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大学优势专业验收标准.docx
师范大学优势专业验收标准建设要素验收要点验收标准提供材料1 .建设方案1.1调研报告1.1.1调研目标、对象、过程、分析、结论翔实,对专业当前存在的问题、建设起点、建设方向分析透彻,调研报告对专业建设有明确的指导意义。调研过程材料、调研报告。12建设方案1.21改革思路明确,专业定位准确,有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规划,分期建设目标明确措施得力,专业发展趋势好,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体现专业优势和特色,实施情况良好。建设方案(分期建设规划)。2 .人才培养方案2.1培养方案2.1.1人才培养方案修订遵循“优化结构,减少课时,创新课程,突出特色”的原则,专业定位准确,培养目标符合时代要求,培养规格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各专业的总学分控制在130左右;2.1.2方案设计科学,课程体系合理,学生有自主学习和自我发展的空间,能很好的反映培养目标对知识、能力及素质的要求,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人文素养、实践能力、创新创业精神的培养,实施情况良好。3 .1.3培养方案具有创新性、科学性、可操作性,人文社会科学专业实践教学占总学分不得低于20%,理科实践教学占总学分不得低于25%,师范类专业教育见习、实习不少于半年。人才培养方案。4 .师资队伍3.1培养措施3.1.1教师引进、培养措施明确具体,有明确的师资建设规划,执行良好,成效显著;5 .1.2为教师发展提供课程建设、教学研讨、校内外培训等机会并形成制度。青年教师培养方案实施情况;教研活动、教师培训记录;教师国内外研修情况。3.2队伍结构3.2.1教师队伍结构优化,梯队合理,专任教师不少于10人,45岁以下教师具有博士学位的不少于50%(音、体、美、书法等专业教师可以按硕士学位计算)3.2.2教师素质提升明显,教授、副教授N50%;50%的专业基础课程由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讲授,每门专业课至少有两位教师主讲;所有教授、副教授均承担专业基础课程讲授任务,且每学年至少为本科学生讲授一门课程;3.2.3近三年团队中有教师在各类教学基本功竞赛中获奖。教师队结构变化情况;授课情况;获奖证明。3.3 教学研究3.3.1三年内,专职教师承担教改研究项目3项以上,人均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篇以上,获省级教学奖1项以上;3.4 .2教改成果在教学中得到应用,形成“教学-改革研究-回归教学”的良性循环,效果明显。教研论文、课题立项证明;教改成果在教学中应用效果证明材料。3.4 学术研究3.4.1三年内,专职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以上,获省级以上科研奖1项以上,在核心期刊上人均发表论文2篇以上;3.5 .2教师将最新科研成果和个人研究心得融入教学,并取得明显成效。科研论文、课题立项证明;科研成果在教学中应用效果证明材料。4.教学建设与改革4.1课程建设4.1.1教学理念先进,教学体系完整,改革措施得力,积极推动课堂教学改革,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4.1.2三年内,充分有效利用网络教学资源和课程资源,建成或达到校级优质课程标准2门以上,或达到省级(含以±)精品资源共享课标准1门。课程建设措施;精品资源共享课。4.2教材建设4.2.1有科学的教材选用和评估制度,执行良好。4.2.2三年内编写国家规划教材1部以上或出版2-3部高水平教材或专著。教材使用情况;自编高水平教材(专著)。4.3课堂教学改革4.3.1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为指导,明确教师的引导者角色,落实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4.3.2教学内容体现最新教改研究成果和学科发展成果,理论联系实际,课内外相结合。4.3.3教学方法选用恰当,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教育技术合理结合,教学考核与教学过程紧密联系,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对学生探究精神、创新思维和学习能力的培养。4.3.4每学期至少有2门课程实施课堂教学改革。两门代表性课程全程课堂教学录像;两门课程提供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路、做法、阅读材料、课堂教学纪录等材料。4.4考试评价改革4.4.1构建起科学有效的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注重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统一,考核评价方式灵活多样,能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学生学业成绩评价体系。5.实践教学5.1教学体系5.1.1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科学合理,符合培养目标要求,并根据实际执行情况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5.2教学内容5.2.1创新实习实训方式,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5 .2.2积极推动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和各种学科竞赛;文科专业有经典阅读计划,理科专业有前沿课堂计划,实施情况良好;6 .2.3对各实践环节有得力的质量监控措施且执行情况良好。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教学活动的过程性材料及获奖材料。5.3教学条件5.3.1有稳定的、能满足实践教学要求的校内外见习、实习基地;5.3.2与相关行业、企事业单位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和有效合作;5.3.3有系统科学的实习计划和方案,措施完善,见习、实习效果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过程性资料;与行业、企事业单位合作协议书及过程性资料;见习、实习过程性资料和效果证明。5.4 实验教学5.4.1有独立完整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课开出率100%,综合性、设计性实验课占课程总数的比例大于60虹实验教学大纲,教师实验设计,学生实验记录。5.5 毕业论文设计5.5.1毕业论文质量高,查重合格率100%o毕业论文。6.教学管理6.1管理制度6.1.1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执行严格;6. 1.2教学资料收集齐全,有专用教学档案柜,分类存档,方便查阅;6.1 .3教学质量保证和监控体系运行良好;6.1.4社会需求调研和毕业生质量跟踪调查制度化、经常化,不断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教学管理制度及运行过程资料。6.2 教风建设6.2.1教师严谨治学,教书育人,拥有较强的团队责任感和荣誉感,有较高的教学质量。教风建设措施、过程性材料、实施效果。6.3学风建设6.3.1有学风建设的具体措施,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尊师重道,努力进取,学习认真,纪律严格,考风良好。学风建设措施、过程性材料、实施效果6.4经费管理6.4.1经费使用合理,有完整的经费使用细目表。经费使用明细表。7.人才培养质量7.1综合素质7.1.1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综合素质较高;7.1.2具有扎实的专业基础,较强的基本技能和实践创新能力;7.1.3学生外语水平较高,四、六级通过率高于学校平均水平。能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材料学生英语四六级通过情况。7.2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7.2.1学生在校期间参加省级及以上各类竞赛并获奖;7.2.2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科技开发、成果转化、社会实践等,成效显著;7.2.3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紧密结合实际,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7.2.4学生在校期间发表多篇论文、出版专著、获取专利等。相关成果及过程性资料。7.3就业创业7.3.1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比同类学校、同类专业高;7.3.2学生创业且成功率高;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综合评价好。学生就业创业情况,社会、行业评价资料。8.专业优势及特色8.1专业优势及特色有明显的特色,在省内同类专业中处于优势,达到省级优势专业标准,优势主要体现在:1.办学理念、办学思路;2,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特色;3 .课程体系、教学方法等;4 .教学管理制度、运行机制等;5 .学科专业建设成果具有显著的推广、示范、辐射作用。体现专业优势与特色的总结材料。注:验收标准中涉及到的所有内容均需提供证明材料,格式不限,特别注意课程建设中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整理、保存。