民的抗旱保苗意识,为维护洋溪镇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增强风险意识,确保人员责任到位。按照全市抗旱保苗工作会议部署,洋溪镇全面加强对抗旱工作的统一指导,第一时间对全镇抗旱保苗工作进行调度,并要求镇纪委压实监督职责,深入田间地头,了解全镇旱情实际情况,督促党员干部认真履职尽责,全面摸排旱情底数,掌握群众生产生产用水情况。截至目前,受损农作物面积约1.31万亩,抢修提灌设施7余处,投入抢修资金12万余元。增强服务意识,确保科学调配到位。成立16个督导组下沉一线督导,积极引导群众、农业生产大户开展生产自救,根据旱情发展和灌溉需要科学调度水源,现已免费为83户231人缺水群众拉水送水,及时组织洋溪提灌站和灌区泵站共27台套设施运转工作,灌溉水量达120万方,保苗保灌田土面积达8500余亩。同时,对已成熟和能抢救的农作物想尽一切办法保收减损,对绝收田地做好立马翻地、清苗准备,提前谋划晚秋生产和下季小春生产,努力把损失降低到最小。增强担当意识,确保措施落实到位。以“抗旱保苗”工作为契机,全面贯彻市委关于“防风险、保安全”专题会议精神,进一步落实落细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森林防灭火、消防安全、电力保供、地灾防治等工作的防范措施,在抓好重点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结合每日夜学夜访,开展安全警示教育和秸秆禁烧监督检查工作,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为全镇安全稳定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抗旱保苗工作措施总结篇三烈焰当空,高温炙热。连日来,泸溪县遭受了严重旱情,林业生产特别是油茶育苗地、林业产业、新造林地灾情严重。面对严峻旱情,该县林业局积极组织育苗单位、产业主体,采取一系列科学有效措施,开展抗旱保苗护绿行动,维护了林业生产成果和林区安全稳定。面对当前旱情,该县早谋划、早部署,及时启动抗旱救灾应急机制,成立林业生产抗旱救灾领导小组,召开抗旱救灾部署会,全面落实抗旱救灾责任主体。组织二个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抗旱救灾督导指导组,深入乡镇村组、产业基地督导指导抗旱救灾,确保抗旱救灾工作有序有力有效。为科学指导抗旱救灾,提供精准抗旱救灾技术,县林业局组织编制了油茶育苗高温抗旱技术、油茶新造林高温干旱抗旱技术、林业产业高温抗旱技术等,发放给林业生产主体。分时段、多形式宣传推广各种抗旱技术,林业科技人员下沉到村组和山头地块,深入山头林间,靠前开展技术服务,指导广大林农采用浇灌补水、树盘覆盖、搭盖遮阳等抗旱措施,为林木“降温解渴”,尽量减轻高温干旱对树苗的影响,为产业主体和林农排忧解难。向全县产业主体、农户推送高温天气预报、旱情预警信息,通过多种渠道动员和组织产业主体、林农开展抗旱保苗护绿行动。对油茶育苗地、林业产业基地、新造林地抗旱,进行分类指导,精准抗旱。对油茶育苗苗床覆盖遮荫网,降低阳光直射,增加苗圃灌溉,补充水分;夏季高温天气暂缓抚育,避免油茶林地苗木突然暴露强阳光下受到日光灼伤,特别是阳坡停止抚育形成侧方遮阴保护苗木。有条件的地方采取浇水措施;为确保2022年义务植树成果,精准把握浇水时机,尽量避开中午时间太阳光照过强时段浇水。坚持早晚浇水,让林木“喝饱喝好”,为新栽林木加盖遮阳网,穿上“防晒衣”,防止日灼。科学安排抚育幼林。高温期间,严禁新造林地松土除草劈草等劳作,保护林木旁的杂草,以减少土壤中的水分蒸发量,降低土壤表层温度,达到保护林木的效果。抗旱保苗工作措施总结篇四持续的高温热害与干旱叠加对安徽铜陵市秋粮生产造成影响。铜陵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抗旱保苗工作,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工作督导,坚决做到“有旱必抗、有苗必保”,确保夺取秋粮丰收。建立会商机制,凝聚工作合力。由市委农办牵头,气象、农业农村、水利、应急四部门建立会商研判工作机制,开展抗旱工作指导。气象部门及时发布高温预警和农业气象周报,向种粮大户推送相关信息。农业农村部门加强墒情、苗情、病虫情监测,指导农户落实应对高温热害防范措施。水利部门科学调配水源,全力保障生活、生产和生态用水水源。应急部门做好抗灾救灾物资储备和调拨。截至目前,共推送手机信息50余万条,发布气象简报8期、墒情和病虫情简报34期。立足“四水并重”,保障农业用水。立足本地水源条件和用水需求,分阶段、分区域算好水账,合理调配和使用江河、水库、塘坝、泵站、渠道等水源及水利设施,综合运用江河引水、打井取水、灌区调水、人工降水措施,最大限度发挥水资源效益,保障在田农作物及秋种用水需求。累计引水0.6亿立方米、打井36口、调水0.25亿立方米,同时成功实施两轮人工降水作业,平均降雨量累计达45毫米,有效缓解了当前旱情。落实田管措施,确保秋粮稳产。抓好田间管理。通过小水勤灌、以水调温、喷施叶面肥、追施穗粒肥等措施,促进中稻正常结实、晚稻正常孕穗,努力稳住产量。截至目前,科学田管面积417.06万亩次。抓好病虫害防治。突出水稻“三虫三病”等秋粮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在防治窗口期,采用生态控制、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绿色防控措施,累计防治面积达140.6万亩次。抓好追肥提苗。对三类苗追施偏心肥,促进苗情转化升级,施肥面积15万亩次。抓好科学补改种。对受灾较重甚至绝产的,提前收割留茬发展再生稻或者补改种晚秋作物,已安排补改种面积0.31万亩。强化要素保障,提升抗旱成效。