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自主创新能力论文.docx
学问整合对企业自主创新力量的作用机理讨论摘要:基于学者的前期讨论,提出随学问整合的深化,学问整合效果呈现出三个基本层次:初见成效、成效优化、成效显化。通过对三个层次的诠释,揭示了学问整合要素是如何通过学问整合效果影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力量。以学问整合的力量要素为切入点,学问整合效果为中介变量,构建了学问整合对企业自主创新力量的影响路径的模型。关键词:学问整合;学问整合效果;自主创新力量1引言学问资源观和企业力量观是企业自主创新的讨论热点。单伟,张庆普(2022)提出:企业自主创新的实质就是学问向人工制品或服务的转化以及新学问的生成过程,而学问整合是学问制造发生的内在核心机制,在企业自主创新力量形成与提升过程中起着极为关键的作用。大量的讨论表明:企业自主创新力量的竞争实质上是企业对学问资源和过程性学问的生产、占有和有效采用方面的竞争,即学问整合力量的较量。企业的自主创新力量将伴随不断的学问整合过程而逐步提高。然而,在明确了两者的正向影响关系的前提下,缺乏对两者影响路径与机制的深化讨论。谢洪明等提出了整合效果这一中介变量,但并未说明为什么引入这一变量,以及它毕竟是如何在学问整合力量和技术创新之间起到传导作用的。本文即对其进行补充和完善,进而得出学问整合对企业自主创新力量影响路径的理论模型。2理论基础2.1 自主创新力量我们国家的创新理论进展是建立在国外关于技术创新的讨论基础上的。熊彼得(1939)领先提出企业创新的源泉之一来自于对组织内部资源的重组;Leonard-Barton(1988)提出应把技术创新看作一个学问和行动的整合过程“Garud和PraveenRNayyar认为:技术创新力量是通过企业学问的积累、存储、维持和激活得以实现的,技术创新行为的发生是不同学问面交叉的结果。Barton(1992)指出:企业技术创新力量的核心是把握专业学问的人、技术系统、管理系统的力量以及企业的价值观。王慧(2007)将企业技术创新力量定义为企业在技术创新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技术开发与转化的条件和力气。关于企业自主创新力量的概念,不同讨论角度的理解有所差异,但基本都强调了自主性、原创性、突破性和学问产权的拥有等特性。本文将其定义为:企业在既定的环境中,充分发挥自主特性,整合各种企业资源,调动相关的企业力量以猎取自主学问产权和拥有核心技术,进而形成的一种合力。它包含了企业进行自主创新的潜力和实际的创新产出力量。2.2 学问整合及其力量要素Grant(1996)最先使用"KnowledgeIntegratiorr表示学问整合。后续讨论中,学者们从改善企业整体力量的角度将其扩展为:企业内部为强化企业文化、价值观以及为提升工作效率与改善系统运作而实行的一切协调活动。国内学者中,顾新建等认为学问整合主要是对分散在企业员工头脑中的意会性学问和分散在不同协作单位间的学问进行整合。赵修卫从组织学习角度提出:学问整合是指在学习过程中,学问的重构与综合。魏江,王铜安借鉴IanSiti等人的讨论,提出学问整合是基于特定的外部市场环境,为实现企业技术、产品和服务创新,对不同来源、不同形态的学问进行甄选、转移、重构的一个动态循环过程。学问整合影响因素,也称学问整合要素,是指能够在学问整合过程中发挥作用,且对学问整合效果产生直接影响的各种企业内外部环境、结构、力量等。DEBore等将学问整合力量要素归结为三个主要方面:系统化力量、协作力量和社会化力量。2.3 学问整合效果学问整合效果是企业学问整合力量发挥水平的最终表现。Grant提出学问整合效果主要取决于学问整合的范围、效率和弹性。整合的范围是指企业在学问整合的过程中可包涵或吸纳不同专业学问的广度;整合效率是指学问整合投入与产出的比值;整合弹性反映了企业学问整合过程中的环境适应力量和自我调整力量.通过阅读相关文献,深化讨论学问整合的过程,本文提出学问整合效果具有层次性的观点。即随着整合的深化,企业的学问整合效果呈现出三个基本层次。(如图1所示)第一层次:初见成效。表现为企业对来自不同主体、不同渠道、不同结构、不同内容的学问进行搜集、初步选择、分类、存储、共享、应用,接受学习主体的反馈和小规模学问创新的阶段。此时,企业主要是针对学问本身进行整合,对大量的学问元和学问流进行加工,形成企业的学问库。这一阶段,主要发挥系统化力量对常识性学问进行整合,在员工间形成共有学问,制定企业的法律规范、制度和惯例。由于是处于初级整合水平,企业之前若是缺乏学问积累和必要的社会资本,整合范围将受到限制。