争取省级抗旱专项资金360万元,市、县区财政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拨付配套资金2151.4万元,确保抗旱资金充足。落实科技特派员制度,发动全市300余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抗旱技术指导服务。科学发挥抗旱机械作用,市、县、区调动各类灌溉机械7278台套、应急供水车辆114车次,累计灌溉面积502.1万亩次。涉农保险公司迅速启动灾害保险理赔,目前已赔付近40万元。坚持“四级联动”,压实属地责任。健全市、县、乡、村四级联动机制,成立抗旱保苗工作专班,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抗旱保苗网格体系。市级牵头抓总,县区制定工作方案,乡镇将抗旱保苗措施落细落地,村组抓好措施落地末端支撑,打通抗旱保苗“最后一米”。抗旱保苗工作措施总结篇五截至7月10日,全县蓄水情况为:塘坝约6300万立方米,小水库约3800万立方米,国有库坝蓄水7100万立方米,全县累计蓄水量约1.72亿立方米,与去年同期蓄水量2.1亿立方米相比少蓄0.38亿立方米,与全县蓄水工程设计蓄水量3.85亿立方米相比少蓄2.13亿立方米,扣除城乡生活用水和死库容外,可利用1.2亿立方米。全县部分地区出现塘坝、水库蓄水不足。为切实保障全县农业灌溉用水,县委、县政府提前谋划及时提引外水,于5月19日至5月26日从淠史杭引水500万立方米,5月27日由城镇供水转为农业灌溉用水,全县第一阶段夏种累计引淠史杭水1900万立方米用于农业灌溉;提巢湖水2800万立方米;省驷马山引江一级站于6月13日开机向肥东供水,本次向我县供水3000万立方米,已栽插水稻115万亩,抗旱保苗65万亩,累计提引放水16000万立方米,为全年粮食丰收奠定基础。此外,县政府分管领导多次带领县水务局深入一线调研指导保供水工作,与有关乡镇对接,主动服务提引外水。截至目前水务系统共投入人力6700人次,提水机组123台套,总装机31000千瓦,累计开机16500台时,向灌区供水8100万立方米。科学调节内部蓄水,切实解决好当前农业灌溉用水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实际行动呼应群众的诉求,及时化解用水矛盾。据气象部门预测,近期仍无较大降水过程,以晴天为主,水稻保苗用水任务艰巨。接下来,肥东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科学抗旱。进一步科学分析水量与旱情,根据计划调度用水,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原则,统一调配抗旱水源,强化节约用水、计划用水、规范用水秩序。统筹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千方百计保民生、保生产、保稳定。二是主动抗旱。牢固树立抗大旱、抗久旱的思想,严格落实抗旱责任制,依法全面组织抗旱,最大程度减轻旱灾影响和损失。三是全力提引外水。继续做好引江、引淠和引巢供水,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和农业丰收。四是强化部门联动。推进抗旱工作。气象、农业、水务、应急等部门通力配合,千方百计增加抗旱水源;农业、水务、应急部门强化技术指导和服务,形成抗旱合力,推进抗旱工作顺利开展。抗旱保苗工作措施总结篇六为降低高温干旱影响,保障秋粮及主要农产品生产安全,连日来,金坛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分赴各地开展“抗旱保苗”行动,集中精力帮助农户解决取水灌溉、田间管理等问题。尧塘街道种粮大户唐文峰今年种植了200多亩水稻,由于种植区域灌溉水源单一、地势较高、水利设施配套较差,部分田块出现受旱迹象。正值水稻孕穗抽穗关键期,种植业支部党员们经过查看和讨论,一致建议采用集中灌溉设备抽取外河水至内河,再由内河进行抽取灌溉的应急方案。专家组还指导种植户做好叶面肥喷施、无人机补水增湿等措施。相比水稻,茶叶受旱更为严重。据不完全统计,金坛区近90%的茶园已出现红叶、脱水、枯枝等热害现象,严重影响来年茶叶产量。方麓茶场每年茶叶种植面积达千余亩,年产茶叶近5吨,受今夏极端高温天气影响较大。得知受灾情况后,由支部党员组成的专家队伍赶赴现场,查看受损情况,指导茶企运用喷灌、水泵浇水、洒水车浇灌、遮阳等抗旱保苗综合措施,减少干旱死苗和强光灼伤,全力降低因灾损失。在指前镇周舍村,种植大户吕志忠近10亩葡萄的叶片因高温呈现灼枯,党员专家组深入果园地头查看叶片热害发生程度,提出采用合理负载、加强灌溉、增大通风、增加遮阳设施等一系列措施降低热害。在指前镇新河村,高温造成银湖公司10个大棚的草菇产量大幅下降,党员专家组实地查看了解后,建议采用在棚顶铺膜、上水浇顶降温增湿的方式,有效促进草菇的繁殖生长。据统计,截至8月15日,金坛区水稻、茶叶、果蔬等共计受灾面积近5万余亩。“目前,抗旱保苗形势依然严峻。”金坛区农业农村局种植业党支部书记季忠说,“通过农户与全体党员的共同努力,加上近期的小范围降雨,部分地区旱情得以缓解,但仍不可掉以轻心。”接下来,该党支部将进一步加大踏田指导的力度与次数,持续做好抗灾减灾技术指导工作,打好打赢秋粮及主要农产品生产安全保卫战。

    注意事项

    本文(抗旱保苗工作措施总结.doc)为本站会员(仙人指路1688)主动上传,三一办公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三一办公(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备案号:宁ICP备20000045号-2

    经营许可证:宁B2-20210002

    宁公网安备 64010402000987号

    三一办公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