企业迫切需要猎取大量的相关学问,大量的搜集、筛选、显化、编码化等导致了高投入,而制造的新学问牢靠性、应用率、集成化低导致了低产出,因此整合效率不高;缺乏前期整合阅历,此阶段的整合弹性也不强。整体的整合效果表现为学问存量的增加,尤其是静态学问资源。其次层次:成效优化。随着整合的深化,企业在具有肯定学问存量的基础上,对己有学问进行评价、选择和重构,对学问进行结构化调整,着力提高学问的质量。除了静态学问资源的整合外,更关注过程学问(即动态学问)的积累和应用。比起显性学问,散存于员工个人和组织内部的隐性学问更具价值。此时企业不只关注学问本身,还将考虑整合的网络、人员、设施等因素;借助协作力量,通过提升员工间的关系以挖掘、共享和制造有价值的隐性学问,形成完备的学问资源。整合效果表现为整合范围逐步扩大,围绕焦点业务领域对相关的环境专业化学问和技术专业化学问进行整合,形成了专业化更强的核心学问体系,满意了学问整合的学问要素。此时,企业内学问质量提高,学问人员素养提升,整合阅历增加将激发大量的学问创新活动,以学问增量激活学问存量,使得整合效率和弹性都得到提高。第三层次:成效显化。企业将拥有的学问资源商业化、价值化与资产化,形成学问资本。学问资本是能够直接为企业制造财宝的以任何形式存在的一切“活”学问,企业员工的技能和学问、顾客忠诚,企业的组织文化、制度和运作中所包含的集体学问,都体现着学问资本。借助社会化力量,在员工间建立共享的意识形态和相同的价值观,使学问整合的环境要素得以满意。企业拥有学问资本,对外表现为一种价值可观的学问优势,是企业进行学问整合的最终目的。3讨论假设和模型建立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学问整合效果是整合力量的综合反映,随整合效果层次的深化,学问整合力量对企业的自主创新力量产生的影响也将逐步显化。因此,本文以学问整合效果为中介变量,建立理论模型(如图2所示)。3.1 系统化力量对学问整合效果、自主创新潜力、自主创新产出力量的影响鉴于目前学问产生的数量和革新速度,学问整合必需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持。系统化力量反映了学问整合行为的程序化程度,形成的标准化文档、共有学问资源和工作流程大大提高了整合的效率,尤其体现出对显性学问的整合优势。Grant指出,组织的某种活动越简单、重复采用的地方越多,就越依靠于系统力量以实现整合。通过系统化,员工工作的法律规范度提高,共有学问存量扩大,员工本身的技能和学问面得以扩充,增加了自主创新的潜力和创新产出实现的可能性。因此提出假设:假设I(HI):企业的系统化力量对自主创新潜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假设2(H2):企业的系统化力量对自主创新产出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假设3(H3):企业的系统化力量对学问整合效果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2 协作力量对整合效果、自主创新潜力和自主创新产出力量的影响KogutandZander(1992)强调:学问整合是结合现存以及发觉有潜力的学问的力量,整合工具不仅靠学问库,还需要依靠员工之间的沟通及良好的企业文化。SmithandZHthamI(1996)提出:学问的整合必需依靠系统化工具、指导手册、人员沟通、组织间横向和纵向的连接,才能发挥整合的效率。Beckett-Camarata,etal.(1998)认为,亲密的合作关系可以确保互动过程中信息流淌的即时性与精确性。员工间合作力量越强,越能促进学问流通,激发学问创新的活力。员工间的沟通越频繁、越深化对学问的理解和应用就越好,提高了员工自身技能水平,也增加了产生新工艺或新产品的机会,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自主创新潜力和创新产出力量。而打破沟通障碍,实现部门间的协作,更有利于学问的互补和创新。在良好的沟通、合作中,组织更能发觉问题并实施相应的调整,如组织结构的调整、激励机制的合理化,通过扫除员工的心理障碍,提高自主创新潜力。综上,提出假设:假设4(H4):企业的协作力量对自主创新潜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假设5(H5):企业的协作力量对自主创新产出力量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假设6(H6):企业的协作力量对学问整合效果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3 社会化力量对整合效果、自主创新潜力和自主创新产出力量的影响社会化力量是从企业文化、组织氛围和精神动力等层面对学问整合产生影响的。企业文化通过分散功能、导向功能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激励功能和约束功能推动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在鼓舞创新和宽容创新失败的企业文化里,既加强了正向的学问绩效激励,又降低了创新失败的成本,员工的自主性和制造力将得到极大的激发。ChristopherJ.Collins,KenG.Smith(2006)引入了组织社会氛围变量,认为通过塑造信任、合作、乐于共享等组织氛围能够促进学问的整合与转化。员工对企业文化、价值和信念的认同感越强,就越简单接受组织的相关制度与行为法律规范。在敬重学问和鼓舞创新的组织氛围里,员工的求知欲和共享意识得到加强,成为整合的动力,加强了自主创新的潜力。社会化力量通过提升整合频率而影响学问整合效果,伴随系统化力量和协作力量的同步提升和优化过程,推动自主创新产出的形成。综上,提出假设:假设7(H7):企业的社会化力量对自主创新潜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假设8(H8):企业的社会化力量对自主创新产出力量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假设9(H9):企业的社会化力量对学问整合效果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4 整合效果对自主创新潜力和自主创新产出力量的影响基于前文整合效果的层次性观点,得出:企业整合效果所处的层次越高,反映出企业的学问整合力量越强,存在于企业中的学问的状态也越好。学问效能的提高使得对应的企业力量也增加了。由此,提出假设:假设IO(HI0):整合效果对自主创新潜力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假设II(H11):整合效果对自主创新产出力量有显著的直接正向影响。3.5 自主创新潜力对自主创新产出力量的影响本文所提到的自主创新潜力主要包括人员素养、研发经费投入和参加、担当大型项目的阅历。它们分别为企业的实际创新产出供应了智力支持和资金保障。高新技术企业的核心资源是学问,而人作为学问的载体,是企业最具能动性的资源。员工的学问与技能:是指组织内是否拥有素养高、动机强、学习力量高和学问阅历丰富的员工,以便制造新学问。而丰富的大型项目的阅历本身就是一种隐性的财宝,它的积累直接对创新产出力量产生正向影响。由此提出以下假设:假设12(H12):自主创新潜力对自主创新产出力量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图2学问整合对企业自主创新力量的影响路径模型4结论与不足在从前学者的讨论基础上,从三个方面全面解析学问整合力量,具体阐述了学问整合效果如何在整合力量和自主创新力量间发挥中介作用。不足的是,模型还停留在理论讨论的基础上,后续工作将集中在设计合理的问卷,进行实证讨论。参考文献1单伟涨庆普.企业自主创新中学问整合机理与模式讨论J.猜测,2022,.2谢洪明,吴溯,王现彪.学问整合力量、效果与技术创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22,(8).3GarudR5NayyarPrR.Transformativecapability:Continualstructuringbyintertemporalechnologytransfer.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1994,1(15):365-395.4王慧,李印海,.基于BP神经网络的高技术企业技术创新力量评价J.科技管理讨论,2007,(11).5Yli-RenkoH,AutioEtSapienzaHJ.Socialcapitalknowledgeacquisition,andknowledgeexploitationinyoungtechnology-basedfirmsJ.StrategicManagementJournal2001,22:587-613.顾新建,祁国宁.学问集成初探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lMS,2000,6:8-13.7赵修卫.组织学习与学问整合.科研管理,2003,24:52-57.8魏江,王铜安.学问整合的分析框架:评价、途径与要素J.西安电子科技高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